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七覺分」的完滿開展(上)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七覺分」的完滿開展(上)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學院長)

【中文摘要】

本文依〈分別瑜伽品〉中的止觀要義而作詮釋分析。

「毗缽舍那」與「奢摩他」有共通性與差異性。共通性在於,兩者都能專註於所緣境而得三昧,證身心輕安;差異性則在於對此所緣境的有分別作意與無分別作意。

禪者不但要修止,也要修觀。修止可以得定,也可以打下修觀的基礎

慧證來自修觀,必須修觀方能得慧。但倘若沒有修止工夫,那麼觀力是十分微弱的,無法達到對法(實相)的「勝解」(印證)。反之,倘若行者不先行於十二分教聞思熏修,繫念法義,而只是一味鎖定所緣境而修止,那麼即使止成就而映現定中影像,依然無法印證實相。

初期瑜伽行派的禪觀學理,還是十足的「定慧綜合修行觀」,從頭到尾緊扣佛陀的「十二分教」,作為修習止觀基礎。若配合《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以觀,這可區分出四種所緣境事:以契經的蘊、處、緣起等相應教,作為「善巧所緣」的范疇;當然還可依於對治麤重煩惱的需要而修「凈行所緣」;修止不脫此諸范疇,是為「事邊際所緣境事」,修觀亦然;因圓而果滿,止觀成就的境地,就是「所作成辦所緣境事」。這正是不共世間的出世道「凈惑所緣境事」。這完全符應《雜阿含經》中定慧綜合的禪觀教學,也是「七覺分」的完滿開展。

關鍵字】瑜伽行派、奢摩他、毗缽舍那、三摩地、十二分教、七覺分

一、前言

佛法的修學中,《解深密經》(saṃdhinirmocana-sūtra)不但是瑜伽行派的要典,從唯識論典的頻繁引述與唯識學家的多種註疏中,亦得窺見《解深密經》在瑜伽行派的重要地位。本經把性相之理、因果之事,作系統性的分析與論述,對事理與性相有十分綿密的分析論述,頗具阿毗達摩之風格。

〈分別瑜伽品〉談述「止觀」定義與范疇,以及「止觀」的修學觀念、要領與技巧。在初期瑜伽行派的修行觀中,《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甚為重要,它說明由凡夫而至佛位的勝行,這是大乘瑜伽師的禪觀慧悟,而流傳出來的教法。從本品而作研究,可以瞭解初期瑜伽行派的修行內容與特色。

由於本品內容相當豐富,限於字數,本文僅就本品前半部有關「四種所緣境事」、「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的經文段落,討論瑜伽行派「止」與「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特色。

二、大乘止觀不共聲聞的要訣

在〈分別瑜伽品〉中,慈氏(彌勒)菩薩佛陀請教修習止觀內容佛陀於是開示了完整的禪觀定義、范疇、類別、內涵與技巧。彌勒首先請教佛陀

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t16, 697c)

亦即:在大乘中要修「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究竟依於何所?安住何所?「奢摩他」(梵:śamatha,巴:samatha),意譯為「止」;「毗缽舍那」(梵:vipaśyanā,巴:vipassanā),意譯為「觀」。止與觀有所不同:「奢摩他」是依念、定心所,系緣一境(將心歸趣專註於一境)且止息一切緣念思慮的狀態。「毗缽舍那」則是以「奢摩他」寂靜專註的心為基礎,而對所系緣境生起慧心所為主的「簡擇」作用。以五蘊、六處、六界等內外諸法為所緣境,經由揀擇而體悟其無常、苦、空、無我的實相。止與觀有所不同,前者是讓心專註於所緣境而達心一境性,後者則是以此專註一境的強大心力,進而觀照所緣境相。

「奢摩他」能夠遮伏煩惱,但是只有「毗缽舍那」才能根斷煩惱;「奢摩他」成就者,能夠自然舍除欲樂,產生離欲功德;而「毗缽舍那」則是能夠究竟離苦,並得離系(煩惱系縛)之樂。就佛弟子而言,禪修不只是學習禪定,而是在修學止與觀,定學與慧學;這必須以親近善士、多聞熏習、如理作意為基礎,進而法隨法行。修習止與觀,是在「法隨法行」的階段

