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法句經講記(三十八)

◎1997.10.02講於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三十八)

釋傳道主講

北傳〈雙要品第九〉二十有二章

南傳〈雙品第一〉二十

貳、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1.以真為偽 以偽為真 是為邪計 不得真利

12.知真為真 見偽知偽 是為正計 必得真利

偽,音(魏)gui7語跪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南傳】

11.非真思真實 真實見非真 邪思惟境界 彼不達真實

12.真實真實 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 彼能達真實

這二偈,北傳說:「以真」實「為」邪「偽」不真實,「以」邪「偽」不真實「為真」實,如「是」不能正見世出世間因果事理之人,則「為邪」因「計」因所苦(將不正確因緣計執為造成現存事實原因),「不」能「得」正見「真」實因果事理的「利」益清涼

正「知真」實「為真」實,「見」邪「偽」不真實,則「知」其邪「偽」不真實。如「是」正見從此因、此緣,必然而有彼果報之人,則「為正計」世出世間因果,其「必」能「得」正見「真」實因果事理的「利」益清涼而不為非因計因所苦。

南傳說:「非真」實的因果事理,卻「思」其為「真實」;「真實」的因果事理,卻執「見」其「非真」實,以真為妄、以妄為真,這是凡夫眾生常有的「邪思惟境界」。抱持此種邪見、邪思惟者,「彼」人則「不」能了「達真實」的因果事理

真實」的因果事理,能思惟觀察而確「知」其「真實」;「非真」實的因果事理也能思惟觀察而確「知」其「非真」實,見真知真、見妄知妄,這是透過佛法熏修而得的正見「正思惟境界」,「彼」人則為「能」了「達真實因果事理者。

偈中的真與偽(北傳)、真實與非真(南傳了參法師、凈海法師、敬法比丘譯本皆作此)、正法與非法(周金言居士譯《法句經/故事集》作此),究應作何解釋,實有再加說明的必要。依北傳《法句譬喻經》的因緣(詳後),對照《佛遺教經》所雲:『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余道。』1再證諸印順導師對『法』的分類判攝所言:『正知解脫中道,與變動苦迫的世間,是真實(真諦法)……』2,得出所謂「真實」,當指聖者所說四種真實諦理──四聖諦而言。

四聖諦:苦、集、滅、道,亦即世間與出世間緣起因果的說明。確認身心世間的實相是純大苦聚,而苦依無明愛取造業為因而集起(這是世間因果);這惟有依佛說的八正道而行,才能真正滅除苦集之因,而達到眾苦的寂滅(這是世間因果)──此即佛說四聖諦內容。能如實知『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3進而知苦、斷集、修道以證滅,此人才謂之了達真實諦理而能見真實者。所以在前述的釋義中,將「真實」解說為世出世間因果事理

然則愚痴無聞凡夫或以世間為恆常、可樂而生執見;或知其苦,而卻不知循正道修行以斷苦集之因,來除滅此苦。反倒妄計苦因,將其歸諸上天的懲罰、先祖的餘殃、宿命所決定,或者無因的偶然,徒然在此邪偽因緣的改變上著力,「以真為偽,以偽為真」,自然是「不得真利」,而於眾苦之除滅無功。必得「知真為真,見偽知偽」,從正見思惟自心與外境入手,由改變觀念而改變言行,才能真正滅除眾苦而得佛法真實利益

此二偈,南傳有一因緣故事是說到:王舍城的青年優婆提舍與拘律陀,二人向為知交,有一次在觀人嬉戲之時,突生無常之慨,於是二人相偕離家,師事當時著名的苦行者刪闍耶學習解脫之道。嫻熟四吠陀的優婆提舍,在短短的七日之中,即貫通了刪闍耶的教授,而被二百五十弟子尊為上首。然他內心卻清楚地知道自己實未解脫,而刪闍耶的教法也不再能滿足他對真理的嚮往。於是二人便離開了刪闍耶,再度踏上尋求真理之路,彼此還約定:誰先找到通向解脫正法,一定要毫不保留地告訴對方。

當時,佛成道未久,就駐錫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日,優婆提舍在城中巧遇了正在托缽乞食的佛弟子馬勝比丘見他威儀庠序、行止端嚴,優婆提舍忍不住上前問他師事何人、所學何法。馬勝比丘就對優婆提舍說了佛陀教示的因緣偈:『諸法從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王,是義如是說。』4優婆提舍一聽,當下悟入,即證預流果。當他把自己與正法的會遇依約告訴拘律陀,並覆誦此因緣偈時,拘律陀也一樣聞言即證預流果。

既已尋得真理解脫之道,為了答報師恩,二人於是歡喜踴躍地去找以前的老師刪闍耶,希望能一起去見佛陀,隨佛修行。然而刪闍耶卻回絕了他們,自認也擁有廣大徒眾的刪闍耶,其實放不下身段來就教於佛陀,他形容自己若再成為佛陀弟子那就如同大口瓶變成小水杯一般,無論如何,內心上都無法平衡。更何況世人多數是愚痴的,有智慧的只是極少數,何不就讓那有智慧的極少數去隨佛修行,而愚痴的大多數人追隨他呢!

