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法句經講記(四十四)

法句經講記(四十四)

北傳〈放逸品第十〉有二十

南傳〈不放品第二〉二一~三二章

貳、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6.愚人難解 貪亂好諍訟 上智當重慎 護斯為寶尊

愚,音【牛】gu5語渠切

諍,音(晶)cheng1精經切

訟,音(上)siong7時共切

【南傳】

26.暗鈍愚痴人 ?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 如富人護寶

鈍,音(盾)tun7地郡切

痴,音(黐)thi1他姬切

?,音(擔)tam1地甘切

溺,音(力)lek8柳極切

北傳第六章說:「愚」痴之「人」,內心(「意」,指內心)暗昧不明朗、「難」以理「解」道理;既「貪」好(此處的「貪」,有欲求、喜好之意,如《詩.大雅.桑柔》:『民之貪亂,寧為荼毒』。)製造禍「亂」,又喜「好」爭辯是非(「諍訟」,即爭辯是非之意),而其實連是非善惡都不能清楚分別。「上智」之人,深明善惡因緣果報之理,因此對於自己的心動念、動身發語,必「當」庄「重」謹「慎」勿放逸。他善「護」此(「斯」,此之意)不放之心就如同「為」守護至「寶」至「尊」的財富努力

與其相對應的南傳第廿六偈則說:「暗」昧駑「鈍愚痴」之「人」,往往「淆」著沉「溺於放逸」的惡行而不知精勤修善。「智者」則因明了行善為惡之因緣果報,故能「不放逸」自己的語意,去造作偏邪的惡行,「如富人」之守「護」自家財「寶」般嚴密。

【北傳】

7.莫貪莫好諍 亦莫嗜欲樂 思心不放逸 可以獲大安

好,音(耗)hon3

嗜,音(侍)si7時芰切

樂,音(鹿)lok8柳鹿切

逸,音(佾)it8英直切

獲,音(或)hek8喜極切

【南傳】

27.莫溺放逸 莫嗜愛欲警覺修定者 始得大安

?,音(擔)tam1地甘切

溺,音(力)lek8柳極切

始,一音(矢)si2時紀切

一音【四】si3時記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這一偈的第三句,南北傳所譯似乎不同,但仔細分析起來,便會發覺其意相通。北傳譯作「思心不放逸」,南傳則作「警覺修定者」,顯然南傳是將「不放逸」譯為「警覺」;但「思心」又為何與「修定」有關呢?因此處的「心」,系指『定』而言,如三增上學中的『定增上學』,又名『心增上學』,所以「思心」宜作『思惟修習禪定』解說。如此,南北傳的譯義即相合。

本偈北傳說:「莫貪」求、「莫好諍」,「亦莫嗜」愛(「嗜」,愛好之意)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感官之「樂」,而應常「思」惟修習禪定(「心」,即『定』),精進不放逸」。待於靜定中修發真慧,以斷無明貪愛,終「可以獲」得貪、瞋、痴等煩惱永滅的涅槃大安」樂。

相對應的南傳廿七偈則說:「莫淆」著沉「溺」於「放逸」感官,去追逐可意的色、聲、香、味、觸境界,也「莫嗜愛」這五「欲」帶來的短暫快「樂」。能在戒──德行基礎上,時時以「警覺」心精進「修」習禪「定者」,「始」能在心安身安中定慧相應,而「得」究竟苦邊的「大安樂」──涅槃

南傳廿六、廿七兩偈有一則因緣故事,名為『慶典期間幼稚的舉止』。這是說:有一年,舍衛城裡舉辦了一個廣受歡迎的慶典。慶典期間,青年們紛紛用灰土和牛糞塗抹身體,然後在城裡到處閑盪、喧嘩。他們並且會停留在人家的門口,直到人家給他們錢才離去,所以對城裡的居民,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困擾。

當時,城裡有很多人是歸信佛陀的,為了不使佛及弟子們受到干擾,他們就請求佛在七天之內,都不要進城托缽游化,他們會直接將供養送到精捨去;而他們自己,也會盡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因此一直到第八天,慶典結束後,佛及弟子們才再度入城。

在得知城裡青年們在慶典期間的幼稚舉動後,佛便對信徒開示說:這些年輕人因為無明,所以才做出如此缺乏莊重,又毫無意義的行為來。佛弟子切不可渾渾噩噩地浪擲光陰,更勿沉溺在感官欲樂;而應時時正念現前,精勤不放逸,這樣才能夠獲致涅槃大安樂。於是,佛陀宣說此二偈言:

「暗鈍愚痴人,溺於放逸,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莫溺放逸,莫嗜愛欲樂,

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信徒們在聽了佛陀的慈示以後,莫不歡喜信受,對佛法信心也更加堅定了。

※ ※ ※ ※ ※

由這二偈,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就是說:放逸與貪、瞋、痴等煩惱有絕大的關聯,尤其是貪。因為我們的感官──眼、耳、鼻、舌、身,貪著美好的色、聲、香、味、觸境界眼睛貪著妙色、耳朵貪著美聲、鼻子貪著芬香、舌頭貪著美味、身體貪著可意的接觸,內心有了貪染、欲求,就會發動身、口去追求。追求到了,因為不明其為因緣和合、無常變易,終歸於滅,又希望能夠恆常保有、自由支配;甚至為了保有、支配而造惡業這是愚痴了。追求不到呢?或者因此生瞋恨而訴諸不當方法強取,偏激起來,甚或選擇玉石俱焚的亦所在多有,這是貪、瞋、痴三種煩惱皆備了。顯見放逸而不能止惡行善,確是以貪、瞋、痴等煩惱為因的。

也就是偈中所說愚與智的分野了,愚痴凡夫但知隨逐煩惱欲愛,不斷向外希求,而沉溺在放逸的欲行之中;具足正見的佛弟子則能奉行佛陀少欲知足的教諭,隨緣隨分的受用一切,不為物役。所謂『貪多業也多,取少業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台灣俚語也說:『想貪雞籠』,這是說:以前人家抓雞,都是在雞籠里放把米當誘餌,一旦雞進去吃,就被關了起來。愚痴凡夫也是如此,不論他貪的是財色、權位、名聞、利養,往往也為了貪欲,而陷入不可掙脫的牢籠,他卻樂此不疲。然而追逐欲樂,恰如飲鴆止渴,越飲越渴;因為當一個人擁有越多,就越難以滿足,正所謂『慾壑難填』。獨有智者能夠洞察欲貪的本質,而『守口攝意身莫犯』,謹慎地防護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不淆溺放逸欲樂。

『離欲』,一般容易誤解為刻苦自己,沒有物慾、男女欲等。而其實,這些對資產、對自體、對眷屬圓滿的欲求,佛教稱之為事欲,也就是生起欲貪的客體,雖假名為欲,但它本身卻非真欲。所以離欲不是不吃不喝的拒絕一切,真正的欲,真正所應出離的,是對事欲的愛染,是淆著其中、戀戀難舍的煩惱欲──欲貪、欲愛。能離欲貪、欲愛等煩惱欲,才是究竟的離欲。這固然要在戒學的基礎上兼修定慧才能達到,但在那之前,我們不妨學習如何以智化情、以智導行,以凡夫身受用現生的一切資具、眷屬,又能不為煩惱欲貪所系縛。

【北傳】

8.放逸如自禁 能卻之為賢 已升智慧閣 去危為即安 明智觀於愚 譬如山與地

逸,音(佾)it8英直切

閣,音(國)kok4求谷切

愚,音【牛】gu5語渠切

與,音(宇)u2英矩切

【南傳】

28.智者以無逸 除逸則無憂 聖賢登慧閣 觀愚者多憂 如登於高山 俯視地上物

俯,音(府)hu2喜矩切

北傳第八章說:對於「放逸」的身語意三業行,「如」能覺知其惡而「自」加約束「禁」制,甚或「能」進一步除「卻」這放逸的心行(「之」,指放逸而言),如長流細水般的老實修道,定能在戒定慧的修學中,超脫愛、見等煩惱而成「為賢」聖。既「已升」登(「升」,登之意)「智慧」的堂「閣」,即具備了「去」除煩惱「危」害的利器,此則(「為」,則之意)能日益趨近(「即」,就、接近之意)沒有憂惱的涅槃「安」樂境地。「明智」(「明」,乃智慧之意)之人不放而無憂,「觀於愚」者之放逸而多憂,就「譬如」登上高「山」俯視一切之瞭然,「與」置身平「地」之視野終究有別。

南傳廿八偈則說:「智者以」精勤修道,勇斷煩惱、「無」放「逸」,而成為賢聖。他因為能袪「除」放「逸」的心行,善護身語意緣故,所以「則」能「無」因造惡而追悔、「憂」惱。「聖賢」升「登」智「慧」的堂「閣」,不復為煩惱欲貪所轉,以此「觀」於「愚者」之為煩惱欲貪所惑而「多憂」,就「如」同過來人「登於高山」,回頭「俯視地上物」一般的清楚瞭然。

