恆清法師:恆清法師訪談錄

恆清法師訪談錄

恆清法師民國十二年生,台灣台南縣人。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後至美國羅得島大學取得教育學碩士。一九五年,在美國金山依止宣化法師剃度出家。其後,進入威斯康辛大學就讀,開始研究佛學一九四年,以論文《永明延壽禪師禪凈思想的融合》獲得博士學位,是我國第一位留美的佛學博士比丘尼。

法師出家前曾任教於東吳大學英文系。博士畢業後回台,執教於台灣大學哲學系,是國內第一位任教於國立大學比丘尼。曾開授如來思想、隋唐佛教佛學研究的資料與方法梵文課程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創辦人如學法師的邀請,應聘為該所的所長。發表的論文有:《論佛教自殺觀》、《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禪凈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初唐佛性論諍》,及英文若干篇。此外,《菩提道上的善女人》、《佛性思想》為近來出版的作品。

法師自留學回來以後,除了致力於佛教人才的培育外,更推動佛法的傳播。在台大校園內所成立的佛學研究中心,便是他一手創設的,這使佛法的研究正式走進大學門檻,可說佛教在台灣傳播的一大步。

問:您是如何開始學佛並走向出家的道路?

答:由於媽媽傳統信仰者,所以我小時候常常跟著她到寺院玩。

大二那年夏天,我到寺院有一師父拿了一本釋迦牟尼佛傳》的畫冊介紹給我看。由於當時我對佛法幾乎完全陌生這本簡單而具啟發的書給我極大的震撼,我深深感受到佛陀精神的偉大,於是產生深入探究佛教心情。爾後,自己到處借書、找書,一步步地閱讀佛教典籍,漸漸地對佛法產生堅定信心

讀完碩士回來以後,我到東吳大學教書。隔年母親去世,第三年父親也去世了。由於沒有太大的牽掛,所以我就出家、整個過程大體說來很自然也很順利,可以說是因緣成熟、水到渠成。


生命中必然的抉擇

問:您當時為何會選擇到美國宣化法師出家

答:記得我在東吳教書時,有一天正巧看到報上以很大的版面介紹美國金山寺。那篇報導極稱許該寺的道風,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當時金山寺有許多法師從事佛典英譯的工作我也很想學習翻譯佛典

我之所以選擇到國外出家原因是,雖然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但是我想如果我在台出家俗家的兄姐很可能會反對。其實,對我而言,出家的決定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與深思,不是因為感性出家的。這是生命中必然的抉擇,至於在那裡出家,及出家道場,倒不是最重要的。

問:如過果有人想出家您是否會建議他事前作好哪些準備?

答:我認為一般人在決定出家前最好是:一、對佛法有所認識,了解出家意義,不能單純憑感性而進入佛門。二、認識僧團,清楚真實生活情境。三、了解自己的性向。四、外緣成熟。然,這也不是絕對且不可變通的。因為,在高僧傳記中,我們也會看到有些高僧特殊的出家因緣有的是在偶發的情況下,引發出家心意並且立即出家,例如:看到落葉而體會無常而決定出家的。不過我認為對於一般的平凡人來說,經過上述的反省與過程會比較理想

問:您出家後仍繼續讀書,過程中是否有特殊的遭遇。

答:我於一九五年出家一九七九年繼續攻讀博士,在威斯康辛大學城裡生活,對眾多的人美國人而言,我這樣打扮的人對他們而言是很奇特的。我相信當地有許多人應該都是第一次見到剃頭穿袈裟的東方女眾。不過,我想美國人本來就比較重視禮節,也尊重外國人的宗教信仰及個人的特異處,所以在我留學的四、五年期間,並沒有因為出家身份而有不愉快的經驗。有趣的是,我去超市買東西時,還有人特意過來告訴我說我穿這樣的長衫很好看。

倒是我有一位跟隨西藏法師出家美國僧侶朋友,她就有許多不愉快的經驗,例如會有青少年跟隨在她後面追逐、嘲笑,當地其他的美國人,也會以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她。我想,或許是他們對出家美國人比較不能接受吧!

問:很多人認為學術修行兩個不同的方向,不知道法師您如何調整,如何使兩者相輔相成?

答:有些人會將解行二分,其實,信、解、行、證是每個佛教徒必經的路程,若有「解」而無「行」,就如說食數飽;而若有「行」而無「解」,就容易淪為盲修瞎練。我個人是由「信」入門,因為看了佛陀的傳記與故事心生感動,而開始信佛;因為覺得自己對佛法好像什麽都不懂,而開始學佛,為了要再深入體悟自己所信仰理念修行方法,才選擇繼續從事研究佛學很多人誤解佛學,以為只是光說不練的研究。其實,就像醫生不能不懂醫學,佛教修行也不不懂佛學

問:請談談您這些年來從事教育的觀感與建議

答:當年博士畢業選擇回到台灣,主要是因為覺得在這所做的會比在美國多,而且我喜歡教書,想從事佛學教育的工作,正好也有因緣可以進入台大教書。我認為出家眾不管是在大學、高中、國中或是小學教書,都是很好且相當適宜的工作,可以在教育中發揮很大的影響力,也因此,我常常鼓勵出家眾到學校去教書。只不過目前的出家人普遍認為既然已出家就不願意再教書。所以出家人擔任教職的風氣並沒有打開,其實,有許多出家眾是具有教書的資格與能力的。

我認為基礎的教育很重要我一直希望佛教道場多從事教育的工作,多興辦中小學。當然,辦學要找錢、找老師、找學生都很辛苦。領導人的理念態度方向及風格等對辦學的成敗影響很大,不過,以目前佛教界財力和人力而言,要成功地辦一些佛教的中、小學,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佛研所的師資課程較強

問:請您分析台灣一般大學佛學教育與私立佛學研究所的差異

答:以台大為例,我想其中應該有二比較大的差異

一、訓練不同。台大是學術單位,它有許多的顧忌,因此,單純從學術上訓練學生,因此學生學術性比較強;而佛研所的學生則在學術信仰上有比較平衡的訓練與發展。

二、學生所學不同。台大所開的課比不上佛學研究所,因為佛研所更專門。佛研所不論在師資、課程及圖書設備上都比台大強;不過,佛研所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政府認可的學位。因此,我覺得我們佛教團體所辦的大學,應該極力爭取設立佛學研究所和佛學系。

嚴格來說台大的學生原本素質是比較好的。但是佛研所的學生經過三年的訓練,他們的程度絕對不遜色於台大的學生。以中華佛研所和法光佛研所為例,便有許多傑出的畢業學生,目前在牛津、東京大學美國日本等知名的大學中進修。

問:就我所知,台大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是設在您私人的研究室中,不知是基於何種因緣

答:我是根據大學法中明文,各大學可以自由設立研究的領域及系所,所以提案成立「佛學研究中心」,提報上去以後,學校文學院校務會議同意,但附帶的條件是:學校不提供經費、人員及辦公室。因此,我就自己的研究室充當辦公室建立起來。以前台大晨曦社想邀請法師學校演講都不被允許,而現在「佛學研究」竟然有機會可以正式進駐校內,這應該很難得的機會

佛學研究中心設立的宗旨,是希望凝聚國內從事佛學研究的專家和學者,藉由現代學術研究的方法,對佛學的特質、流變、潛在價值、現代意義等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方法是廣泛地收集國內外佛學文獻資料,運用現代科技,建立系統化的佛學文獻資料庫,並透過網路與資料庫,讓有興趣的人們來查詢,目前建有五目二十欄的資料可供參考。而現在主要的經費來源都是由知道的善心人士所捐贈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