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真法師: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

覺真

摘自: 《新財富

一個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這是一種責任自覺。有了這個「自覺」,什麼問題不能自我解決?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快速奔跑的30年,社會的轉型,經濟的重壓,往往令人身焦慮。在收獲西式的物質文明之後,人們的心靈卻難得救贖。因此,近年傳統文化大舉回歸,佛學熱、儒學熱等各種國學熱一波波襲來。其中,儒學重在教化百姓,道學重在修身養生,佛學重在安撫人心,故而,作為最親近人心學問佛學尤其受到陷入心靈困境的企業家的青睞,濃縮了東方文化精髓的佛教經典,成為安撫現代人的葯劑。人們不僅從中追求人生智慧的頓悟,還試圖在禪機中探尋管理的倫理

如何從佛學中獲取大智慧?向尊者取經,無疑是一條捷徑。今年4月,我們在深圳得遇香港東林佛堂弘法主任首座和尚覺真法師,聽他開示,是一段愉快的學習經歷。生於江蘇南通的覺真法師,兒時出家,童真入道,1949年畢業於上海靜安佛學院,後游學多所高校,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茗山長老的親傳弟子,交遊廣闊。尤為難得的是,他眼界開闊,心態開放,言談間,從譯解《論語》到評點電影孔子》、《阿凡達》,信手拈來,俱有深意。

因為學養頗深,法師曾擔任潮州嶺東佛學院院長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副院長香港佛教聯合會宗教事務監督等職,著作有《快樂人生》、《當管理遇到佛學》等10餘本;近10年來,還應邀為長江商學院、北京大學等高校emba班、國學班講授「佛教文化企業精神」、「禪與心靈世界」、「藕益大師四書解」等講座,頗受歡迎。

法師今雖78歲高齡,每日行程卻是滿滿當當,加之最近籌建東北佛學院,一直在外奔走,香港、內地,內地、香港兩個跑了20多個城市,以至於他自嘆,「我真的不屬於我了」。我們的採訪只能由面訪轉為筆談。在一天難得的空閑中,法師親筆回復了本刊的提問,以世外的智慧,化解我們的現世煩惱

財富:近些年,佛學吸引了許多中產階級與企業家研習,從您所接觸到企業家看,他們的主要困惑來自哪裡?這些管理學的問題可以從佛學中得到怎樣的解答?

覺真:我在各地講學,經常接到的一個提問,就是壓力,就是累(身心疲憊)。有壓力,是好事,不是壞事。人沒有壓力人類不會發展到今天。壓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壓力成了生活的阻力,成了生命的殺傷力。因為,這個「累」字,這個「壓力」,就成了某些現代人憂慮恐懼、不安、煩躁、失落、空虛、迷茫、無助而陷入緊張衝突矛盾危機之中的一個形象概括。一個人,不是身累,是心累。心累必定身也累,身心俱累,來自壓力身心既累,身心俱疲,就無力抵抗壓力了,那麼問題就越來越大了

我想,要認知壓力虛妄性,首先要看壓力從哪裡來的?壓力來源,大致上有三個。

1.比

人好與人比。一比,不如人,心頭的壓力就升高了。比,無處不在,中國台灣的大企業家張忠謀說,人從兒時起就開始比了。他排列了一下:

1到4歲比可愛,2到7歲比聰明學藝,8到12歲比成績

13到15歲比cool,16到18 歲比帥,19到22歲比女朋友

23到24歲比體力,25 歲比學歷,26到27歲比汽車,

28到32歲比老婆,33到35 歲比小孩,比兒女

35到40歲比事業,比地位,

41到50歲比房子,51到55歲比錢,比享受,

56到60歲比媳婦,60到65歲比聲望,

66到70歲比子孫,70到75 歲比健康

75歲比老,比老資格,老來俏?反正,好與人比,永遠比不完

羨慕別人沒有錯,比比不如人,耿耿於懷,壓力來了。張忠謀說得很幽默:我發現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都少了一些東西。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才,可是,情字路上,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可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你比的是你看到的,你能你看不到的去比嗎?

