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二處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第二

講題:十二處本如來藏 妙真如

日期:2009.6.5——2009.6.6

片數:共2片(本片為第2片)dvd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第三節 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

經文,[復次,阿難雲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詮論:佛為[迷色]重於[迷心]的眾生,開色法為十一個(五根、六塵),而將心法合為一個意根,也就是多討論色法,少談論心法。共十二法,稱為十二處。照權教及相宗所說,權教就是不究竟,暫時方便教;相宗就是指唯識。按照權教及相宗所說,這個都是時方便,不究竟說。說:根一定是在內,而塵一定是在外的。且[入]有二種:一、[取境]之時為以根入塵;當我們執著這個境界的時候,根為能緣,塵是所緣,所以,由根來入塵。二、[受境](或受塵)時,為以塵入根。塵變成能入,根就變成所入。故根或塵都可說是能入或者是所入,所以根、塵都叫作[入]。下文說根塵同源、縛脫無二,同歸藏性,如是發明便得無上解脫也就是說,你只要了解,能緣跟所緣其實是共一顆心性,分別只是分別你自己的心而已,因為我執著,所以把這個內外隔開來,其實內跟外是一體的,因為都是空,內空、外空本來無二空;佛性、法性本來無二性,都是同一性。

1. 眼色處本如來藏,妙真如

經文,[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注釋,[色生眼見?眼生色相?]:佛陀把從根還是從色塵來告訴阿難眾生,一切法其實本自無生,生只是幻,它是自性的。所以,分開二邊來剖析,到底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呢?分開來討論。一分開討論就會發現,一切法無生。[色],色塵。[眼見],眼根的能見之性。此謂,是從色塵生出眼根能見之性的呢?還是從眼根生出所見色相?[見空非色,色性應銷]:[見空],當眼見到虛空的時候。[非色],虛空是非色相的。此謂,若眼見空之時,則非有色相,根塵相接所生色相既是無,則生色之性應即銷亡。沒有能力產生色相,換句話說:所生既然沒有,能生也沒有,就是這個意思。[觀空非色,見即銷亡]:觀空之時,這個觀空不是說觀照空性,是當他看到虛空的時候。非有色相;既無色相,則無能生見之塵,能生既無,則所生之見應即銷亡。

義貫,佛言:[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汝[意雲何?此等]景象[為是]從[色]塵[生]出[眼]根能[見]之性?還是從[眼]根[生]出所見的[色相]呢?[阿難,若復]言內之[眼根生]出外之[色相者],則當眼[見空]時,此時[非]有[色]相,所見無色相,則眼根所生之[色性應]即[銷]亡,色性既已[銷]亡[則顯發一切]有為法[都無];都不存在,因為沒有色性。(然而事實不然,眼見空時,雖不色相,色性不亡;結論:故知色不從眼出。)又若[色相既無],則[誰]來襯托以[明]現[空]之性[質]?意思就是:虛空必須由色相來襯托;而色相也必須由虛空來襯托。所以,沒有色相就沒有辦法襯托出虛空,沒有虛空,就沒有辦法襯托出色相。(因色空相對,相顯;無色就不足以顯空,無空亦不足以顯色法——若無色法,則空亦不得名為空,以對色說空故;是故色法亡,虛空也沒辦法站立。因為兩個是互相襯托而顯的。然而事實不然,現見色、空一切熾然現在,是故色相非無,空亦對顯;結論:故知色相非從眼根中生。)

[空亦如是]:(若眼見色時,此時所見非有空相,這個時候所見的沒有虛空之相,則眼根所生的空性應即銷亡,因為沒有虛空相,所見都是色相,全是色相,已經沒有空相了,空性若銷亡,如果眼睛當中的色相銷亡,則顯發一切有為法皆無;為什麼?因為眼中的這個空相、空性若銷亡,那麼,一切都無,一切有為法都沒有。然而事實不然,眼見色時,空性不亡;這個空性不是緣起性空的空性,這個空性是指虛空。意思是虛空之相一直存在的意思。結論:故知空相非從眼根而生。又若空相既亡,則無法顯示色之性,以色空是相對而顯,空相既亡,色法亦不成立;且空相既亡,連虛空都沒有,一切色相何處容納?因為虛空是容納色法,虛空都沒有,對不對?就像母親沒有的話,哪有人有辦法懷孕呢?母親不存在,當然沒有懷孕這種東西了;虛空不存在,當然沒有辦法包容色相色相到底何處容?就像母親死的時候,母親不存在,哪個胎兒哪裡有辦法儲存在子宮?然而現見色空熾然而立,故知眼見色時,空相不亡;結論:是故知空不從眼根中出)。

[若復]言為從[色塵生]出[眼]根之能[見]之性[者],則當眼[觀空]時,此時所見[非]有[色]相,是則無能生見之塵,因為這個時候是講色塵可以生出見性,當他觀空的時候,見性便不存在,所以,是則無能生見之塵,能生之塵既無,則所生之[見]塵[即銷亡],若能見之性已銷[亡,則]一切法[都無],見性都沒有,哪裡有辦法分辨虛空還有色法?所以(因無能見,即無所見;能見所見都無,即一切法皆成無——然而事實不然:觀空之時色相不銷亡;結論:故知能見之性不從色生。)非常明顯的,如果能見之性從色生,那看空的時候,就失去這個功能了。又,能見之性若亡,則[誰]來[明]了[空]性與[色]相?沒有見性哪有辦法明了這個空跟色?(若無能見之性,則所見之空色亦亡;然而事實不然;結論:故知能見之性非由色塵生。)

經文[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俱無處所就是無自性,能見的根,與所見的色塵;這色塵就是包括色相還有空相,所以色空就是相,見就是根,根跟塵俱無處所也就是空無自性。[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注釋,[見與色、空俱無處所]:能見之眼根,與所見的色、空,都無所生處所可得。佛在剖析一件事情,單從一個方面來講都是無生,單從根來講,根也不能生出色相;單從色相來講,色相不能生出見性,二者都不生,為何會合在一起,變成好象一切境界都現在你前面?這個就是相妄性真的道理,循業發現,就是依照個人的業力發現這個假相,問題是眾生不知道是假相。所以,說法不與第一義諦連接,則不名說法