優婆提舍與拘律陀知道師意已決,就帶領了各自的弟子,到竹林精捨去求見佛陀,並且就在佛陀座下出家。拘律陀因為是目犍利的兒子,所以人家就稱他目犍連;優婆提舍則因母親有一雙如舍利鳥般美麗的眼睛,而被稱為舍利弗(子)。他們二人出家不久,即先後證得阿羅漢果,日後並成為佛陀的雙賢弟子。至於刪闍耶,佛陀說他為自己的傲慢所害,非但不能見到真理,堅持以非法為正法的結果,便是永遠漂流於正法門外!

【北傳】

13.蓋屋不密 天雨則漏 意不惟行 淫泆為穿

14.蓋屋善密 雨則不漏 攝意惟行 淫泆不生

蓋,音(界)kai3求蓋切

屋,音(沃)ok4英各切

雨,音【有】u7英遽切

漏,音(路)lo7柳度切

泆,音(佾)it8英直切

穿,音【川】chhan1出官切

攝,音【澀】siap4時劫切

俗音【涅】liap4柳劫切

俗音【粒】liap8柳蝶切

【南傳】

13.如蓋屋不密 必為雨漏浸 如是不修心 貪欲必漏入

14.如善密蓋屋 不為雨漏浸 如是善修心 貪欲不漏入

浸,音【深】chhim1出金切

第十三、十四章,北傳說:如人「蓋屋」而屋頂「不密」實,「天」一下「雨」,水「則」隨罅縫而「漏」入屋中。我們的心「意」亦復如是,假使修行而「不」能善攝意念思「惟」,以至言語身「行」,心也就「為淫泆」放盪(「泆」,放縱、放盪之意)等欲貪乘隙「穿」入(「淫泆為穿」,乃「為淫泆穿」之倒裝),而浸染於貪欲煩惱中。

反之,如人「蓋屋善密」,「雨」水「則不」能「漏」入屋中。同理,修行而能善「攝意」念思「惟」及言語身「行」,因為「淫泆」放盪而來煩惱則「不生」起。

南傳偈意大抵同於北傳,是說:「如」人「蓋屋不」妥善「密」實,一下起雨,屋中「必為雨」水「漏」入而「浸」濕。修行亦「如是」,『諸法意先導』5,若「不」從「修心」攝意入手,以至言語身行,則「貪欲」等諸煩惱亦「必」循隙「漏入」,浸染為患。

「如」人能「善密蓋屋」,那再大的雨,屋內都能不為雨」水「漏」入而「浸」濕。修行亦「如是」啊!若「善」能「修心」攝意,以至言語身行,則「貪欲」等諸煩惱亦「不」致「漏入」吾心,從而造作身口的惡業

這二偈,南傳也有一因緣故事是關於佛陀的異母弟難陀。自佛成道以來,父親凈飯王即不斷派人來勸請佛陀回國說法,但一直到因緣成熟佛陀才決定率領眾阿羅漢弟子返回迦毗羅衛。可想而知佛陀的重返故國,是如何受到人民與親族的歡迎;然而,佛陀卻再也不是他們昔日的釋迦太子了。如今的佛陀,是以真理普施教化,令一切人都能追隨他的足跡而解脫成聖的大法王。這一次的回國說法父親凈飯王即在二天之中證得斯陀含果。『親得離塵垢』6,世間哪有比這種報答親恩的方式殊勝的呢!

第三天,是佛陀的異母弟難陀舉行婚禮日子佛陀卻特意到難陀的房間去向他化緣;但在將缽交給難陀之後,佛就轉身離開了,迫得難陀只好從後追逐佛陀而去新娘見此,也連忙焦急地追了出來,大聲呼喊難陀,要他快點回來。可是難陀就這么一路追著佛陀直來到精舍,並且立即被剃去鬚髮,成為比丘。非出自內心的意願而竟被剃出家,這在佛弟子之中是罕見的特例。何以如此?這或者是難陀得度的因緣已屆,所以佛陀才施以善巧先行度他出家。也或者是佛陀預見釋迦族的未來(為琉璃王所滅),而早一步為善根成熟的親族作了安排。