這一偈比較需要進一步解說的,是北傳的最後二句:「明智觀於愚,譬如山與地」,與此相對應的南傳,分別譯作:「聖賢登慧閣,觀愚者多憂,如登於高山,俯視地上物」(了參法師);「如智者站立山頂,下見地上的愚人」(凈海法師);「如智者立足於山頂,向下看著平原愚人」(敬法比丘)。就譯文看來,這是以山與地為喻,來說明愚者之與智者程度、識見上的偌大差別。若直接按字面解說為:明智之人觀愚夫之多憂惱,就譬如從高山上俯視平地一般,這固然不能說錯;不過這樣作解,似有智者高高在上,以智慧優越之姿凌駕愚夫之嫌,這樣的智慧,不免猶帶著慢習而有所偏缺。真正智證圓滿聖者,不僅擁有二乘之偏真智慧,更從緣起重重網路的觀察中,體會得彼此的相依互存,而自然流露對一切人事物的慈悲與同情,所以他的智慧是融合了慈悲,而悲智雙運的,因此本偈釋義,才作如上的解說。

南傳這一偈也有一則簡短,卻頗具啟示意味的因緣故事,是說到迦葉尊者有一次在畢缽離洞窟打坐的時候,就運用神通,想知道誰現在正念現前,誰渾噩度日,誰又即將往生。他的心行為佛陀所得知以後,佛陀先是放光,隨之就出現在大迦葉面前,告誡他說:『生死輪迴是不可究竟了知的,它超過你的智慧,唯有圓滿覺證的諸佛,才能徹了眾生生死輪迴。』

這則因緣故事的真實性,當然是不可考的;不過,以獨覺性格著稱的大迦葉尊者,竟然會在打坐無聊到去觀哪個人有正念,哪個人在打混,哪個人又快往生……這,實在是有一點匪夷所思呢!然而不管是真實也好,醜化也罷,且讓他權充一名當機眾吧!我們所當取的,應該是這故事所透出的意涵與啟發而不是校量人物的高下是非

※ ※ ※ ※ ※

生死輪迴之迷,是每一個凡夫都同樣感興趣而希望能解開的,尤其當人面逆境、逆緣而不可解時,更容易產生了知過去生宿因宿緣的沖動,以求對現世所遭遇的一切,有合理的解釋。這所以《前世今生這本書一出版,即造成轟動,而且只要宣稱可以看前世因果的,不管他是江湖郎中或什麼都好,必定不乏趨之若鶩的人潮。

眾生的是愚痴啊!我常常說:你這輩子欠人家錢,即使你知道你的前世皇帝富翁,都改變不了你這輩子還不出錢的事實,所以,知道前生前世又如何?又有什麼意義呢?況且,關於前世的一切說法,根本是無法證明的,你盡管選擇相信,或將信將疑,然後任憑這些毫無根據的說法,將你的現生搞到亂七八糟!或者,你也可以乾脆想都不要想去了解前生前世,就好好地為現生而活!

記得我的國文老師說過,我們幸好是沒有神通呢!萬一有了神通,知道你的另一半是你前世仇敵、你的同事過去生是你的冤家對頭,試問:你要如何與他再共同生活或共事下去?所以盡管阿羅漢可以知道自己眾生的過去與未來,但佛陀不允許他們以神通來度眾(目犍連與蓮華比丘尼例外),這是饒富深義的。在煩惱尚未斷盡、智慧尚未生起之際,凡夫還是本本分分地以此煩惱身來修學佛法,以法為鏡來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所面對的問題,然後學慣用佛法──聖者智慧,來化解這些問題。

【北傳】

9.居亂而身正 彼為獨覺悟 是力過師子 棄惡為大智

過,音(告)k 3求告切

【南傳】

29.放逸中無逸 如眾睡獨醒 智者如駿馳 駑駘所不及

睡,音(瑞)sui7時跪切

醒,音(省)seng2時景切

駿,音(俊)tsun3精棍切

馳,音(池)ti5地祈切

駑,一音(樓)lo5柳【糊】切

一音(奴)no5

駘,音(台)tai5地孩切

這一偈,北傳說:「居」處在行為乖「亂」、不自檢點的人群之中,「而」能言語、「身」行良善「正」直,意念不偏邪,如此之人(「彼」,指「居亂而身正」之人)「為」不覺者之中,能「獨」自「覺悟之人。這種自我醒覺、自我剋制的「力」量(「是力」,指自覺力),甚至大「過」百獸之王的「師子」(即獅子)。獅子能令群獸臣服,其力當然甚大;但能自覺、自省之人,能調伏內心煩惱、「棄」除罪「惡」的言行,其力當更甚於彼。只要他持之以恆、精進力行,終能成「為」超越世間凡俗的「大智之人

