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文法師:憤怒與忍辱 第一講 認識憤怒

憤怒忍辱

界文法師主講,慈雲記錄

開場白

    阿彌陀佛!今天下午的講座主題是《憤怒忍辱》。
    忍辱,一般人不喜歡,因為「忍字心頭一把刀」,大家可能認為這是一個讓人舒服的話題。但是在菩薩道修習的六波羅蜜裡邊,忍辱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項。憤怒情緒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但是學佛人與學佛的人差別。作為佛教徒,應該怎樣看待自己的憤怒情緒,應該如何善巧地處理這樣的情緒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們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佛法修學之後,遇到種種不如意境界時,我們的反應還是跟沒有學佛時差不多,憤怒情緒給我們和周圍人的痛苦還和以前差不多,那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反思了。
    有時候,我們學佛,往往在乎「功夫」怎麼樣——比如可以雙盤很久,打坐時渾身發熱、看到光明念佛一心不亂……可是,別人一句話說過來,馬上火冒三丈。或者雖然不發火,心裡卻鬱悶得不得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學佛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佛法修行,注重的不是覺受,不是氣脈打通或者身體發熱發冷發麻……這些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我們遇到問題時,在生活中跟人接觸時,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不一樣了,問題最終的結果也不一樣了。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有所改變,那就是真正地學習佛法,真正地有收獲了。
    今天,我們主要是圍繞著憤怒來談忍辱事實上,在佛法里,忍辱波羅蜜的範疇是非常廣泛的,不僅是對於憤怒,包括財色名食睡,對於各種順境逆境都要忍辱功夫。但今天我們著重談憤怒。因為憤怒這種負面情緒傷害極大。
    大乘佛法特別強調對嗔恨的對治。貪和嗔都會障礙解脫,為什麼特別強調對治嗔呢?因為大乘佛法的修習重視度化眾生。貪雖然障礙解脫,但它還不是特別障礙我們攝受眾生、度化眾生因緣;而憤怒不僅障礙我們解脫也會破壞我們利益眾生事業。所以,菩薩戒里,不管是《梵網菩薩戒》還是《瑜伽菩薩戒》,都把對憤怒忍辱作為根本戒來行持。

第一講  認識憤怒

一、嗔的定義

    在佛教里,對憤怒概念有所界定。
    眾生有三大根本煩惱——貪、嗔、痴。嗔是其中之一。嗔的定義,在經典里這樣說:「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
    嗔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面對痛苦和帶給我痛苦對象(如災難病痛等)時,生起憎恨和憤怒的心。當憤怒生起的時候,我們的善心就消失了,身心不安,在憤怒的推動之下,我們會造作種種惡行

二、嗔的隨煩惱

    此外,嗔恨還有一些隨煩惱。隨煩惱是根本煩惱的等流。

    (一)忿: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杖為業。

    對眼前的不如意境界,比如別人說了一句你不舒服的話,「騰」地一下,彷彿就有一火焰冒了出來,當面就發作起來了

    (二)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

    遇到不如意事情,當面沒有發作,把火氣壓住了,但是內心裡不舒服讓你氣憤的東西,一直堵在心裡。
    比如跟家裡人吵架了,當時發作的是忿,接下來這個氣並沒有散掉,心裡總是堵著一個東西,使你坐卧不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這時候就轉化成恨了。

    (三)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

    恨憋在心裡,又能產生第三種心所,就是惱。比如你和先生吵架了,吵完了心裡還在恨,帶著恨回到家,小孩子跑過來了,老是在那裡煩你,你忽然一巴掌就打過去了,把孩子打得哇哇大叫。這就蜜蜂蟄、毒蟲咬一樣,一種很毒辣的心就出來了。為什麼會毒辣,為什麼會傷人呢?因為憤怒能量聚集在那裡,並沒有解決掉。如果你不把它處理掉,它終究會以各種因緣發作出來。

    (四)嫉: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

    嫉,是貪著於自己的名利,而看到別人順利或者得到了利益和讚歎,內心就特別不舒服,疙疙瘩瘩的。這種心會像錐子一樣,扎得人很難受。

    (五)害:於諸有情,心無悲憫,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

    害這個心所非常可怕。這是要傷害別人的一種心。害心生起來的時候,就要做一些對別人不利的事情。它和前面說的忿不同,忿是自己心裡不舒服,而害心生起時,自己心裡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不舒服,但是就想折磨人。這是非常負面的心行。有的人喜歡折磨小動物;有的人以傷害別人為樂趣;有的人看到別人倒霉的時候,覺得很爽。