2.貪

貪吃貪睡,問題還不算大。貪財貪色,問題就來了。「廣廈萬間,夜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這就是說,需要有限,慾望無窮。就基本的需要而言,那不算貪。就無止境的慾望而言,那就是貪了。貪心不足,貪得無厭,所求不得,慾壑難填,那壓力可想而知了。

貪的本質,是一個私慾的問題。慾望無罪,但是慾望可怕。止欲,是向道德、向智慧走去。縱慾,被慾望牽著走,那是向迷誤走去,很可能不堪設想,後患無窮了。所以,人的私慾不能被克服、被抑制,人就會向破壞性的方向走去。這時,他想把他所想得到的,都「吞」進自己的身體之內。否則,他不甘心。如果這個世界可以吃,他也一定會把整個世界吃下去,目的就是「占為己有」。這就是「私慾」無限制的可怕之處。於是,人把財產成了自己,把權勢、地位、名望、贊譽,連同自己的聰明、才智、色相,也都當成了自己。人被物化了。物化的目的達不到危機來了內心危機生命危機,接踵而至。所以,危機實際上是人的一種退化,一種自我迷戀與自我捆縛,最終只能是自作自受

3.困

我說的是受困的困,遭遇阻礙,辦事不順。這很正常啊,「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順利起來,有願皆遂,財帛進門,擋也擋不住;不順起來,就是相差半拍,橫豎不成,急也沒有用。

比如說:金融海嘯來了,在香港,那陣子,經濟一片低迷,企業倒閉,老闆潛逃,失業指數上升,人心惶惶。靠股票債券為生者,大驚失色。日子過不下去了的,卧軌跳樓,新聞媒體上屢屢報來。嘩,別忙,「稍安毋躁!」我想奉勸一句:請暫別一下安樂、興奮的狀態,進入一種清醒、思考和經受考驗的狀態吧。轉換一下自己的狀態,不是很好嗎?能夠轉換一下人生狀態這是證明自己的理性,證明自己有正確認知能力,證明自己能面對一切。你必須實現這一轉換。能順利轉換自己、轉變自己的人才是一個能管理好人的人。人,不能離開了自己生存的自然環境這叫自然生態。人也不能離開了自己生存的人群,這叫社會生態。人的一切行為,又不不與環境相協調,所以,人和人,人和社會,人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的,誰也不能跟誰作對。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即有「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思想。在佛家就叫眾生平等,法性平等,依正不二」,名相不同,含義都是一樣的,無非叫我們懂得惜緣,惜福,不要做害人又害己的蠢事。如此而已。

佛家智慧,對這三個妄而不實的問題,早有回答。比,比什麼?怎麼比?好比不好比?人與人,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佛家講緣,各有各的緣。舉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有幾個徒弟,他們各有各的私家車,有的是徒弟自己購買的,有的是護法居士給他們的。我是師父,今年也78歲了,我可沒有自己的車,出門上巴士,或者叫的士。我能徒弟比嗎?各有各的緣,各有各的福報。我沒有那個出門即有車的緣,但是我有出門就走路的緣,走路可以鍛煉腿力,這也是福報啊。

貪嗔痴,在佛家叫三毒;貪,是三毒之首,許多痛苦煩惱都從貪來。能不能把放下,能不能把貪轉化為隨緣自在自在隨緣呢?

困,人有困難是必然的。一帆風順的事很少,而困難總是暫時的,終究是可以克服的,天無絕人之路,人無絕望之理。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智慧,有智慧就心明眼亮,有什麼困難不能跨越呢?

