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廣法師:次第升進 禪七開示錄(十二)――第六日 晨誦

次第升進

禪七開示錄(十二)――第六日晨誦

開  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  間:2006.07.28清晨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禪堂
 
 
主題一:有因有緣蓋障、七覺支生滅,佛雲此經應名:「覺支經」
 
經    典:《雜阿含經》第七一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時有無畏王子,日日步涉,仿佯遊行,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凈。』世尊!復雲何?」
 
       佛告無畏:「沙門婆羅門為其說,不思而說,愚痴、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凈。』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凈故。
 
       何因、何緣,眾生煩惱?何因、何緣,眾生清凈?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凶心,計較、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舍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
 
       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如是因、如是緣,眾生清凈。」
 
       無畏白佛:「瞿曇!一分之蓋,足煩惱心,況復一切!」
 
       無畏白佛:「瞿曇!何因、何緣,眾生清凈?」
 
       佛告無畏:「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滿足。念覺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支滿足。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支滿足。定覺支滿足已,貪憂滅,則舍心生,修舍覺支。修舍覺支已,舍覺支滿足。
 
       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凈。」
 
       無畏白瞿曇:「若一分滿足,令眾生清凈,況復一切。」
 
       無畏白佛:「瞿曇!當何名此經?雲何奉持?」
 
       佛告無畏王子:「當名此為覺支經。」
 
       無畏白佛:「瞿曇!此為最勝覺分。瞿曇!我是王子安樂亦常求安樂,而希出入。今來上山,四體疲極,得聞瞿曇說覺支經,悉忘疲勞。」
 
       佛說此已,王子無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稽首禮佛足而去
 
講    解:
 
       今天為大家誦念經文,出自於《雜阿含經》第七一一經。
 
       這部經的文字不多,但體例則非常完整;一般《雜阿含經》的經文都比較簡短扼要,而且大多沒有經名。此經經末,佛陀無畏王子之請,稱此為「覺支經」,這是比較特殊的地方
 
       本經主旨在說明:「無論是煩惱清凈,它們的生起與滅去都是有因、有緣的;五蓋煩惱是如此,清凈的七覺支也是如此。」
 
       經文一開始提到:有一位無畏王子常常來向佛陀問訊、請法,並請教一些修行上的疑問。有一他來見佛,問佛陀說:「我       曾聽到有些修行團體宗教導師的一些主張,認為:眾生煩惱清凈現象都是沒有因緣自然產生的。佛陀啊!您認為這樣的說法對嗎?」
 
       佛陀回答無畏王子:「這些修道團體觀念看法不正思惟,隨意胡謅的,他們是愚痴之人,無法分辨與善攝,了達真正的法。他們是不知而說,根本不明白真理為何,所以才會說:『沒有因緣眾生煩惱;沒有因緣眾生清凈。』依正觀世間因緣所起的正見而言,眾生清凈煩惱都是有因有緣的。」
 
       接著,佛陀解釋五蓋煩惱生起因緣,並教導清凈七覺支生起因緣
 
       眾生是在何種因緣的推動下,才會常常處在煩惱染污的境地呢?而又要具足、修學何種道品,才能離染得凈化呢?佛陀指出:這是「心」的緣故,因為眾生的心貪欲增上,對於不屬於自己的財物起了貪念,甚至經常口說非分之言心生非分之想,他們的心無法遠離愛欲的染著,導致於煩惱日漸增長。再者,眾生之間經常互起恨意,處處計較,互不相讓,相互傾壓,乃至兇殘狠暴地鬥毆傷殺;瞋恚心如此日益增長,浸淫漸久,眾生的瞋恚煩惱也隨之增生不已。此外,眾生的心常常懈怠昏沉睡眠,不在清凈的法中求精進;再加上心中屢起猶疑:懷疑過去、懷疑現在、懷疑未來生起種種的痴惑蓋障。
 
       以上,佛陀簡要地說明了五蓋生起與滋長的因緣。經文中佛陀總結地說:「無畏王子啊!就是這些因緣,所以眾生具足煩惱。」無畏王子回答:「瞿曇佛陀啊!如您所說,貪、瞋、疑、惛眠、掉悔等五蓋,只要具足一分的蓋障,就足以障蔽污染眾生心意,又何況是具足五分呢!」
 
       無畏王子繼續問:「要依修集什麼樣的因緣眾生才能得到清凈呢?」佛陀回答:「只要心念能趨向於殊勝意念而修學,恆久修學,隨時憶念,就能得至清凈。」
 
       「如何修學呢?首先要修習念覺支。念是正念,如依於四念處而修,直到所學之業處,正念滿足,於所緣境,能圓具滿足地完成所應獲得的禪觀進境之後,再進而修習擇法覺支。」「擇法」是指順向於正法的選擇與思惟有情眾生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心念一起,就會驅策、造做身口意三業,行業有善有惡,如果要邁向清凈,就必須念於所當念──正念而不隨順惡念
 