    以上這些都是憤怒的種種表現形式經典里大致地羅列了這幾種。
    憤怒的表現形式其實還很多。比如鬱悶。有時,你心裡特別鬱悶,好像都要憂鬱症了,你會覺得這可能是一種憂傷吧。但是這種憂傷,你要到根源上去看它,它其實也是一種憤怒。有的憤怒是針對別人的,有的憤怒對你自己。當憤怒轉向攻擊自己的時候,就會表現為自卑、自責,內心痛苦。這些情緒都是嗔恨的表現,是嗔恨的能量在我們的身心裡起作用了。

三、憤怒產生的原因

    關於憤怒產生的原因,《入菩薩行論》里講:「強行我不欲,或撓我所欲,得此不樂食,嗔盛毀自他!」
    憤怒產生的原因,無非是來源我執我不喜歡非要讓我遇到,我喜歡的得不到,這就是憤怒產生的來源內心憤怒種子得到外緣的滋潤,就會增長萌發。

四、憤怒的種類

    《入菩薩行論》里介紹了七十二種憤怒我現在給大家簡單地說一下。
    「不欲我與友,歷苦遭輕蔑,聞受粗鄙語,於敵則反是。」
    憤怒來源於三個方面:身、語、意。身體方面,我們不喜歡痛苦,不管是自然痛苦還是人為帶來的痛苦,我們都不喜歡。意業方面,我們不希望被人輕視,都喜歡得到尊重和愛護。語業方面,我們不喜歡粗語和鄙語。粗語不僅僅是指罵人的話,有的話說得很委婉,卻很扎人,也屬於粗語。有些人當面對我很好,背後卻用難聽的話說我們,這就是鄙語,會讓我們特別痛苦。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的親友不要受到痛苦、輕蔑、粗語和鄙語。但對於我們的敵人,恰恰相反,總是希望他們能夠遭遇到這些痛苦的懲罰。
    計算下來,我們一共有十二種所欲和十二種不欲。
    憤怒,有對於過去的追憶,有對於當下的發生,有對於未來的希望。因此,共有七十二種嗔恨的對境。
    當我們心裡不舒服的時候,不妨想一想,這七十二種憤怒中,是哪一種開始起作用了?找出來了就可以設法把它解決掉。

五、憤怒是否有益

    人們通常認為:生氣在所難免,如果一個人不生氣的話,那還能行嗎?
    有些心理學家說,適度的憤怒對人有幫助,因為憤怒有保護自己的功能,遇到難以接受的事情,你的憤怒發作了,可能會把對方震懾住,於是改變了你的處境。
    佛教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佛教認為,憤怒是一種煩惱,它不可能對人有利,它會帶來痛苦使人失去內心的安寧。
    如果你試圖用發怒去改變不良處境,由於憤怒本身是負面的,用一種負面能量去改變另一種負面東西,結果也會是破壞性的。你發怒,有時候對方好像被威懾住了,因此有了變化,但事實上,這可能蘊涵了人際關繫上的永久性裂痕,給未來種下了痛苦種子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憤怒維護你的權益時,有一你會忽然發現,周圍的朋友越來越少,家裡人離你越來越遠,你越來越孤獨了。你越孤獨,越得不到愛護,就會越用發火來改變別人,陷入惡性循環,這是非常可怕的局面。
    要想真正地維護自己的權益,改變別人的態度不需要使用憤怒,其實我們有更好的辦法
    有時,你的權益受到了侵犯,卻好像開不了口去表達,這是恐懼心在起作用恐懼障礙了你維護自己的權益。你需要克服你的恐懼而不是借用憤怒解決問題。解決了恐懼你就可以理性地處理人際關係了。這種情況下,對心的分析是非微細的。不要用那種粗暴的心理——他總是欺負我,前幾次我覺得開不了口,那就發一次火吧。你應該觀照自己:為什麼開不了口呢?為什麼被侵犯的時候,沒有辦法表達正當的要求呢?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
    《菩薩入行論》里說:「遭遇任何事,莫撓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若事尚可為雲何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當一件事情可以改變的時候,去改變就好了,為什麼要用憤怒來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如果這件事情已經無法挽回、難以改變,憤怒有什麼用?這樣反思,我們就可以自己的憤怒情緒有一很好認知而不會去依賴和助長這種情緒。你會有更大的決心去對治它,真正地認識到對於這種負面情緒,可以從內心裡清除掉,需要把它凈化掉。