問題是,我們有些人不願觀察自己,也不想了解自己,認知自己。比如身體出了毛病,腦子有了苦悶,不去研究一下身體不適的原因,腦子裡苦悶的來由,只想逃避。其實,有痛苦,逃避不了;有災難,也逃避不了。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正視痛苦,觀察痛苦,找到原因發現來由,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樣,才能解決問題這就是觀察自己、認知自己的好處。一個人生病了,他只看到病、痛,看到身體的某一部分出了問題,卻看不到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比如說,你的心態心念情緒,氣,性格,性情。其實,這些你看不到的東西,卻與免疫力很有關係情緒低落,悲觀絕望,對免疫系統的傷害最大。健康,靠的是免疫力。佛學學佛,就是提升心理的免疫力,增強心理的免疫力。你每天打掃房間,清洗用具,清潔環境,這很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打掃自心,清洗情緒尤其是打掃自心染污,清洗負面情緒,清潔自己的心靈這就是你心靈的免疫力呀。

財富佛學人心學問,從佛學觀點看,現代人容易陷入哪些心靈困境,如何從佛學中尋找自我,得到解脫

覺真:這道問題可謂問得徹心徹肺了。現代人心靈困境,扳著指頭數,恐怕還真的不少哩。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回應。

1、市場關係,本質上是人與人關係。做生意中國自古就講誠信為本,童叟無欺。誠是甚麼?誠是人心。信是甚麼?信是人心人心無誠,人心無信,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有穩定關係。互相猜疑,疏離,人際關係陷入爾虞我詐,這個社會還成其為社會嗎?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有許多微妙性。你必須保護這種微妙性,絕不應破壞它。因愛生恨,由恩變仇,至親變為死敵的例子,在在都有。請以船和水的關係為鑒吧,船和水的關係是非微妙的:沒有水,就沒有船;因為有水,才有了船。船是靠水托起來的,船借水而行,水是船的恩主,船當然要感水之恩。可是,「水能載舟,水能覆舟」。這位恩主卻又成了船的可怕的剋星。船每前進一步,都必須克服水的阻力,否則,船便不能前進。如果遇上了風(外緣),水變成了波濤洶涌,狂狼大作,就更加兇險莫測了。可見,水是船的助力,也是船的阻力。

這不奇怪。得利受益,往往也隱伏了障礙。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得利就要思害,受益就要思損。你是船,你不應忘記水之恩,但你依然要借水之力,學會乘風破浪,踏著波浪向前。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同樣也有這種微妙性,你必須保護這種微妙性。恩仇相生,苦樂相連,實為一體,本無分別。恩仇相視,人自分別。所以佛家提倡中道,不落兩邊。佛家平常心,講無分別心,這才是人生的最高智慧

2、人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有了感恩的人,才能有包容心,才能寬容別人,寬待別人。說感父母之恩,感師長之恩,這容易做到。再說感客戶之恩,感員工之恩,感競爭對手之恩,感一切幫助過你的人之恩,這也應該不難。可是還有四種人,你能做到感他們的恩嗎?

一是小人物,不起眼的,甚至在你身邊還有點礙手礙腳的,你要他們的恩。比如,送貨者,派信者,打掃廁所者,垃圾清理者,掃馬路者,揀垃圾者,甚至站在門口或十字路口向你指路的人。請感恩他們吧,他們都是好事的人

二是惹你生氣的,互有怨氣的,不懷好感者,也要他們的恩。這是逆增上緣,有了他,讓你懂得忍受、忍讓、忍辱波羅蜜,他成就了你的忍耐心、忍耐力,你怎能感恩呢?

三是增加負擔者,或者成為棄之不去的沉重包袱者,也要他們的恩。這是考驗你承受力的人,是幫助你懂得責任,懂得要犧牲自己、關懷他人、成就他人的人。你怎能感恩呢?

四是仇人冤家。這更要感他們的恩了。為什麼?很簡單。我們有個詞兒:內耗。它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清楚。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不會內耗,只有內聚、內斂、內明。這是成就你的大智慧,能不感恩嗎?