諸位,一個人講經說法,如果一直在相上講的話,這下去就會眾生迷茫,因為沒有會歸到究竟第一義諦,沒有會歸到心性就不叫做正法;只能講這個是善巧方便的方法佛法最可貴的地方就是究竟第一義諦。譬如你勸人家念佛放生、吃素、作善,這個都很好;但是,如果沒有會歸究竟的第一義諦,所有的作,統統是有為、統統是生滅。所以,開示佛法的人,或者法師將來你要弘宗演教,一定要好好的在經教上、心性上下功夫就會不出個所以然,講的時候就會在迷陣當中一直繞。你愈講底下就愈迷糊,到底要依循什麼,因為相,它就一定會有爭執,在六祖講:名為相說,名為相說就是有諍論。戒律你看有一東西,就是沒有會歸到心性就是諍論,像《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律學裡面所講的個人說個人的,大致上相同,可是,細節上,這一戒律講這個是犯重;這一戒律講這個是犯輕。所以,你只要在相上所說的,不是會歸到究竟第一義諦,實相上的說法,它就一定會有諍論,一定會有批評你,這個是毋庸置疑的。要勉勵這些法師,要廣學多聞

不廣學多聞就會麻煩有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有一天在學校學了短笛,從早上放假開始吹,吹到下午一直在吹一首歌,吹到晚上他爸爸抓狂:臭小子,老是吹這一首,沒有其它歌讓你吹!我們都是叫我吹這一就行了啊!他爸爸說:你已經小學三年級了,還老吹這一首,我以前就勉勵你,要成為蕭邦這樣的大音樂家,你有沒有跟你老師講?我有跟我老師講。那你老師怎麼說的?老師說:我沒辦法走蕭邦這條路啦,老師說我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路我可以走發瘋那一幫;第二條路我可以走丐幫。怎麼同樣bang,差這麼多,你們老師怎麼可以瞧不起人?他叫什麼名字?我們音樂老師年紀很大了,說出老師名字,他爸爸也嚇一跳。說:現在教你的這個老師、老老師,就是以前教爸爸那個!我們以前也是吹這首歌,爸爸也是吹了三年!兒子說:那我就放心了,但是我們老師很好,他都走過來摸摸我的頭,你有今天不是你的錯,是遺傳了你父親!他爸爸聽了差點暈倒!我們老師打算叫我到小六都吹這首就行了!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法師,我們上台如果像這樣,一個故事講了十幾遍了,一開口,台下的信徒就已經知道結局,你一說人家就去上廁所,再回來聽的,那個結局都一樣,你看!這要怎麼活下去呢?法師如果沒有真材實料,講經老是講同樣的故事,做法會的時候,也是一樣。所以,法師你要講經說法,就要想到那個吹笛子的小朋友,如果沒有真材實料,就吹不出好歌曲,人家聽久了就會受不了!如果你們這些法師講經內容都一樣,那我也得拿一條繩子了,我也是會受不了!所以,這個是勉勵法師要廣學多聞

義貫,佛言:[是故當知]:能[見]之眼根[與]所見之[色、空,俱無]所生之[處所]可得,既無生處,既無有體。[即]所見之[色]塵[與]能[見]之眼根[二處],體本[虛]寂,循業[妄]現,[本非]由能造之[因緣]所造,亦[非]屬無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生滅性,循業幻現之相,相妄性真。)

2. 耳聲處本如來藏性

經文,[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鍾,鍾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現在要講到是說,是耳根來到聲塵?還是聲塵來到耳根

注釋,[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無有我],無有我身之存在。此謂,例如當我在室羅筏城乞食的時候,在祇陀林中就沒有我身存在,因為我身只有一個,不可能同時到兩處去。這用來比喻音聲之體只有一個,若到了甲處,便不能同時也到乙處。[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如果說必定是這鐘聲去到你阿難的耳朵而讓你聽聞而非你的耳去就那鐘聲,則因鐘聲之體只有一個,此音體既到了你耳邊,便不能同時也到目連、或迦葉那裡,(正如同我到大城去乞食,祇陀林便沒有我身存在一樣);依如是理,則目連及迦葉便不能與你同時聽到鐘聲

義貫,佛言:[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物已[辦]時即[擊鼓],佛在世吃飯的時候,也是擊鼓。大[眾集]合時即[撞鍾],就像我們現在打板一樣的。[鍾]與[鼓]的[音聲,前後相續]。阿難,[於]汝[意雲何?此等]情況[為是]鍾鼓之[聲]自己跑[來]人們的[耳邊]讓他們聽到的呢?還是人們的[耳]朵的聽覺奔[往]去就那鍾[聲]所在之[處],才聽到的呢?(這聽覺到底是如何產生的?)[阿難,若復]為[此聲]自己[來於]聽者[耳邊],那麼譬[如我]正[乞食]於[室羅筏城]的時候,此時[在祇陀林]中[則無]復[有我]身在,因為我只一體,如來的我到甲處、乙處便無我在。同樣的道理,此聲之體亦只有一個,若言[此聲必]定是自己[來]入於[阿難]之[耳處],此一聲體既已入於阿難之耳,必不能同時亦到別處去,因此[目連]及[迦葉]二人[應不]能同時[俱聞]到此鐘聲。且不說目連與迦葉,更[何況]在祇陀林[其中]之[一千二百五十]名[沙門],卻也都能[一聞鐘聲]即[同]時都[來食處]。(因此可知,此鐘聲非自己來到阿難耳處;結論:是故說聲來耳邊而能有聞,不能成立。)

經文,[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注釋,[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住],止之義。就是佛陀我,若回到祇陀林中,室羅城中便不再有我身存在了,因我只一體。此處則是以佛身為一身,來比喻耳根之體唯有一個;若此耳體前往某處去採取某聲,則此耳體必不能同時也到別處去採取聲音。[若無來往,亦復無聞]:這是以防阿難一聽如來破斥[聲來]、[耳往],於是便計說:那就一定是[聲亦不來、耳亦不往]了!為防此反計,於是如來說,如果說必定是聲既不來、耳亦不往;那就沒有人能聽到任何聲音了。意思就是耳根跟聲塵沒有交集,沒有交集就一定聽不到聲音。所以,總結論是:耳朵之聞聲(聽覺之產生),既不能說是[聲來耳邊],也不說是[耳去聲處],更不能說[聲既不來,耳亦不去],三者都不能成立。