       以禪修為例,我們時常提醒各位同學:要將自己的心念安住於四念處,只能念住於自己的身、受、心、法,而不要念於其它。為什麼呢?因為心念既是造惡的根源,也是向善的樞紐,一定先要能夠清楚地覺知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況,了解這個苦惱的身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再進一步地探究這些事情起因,進而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世間萬事萬物發生都是有因有緣,絕不會無端生起的。
 
       由於「四念處」中心念處與法念處的部分比較細微,需要較深的禪觀力,因此我們先從基礎與明顯的身念處與受念處開始修學。禪修期間,希望各位同學在二六時中,只要是處於清醒狀態,就應該把自己的意念安住於身,不再緣念於其他。如果能夠如此正念相續,久久修習,就能滿足於念覺支。成就圓滿之後,則進一步修學「擇法覺支」,這時,就要把修學重點轉移到選擇與分別上。注意!「擇法覺支」中的抉擇與揀別,並不是我們平常散亂心意善惡思惟自性執著中的「妄想分別」,而是以正定所開發出來的觀慧力,對於諸法做正向的分別與揀擇。它可以是善巧抉擇適應自己的修學法門與進度,也可以是深觀揀別諸法的自相與共相。
 
       以禪修的進度為例,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大家的念力太弱,所以我們讓大家修學安般念,藉此培養正念、正定力。其實,以安般念為所緣的修學,要達到滿足,應當要修到四禪,但是由於禪修只有七天,而我們又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完整的佛法,因此無法徹底的體驗和完成每一個念處所緣的功課。基於這樣的考量,在禪修的後半段,我們會讓大家把意念轉移到「受念處」的修法上,讓大家實際學習如何觀察苦受、樂受、舍受的實相。而現在,我們的功課已經進入四界分別觀,算是到了觀慧的階段
 
       所以,你們所學的「念覺支」內容,是念住於身,即身念處中的「安般念」與「四界分別」;再者,你們的「擇法覺支」是選擇善法,但是因為是初學,所以由我們來幫大家選擇與安排。如何安排呢?先修定,讓初學者的心能夠安靜下來禪定是共世間的善法,不究竟、不圓滿,所以接下來要修慧。其中,四界分別觀中慧的特性非常強,所以,如果以七覺支的次第生起、次第滿足而言,則修擇法覺支不僅可以分別善、惡之法,可以抉擇何者是我們目前所當學、何者適合我們現階段能力何者對我們的身心有益;更可以借著觀察、揀別色身中四界的一一特性時,體會「揀擇為性」的觀慧之學的重心與特色。
 
       我們常常強調,佛法的特色與精神不在於禪定,而在於觀慧。坊間流行一個口號,即「活在當下」。「當下」是意念覺知現前,它總比渾渾噩噩地糊塗度日好,但是依於佛法的修習次第,「活在當下」只相當於「七覺支」中「念覺支」的一部份,即正念於現前。但是「活在當下」的這種覺知,只是不分好壞善惡,一概都清楚地覺知當前,但並沒有進一步指導我們,對於當前善惡好壞的身口意三業行為,應當如何處理。在佛法的修學中,「正念」需要配合「正知」而修行,「念」是憶念目標,而「正知」則如實知見目標,「念」不能單獨地生起觀照的作用,而必需有「正知」加以配合。接著修學「七覺支」中的「擇法覺支」,進一步指引吾人有效地修習斷惡增善的法門,以達身心究竟清凈境界
 
       「活在當下」類似於佛法中的定學,乃至於只是粗淺的正念正意,然而不懂得教理很難正確修行的,只有從「正知」而有的「正法抉擇」──「擇法覺支」,才能依次生起對於諸法正覺而成為證入聖法勝境的要素,這也才是佛法不共世間解脫慧學。
 
       言歸正傳,現在大家需要的是什麼呢?需要的是培養一點觀慧的能力,藉此觀察自己的色身,進而了解那個執著為我的色身,只不過是四大的組合,只不過是四大的十二個特性的相生互斥的生滅幻相而已。
 
       以上是念覺支與擇法覺支的簡單說明,這兩支的修學次第滿足之後,接下來就是「精進覺支」。所謂的「精進」,在《雜阿含經》的其它篇章中,曾以「四正勤」來說明,即:對於已生之善法令其增長,未生之善法使其生起;已生之惡法令其斷除,未生之惡法使之不生。以定慧的修學而言,如果定力的善德微弱,就要修學增益,使定力保任與進步;如果沒有定的善德,就要讓生起對於五蓋中的貪、瞋、痴等惡法,要降伏、遠離、斷除它。如此努力,久久行持,以精進覺支滿足、增益於道品善法,就會生起歡喜心,並進一步圓滿「喜覺支」的修習。
 
「       喜覺支」有兩種,即禪定之喜與觀慧之喜。在達到禪定境界時,會生起因定樂而有的喜悅;在修習觀慧時,會因了知諸法無常、空、無我相,而生起無執的法喜,這是因修慧而生起的喜。當歡喜滿足,則身心必隨之起輕安相。
 