這四種人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走在人生的路上,永遠不會沒有他們的你能感恩之心對待他們,你的心靈境界還是常人嗎?是企業家中事業家中聖人了,是佛菩薩

3、人,只要在生活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中,總會遇到倒霉事,不順心的事,甚至冤枉的事,意外的措手不及的事。你怎麼辦呢?是面不改色,處事若定,還是心亂如麻,六神無主呢?風雨如晦不可怕,道路泥濘不可怕,前有高山後有猛虎亦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失落,人生意義的失落,人的道德底線的失落。人不能像人那樣活著,才最可怕。人生會經受許多折磨。有來自對面的,有來自背後的,有來自仇者,怨者,也有來自親人,來自你最信賴的人,還有來自素不相識、也素不相乾的人。總之,說不清、道不明的折磨,的確不少。

請別害怕折磨。沒有折磨,人不會走向理性;沒有折磨,人不會走向成熟;當然,更不會走向成功。只有經過折磨,不拒絕折磨,能忍受折磨,人才學會了怎麼活下去。所以,有一句古語:能耐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妒是庸才。你的心,像一塊磁鐵。當你心情愉快,對這個世界充滿喜歡和善意,一切美好東西自然地被你所吸引。當你苦悶、憂鬱,對這個世界充滿失落和隔膜,那麼,一切煩惱和厄運也就自然地被你吸引過來了。把你的心轉變一下,你的磁力方向就轉換了。

以上三點回應,我們能夠都想明白了,這就佛學中「心的學問」,叫「自凈其意」,能自凈其意,還不得到解脫嗎?

財富:依法師看,佛教的哪些經文可以用於解答管理學的問題,哪些經文可以用信眾安撫自己的心靈

覺真:無須我推薦哪一部經文,因為佛家的任何一部經文都是「治心」的。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生命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的生命。一個人,能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自己的「心」,這是一種責任自覺。有了這個「自覺」,什麼問題不能自我解決?這就是任何一部佛經的主題,也就是說,任何一部佛經的主題,都可以說是人的自我管理。任何一種經文都能用於信眾安撫自己的心靈

我還要重申一句:不是經文安撫我的心靈,而是我讀懂了經文,理解了經文,由經文的內涵,啟發了我的信與解,是我自己安撫了我自己的心靈這一點很重要。信與解,是前提。由信而解,由解而信,由信而解而悟,都是通過自己完成的,是自己解救自己。對一個不信不解者而言,經文安撫不了他,也幫不上他的忙。

財富很多人學佛時可能遇不到高僧大德,如何以正確方式取得精進

覺真:學佛,不一定要遇高僧大德。即使遇上了,也要有緣才能親近知識學佛靠自己,精進也靠自己。能親近大善知識,固然是福報,是福德因緣,如果勝緣難遇,也不要緊。因為,自己可以努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同樣也是學習和自我追求。

財富法師曾帶領信眾印度朝聖,這樣的旅行對修佛有哪些幫助?

覺真:我有兩次印度的經歷(應信眾要求,很可能第三次又要去了),這不是旅遊,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追尋歷史、追尋佛陀的故鄉,從而獲得一種心靈的體驗,一種人生感悟。所以,兩次印度,同行者中,有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信仰佛教的人,但他們沿著佛陀的足跡,叩問歷史,親歷其境之後,都有許多內心的感悟,精神上的收獲,這是我未曾預想到的,也是沒有去過印度的人所難以體會到的。

財富學佛會否陷入一些誤區,如何避免誤區?

覺真:關於誤區,如果不學佛,既不親近知識又不精進,那的確很容易走向誤區,或陷入許多自設的誤區的。

我感到,人的最大誤區,是認知的誤區。

人,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卻看不到他所看不到的。凡存在,有看到的存在,還有我們看不到的存在。不能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就說,除了我們看到的存在之外,就一切都不存在了。這是人的認知的誤區。

你看到了美,是,這是美。然而,美也會遮掩了丑。可能美的另一面,美的背後,還有一些你所未見到的丑。

你看到了丑,是,這是丑。然而,丑也會遮掩了美。可能丑的另一面,丑的背後,還有一些你所未見到的美。

對人、對事,為什麼要寬容?就因為我們只看到「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那「看不到的一部分」。舉個例子吧,足球運動,牽動無數球迷的心,而許多傑出的足球球員、萬人迷,卻常常情緒不穩,或被紅牌罰下,或退場後,酗酒、賭博,或生活放縱,道德敗壞。這是人所看到的,可是,他們馳騁球場,強烈拼殺,只求沖擊,其實腦部已嚴重受創,這種腦傷、內傷,使他們的判斷力、注意力、情感理性的平衡力,都出現了問題,這是人所看不到的。你說,沒有了健康大腦,他的行為還能健康嗎?