六、憤怒的危害

    佛教認為,憤怒的危害很多。大體上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摧毀善根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善,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首先,它能摧毀我們的善根。我們每天學佛,誦經、禮拜發願,「我等眾生,皆共成佛道」。然後,可能剛剛發完願,你就開始對你的先生或者太太發火。那我們的善根有什麼用呢?我們辛辛苦苦修行了很久才得到的一點清凈安樂,一發火就無影無蹤了。本來我們供養三寶打坐禪修,可以感召未來非常美好生命形態,可是當我們一念的嗔恨心生起,會使這些美好果報無法現前。現前的是什麼呢?是苦受,是騰騰的烈火。

    (二)心離安樂

    「若心執灼嗔,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煩燥不成眠。」
    有的人也許會說,反正那些善根我也看不見。那我們就說一說現在可以看見的。當嗔恨心生起時,我們的身心都得不到安樂
    我想,在座的諸位,每一個人都體驗過憤怒帶來的痛苦在這痛苦之下,內心還能安詳嗎?我們的喜悅還能像噴泉一樣湧出嗎?安樂會消失,內心會枯竭。憤怒情緒使我們對什麼都沒有興趣,翻來覆去不能安眠。

    (三)親友遠離

    「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殺害。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
    憤怒會破壞我們的人關係。即使你是一個很慷慨的人,經常給別人很多幫助,但你脾氣不好,仍然會導致別人的厭離,甚至恩將仇報。在家裡如果你愛發火,你的配偶、孩子都會離你遠遠的,看到你就有點頭痛。

七、壓抑憤怒的後果

    既然憤怒有這么多危害,我們就需要去對治它。
    世間的一般人,也都知道發脾氣不好的,知道應該忍。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強調忍。前幾天我還看了一本元代的書,名叫《忍經》,總結了多少種忍。在中國,「忍」被寫成「心頭一把刀」,這種忍非常難受。
    一些心理學家做了關於忍的社會調查。調查發現,一般人都知道忍的重要,忍可以避免對人的傷害,也可使我們得到利益——比如有時候求人辦事,對方態度不好,我們會忍,於是把事情成了。但大家公認,忍的負面後果有四個方面:有害身心健康;引發被動攻擊;失去做原則;破壞社會公正。
    心理學和醫療方面的研究發現
    無法(或不願)表達憤怒,對許多易感人群來說將導致高血壓的形成;而那些傾向於對他人表現出更多敵意和侵犯性行為(把憤怒發泄在外)的人也比正常人有更高的血壓。由shekelle及其同事1983年開展的一項對西部電力公司近兩千名員工的研究發現,那些在敵意程度上得分高的人患心臟病的可能性是得分低的人的1.5倍;同樣通過20年的追蹤研究顯示,高敵意分數同各種病因導致的日益增加的死亡率有關。不良的情緒不僅導致身體疾患,也給人的人關係帶來影響。greengrass對252名男經理和65名女經理進行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壓抑憤怒方面得分高的人報告說,他們得到家庭成員的社會支持較少;他們還報告說,在親密的人關係中他們也缺乏信任。
    也就是說,不管是發火還是不發火,只要內心憤怒,對身體就有傷害。另外,壓抑憤怒人會發現,盡管他們在忍,但人際關係還是搞不好
    壓抑了憤怒的發作,人際關係還是搞不好原因來自被動攻擊。不是說一個人不脾氣,就沒有憤怒了。憤怒能量會用各種形式表達出來。
    常見的被動攻擊是對人冷淡。比如你對一個人有看法,他過來找你說話時,你對他很客氣,但客氣中含有一種冷冷的感覺讓他很難受,但他又說不出來。這就是你在用冷淡攻擊他。很多女子喜歡運用被動攻擊。她們在體力上不善於打鬥,也不喜歡罵人,就採用了而不見、不理不睬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攻擊。
    被動攻擊也可能表現為缺乏理解。對別人說的話好像聽不懂這對別人也是一種傷害和攻擊。有時在家庭中,丈夫妻子說的話好像總是聽不懂,很遲鈍,讓妻子惱火。妻子越惱火,丈夫就越遲鈍。其實,這是因為丈夫妻子的嘮叨感到不滿,但他知道自己如果發火,妻子就會跟他吵架,於是他就表現得心不在焉,對妻子的話不感興趣
    被動攻擊也會表現為打哈欠、把座位從別人身旁移開一點、保持沉默,等等。對別人說的話怎麼都不回答,這很有殺傷力,會讓別人暴跳如雷。
    學佛的人容易進行被動攻擊。由於知道不應生氣,就壓抑自己。有的人做出被動攻擊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正在修忍辱——要知道,那不是忍辱,而是攻擊!有的人會表現得很高潔,看別人都是罪惡凡夫,這會讓別人很受不了你。為什麼有的人學佛之後,家庭非常反對他學佛?就是因為他總是用這種方式攻擊家裡人如果你方式不善巧,內心柔和,只是在形式上所謂「不發火」,對別人造成的攻擊可能會很強烈。我們作為學佛的人,要特別警惕,不要對別人進行被動攻擊。當你覺得身心家庭出了問題,要警惕內在的憤怒