義貫,佛言:[若復]言為[汝]能聞之[耳]根[往彼]鍾[聲邊]而取其聲;這就譬[如我]於乞食畢回[歸]而止[住]於此[祇陀林中]此時,[在室羅城]中[則無]復[有我]身在,因我身只有一個,不能同時到兩地去。同樣的道理,若言耳往聲處,而你的耳根之體只有一個,當[汝聞鼓聲]之時,[其耳]根之體既[已]前[往]於[擊鼓之處]以領納彼鼓聲,但是如果[鐘聲]與鼓聲同時[齊出]的話,你[應]該[不]能同時[俱聞]鍾鼓二者之聲。因你的耳根之體既去了鼓聲之處,便不能同時也到了鐘聲之處。更[何況]在祇陀林[其中]還有[象、馬、牛、羊]等[種種音響]同時俱作,(你的耳根怎能來得及同時跑那麼多地方,以同時俱聞這麼多聲音?然而你確實能以一耳根同時聽到許多種聲音;結論:因此可知聽聞之時,並非耳根跑到聲塵邊處去領受此聲。因此非聲來耳邊,亦非耳去聲處;聲亦不來入於耳,耳亦不去入於聲;因此耳非[能入],聲亦非[所入];能入所入只是托緣妄現;一切法體本不動。)

但你若因此計著說:那麼就絕對沒有聲來、耳往,[若]如是計著言絕[無來往],則眾生[亦復無]有能聽[聞]之事。沒有來往,那就不可能,所以,緣起確實有來往,等同沒有來往。諸位!緣起就是生滅,似有來往,其實一切法無生。生其實就是無生,為什麼?如果真正的生,是有實體的、是不會變化的,叫做生;可是,它是有變化的。真正的生就是永恆,永遠存在的,可是,我們現在了解,所有的生都是因緣生,其實就是無生,要好好的體悟,緣起自性,一切法無我道理,緣生即是無生,因為當體即空。

經文,[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佛言:既然耳入與聲入實不來不往,[是故當知]:能[聽]之性[與]所聽之[音聲]二者[俱無]所生之[處所]可得,既無生處,即無有體。[即]能[聽]之性[與]所聽之[聲二處](耳聲二入)體本[虛]寂,循業[妄]現,[本非]權教之[因緣]所生,亦[非]外道無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生滅性,隨業幻現,相妄性真。)諸位,這個是特別的重要!為什麼講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意思就是:一切所發生事情,統統是如來藏性的事情不離本性,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不離本處,即得菩提菩提無尋處,菩提也無覓處;菩提無增處,菩提亦無減處;菩提非來處,菩提亦非去處菩提一處菩提亦非異處,好好的體悟這個涅槃的妙性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講若論佛法一切現成?就是告訴你:其實萬法不離心性,你悟了無生,一切法統統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我們不要多捏一個目,就不會跑出第二月出來;我們多捏一個目就會跑出月亮出來。我們用的是真心,不要動念,放下一切妄念真心就顯現,不需要、不假用功,如果一直想要用功就會重疊,妄念上再加上妄念,但息妄念,別無聖解。所以,趣向聖道亦是邪!說:我趣向聖道,聖道不可趣啊![我舍凡夫之道,趣向聖道],諸位!這個就是妄,凡夫道本空,聖道亦空;凡夫道、聖道本是不二道,你不要以為:我放下凡夫道,趣向聖道,趣向聖道亦是邪,佛法是法法平等的,沒有凡夫道、沒有聖道、沒有邪道、沒有賢道、沒有二乘道,沒有六道生死輪回亦不可得。一切皆如幻,要如是體悟,才知道佛的用心。所以但莫於相上住著,如果在相上用功就變成頭上安頭,相本妄,怎麼用功

所以,佛告訴比丘,說:禮佛不是比丘本分事,不是每天一直拜佛叫做修行;應思惟佛的心性是什麼?禮佛,它是一種動作,是壞事嗎?不是壞事。為什麼?念佛一聲功德無量,佛一拜,罪滅河沙。為什麼?憑什麼?你能講得出一個所以然嗎?當然能啊!念佛一聲,就這一聲就是從心性出來,我的全心性就是這一句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就是我本性,這一句難道不是無量功德嗎?禮佛一拜,為什麼罪滅河沙?沒有能禮,沒有所禮,自性本空,涅槃妙性當然顯現,涅槃妙性無所也不妨禮。所以,法法都必須會歸自性,叫做功德。不懂這一道理的人,它總是在相上解說。說:哎呀!念佛一聲功德無量!他念佛念多久了?二三十年了,貪嗔痴還在什麼叫功德無量?他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拜多久了,他一天拜一千拜,你會拜得比他更多嗎?為什麼叫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如何能夠罪滅河沙?罪性本空,見性就罪滅河沙,就是這個道理,這層道理不懂就不能領悟佛的心性

佛在《阿含經》里講得很清楚,禮佛不是比丘本分事。那意思是佛陀叫你不要禮佛了?不對!這意思是禮佛要知道它的意義是什麼?禮佛是降伏我慢;禮佛是向佛看齊,以佛為模範;禮佛是提升自己,以佛為模範。我、如來要進入不二、平等,所以,我才要禮佛。要不然,禮佛做什麼?你禮佛是拜虛空的佛,虛空的佛跟你有什麼關係他在虛空,你在這裡虛空的佛跟你有什麼關係?你一定要了解,佛法是不二法門。所以,不聽經、不聞就會變成一個大愚痴的人學佛

諸位!學佛人不悟佛的心性,叫做佛學,你懂這句話的意思嗎?學佛的人不懂得佛的心性就叫佛學。本來是要學佛的解脫,現在把佛法拿來當學術來研究,這個叫做佛學佛學就是學術研究了,誰都可以討論。所以,學佛要是學佛的真正的究竟義,要不然就會變成佛學好好的體悟這一句到底是什麼意思。

