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海法師:佛陀節談佛陀節

佛陀節談佛陀

——惟海於2010年佛陀節前夜。

佛陀節」您過節了嗎?念佛了嗎?修過與佛寶相應嗎?至少,想念過釋迦牟尼佛嗎?

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中國傳統以為把四月初八視為佛的生日,也稱為浴佛節,現代為「佛陀節」。

沒有釋迦佛的成道菩薩就未成佛也就沒有佛教,因此,釋迦牟尼成道日子,不僅對釋迦佛個人是生命成就的大事,而且也是佛教成立的基點,是人類開啟菩提信仰之光的肇始。因此,四月初八,不僅是佛教信仰者的神聖節日,也應當是人類開啟精神覺悟信念的標志性紀念日。

一、佛陀節的歷史    

按南傳佛教的記載,公元前588年(或者說前589年,如果按考據更可能是西元前518年)印度歷的二月(音譯維莎迦)月圓日(大約相當於夏歷四月十五左右,大西洋陽歷4~5月之間,嚴格的地方是依當地月圓標準的)此日在菩提樹下,大有所悟而成佛。這一天被稱為維莎節,現代又稱為佛陀節(buddha day)。

衛塞節(音譯有毗舍佉節、維莎節、衛塞節等),俗稱浴佛、花節、燈節,不僅說這一天是佛成道日子,而且是誕生、成道涅槃三相同一圓月的日子

  至遲在阿育王時,已有四月初八的佛誕慶典了。西元前二世紀時,斯里蘭卡多達噶瑪尼阿巴雅王於每年舉辦衛塞節慶典。法顯於五世紀初葉,參訪中印度摩揭陀國時,見該國於此月八日將佛像置於裝飾嚴麗的車輛上遊行街市,以慶祝佛陀之誕生等三大事。 

我國,宋朝臘月初八為佛的生日的,後來又把臘月初八作為成道節,是把臘八節與佛教節日合融合起來了,可能源於古代的慶豐收的「蠟祭」。

西元1950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在錫蘭首都可倫坡舉行首屆大會,議決佛陀誕生於西元前623年,涅槃西元前543年,成道西元前588年;而且南傳上座佛教徒認為佛陀降生、成道涅槃皆在陽歷五月月圓日,故此三個節日之匯集節慶,即稱衛塞節,又因同時紀念三事,故稱三期同一慶。

1954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於緬甸首都仰光召開第三次會議,議決將衛塞日定為世界佛陀日(buddha day),以顯示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慧光輝照耀世界,並藉此節日活動以發揚佛陀慈悲平等教義,倡導世界和平

1968年世界佛教聯盟定公歷的每年5月份的月圓日為「佛陀日」(buddha day)。

目前,東南亞、南亞國家,一般稱為衛塞節;如果考慮到世界性,還是稱為「佛陀日」(buddha day)或佛陀節為佳。


二、佛陀日的活動

佛陀日的活動,完全是一種宗教信仰社會文化與民風民俗融為一體的活動模式。特別是與信仰關聯起來之後的節日,具有神聖的蘊涵,所以顯得格外不同,特別是對佛教弟子而言,佛陀節不僅是對佛陀的懷念和紀念,而是是自己信仰情操的表現形式之一。

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公眾節日,活動的內容很多。就我們目前我看到的佛陀日或衛塞節的活動,主要有:浴佛、奉佛遊巡、點燈、講經說法布施、誦經等。是一種典型的社會宗教盛會。

既然佛陀日,是佛陀示現為誕生、成道、圓寂三相同慶的日子,它的儀典中就要包含這三個方面:

1、浴佛 象徵佛的誕生,用準備好的香湯為太子灌水沐浴,

浴佛時要唱念:「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庄嚴功德海、五濁眾生塵垢,同證如來法身。」沐佛的香湯還要收集起來,回去分給大家摻到自己浴缸里,用於自已沐浴,從而借佛德凈化自己的身心,早成道業。

2、奉佛遊巡 往往要製作花車,供佛像於彩車上,巡行遊展,供四眾致禮。這是最具有社會性的,會有很多人參加流行隊伍,當然有更多的人沿途觀

瞻致禮。

3、供花 是很重要供佛儀典,據說太子菩薩降生時,天花繽紛,是天人對佛的供養。在佛陀節上,供花成為最清凈典雅的供養模式之一。

佛之所以為佛,最根本的標志是它證道成道了。所以,佛陀日的核心是對佛陀成道的紀念。

紀念佛陀成道,其儀典的內容佛道核心內容應當關係是最緊密的。

成佛前夕的菩薩是在菩提伽耶的金剛座上禪修參究而開悟成道的。首先,菩薩出家苦行多年,在入金剛座前曾發下誓願:今若不成道,誓不起此座!所以,紀念佛陀成道,在古印度斯里蘭卡等較熱的地方,是要坐夜靜思的,確實應當在禪修中思考觀察人生問題和學佛修道。