「奢摩他」修學成就可得「三摩地」(samādhi,又譯「三昧」)。三摩地既通定位也通散位,既通雜染也通清凈。原來三昧未必來自禪定,如果修學「毗缽舍那」,乃至從事書數射藝等工巧事業,對所緣境非常專註,也往往能獲致相似定境的身心輕安,觀慧成就,或是於該工巧事業的純熟創新,達致出神入化之境

國文學深受佛家影響,因此出現如下成語──「個中三昧」;稱人「深得個中三昧」,即指在該領域中業已掌握精義與要訣。這都指涉非屬定境的心專註力,對某種工巧的運用,業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此專註狀態,一般在佛經都是依凈法而說,但不排除有依染法專註其間而得三昧者。

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原是聲聞共學的功課在此慈氏卻問道:作為行菩薩道的菩薩,究應何所依止,何所安住,方能於大乘中修習奢摩他與毗缽舍那。顯然這重在大乘有別於聲聞止觀不共義。

對此詢問,佛陀答道:

菩薩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1](t16, 697c)

菩薩修學止觀所依止與安住的對象,第一是「法假安立」,第二是菩提心。這兩者「於大乘中」,都有不共聲聞的特色。菩薩以「法假安立」為依,是指依佛所說的種種教法而作聞思修學。原來,菩薩五蘊、六處、六界等緣所生法,以及四諦緣起等世出世間因果法則,不能止於觀見自蘊之無常、苦而已,倘若作此觀照,發的會是厭離心。必須緣眾生無常、苦而發成佛度眾的菩提心,方能依其悲心願力而排除萬難,行菩薩道。此外,菩薩依「無我」觀慧,觀見緣所生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因此於空性的智見中不畏生死,不趨涅槃。以上是菩薩修學止觀的第一特質:諸凡五蘊、六處、六界、四諦緣起教法,皆屬假名安立而緣生無性的文字般若。以此「法假安立」為依、為住,即是於此大乘教法聞熏、思維,然後啟修止觀,方為菩薩不共聲聞止觀修學。

菩薩止觀修學的第二特質是「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不舍無上正等正覺之願,亦即以成佛目標,鍥而不舍的堅固願力。菩薩以此菩提心為依、為住而修止觀。原來菩提心十分重要,如果止觀修學的目標不在於成就佛道,那麼依於法假安立的蘊、處、界、緣起四諦教法,即可順其脈絡而證入無餘涅槃這是因為觀蘊等諸法的「苦、集、滅、味、患、離」,自將「生厭、離欲、滅、舍」,順向涅槃。所以必須要讓成佛目標明確,以菩提心作為依止的對象與安住的目標,這才能於法假安立的大乘教法聞思修學,而於無上菩提所作成辦。

總之,本品開宗明義講述的,就是大乘止觀法門不共聲聞的修學要領:以「法假安立」的大乘教學與「不舍菩提心」的成佛目標為所依、所住這是大乘止觀不共聲聞的要訣。

三、四種所緣境事

彌勒菩薩進一步請教佛陀

世尊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毗缽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t16, 697c)

佛陀曾說的四種所緣境事,哪些是「奢摩他」所緣?哪些是「毗缽舍那」所緣?哪些是「奢摩他」與「毗缽舍那」共俱的所緣境事?在此得先瞭解「四種所緣境事」的定義與范疇。

四種所緣境事,語出《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四種分別是:遍滿所緣、凈行所緣、善巧所緣與凈惑所緣。傳說這是佛為頡隸伐多(revata)所說,這應是大乘瑜伽對於聲聞禪法,依《阿含經》所述禪觀所緣,所作的總整理。

頡隸伐多,《中阿含經》稱其為佛弟子中坐禪第一,這是佛滅百年後,第二次七百結集時的西方領袖,對於西北印罽賓有部的禪法,有相當的影響。[2]這以罽賓為主的北傳聲聞禪法,被保留在中國早期的禪經中,並對中國禪學產生影響。《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止觀部份的說明,是以頡隸伐多所傳聲聞禪法為本,整理成為大乘瑜伽行法。