3. 鼻香處本如來藏性

經文,[阿難,汝又嗅此爐中旃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雲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雲何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注釋,[旃檀]:即牛頭旃檀,出於北俱盧洲之牛頭山中。《博物志》雲:[漢武帝時,西國遣使,獻異香四枚於朝,漢制香不滿斤不得受。使乃將其香,取如大豆許,著在宮門上,香聞長安十里,經月乃歇,帝乃受之。後長安瘟疫流行,博士奏請焚香一枚,四十里門,民疫皆愈。]又,《法華經》雲:[此香六銖,價值娑婆世界。]可見此香之珍貴,及其功用殊勝。[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所以一銖為二十四分之一兩,又約等於四分之一釐([釐]同[厘])。又佛舉燃一銖旃檀香,可使室羅筏城四十里內皆聞,為表此香是有,非無;且是眾生共聞,並非阿難一人獨聞,故可用來作為例證。[稱鼻所生]:[稱],言也,說也。既然說是鼻中所生的。

義貫,佛言:[阿難,汝又嗅此]香[爐中]正在燒的牛頭[旃檀]香,[此香若復]只[然於一銖],即令[室羅筏城四十里內]之人[同時]皆得俱[聞]其香[氣]。[於]汝[意雲何?此香為復生]於[栴檀木]之中?抑是[生於汝鼻]根之中?抑[為生於]虛[空]中?[阿難,若復此香]氣為[生於汝鼻]根中者,即[稱]言為[鼻]根中[所生],則此香應[當]是[從鼻]中冒[出]來的才對;然而[鼻]子並[非]是[栴檀]木,[雲何鼻中]能[有栴檀]之[氣]味生出呢?而且,既[稱]說是[汝]在[聞香],則香氣應[當]是[於]汝[鼻]中而[入]才合道理,若反而說是從[鼻中出香]氣的話,而[說]是[聞]到香氣便[非]合[義]理。(亦即,所謂聞香,應是香從鼻入,而非香從鼻出。因為是香從鼻入,才稱鼻根與香塵二處為[鼻香入]——因此,若從鼻中出,就不能稱[入]了。)[入]一定有它的定義,由外來到鼻根叫做[入],現在鼻子自己出香,當然不能稱[入]了。

經文,[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雲何已聞?]

注釋,[爇]:依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段玉裁注本)此字發音為(弱)。其意為燒也。[若鼻得聞,合蒙煙氣]:[蒙],受。如果鼻子聞到香氣,也應受到煙氣熏才對。因為照一般凡俗的了解而言,香氣是籍著煙的負載而傳播的。

義貫,佛言:[若]言此香氣為[生於]虛[空]中的話,因為[空性]是[常恆]不滅的,則此[香]氣[應]與虛空性一樣[常在](以此香既然是虛空所生,亦應有如是恆常不滅之屬性才對,此其一;又,虛空之性既恆常,而又說是從而生,則虛空便可不斷地生出香氣來——常住、又能生,則應能[常生]不斷;常生不斷則香氣常在。)如是則[何]須再假[藉]於香[爐中爇此枯木]呢?(然而事實不然,香氣非常在;結論:故知香非從空中生。)[若]言此香為[生於木]中,[則此香]所在之木[質因爇]而變[成煙]才能達到鼻子之中,因此[若鼻得聞]此香氣之時,亦[合]當[蒙]受[煙氣]所熏才對。(然而現今鼻子只聞其香,而並未受其煙熏,因此可見香氣並非在煙中;結論:故香氣亦不從木中生。)又當燒香之時,[其煙騰]飄至[空]中,尚[未及]很[遙遠],即消散不見了,[四十里雲何](為何)皆[已聞]此香氣?(但四十里內並沒有煙霧彌漫。可見此香氣並不在煙中;結論:故知香氣亦非從木中生。)

經文,[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佛言:[是故當知:香]塵、[鼻]根、[與]能[聞]之性,[俱無]所生之[處所]可得;既無生處,即無有實體,如是[即嗅]入[與香]入[二處],體本[虛]寂,循業[妄]現,循業就是依照個人的業力,看到的會有所不同,大致上、大體上都相同,但是,因為業力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完全不同,看你是凈業還是污染業。[本非]權教所說之[因緣]所生,亦[非]外道所計無因生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生滅性,隨業幻現,相妄性真。)

4. 舌味處本如來藏性

經文,[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雲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雲何多味一舌之知?]

注釋,[二時]:早、午兩個食時;亦即早齋及午齋時。[眾中持缽]:至信眾民眾所居之城中、村中持缽乞食。[其間]:於乞食中;有時;間或。[其舌爾時已成酥味]:你的舌頭的味覺在那個時候已成為酥之味覺,意思就是:不能再感受其他的味道。[遇黑石蜜,應不推移]:[黑石蜜],據《行事鈔資持記》卷十雲:《行事鈔資持記》是律藏裡面的。黑石蜜是用蔗糖和糯米煎成,其堅如石。[推移],變遷。[若不變移,不名知味]:[知味],辯明而知覺眾味。如果舌的覺知不改變遷移的話,就不能稱為能辨知眾味,而只能覺知單一的味道。[若變移者,舌非多體,雲何多味一舌之知?]:然而,如果舌的覺知確有改變的話,因為舌的覺知體只有一個,而非有多個覺知體,因此此覺知體既然已經接受某一種食物而產生了味覺,若把此覺知體變換掉,便沒有別個覺知體可以取代(接替)其功能,因此第二種食物味道,還是無法嘗知;除非一個舌頭具有多個能覺知之體。然而一舌並非有多個能覺知之體,如是則一個舌頭的一個覺知體,怎能同時嘗知多味?