       「輕安覺支」在此中說為「猗覺支」,「猗」是柔順、安穩身心輕快,其意同於「輕安」。《阿含經》中稱「猗覺支」,到了後來,一般都翻譯為「輕安覺支」。「輕安」有身輕安,心輕安;在每一個善心中都有身輕安與心輕安這兩個心所,但其強度則因個人的定慧能力而有不同,定慧力強的人,所體會到的輕安感也就越強烈。雖然在座的大部份是初學,但是只要肯用功,得到稍許的進步,也都能夠感受到些許的輕安樂希望大家持續地用功,一一品嘗殊勝的禪觀現法樂住。
 
       「輕安覺支」圓滿之後,接下來修習「定覺支」,「定」是遠離混亂擾動,掉悔憂惱,而得到心意安穩沉靜,凈定明覺。「定覺支」亦可分為兩種,即依禪定生起的純粹的定心,與依修觀慧而伴隨生起正定。在佛法中,重視的是能斷惑生明的三昧力。在四禪八定的定學次第中,《阿含經》常稱許色界的「四禪」,稱之為「根本禪」,它的定力不淺也不深,既能遠離欲界下地的昏亂散動,又能避免無色界的無心眛定,是開發智慧,破除我執的最佳禪定力。現在,我們的「定覺支」尚未滿足,更應好好的修學,不要懈怠才好!
 
       「定覺支」如果能夠修學圓滿,則貪憂滅,不過這隻是暫時的降伏、暫時的遠離。更應修「舍覺支」。「舍心」不是冷漠,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能平衡;是無執取,無排斥的平等持心。初學者行住坐卧,語默動靜的過程中,都應注意平等持心,面對境界對於禪修所緣,都要防止讓過度的貪愛與厭惡擾亂心意,失去平衡。若有執取,有排斥,就沒有舍,若無執取,無排斥,就能向於舍──平等舍。若是以究竟出離的角度來修「舍覺支」,則是依斷界、依無欲界、依滅界而得的「舍」。此中,斷界是滅有漏之善法;無欲界是斷除貪愛;滅界是究竟涅槃
 
       以上簡要地說明了「七覺支」的修學要領,它是次第升進的,因此我們必須循序漸進,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慢慢學習、慢慢具足成就凈善之法的因緣。依《阿含經》,要證得羅漢果,才稱為依次修學「七覺支」而得「滿足」。
 
       總結而言,如果能夠修學七覺支滿足,眾生便能依此因、依此緣而得清凈。因此,同學們在這里一起禪修,首先就是遠離五蓋、遠離貪瞋痴,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斷除惡法因緣,以遠離五蓋;積聚善法因緣,以次第生起七覺支,趨向於清凈
 
       經文的最後,無畏王子讚歎:「瞿曇啊!聽完您的開示,我發現七覺支只要能夠得到一分圓滿眾生就可以清凈了。更何況圓滿七覺支,那不就是究竟解脫了嗎!」這時,無畏王子非常高興,接著問佛陀:「應該怎麼稱呼這部經呢?」佛陀答:「就稱此經為覺支經吧!」王子聞畢,十分讚歎佛陀。接著說:「我是王子,平日養尊處優,經常在享樂之中,今天上山,原本覺得疲勞,但是聽完佛陀解說《覺支經》後,所有的疲勞都忘記了!」
 
       無畏王子聞法之後,並沒有像其他比丘或是佛弟子們當下得法眼凈,證入初果,也沒有得到「我生已盡,所作已作,梵行已立,不受後有」的阿羅漢果聖境,只是歡喜踴躍,頂禮佛足後就回去了
 
       我想生死流轉是大疲勞,而我們已經在生死中流轉中歷經千生萬劫了,真的是倦累至極!但是,聽聞正法能讓我們忘卻所有的疲勞,而只要能精進用功,修學「七覺支」滿足,就能究竟離苦得樂,徹底解除長夜生死流轉的大疲勞!
 
       聽完這部經後,要深自警惕:有因、有緣,五蓋才會生起啊!因此在禪修中,當許多煩惱生起,諸多障礙現前時,要警覺這是有因、有緣的。由於無明,我們過去不知累積了多少的惡法因緣,今天才會在這生死疲勞,道業的進度遲緩。不過,沒有關係感恩佛陀演說正法,指引正道。只要我們能夠點滴累積善法因緣有一天終將離苦得樂人生最可憐,最可悲的事情莫過於在苦中而不知、不求出離;我們現在雖然因過去的異熟業果報與強大的等流業習,而仍然膠著遲滯,陷於諸苦泥淖中,但是慶幸我們能親近三寶聽聞清凈正法,並且能夠發願累積善法因緣,相信我們必能徹底地遠離染污,趣向涅槃之道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大家已經學到了真正能幫助我們趣向解脫的觀慧功課──四界分別觀,這是一個微妙精細的法門。因為大家是初學,就讓我們基礎的觀察開始修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