聲聞地」將其中第一種「遍滿所緣境事」分成四類,這四類才是《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在此所提到的「四種所緣境事」:第一、有分別影像所緣,第二、無分別影像所緣,第三、事邊際性事邊際性所緣,第四、所作成辦所緣。為何名為「遍滿」?原來,遍滿所緣境事,依其「遍滿」的特質而立:

如是四種所緣境事,遍行一切,隨入一切所緣境中。去來今世正等覺者共所宣說,是故說名遍滿所緣。又此所緣遍毗缽舍那品,遍奢摩他品,遍一切事,遍真實事,遍因果相屬事,故名遍滿。[3]

就教者而言,這四類所緣境事,是三世諸佛共同的教法依此而有普遍性。就內容而言,它們又有遍行且隨入一切所緣境的普遍性:

一、二、遍毗缽舍那品,遍奢摩他品:對一切所緣境,就著心識的運作而言,可區分出「有分別」之毗缽舍那與「無分別」之奢摩他兩種性質,故名「有分別影像所緣」與「無分別影像所緣」。

三、遍一切事,遍真實事:對於一切所緣境,就著所緣的范疇而言,不外乎遍一切事的「盡所有性」與遍真實事的「如所有性」,故名「事邊際」。

四、遍因果相屬事:毗缽舍那與奢摩他是修因,就著修學的效益而言,當然要達成世、出世清凈的修果,故名所作成辦」。

總之,這是佛門禪觀的上述四類普遍性原則,依其普遍性之特質,而將這四類總名「遍滿所緣」。並非在凈行所緣、善巧所緣、凈惑所緣之內容之外,另有第四種所緣內容。因此雖然分為四種所緣境事,但實質上遍滿所緣境事,反倒是其他三種所緣境事的總綱。

凈行所緣之「凈行」二字,顧名思義,就是清凈其行,也就是針對貪、瞋、散亂與慢等增勝煩惱而加以特殊對治的方法。例如:欲心熾盛要多不凈所緣(不凈觀),觀內身不凈、外身不凈、內外不凈等。瞋心熾盛,對眾生冷漠無情要多修慈愍所緣(慈心觀),學習著讓心量擴大,分享快樂給所有眾生。痴心太重而不事理,應多修緣性緣起所緣(因緣觀),學習善觀因緣散亂心重要多修安那般那(念息法),使心專註於出入息的單純境相。慢心熾盛,應多修界分別觀,觀身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相,覺知色身不過就是四大聚合,生滅迅速,空界、識界亦然。此中不見有一法可以獨立、恆存,值得好樂、執持,如此降伏慢心。

其次,善巧所緣的所緣境,不外乎五蘊、六處、六界、緣起、處非處等;其中觀五蘊與六界重在觀色等法之一一自相,以體悟其「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觀六處則重在體悟根、境、識三和合,不實而生,生已即滅的共相──空相。處非處善巧是指因果律的印證,確實觀見行善與造惡將到達是處(善趣)或非處(惡趣)。善巧所緣,是要於蘊等諸法中,善巧體證諸法的自相、共相、因相、果相,並於差別相底里印證共通的法則在這自相、共相、因相、果相、現象法則的體悟中,獲得聖證解脫

凈惑所緣之「惑」,分成所伏與所斷之惑,即暫時壓伏的煩惱,與從根源上斷除的煩惱依此分為世間道與出世道兩種凈惑所緣境事。四禪、八定等共世間定,是為「世間道凈惑所緣境事」。上達每一定地,都必須要壓伏下地的麤性而欣慕上地的靜性。未入初禪,要有壓伏欲界麤相併獲證初禪靜相的強烈意願,是為「厭下欣上」;進入初禪已經壓伏欲界麤相之惑,但與二禪靜相相較,初禪依然有著定力未深的「麤相」,因此必須要厭離此一「下地」而欣慕二禪「上地」,如此「厭下欣上」,才能繼續往二禪修學。二禪生三禪,三禪生四禪,乃至生四空定都是如此,一定要有「厭下欣上」的驅策力,讓下地之惑加以凈除而進入到上地,所以叫做凈惑所緣境事,這所凈除的惑由於未能根除,所以屬於世間道的凈惑所緣境事。至於出世道的凈惑所緣境事,就是以四諦緣起為所觀境以根斷諸惑的修持