義貫,佛言:[阿難,汝常]於早、午[二]食[時],至於信[眾]之聚落[中持缽]乞食,[其間或]得[遇]人施與[酥、酪、醍醐,名為上]等之美[味。於]汝[意雲何?此]食物之美[味為復生於空中]?抑或[生於]汝[舌]根[中]?抑[為生]於[食]物之[中]?要好好看一下,到底是食物呢?還是舌根?還是虛空?好好觀照觀照,佛陀一句一句剖析,就是一定要讓你體悟無生。為什麼常常講:四大本空,五陰無我?這個就是告訴你體悟無生佛陀為什麼講:佛說花,即非花,是名花,為什麼要這樣講?佛說這個花,其實當體就是空,非花,是名花,只好方便講說這是花,處處都在顯示無生佛陀在《金剛經》裡面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名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就當體即空。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就叫你體悟什麼?叫你體悟一切法相可得,就是無生如果你好好的觀照,萬法碎為微塵亦無微塵是相,微塵亦是空無自性你看看,什麼法生?一切統統叫做妄執,統統是虛妄執著虛妄語言虛妄文字虛妄的解說。所以,現在當下無生,就是涅槃妙性。

[阿難,若復此]美[味]為[生於汝舌]根之中,然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故在一時應只能嘗知一種味道,[其舌]之知覺[爾時已成酥]之[味]覺、若再[遇黑石蜜]之時,其覺知[應不]能再[推移]改變而成甜味才對;但[若]真的[不變]遷推[移],則舌就[不]能[名]為能辨[知]眾[味]了,而只能嘗知一種味道。(然而事實不然,舌並非只能嘗知一種味道;結論:故知舌之覺知體並非不變遷推移。)然而[若]說舌之覺知體為有[變]遷推[移者],而一個[舌]頭並[非]有[多]個覺知[體],故此覺知體若推移,即無接替者,因為改變了嘛。而一個舌頭並非有多個覺知體,氫說知道覺知體如果改變,就沒有接替,如是則[雲何多]種[味]道能受[一舌]同時[之知]?那麼多味道,為什麼只有一個舌;一個舌它一個覺知體而已啊,味道變化,它都知道變化。(故知,說舌之覺知體有遷移,不得成立。結論:是故可知,[食物之味不在舌中生]。)

經文,[若生於食,食非有識,雲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咸,必無所知,雲何名味?]

注釋,[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他],他人,別人。又如果是食物本身能自知其味,那就如同別人在吃的東西一樣,並非你在嘗味。[何預於汝,名味之知]:[預],參預,相干。這麼一來,嘗味一事與你有什麼相干,而能說你舌頭有嘗味之知覺呢?(因為是食物自知其味。)[若不識淡,亦不覺咸,必無所知]:如果說不能識別淡味(沒什麼味道味道),那麼應該也不能覺知鹹味才對,如此一來,就必然變成於一切味皆無所知覺。才是若不識淡,當然亦不覺咸,必無所知。

義貫,佛言:[若]言此味為[生於食]物,然而[食]物本身並[非有]能分別之[識,雲何]能[自知]其味?[又]退而言之,[食]物既[自]能[知]味,則[即]如[同他]人在享用此[食]物一般,而非你在吃,如是則此食物之味[何預於汝](與你何干)而可[名]汝舌為有嘗[味之知]覺?(然而當食之時,你確實能知味,故非食物本身能自知其味;結論:是故可知[味不從食物中生]。)一般眾生認為味道是從食物生;食物本身沒有識,它怎麼能夠分辨它的味道

[若]言此味為[生於]虛[空]者,則虛空一定有味道,則虛空一定有味道,那麼當[汝啖]食[虛空]之時,[當作何]等之[味]?(會嘗到什麼味道?然而虛空中實非有食物之味;結論:故知[食物之味非從虛空中來]。)退一步講,若虛空真的有味,且你若[必]言[其虛空若作鹹味],那麼,此虛空之味[既]能[咸汝]之[舌],則[亦]應能[咸汝]之[面],如此一來,[則此]世[界]上之[人]類,便都[同於海魚]!一直都浸泡在鹹味的虛空中。(然而事實不然,此世界人類並沒有泡在鹹味的虛空中;結論:故知[味不從空來]。)再者,如是[既常]時不斷地領[受咸]味,便變成[了不知淡]味了;[若不]能[識]別[淡]味,則[亦]應[不]能[覺]知[咸]味才對,如是則於一切味[必]成[無所知]覺,既然於味無所知覺,[雲何]還能[名]為[味]?則一切食物皆當無味才對。(然而非一切食物皆成無味,我們於食物之味亦非無覺知;結論:故知[食物之味非出於虛空]。)

經文,[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師父講一個例子,就知道這個味它是虛妄不實在的。有一天我打開電視,看discovery頻道、動物頻道、知識頻道。師父喜歡這個,其實我每天都在上課,因為他都是博士來談,或者是一些發生事情,就講到這個味道虛妄東西故事發生非洲,一個白人,一個頂尖的工程師,他在非洲投注很多的田地、房地產,也算是非常有能力的人,賺了很多錢。有一天他要去南非的首都開會,他就載著幾個重要的幹部和他老婆,搭乘輕型的飛機。他們預計一、二個小時就到了,結果飛機飛在上空的時候,零件突然不靈光,一直往下降,後來飛機沒有辦法就迫降在非洲的大草原。下去,結果撞到石頭樹木飛機開始冒煙了。這五六個人就趕快跳下這個小飛機,一看哇!一望無際的草原,裡面全部都是野生動物,這下麻煩大了!常常吹冷氣的人要吃有吃、要穿有穿,一下子降落在大草原,跟野生動物為伍,頭頂上的太陽將近四十度;到晚上溫度下降到十度以下,這個溫差誰都開始受不了。怎麼辦呢?當他迫降發現沒有水,這下慌了,怎麼辦?工程師說我們等救援,只要聽到飛機聲音,我們底下就可以放煙火;他們看到煙就可以救我們了!結果等了四十八個鍾頭,沒有人,一架飛機也沒有來搜索,統統沒有!開始脫水,就去找飛機上能用的是什麼,少許的麵包食物等沒吃完的,他們就討論,我們這樣等下去會死人,誰來救我們。後來就開始選身體壯,說:我們還是要自己尋求活路。就開始走,他老婆已經脫水,撞斷了肋骨和腿,不能走只能留在原地等。結果昆蟲開始叮他老婆,並排卵在肉里,幾個小時以後開始變成蛹,肉開始潰爛!身上好多蟲在動,但是,你拿它沒辦法!而她先生和另外一個強壯的人開始走,因為沒有水喝自己的尿,在極埠渴又無助的時候,開始產生幻覺,我們人的味覺開始變,結果喝下去的尿竟然是甜的,是非常好喝,那個味覺轉變了,因為一心一意要想活命。一個人在嚴重脫水、瀕臨死亡的時候,開始產生幻覺,聽到風聲都誤認為是直升機的聲音;因為他內心渴望水,他突然看到前面有水,就往前一直沖,走到那個地方沒有水!那個痛苦辦法想像,在報導一個人他的味覺,在極度脫水的情況下,腦部完全沒有辦法正常的思惟,完全都是錯覺境界所顯現的都是他一直期盼的事情發生,可是,事實上都沒有發生!幻覺一直出現,耳朵一直聽到聲音眼睛一直看到事情;可是,都是幻。