第二個誤區是不識真,也不識假,真假莫辨。既然真假不辨,也就容易走向愚,走向迷了,那叫迷、悟不辨。以前,社會有個詞,叫「打假」。「假」能打得了嗎?四川有一名酒,叫「郎酒」。假的多了,叫「真郎敵不過假郎」。為什麼能夠造假?為什麼造假越來越多?因為我不識假。正因為不識假,才讓以假充真有了市場,有了出路,有了「甜頭」。假如人人能識假,假貨有誰買?有誰要?「假」能通行嗎?越是名貴的東西,就越多假。名人也一樣,許多名人的假貨,更因他的「名」,借假圖利,大行其道。不識才是真正的悲劇。所以,無知,不可怕。不知道自己無知,把自己的無知,還當作了絕對真理,才真的可怕。

第三個誤區,任性妄為,我行我素,管它冬夏與春秋,這不是文明。文明是一種謙虛、一種品性,一種上進和提升。當然也是一種調整,一種規範,一種約束。「發乎情,止乎禮」,這禮,就是約束,就是規範,就是調整,就是文明。

人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是自律。一個任性妄為的人,一個不能自律的人,他的金錢縱然很多,但也很容易揮霍一空,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一個人,能管住自己,管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個人素質,這才是真正的財富。說一個小例子非典型肺炎在香港鬧得滿城風雨時,政府下令,要求自行隔離,逗留在家中不外出。你能做到嗎?只有具自律精神的人,才能做到。不外出,不是說你已是感染者,而是共同行動,關懷別人,不做「可能帶菌者」,這有利於控制與遏止疫症。有一顆為別人著想之心才會自律,必能自律,當然他不會任性妄為,我行我素了。一個對別人不負責的人,也肯定是一個對自己不負責的人。對自己都不責任他還會對別人負責嗎?一個不接受他律的人,也一定是一個不能自律的人。不接受他律,正源於他不能自律。

你是老闆你是ceo、你是企業家,還必須懂得企業倫理社會倫理倫理,對人類社會生活工作,都具有最本質的意義它是維系社會秩序、維系人與自然環境,維系一切人與人關係基礎失去了這個基礎人類還怎麼生活?怎麼生存?與倫理相對應的就是管理。倫理是內在的管理,管理是外在倫理倫理是一種道德的要求和自覺的行為。管理是外在的規範和行政的措施。只有把倫理精神融入到管理之中,你的規範和行政措施,才不是硬性的,強制的,而是內化為自我調整、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如果,人人都有這種自覺自我要求,對集體而言,這就是一種團隊精神,一種共同體情感認同,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或叫文化習俗了。到了這個時候,管理就真正進入文化層次的文明軌道了。

一個人,在認知上,能夠識真、識假,知迷、知誤,在行為上能夠自律,能夠維護企業的、社會倫理,那麼,我想,他的誤區就必然會少,或者總能走出誤區的。

財富:您對佛學的發展也作了很多思考,在您看來,佛教組織是否需要因應時世的變化而創新,完成佛教的現代化,續佛慧命?應當往哪些方向創新,同時又不脫離根本?在佛教發展史上,是否也遇到過與時俱進發展的情況?您如何看待「慈濟」在慈善領域的創新、中台禪寺在建築上的創新?少林寺在經營上有一做法,如商標授權、僧團巡演等,引起了一些爭議,您是否方便談談看法

覺真:社會是發展的,時代不斷向前。佛家也講無常無常就是發展變化,沒有永恆不變東西。一部佛教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不斷髮展變化的歷史。今天佛教的現代化,是事實,也是現實。《新財富》提到創新,但不能脫離根本,我認為說得很對。佛教有個三法印」,即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寂靜佛陀住世時,還有「法四依」的教導: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三法印、法四依正是我們佛教的根本。