還有,⒋點燈供燈和共修法會 佛的開悟,是打開了生命智慧這是用燈來象徵的,因此,紀念佛成道,一定有點燈、供燈的儀典。

點燈供燈,象徵佛的開悟明道的,並以佛智指引眾生,因此,點燈供燈的方式較多,有燃燈供佛的,有點燈籠的,有掛彩燈的,有製作成帶燈光的佛佛教牌坊的,家家掛燈籠,戶戶插佛旗,街道社區,都用燈光來裝飾,與我中國的元宵燈會差不多的。

正因為有禪修、燈會、講經等儀典和內容相結合的模式,才使佛陀日的慶曲內容豐沛起來,從而更有意義。 同時,這一天也是佛陀圓寂的日子。為了紀念緬懷佛陀的遺德,也有很多活動的, 例如,有上供儀軌,有布施,有繞塔、有誦經法會

南傳佛教信眾特別重視這一天的布施,認為在衛塞節布施功德最大,因此這天布施很多,很多人都可以得到分享到廣泛布施所帶來的方便。

理性的看,我們佛弟子念佛的圓寂,最好就是繼承佛陀遺教,所以過去有些道場在這前後會講《涅槃經》。我認識一位老法師就是少時在成佛節前前後聽《涅槃經》而起信的,從此以後我就生起聽經悟道的嚮往。


三、對佛陀信仰

   宗教節日標志著信仰,而且具有社會文化活動性質,佛陀也不例外。

佛教弟子隆重舉辦這個節日,主要是對佛陀信仰,並作為一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和弘揚佛道形式,其中信仰核心。 人們在這一天的活動中,往往有贊仰佛陀的活動,例如唱這些一些偈頌:「金光遍照,氣和天高,滿園花木景色好,無憂樹下聖人誕生,天華雨落共慶歌頌,人間有了明燈黑暗即見光明菩提大道惟仗聖人引領。」

可能有些人自己還會寫一些贊美佛陀的詩歌來詠誦,我認為自己做詩贊頌佛陀效果最好的,因此值得提倡。今天我收到這樣一首贊頌詩,就很感動,並為之高興:

  「娑婆紅塵

   總有那一方凈土

   可以去掉執著的外衣,

   沐浴曼陀羅花雨,

   讓心中博愛升發。

   渡過紅塵

   方成正覺

   我們願追隨佛陀的腳步,

   走向彼岸蓮花海!

   在佛誕日,

   讓我們一起感恩佛祖,祈福眾生

   願此娑婆世界清凈吉祥

   願所有有情眾生心懷法喜,信願堅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贊頌佛陀,應當是這個日子重要的內容吧!我估計,印度馬鳴的《佛陀贊》應當是在衛塞節里演出的節目之一吧。對我們而言,在佛陀日,就是緬懷、推仰佛陀的盛德,激發我們的信仰和向上學修的信心

我們信仰佛陀,一般來說,在我們心目中是崇高的、神聖的,同時,也是我們生命可能達到的境界,因此,不僅是我們的崇拜對象,也是我們的榜樣

     在正統的佛教中則要更具體一些,把佛陀德性逐一展開,從而更深刻地認識佛陀,也更深刻地信仰佛陀和學習佛陀,如佛陀具有十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陀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不僅智力如神,而且建立佛道,超越世間和一切外道,從而使佛法太陽,光照世界

我的體會,這種對佛陀信仰是從感性神聖感與理念上佛德體性,完全貫通的,體現了佛教信仰信智圓通的特色。 這是佛教信仰一大特色,即法行。但是在現實宗教節慶中,佛陀日是把法行的信仰和實踐寄託於儀軌化及其相關聯的感性活動中的。這是佛教節日的蘊涵性。

佛陀節(buddha day)的誕生、成道、圓寂三相合一中,我更看重的是成道」,因為成道不僅是釋迦佛個人的成就,更是一個人類具有普遍意義的修道傳統,乃至精神傳統的開端。

作為開啟菩提覺悟信仰的標志,南傳佛教則以衛塞月圓日為成道節,名衛塞節(wesak day),在有些國家,衛塞節是公共假日(public holiday),若哪一天也成為華人乃至全世界的公共假日就更有意義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