後來那個人說,我們在樹上找一找,只要有凹痕,下雨的時候,就會儲水,結果看到一棵很大的樹,真的找到水了!諸位!在極端脫水之下不能馬上喝水的,會立刻死亡,這個是知識。先沾嘴唇、舌頭,就用一塊抹布一點點水,慢慢慢慢的才喝積下來的水。那個人說:後來我們比較幸運走了幾公里,碰到一戶人家,裡面剛好有個妹妹在,都是白人。就趕快急救,水啊,冰箱果汁,打電話,開始救人。結果等他們直升機趕回去,這四、五個人死到剩下他老婆,三個全部都死,當場脫水而死。他老婆完全呈重度昏迷狀態,立刻送醫急救。講這個故事就是告訴你:佛講的是完全正確的,即嘗與味,二俱虛妄,真的就是這樣子,就是虛妄東西。在極端的時候味覺就會轉變。

義貫:(食物之味既然不從舌生,不從食物生,亦不從空生,)[是故當知:味]入、[舌]入[與]能[嘗]之性,三者[俱無]所生之[處所]可得;若無生處,即無有體。如是,[即]能[嘗]之舌入[與]所嘗之[味]入,[二]處[俱]體本[虛]寂,循業[妄]現,[本非]權教所說之[因緣]可生,亦[非]外道所計無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生滅性,隨業幻現,相妄性真。)諸位!我們要證得如來藏,妙真如性,為什麼會這麼困難?因為我們受限於這個色身的肉體,色受想行識的脆弱。我們這個色身單單要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沒有一天不吃食物、不睡覺、不喝水;如果不吃食物、不睡覺、不喝水,我們就一定會死亡!我們為了面臨這個食物、水、還有睡眠,就必須要從早忙到晚再來我們長大以後要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繁衍後代,這個事情就夠你忙的,這樣要抽時間再來研究如來藏性,實屬困難,為什麼?時間不夠用!再來每天躺六個鍾頭,生命已經四分之一躺在床鋪上,你真正能夠用功佛道時間,有多長時間?再說我們的身體是這麼的脆弱,稍微一不慎,生命就沒有;稍微一不小心,生命就沒有!

幾天發生在四川那個公車燒起來,門卡死,逃不出來,燒死二十五個,就一念之間,剎那之間,二十五條命就這樣!人的生命真的非常脆弱!為什麼修學佛道很難如果你沒有把這個色身照顧好,那你說要學佛道,不可能!你想要活命,就必須要動;要生存,又必須要競爭,要競爭就會變成斗爭,人與人之間相處在一起,你在上班,你又不得不與人相處,你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每天都會碰到煩惱事情,因為那個人想法、作風跟你不一樣,那個人有時候惡劣到極點;有時候你是會碰到好人你想想看,我們在娑婆世界這種惡劣的環境之下,既要生存,又要求道,諸位!你看有多麼的困難!在家居士又經出家眾都困難,在家居士要照顧家庭,又要護持正法,所以,師父非常的讚歎、敬佩在家居士,出家,他放下比較單純,在家很困難。有家庭,要生兒育女、侍奉公婆或者是先生從早到晚照顧老婆兒女,還要護持正法。為什麼要講這一段勉勵的話?就是我們所剩的生命的是很有限,意思就是說:我們真正的花在修學佛道時間,真的很短。想想看,等一下回去,又要去躺在床鋪上,睡得像死人一樣。有的人睡六個鍾頭、有的人睡九個鍾頭!

舉種種的例子,無非是勉勵大家,佛道很不容易的,一下子生病了,一下要賺錢啦;一下子又有種種的官司要打!一下碰到惡鄰居,一下又碰到公司的人那麼煩你;一下又生了一個不長進的兒子,氣得半死;阿彌陀佛!自己要好好照顧這顆清凈心,相隨心轉,如果你老化得很快,就表示你的煩惱很重,要趕快轉念頭

5. 身觸處本如來藏性

經文,[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雲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雲何成觸?若在於頭,手則無用,雲何名觸?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注釋,[汝常晨朝以手摩頭]:佛教弟子於晨朝起時,要以手摸頭,也就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這個就是告訴出家人說:你一定要節制你的身口意,不要忘記你是家人。而思維[我為何剃度隨佛出家?]是為了尋求無上的正等正覺,為了無上的佛道出家的。[誰為能觸]:哪一個為能覺知此觸者?[若頭與手,一觸所生]:[一觸所生],只生一觸。[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屬於。如果頭與手的覺知為二體(有兩個覺知體),那麼所生的觸塵應當是屬於哪一個覺知體呢?