八、佛教忍辱態度

    世間忍辱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壓抑得太厲害,會使人變得麻木,像《祝福》里寫的祥林嫂一樣,這對生命會是極大的摧毀。或者會使人變得像阿q一樣,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或用自我解嘲的方式來發泄痛苦
    當你心中憤怒的時候,你們是怎樣處理的呢?
    有人會用運動來排解,或者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感覺就好多了。有人會朋友傾訴一番。有人會蒙頭大睡,睡到第二天起來,也許好一點,也許更鬱悶了。也有人會暴飲暴食、瘋狂購物。這都是常見的對付憤怒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把憤怒能量稍微緩解一下,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還有人會像越王勾踐一樣,卧薪嘗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忍只是為了將來報復得更厲害,肯定是不可取的。
    也有司馬遷那樣的,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之後,轉向寫作、學術研究,把能量升華掉。作為世間忍辱,這可以說是較好方式,轉移注意力,趨向更有意義的、更好的目標。但是,憤怒的根畢竟沒有拔除。
    佛法認為,上述方法都不完美
    在佛法中,忍辱是一種修行,是對心的調整。佛法忍辱世間忍辱有不同的態度,主要表現如下。

    (一)不認同憤怒存在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佛教不認為憤怒是合理的,也不認為憤怒是必然的。因為憤怒是一種執著的產物。如果你沒有了執著你就不會憤怒

    (二)強調內心平靜——「忍無可忍

    「忍無可忍」的意思是:忍,到了最高境界,其實沒有什麼可忍的。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雲: 「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
    羼提波羅蜜就是忍辱波羅蜜。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境界內心都沒有波瀾和火焰,總是寂靜清涼安詳的,沒有可忍的東西這就是忍辱圓滿
    《瑜伽師地論》:「雲何菩薩自性忍?謂諸菩薩或思擇力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於一切皆能堪忍,普於一切皆能堪忍。由無染心,純悲愍故,能有堪忍。」
    思擇力,就是以智慧看清楚自己憤怒原因,看清楚了憤怒的不合理性。或者由於過去生中不斷修習忍辱慈悲菩薩心胸寬廣,不管誰來煩擾他,他都不在意

    (三)以利益自他忍辱目標——「不忍之忍」

    世間忍辱目的就是表現對別人的順從佛教忍辱目標利益自他。有時候,不忍,恰恰就是菩薩的忍。當眾生不聽菩薩的勸導時,菩薩可能會責備他,不隨順他,或者對他進行處罰。這樣的示現,是出於內心裡要利益他的意樂,而不是受到憤怒的驅使。這是為了教化的需要,為了調伏眾生
    《瑜伽師地論》:「若彼有情雖蒙菩薩如是勸導,故肆輕躁而不奉行。菩薩爾時自現憤責,唯欲利益,非憤意樂;於諸所作悉現乖背,唯為利益,非背意樂;或於一類現與世間饒益事,唯為利益,非損意樂。如是菩薩於諸有情,現外所作與內意樂相不同分。由是因緣,方便安處,令彼有情,漸斷諸惡,漸修諸善。是故菩薩如是調伏有情方便,名為菩薩異分意樂方便善巧。」
    大家聽了這個內容,不要說:「下次我可以跟人干仗了,找到理論依據了。」你到底是出於憤怒而發火,還是充滿慈悲地示現發火?
    什麼是示現發火?可能做母親人會有體驗。小孩子做了錯事,其實你很心疼他,但表面上你表現得很生氣這是為了讓他下次不要再那樣做。這樣示現時,自己一點點憤怒都沒有。對眾生示現發火,這是悲心非常重的人做得到的,對心理素質的要求很高。
    佛教忍辱,是永遠地斷除內在的憤怒。至於外在,是發火好還是不發火好,這是不重要的,關鍵哪種形式眾生有幫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