中國台灣的「慈濟」在慈善關懷、賑災濟難、救苦助人方面,的確做出了舉世公認的成績。在慈善事業方面,內地佛教界香港澳門佛教界也都做出了顯著的令人難忘的奉獻,各有許多寶貴經驗,希望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中台禪寺在建築上的創新,是很有意義的。這方面,法鼓山、佛光山台北善導寺,也都有新的構思,新的建築風格,其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上海四大名剎之一的法藏講寺(建於1918年)在建築設計上,就已融合了歐洲(古希臘、羅馬)的一些建築元素了。這種發展、變化,是很必然的。由唐而宋,由元而明清,本來就是代有更革的。今天有新的發展,新的面貌,是好事啊。佛教山林走向城市,今天的都市佛教,就更有許多發展了。關於少林寺管理模式上的某些爭議,各界都很關心,我想,在實踐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在實踐中總會得到改進、得到解決的。

不過,藉此因緣我想表示對《新財富這一提問的感謝,特別是續佛慧命,這是佛教發展創新的主題和根本。

佛教印度傳來,賴有中國文化這個母體,才能在中國生根、發芽、成長,並且開花結果。離開了中國古代文化,你將無法理解自漢以來的一切經論(經、律、論三藏)的翻譯及其傳播,你也無法去閱讀、研究中國佛教史上歷代祖師的大量著作中國佛教已經不是印度佛教,是經過中國文化的浸潤、吸納、融化、轉換而成了中國形態的佛教。如果不懂得老、孔、孟、庄,恐怕就很難懂得中國佛教的發展歷程及其中國特色的創造性發展了。中國佛教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換言之,儒、釋、道,已共同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dna,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原色,三者相融相依。不通儒,焉能通釋?這已是2000多年來的中國歷史所形成的,沒有傳統文化的涵養,的確,很難閱藏知津,也很難認知中國佛教的精髓了。

所以,我一再呼籲,佛教的創新和發展,不能丟失了傳統,不能丟失了中國歷史文化的承傳。

財富很多人認為,基督教尤其是新教的信仰,是西方形成契約社會的重要基石,那麼,在信仰危機問題日益凸顯的中國佛教的弘法(如利他主義、慈悲利他、舍己為人等)對於社會的進步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覺真:《新財富》由西方的基督教而聯想到中國佛教,可見貴刊的視野非常開闊。

基督教信仰與西方社會發展的關係,在學術界都是有共識的。尤其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也是人們所共知的。而佛教中國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如果沒有歷代主政者的護持、推動,那也是很難設想的。中國自古以來,就講儒家治國、道家治身、佛家治心,這是有歷史證明的。在今天,佛教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穩定因素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正是人類實現和諧思想基礎和諧、和合、和平,正是人類所應該追尋的共同利益與普世價值佛教的利他主義,慈悲利他,舍己為人,這種生命關懷,關懷生命道德情操,不是最具有普遍性、普適性、包容性和平等性嗎?

我曾經有一文章,專門論說佛教在今天的十大文化功能,即信仰功能靈魂凈化功能心理調節功能祭祀功能文化學術功能藝術功能旅遊功能、民族團結功能、國際交往功能慈悲福利功能,這個十大功能,是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但是我覺得,錢文忠教授在《佛教社會功能四題》一文中,歸納得更好:超小區的凝聚功能;超專業的教育功能;超事相的撫慰功能;超界別的攝護功能。錢教授還指出,這四個方面是不能彼此截然分開的,實際上是彼此包蘊相互依持的。錢教授所點出的四個「超」,我想,正是今天社會最需要的普適性、包容性的精神資糧了。

香港有一次佛誕節的盛會上,我講了這么一段話:最大的財富健康,最大的健康心安,最大的心安自凈其意,能夠自凈其意,就是成佛了。心安天下安。心平,天下平。心中有和諧,我們的世界才能和諧。這正是人間佛教智慧之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