義貫,佛言:[阿難,汝常晨朝]依佛所教[以手摩頭]思維出家本懷。[於]汝[意雲何?此摩]頭[所]生之[知]覺,[誰為能]覺知此[觸]者?[能]覺知者[為在]於[手]呢?抑[為復在]於[頭]?能覺知之體[若在於手,頭則]變成是[無知]覺的,[雲何成]就頭被手[觸]之事?(結論:是故言能覺知體在手上,不能成立。)[若]言能覺知體[在於頭,手則無]觸摸之[用](就不用手來摩了,而頭卻能自觸自覺),如是則[雲何名]為能[觸]所觸?能觸所觸一事即當無。(然而事實不然,仍有能觸所觸之事;結論:故知言此覺知體在於頭,不能成立。)[若]言頭與手二者[各各]皆[有]一覺知體,[則汝阿難]一身便有二能知者,則[應有二身]才對!(然而事實不然,阿難一人非有二身,故知非有二覺知體;結論:是故言頭手各有一覺知體,不能成立。)

[若]言[頭與手]之覺知,唯[一觸所生](只生一觸),只生一觸當然就沒有能所了。[則手與頭當為一體]!一體就是沒有能所,[若]手與頭為[一體者],能[觸]所觸之事[則無]法[成]就(然而實有能觸所觸,故知手與頭非一體;結論:是故言手與頭之觸覺為一體者,不能成立。)[若]言頭與手之覺知為[二體者],則所生之[觸]塵[誰為在](應是屬於哪一個呢?)若言[在]於[能]觸之手,即[非]屬於[所]觸之頭;若[在]於[所]觸之頭,即[非]屬於[能]觸之手;你若說既不屬於能觸之手,亦不屬於所觸之頭;若如是者,[不應]是[虛空]來[與汝成觸]吧?(結論:是故言觸覺有二體者,不能成立。)

經文,[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佛陀用這個自己的身體來作嘗試,手跟頭,一觸也不對,二觸也不對,所以,能所一直在互相討論,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到最後都是虛妄、不實在的、空無自性

義貫,[是故當知]:所[覺]知之[觸]入[與]能覺知之[身]入,[俱無]所生之[處所]可得,既無生處,即無有體,[即身與觸]二入,[二俱]體本[虛]寂,循業[妄]現,[本非]權教所說之[因緣]所生,亦[非]外道所計無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生滅性,循業幻現,相妄性真。)

6. 意法處本如來藏性

意根是對法塵的,所以叫做意、法處,這二個字是分開來的,意根對法塵,不是有一個名詞叫做意法處的,不是這樣子。[意]就是意根,[法]就是法塵,意思就是根對塵,是這個意思,不要連這個這麼簡單的名詞都搞混了,就很可惜!

經文,[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雲何成處?]

注釋,[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意],意根。此言,於意根中,由所緣之五塵落謝之影子,而起善、惡、無記三性之分別。[無記],非善非惡,因為於善、惡性無可記別,故稱無記。[生成法則]:[法則],法塵之規則。此言,由此三性而生成法塵之規則,亦即法塵之性即由此三性而決定。[若即心者,法則非塵]:如果法塵為即心而有,此法便非外塵,而是心內之法;心內之法即是心法、便不是塵。[非心所緣,雲何成處]:承上,若不是塵,就不是心所緣的法塵,如是則如何能成就意法處?意思就是怎麼能夠成就意根所緣之法塵處?要這樣子,意法處,整個、整句就是:如果能夠成就意根所緣之法塵之處你看這意法處,竟然這三個字是這麼長!

義貫,佛言:[阿難,汝常]於自心[意]根[中]由[所緣]五塵落謝之影像生起[善、惡、無記三性],因而[生成法]塵之規[則],於是成就法塵;[此法]塵[為復即心](意根)[所生?為當離心]而[別有]所生之[方所]?[阿難,若]法塵為[即心]而生[者],此[法則非]為外[塵],而是心法,故[非]為[心所緣]之法塵;若無法塵,則[雲何成]意法二[處]?(結論:故知言法塵為即心而有,不能成立。)

經文,[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雲何汝心更二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注釋,[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別有方所],另有所生之處。此謂,如果說法是在心外另有生處。[則法自性為知、非知?]:他開兩頭來討論,到底這個法塵是知還是無知?[法],法塵。此謂,那麼這個在心外生起的法塵,是有知性的呢?還是非有覺知性?[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若此法是有知性,則應名為心(不應名為塵)。[異汝],離於汝,不同於汝。既異於汝心,且又非塵,別人的心,才離你的心而且又非塵,這樣才講的通!那就是如同是他人的心量。然而明明是你心中的法塵,怎麼會變成他人的心量呢?

[即汝即心,雲何汝心更二於汝]:第一個[即]是在之義,第二個[即]是就是之義。[更二於汝],與你不同。[二],有別,不同。意思就是既然在你的身上,就是你的心,為何你的心還與你身有別?[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離合冷暖]即是觸塵之相,故[色聲香味]加[離合冷暖]即是五塵,五塵即是色法。[虛空相]即空。一切世間法,不是色法,便是空法。此言此法塵既非五塵,又非虛空相。

[當於何在]:應當屬於何種類別?此謂,若法塵是非有覺知性,但它因為是心外之法(離心而生),可是它又不是屬於五塵之色法,又非虛空之法,那麼此法塵應該是屬於何種類別的呢?[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現在既然用五塵之色法以及空法,都無法表示此法塵之類別以及處所不應說這世間虛空之外,還別有一處所,容納著這個法塵吧?因為色法、空跟虛空都沒有辦法表示。[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意思是沒有辦法建立這個處,我們這裡講的是意法二處。又,此法塵既然離於心,為心外之法,即非心所緣之法塵;法塵既非心所緣,如是則意法二處如何而得成立?法塵不是意根所緣,那麼,這意對法塵就不能成立了,很清楚的道理

義貫,[若]言法塵為[離於心]之外[別有]一[方所]為此法塵之生處;若如是者,[則]此[法]塵之[自性為]有覺[知]性?還是[非]有覺[知]性呢?分兩途來討論,兩途都錯!若此法塵為有覺[知]性,[則]應[名]為[心],而不應再名為塵,且其既[異]於[汝]身(離於汝身)又[非]是[塵],此法塵就變成如[同他]人之[心量]了(然而你自心中的法塵,怎會變成他人之心量呢?結論:故知法塵非離心而有。)。又[即汝即心](既然是在身上,就是你的心),[雲何汝心更二於汝](既然不同於你,必定與你有別——結論:是故言[法塵離心而有,且是有知],不能成立。)