相對應的南傳廿九偈則一目瞭然,偈說:於「放逸」人「中無」放「逸」,猶「如眾」人皆「睡」而「獨」自「醒」覺。「智者」恰「如」良種「駿」馬疾「馳」在前,勇猛精進、斷惡修善,乃「駑駘」劣馬(「駑」、「駘」,皆劣馬,以喻庸才)一般的愚痴凡夫望塵「所不及」。

這一偈,南傳也有一個因緣故事,題為『修行目的』。這是說有二位比丘自從佛陀授以修觀的主題之後,就到森林裡的一處精捨去禪修。其中一位比丘心不在焉,只知窩在火堆旁取暖、和年輕沙彌聊天,而未依佛陀初、後夜經行坐禪(誦經)、中夜休息的教示修行。另一位比丘則謹遵佛言,依教奉行;由於他時時保持正念現前,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證得阿羅漢果。

夏安居結束後,二位比丘回到佛陀座前,向佛頂禮問訊。當佛陀問起他們安居的情況,這位心不在焉又放逸的比丘,就搶先告狀,說另一位比丘只知睡覺、躺著休息,浪費時間而不修行佛陀就問他:『那你自己呢?』他回答說,自己除了初夜待在火堆旁取暖外,整夜都沒睡。然而這些話豈能瞞得了佛陀呢?對於弟子們修行情況佛陀是再清楚不過了,於是佛陀就對這位放逸的比丘說:『明明是你自己懈怠用功,卻說別人放逸不精進;明明別人精進用功正念現前,你卻想像是自己這樣。你就像匹羸弱的劣馬,散散漫漫地,不知何時才能抵達解脫目標;而你的同參道友則似勇健的駿馬,往解脫生死目標疾馳。』因而,佛陀說此偈言:「放逸中無逸,如眾睡獨醒,

智者如駿馳,駑駘所不及。」

※ ※ ※ ※ ※

凡夫通病大抵就是如此,既看不清楚自己,又看不清楚別人,而總是在自己想像的意境中,建構對人對事的看法。只要是良善的、真確的、美好的,那都是我;而一切不善的、醜陋的過惡,都是別人。我們所在意的,往往不是自己的修行,不是自己的優點擴充了沒有,缺點改正了沒有,習氣凈除了沒有?卻將所有的心思與目光的焦點都專註在注意別人、觀察別人(的過惡),而不是觀察自己、提升自己,這樣的修行是有很大問題的。所以學佛的第一步,我一再強調是認識自己,認清楚自己的身分角色責任,時時內觀、內省,並為自己的言行徹底地負責!

中說:「棄惡為大智」,能夠認識自己潛藏的或表顯的惡心惡行是一個層次;認識了,又能面對自己的惡心惡行真心誠意地悔過不再犯,是另一個層次;看到別人的惡心惡行,非但未因此受惡報,眼前還名利雙收、風光得很,而自己卻能不為所動,堅持不同流合污,這是又一個層次。有智慧的人,他時時刻刻都保持清醒,處逆境時,清醒地覺知自己;處順境時,他同樣清醒地覺知自己。一般凡夫則是順境時,糊裡糊塗、得意忘形;逢逆境時,則憂忿懊惱、恨天怨地。愚智之別,在順逆境界當前,表露無遺!

【北傳】

10.睡眠重若山 痴冥為所蔽 安卧不計苦 是以常受胎

睡,音(瑞)sui7時跪切

眠,音(棉)bian5文干切

重,音(仲)tiong7時共切

痴,音(黐)thi1他姬切

冥,音(明)beng5文擎切

蔽,音【爸】pe7邊地

卧,音(悟)ngo7

這一偈,南傳並沒有相對應的偈頌,所以僅就北傳釋義。偈說:對「睡眠」之看「重」,「若」如「山」之難以撼動,其心必常「為」「痴」暗「冥」昧「所」障「蔽」(「痴冥為所蔽」乃「為痴冥所蔽」之倒裝),而難得見到智慧光明。彼因「安卧」在床,時常處在睡眠惛沉狀態,而「不」思量「計」度出離生死輪迴之「苦」,「是以」要一生又一生「常」在生死中「受胎」,無有出期。(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