然而難陀最初是並不滿意這突如其來的安排的。當僧團隨佛移往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時,難陀心中念念不舍的,卻是未婚妻子臨別的呼喚,以及昔日宮中的種種欲樂享受。相形之下,僧團生活簡直毫無樂趣可言,他渴想還俗,回到過去的一切。

這樣的心思,怎能瞞過神通智慧無上的佛陀呢?為了安住難陀想要還俗的心,佛陀於是運用神通,讓難陀看見忉利天宮比他未婚妻子美過千百倍的天女們,還善巧地承諾難陀:只要他精進佛法修行就可以娶其中一位天女為妻。其他比丘知道了佛陀給的承諾,自是不免對難陀嘲諷一番,譏笑他為了女人修行。難陀受了這樣的刺激,乾脆獨自到僻靜處去精進用功,終而證得阿羅漢果。

可偏有不知情的好事比丘會去撥動難陀的心,問一些世俗的問題。難陀說他已不再留戀世俗的一切了,然而這樣的回答並不能滿足那些比丘,他們就又去請示佛陀,難陀所言是否屬實。佛陀於是對這些比丘說:『難陀以前就像是屋頂蓋得不善密的房子,常為慾望的雨水所穿透;但現在的他,就如屋頂密實的房子,不再為貪欲煩惱漏穿。因為他已成離欲阿羅漢,永不再為慾望所苦,也不再受生死輪迴!』佛陀因而再說偈言:

「如蓋屋不密,必為雨漏浸,

如是不修心,貪欲必漏入。

如善密蓋屋,不為雨漏浸,

如是善修心,貪欲不漏入。」

【北傳】

15.鄙夫染人 如近臭物 漸迷習非 不覺成惡

16.賢夫染人 如附香熏 進智習善 行成潔芳

鄙,音(比)pi2邊己切

染,一音(冉)jiam2入檢切

一音jiam7入念切

臭,音chhiu3出救切

附,音(負)hu7喜拒切

熏,音(分)hun1喜君切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潔,音(結)kiat4求結切

芳,音(方)hong1喜公切 

北傳第十五、十六章,南傳並無與之對應的偈頌,因此僅就此二頌釋義。偈說:「鄙」陋淺薄、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夫」,成年男子通稱)之浸「染」他「人」,就「如」同人「近臭物」而住,卒將「漸」次「迷」喪其對臭味的敏覺度。「習非」而不以為非、習惡而不知是惡,其結果即是在不知「不覺」中同流合污,「成」就自己的「惡」業。

反之,「賢」明而有智慧德行的人(「夫」)之浸「染」他「人」,就「如」同人依「附香」物而住,卒將受其「熏」炙,而「進」德修業、增長「智」慧慈悲。「習」一切「善」、斷一切惡,終而陶養心「行」德性,「成」就高「潔芳」香的人格。

北傳的第十一至十六章,在《法句譬喻經》中記述了釋尊宣說此六偈的因緣如下:

佛世,在耆闍崛山(即靈鷲山)後,住了七十餘戶婆羅門人家,因為他們宿世的善根福緣成熟,合該得度,所以釋尊就來到這個村落化度他們。當他們見到釋尊的相好光明、世無等倫,不禁油然生起信敬孺慕的心來。釋尊在樹下坐定,就問這些婆羅門梵志說:『你們居住在此山中,歷經幾世?又以何維生?』

梵志們答言:『我們居此山中,已經三十幾代,代代皆以農耕畜牧為業。』

釋尊聞言,就再問他們:『向來遵奉何種修行方式,以出離生死?』

梵志們再答:『一向事奉日月水火,隨其時節至誠祭祀村裡若有人死去,就聚集大小族人,唱偈讚頌他往生梵天,以離生死。』

釋尊於是告訴諸婆羅門梵志:『平日田作畜牧,祭祀日月水火死後唱言生天,這些皆非出離生死方法。即使一生造福、遠過離惡,盡多也只是生到諸天,受用福樂;然而未曾修學智慧福報享盡,終究是要還墮地獄餓鬼畜生三途。唯有出家學道、修習清凈心行,才能真正獲致煩惱漏盡的寂滅涅槃。』因此,釋尊就為諸婆羅門梵志宣說了如下的偈頌:

「以真為偽,以偽為真,

是為邪計,不得真利。

知真為真,見偽知偽,

是為正計,必得真利。

世皆有死,三界無安,

諸天雖樂,福盡亦喪。

觀諸世間無生不終,

欲離生死,當行道真。」

這些婆羅門聽了釋尊的開示,紛紛表明願意隨佛出家,成為佛的出家弟子。在得到釋尊一句『善來比丘』的認可之後,這七十餘婆羅門梵志即自剃鬚髮,成為僧團的新成員。

釋尊於是帶領他們一起返回精捨去;但是才來到半途,這群新剃比丘就因顧戀俗世的生活與在家的妻兒,而心生退意。加上又逢天雨,一時找不到避雨的處所,更讓慘淡的愁緒伺機發酵。度化眾生有無邊善巧的釋尊,於是就在路邊幻化了數十間的屋舍,好讓一行人入內避雨。眾比丘正暗自慶幸得了歇腳處可以避雨,豈知屋內竟然漏水!釋尊這才借機教育他們而說偈言:

「蓋屋不密,天雨則漏,

意不惟行,淫泆為穿。

蓋屋善密,雨則不漏,

攝意惟行,淫泆不生。」

這七十餘位比丘聽聞此偈,雖然強自精進,但內心上卻仍難以擺脫暗昧煩悶。雨停之後,一行人重行上路,見地上有被棄的舊紙,釋尊就命比丘將它拾起,然後問他們:『這是什麼樣的一張紙?』

比丘敬答:『這應是一張裹過香物的紙吧!現在雖然被丟棄在這里,但仍隱約聞得到它所散發的余香呢!』

釋尊沒再開示什麼,就領著眾比丘繼續前行。不久,又見地上有一截斷棄的繩索,就要比丘再去拾取過來,看是什麼樣的繩索?

比丘們回稟釋尊說:『這一截繩索散發出濃濃的腥臭味,想來該是系魚的繩索吧!』

釋尊這時才告誡諸比丘說:『不論是人、是物,本無一定的自性,全憑因緣熏習而成罪福染凈。親近智慧修養的賢明之士,久而久之,自己的智慧修養人格也會有所增益。而與愚暗、心思不正朋友為伍,久而久之,也會隨其造惡而遭受罪殃。就譬如這舊紙與斷索,近香則芳,系魚則腥臭,但因漸染其習而不自覺知的緣故啊!』於是便說偈言: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

漸迷習非,不覺成惡。

賢夫染人,如附香熏,

進智習善,行成潔芳。」

比丘再聞此偈,對於家庭欲愛之為穢惡淵藪、世俗妻兒之為身心桎棝,才有了更深一層的體認。家,固然是溫暖的,可是為了男女財物的相互系屬與佔有,卻往往造作諸多的罪惡,所以出家修道要先離去這一重羈絆障礙。七十比丘因而對自己的出家修道生起堅定信念,在隨釋尊返回精舍後,遂各自攝心修行,終得滌盡諸漏,證阿羅漢果。

※※※※※

人是習慣的奴隸』,這不單說明了個人的行為軌跡,也說明了個人對對他、對事對境的一種認知軌跡。所以成為軌跡,乃因其有脈絡可尋,而且成為模式──一種思考模式、行為模式,或者表達模式、溝通模式……,而對外代表個人的一切。

形成此等模式,或因刻意的學習,或因習焉不察,於是在久熏成習之下,終於習以成性,成了人與眾不同的標記。所以學習的對象很重要,學習的環境很重要,無怪乎釋尊會告誡諸比丘說:「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漸迷習非,不覺成惡。賢夫染人,如附香熏,進智習善,行成潔芳。」與此相呼應的,孔子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7荀子則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8

由上所引,吾人當深自警惕:所以久熏成習、習以成性的關鍵,全來自於不覺。因為不覺,所以從一點一滴的滲透、浸染,終於到達全面地被同化!但是一般人並不容易覺知到這樣的危機,而多是人雲亦雲,或隨自己的好惡利害來抉擇一切、建立一切。

對於自己所好者,或與己有利者的一切(觀念、言論、行為),盡可以全盤的接受或予合理化;然對於所惡者,或與己利相衝突者的一切(觀念、言論、行為),卻抱持高度的質疑或根本給以否定。於是所好者、與己有利者的一切,都被歸為正確、合理,反之則不正確、不合理,而全然不問是非曲直為何。這來自個人好惡與先入為主的成見,不也是另外一種可怕的熏染嗎!而大多數的我們,渾然不覺其惡!就是因為這樣的不覺,所以我們一點一滴地流失自己最淳樸可喜的真與善。但願在佛法的修學中,我們也能一點一滴地發現自己知見上的、性格上的盲點,並且勇於面對、突破,那末,「知真為真,見偽知偽」,雖不中,亦不遠矣!(待續)

【注釋】:

1.《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佛遺教經》)(大正12.1112上)。

2.印順導師,《佛法概論》(新版),頁10。

3.《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大正30.475中)原文:『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

4.《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二十九〉卷第十八(大正25.192中)。

5.本品南傳第一、二章。

6.語出蓮池大師七筆勾。

7.《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

8.《荀子.勸學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