[若]言此法塵為離心而有,然[非]有覺[知者],(既是法塵,則非是前五塵,故必定有別於五塵),[此]法[塵既非色、聲、香、味]四塵及觸塵之[離、合、冷、暖]相以[及虛空相](既非五塵色相,又非虛空相),則此法之地位與類別[當於何在?今]既然[於]五塵之[色]法及虛[空,都無]法[表]顯指[示]此法塵之歸屬與所在,[不應](應當不會)在此[人間更有]一個[空外]之處此法塵之生處吧?又,此法塵既在心外,即是屬於[心非所緣]之法,如是則意法二[處從誰]而[立]?(結論:是故言[法塵為離心而有,且非有知],不能成立。)知也不對,非有知還是不對。

經文,[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義貫,[是故當知:法]塵生成之規[則與]意根之[心,俱無]所生之[處所]可得;生處既然沒有,當然就沒有體性了。這個沒有體性就是空性、就是緣起、就是無自性。[則意]處[與法]處[二]處之體[俱虛]寂,循業[妄]現,這個循業妄現就是最重要的,你現在看到什麼,都是你的業所影現的,沒有實體可得,注意這一句話:循業妄現。而這個業裡面,又有各人的境界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生生世世所造的這個業就不一樣,妄現的。有的人看到佛法喜歡他不知道什麼力量,他可以聽經聞法整天整夜;有的人就是很沒有善根,聽到佛法就打哈欠!有的出家眾非常的勇猛,非常的骨氣,很用功,他知道他為什麼出家;可是,有的出家就是渾渾噩噩,混日子的,真的!就白白浪費出家,因為他出家是在混啊!當然這是極少數啦。

真正的出家他是生死而發菩提心,為度眾生自利利他,他怎麼會白白的浪費這一輩子的生命?現出家相實屬不容易的,太難了!所以,我照顧這些比丘,他只要現僧相,我尊敬他七分!為什麼?一個男眾要出家父母親同意,這個是多麼困難事情!又沒有婚姻的束縛、父母親障礙,這個有多麼的困難!所以,只要他發心我這出家,應該講是很珍惜他,不忍心去罵他,讓他慢慢自己覺醒。在我這裡很簡單,你守一條戒律,像我們今天結夏安居,我講守一條戒律就可以,守一條戒律就是遵守講堂規矩:人家吃飯你就照吃飯,人家起來早課早課晚課晚課你就跟著這樣做。其他關於你有修沒有修,以及你本身的個人習氣,那你慢慢來化除。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想看我們住持跟當家,要負責整個僧團,我們的責任,要負責你的衣食住行,要負責教化的工作,你又不可以違背整個團體生活,就必須要這樣做你有通天的本領是你的事情,我願意你做一個老實人,老老實實的跟著僧團這樣作息就好。為什麼?因為我們這樣很好管理啊,不要像食人魚或者是鬥魚,看到這個也斗、那個也斗,理由充足,每一天都跟人家發生很沖突,還自己覺得自己很委屈,那很抱歉,那你就菩薩了,不曉得自己錯在哪裡。

這個循業妄現,有含有強大的善根、沒有善根的問題,而且佛陀講的這個循業妄現,它包容性太大了!這個業就是創造整個人生宇宙之網,宇宙之網就是業力。用什麼樣來形容人生宇宙?就是用業、業力。這個[業]非常的微細,業因、業緣、業果、業報、共業、別業、善業、惡業、無記業、不動業、福業,這個[業]分析下來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業它包容性太大了。而佛陀用這個業,這個在《奧義書》裡面,引用《奧義書》的,這個[業]在《奧義書》講得很清楚。所以,佛當時在世就有外道講業,而佛引用外道所講的這個業,好對佛弟子來詮釋。所以,這個業並不是佛講的,在當時在世的時候,外道就講這個業。

循業妄現,用字用得真是好!意思就是每一個人隨業力不一樣,所享受的境界也不一樣,這個人覺得這很苦,可是,他覺得享受!有的人覺得這個享受;別人覺這個苦!譬如說你唱歌、喝酒,喝整個晚上,這個對一個修行人,哇!這很苦啊!從六、七點就一直去唱卡拉ok,唱到凌晨再去續酒、續杯,唱到回來凌晨三點,這對一個修行人來講,多麼痛苦事情啊!他可以念多少佛、拜多少佛啊!他覺得快樂的,因為他的業覺得這樣快樂;可是,另外一個人沒有那樣的業,他覺得很痛苦!所以,這個業叫做千變萬化的心境它是千變萬化的,隨著心境,所以,這個業也不一樣。

這個業對時間性、空間性都不一樣,它是活動性的,千差萬別!底下,[本非]權教所說之[因緣]所生,亦[非]外道所計無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生滅性,隨業幻現,相妄性真。)所以,人家說:你怎麼來?父母親生我們。對一半,父母親的業緣,加上我們的業因。諸位!因為借重這個業,業因跟因緣。真正我們的父母是誰?真正我們的父親就是無明,一念無明就是我們的父親;貪愛就是我們的母親你能理解嗎?貪著五欲六塵就是真正我們的母親,沒有這二個,就不會有生到世間的輪回的事情。所以,真正的父親無明、真正的母親是貪愛,滋長我們的生死

接下來講十八界,現在聽不懂,接下來聽就變成結緣,結緣聽,聽結緣,怎麼聽都是緣。明天這個初學佛法是完全聽不懂的,把這個《楞嚴經》的難度、深度推到最高。那你要問自己有沒有開悟見性,就看明天,這個是一面鏡子。如果說明天聽起來實在是艱澀,那你離開悟見性非常遙遠;如果說我聽了很法喜,能理解,你有機會!前面講的五陰、六入、十二處還比較容易了解,後面這個就非常困難千萬不要講說明天要來,瘋了,這是什麼徒弟!要發一個願:更難,我就是更要來!上刀山、下油鍋,我都來,對了!你真的是弟子這樣子諸佛就讚歎你了!聽經聞法就是聽這個不懂的,不懂的你才要聽,懂的你都聽什麼。接下來的課程很重要,但是很艱澀,很難,但也不會說完全聽不懂,聽懂幾句也好。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災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