三種所緣境事,嚴格而言都是為了同一目的,就是為了凈惑。以聲聞地而言,是要斷除煩惱而不只是伏除煩惱,是出世道而不世間道。如何達到這個境界?這要有觀照蘊、界、處、緣起、是處或非處等的善巧方便。一般初修者或許會有欲、瞋、痴、慢、散亂嚴重等問題,所以要先針對強盛的煩惱來作矯治,以凈其行。所以這三種所緣境事的目標一致,都以「凈惑」為目的

回顧第一種遍滿所緣境事的四類: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事邊際性所緣境事(或事邊際所緣境事),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所謂有分別影像,就是對於所緣境有所分別的「毗缽舍那」,這屬於慧觀而非定境。這必須善思維所說法,將所緣境作正法的觀照、揀擇、尋思、伺察的內容。這「正法」,包括了以上所說不凈觀、慈愍觀、緣性緣起觀、界分別觀、安般念、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在凈惑所緣中,以下地粗性、上地靜性、苦集滅道等作為所緣境而起勝解,專註地印證、尋思、伺察、簡擇,就叫做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即是對於所緣境,不作印證、揀擇、尋思、伺察等之作意分別,只是專註於獨一所緣境而達心一境性,令「奢摩他」成就。禪觀心中不會沒有影像,但修奢摩他時,對此影像不作分別的;一旦作意分別,就不是在修止,而是進入慧觀。無論是止是觀,都不能沒有專註力;但前者入於安止定,於所緣境不作分別;後者則是可在欲界未到地定與中間禪,以定的余勢來對所緣境作強而有力的觀照。

事邊際所緣境事,依《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所述,即諸法之「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盡」就是窮盡窮盡了所有的所知事——蘊、處、界等。如色蘊之外更沒有其他的色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就對「有情事」業已窮盡所知。如果確知受用境界只是根境識三和合的因緣生法這就有情受用境界的「受用事」業已窮盡所知;將感官境界與心識分成十二處或十八界,這也窮盡所有能知、所知、能緣、所緣的四個邊際的「一切事」,所以名為「事邊際性」,這是「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者,「如」就是真如,或稱法性、空性、無自性,一切法皆緣生性空,是為諸法真實事」之「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都名為事邊際性。一切所知事,以蘊、處、界、緣起法則歸納,已經窮盡邊際,沒有尚未被歸納到的成分,是為「盡所有性」。若於諸法建立最高的共相,那就是空性。沒有一法不是無自性空以為其性,因此「如所有性」同樣是事邊際性。事邊際性的所緣境事,無非是以這一切事或真實事為所緣境,兩者都屬事邊際性,因為這兩種所緣境事,都已窮盡事與理的邊際。

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是指對止與觀的修習圓滿,於有分別或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所有作意都能圓滿成就,於是獲得轉依——轉雜染依身而為清凈依身,轉執迷而為啟悟的心理狀態,此時一切麤重都將消滅。這又可分為兩種一是世間道的所作成辦,如證入初、二、三、四禪乃至四空,在定中所獲致的種種禪支,可說即是世間道中凈惑功能所作成辦。這是配合著前述世間道「凈惑所緣境事」。另一種所作成辦,是一切麤重息滅而獲得轉依,包括聲聞行者證得初、二、三、四果,包括菩薩證入初地,乃至於地地增進,最後證得究竟菩提,都可說所作成辦。

[未完待續]


原文刊於《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北藝術大學,2011年1月
縮簡版刊於《西南民族學報》(cssci)第三十二卷第二期,四川:西南民族大學,2011.2
--------------------------------------------------------------------------------
[1] 《解深密經》卷三,唐•玄奘譯(t16, 697c)。
[2] 印順導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頁634~637。
[3] 《瑜伽師地論》卷二六,t30,427c。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