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法句經講記(三十)

法句經講記(三十)

釋傳道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貳、釋頌義及因緣

8.仁壽無犯 不興變快 

人為諍擾 慧以嘿安

興,音(兄)heng1喜經切

擾,音【爪】jian2入皎切

嘿,音(默)bek8文極切

本偈的第一句說:「仁壽無犯」,何以此處不用「仁慈(慈仁)無犯」、「仁者無犯」,或「為仁無犯」呢?推敲起來,「仁壽」一詞,應是緣自儒家『仁者壽』的觀念,仁與壽,二者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或者,亦可解說為:因為仁者沒有侵害他人的犯意,所以能得長壽果報

第二句「不興變快」,則亦可說為「不快興變」之倒裝。為何仁者「不快興變」呢?這還是承自上一句,同樣源於孔子所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1而留有當時『格義佛教』2的遺痕。山,是閑靜不動的,仁者樂山,他的內心也如山一般閑靜不動,安於義理。但若依佛法說,要能對境而不動如山,還須具備深觀緣起無我空慧,才能真正透脫一切,不為所動,亦即第三、四句所說的「人為諍擾,慧以嘿安」。以下即試為解說:

心懷慈「仁」者能得長「壽」的福果,是因為他的身語意三業始終「無」所侵損惱「犯」他人。對於別人的財產名譽身體智慧,以及所努力的一切,他都予以尊重而不加侵害。不管外境如何紛攘變動,他都「不」會因境界無常更迭,而隨之「興變快」速,舉躇不定。尤其世「人為」了名利情之「諍」,總是橫生困「擾」與過惡,但仁者卻能「以」智「慧」如理、如法、如分的取捨,默(「嘿」與『默』同)然而「安」於自己的選擇與理想不生慍惱。

※※※※※※※※

凡夫世間,要真正做到無犯他人,其實並不容易。儘管自己並無犯他的惡心,但由於各人家庭背景、後天教育、個性修養,以及對人事物認知等等差異,原就存在著隔閡而難以彼此了解,若再加上愛、妒、見、慢、無明煩惱的催發,人際之間不免要形成一道又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一處一處暗藏的地雷。漸漸地,人與人之間那種單純的關懷與同情不見了,代之而起的,竟是被侵奪、被取代的猜忌和不安全,這真是現代人心一大悲哀!

但,人不可能活在無菌室中,活在設定好的陽光空氣、水中,無風無雨、不受干擾的過一生。世間法,永遠是相對的。這世間有我喜歡、認同的人就有我們不樂與之為伍的人;有喜歡、認同我們的人也就不喜歡、不認同我們的人。別人有批評我們的權利,我們可也有自己的權利;不過,這有一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我們必須夠清楚自己,清楚自己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且願意為自己所說所做的一切徹底負責!

正因為每個生命個體彼此之間存在著偌大的差異,所以世間充滿紛諍擾攘是必然的。而其實,回溯生命孕育之初,精蟲們不也必須先經過一番你死我活的諍斗,才能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嗎?所以,諍是世間常態,不管它師出正義公理或名利私慾每個人都不可能終生免疫。無諍,那是阿羅漢以上才有境界,我們不可能達到;但我們修學佛法,最起碼可以做到不為諍擾。要做這一點,那非得先透視諍的實相不可!

諍,可能來自思想信仰的角力,可能來自權力與勢力的拉鋸,也可能來自所有權與宰配權的宣告……。諍什麼,其實並不是那樣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認識到諍的本質,實在就是源自個人內心的愛、見煩惱;是來自內,而不是來自於外的。所以要能不為諍擾,不是去對抗,不是去捍衛,也不把我們所有的一切抓得更牢;而是要老老實實地面對自己,看著自己的心如何因外界的紛擾而波動,也看著自己最執著而不願放舍的那一部分,如何因差別因緣一寸一寸的棄守。然後,我們試著慢慢放開自以為擁有的一切,也許是掌聲,也許是優越,也許是愛執,也許是權力欲,也許是支配欲,也許是一切一切的惡欲,乃至善欲。之後,我們再仔細地去檢視,看哪一部分是自己應當放舍,而哪一部分是自己應當提起的,確定了這一切,就應該拋開那些紛擾的牽絆,勇敢地跨出自己的腳步!

常說:學佛,就是向自己的習性挑戰,向自己的好惡挑戰,向自己的私慾挑戰,更是向自己的勇氣挑戰。台灣諺語有一句講得很傳神:『臭尻川畏人擁(音ng1)』,意思是說自己的缺點,最不喜歡被人揭露出來。試想:『畏人擁』的那一部分,豈不正好就是自己的罩門所在?就是自己所最難面對和突破的缺憾所在?在從凡夫聖人的修學過程中,我們當學、當斷的何其多呢!幸而在解脫之前,個己的生命是無限延續的;我們何妨將自己最難堪、最不想碰觸的那個疙瘩,當作自己今生努力的課題,在一次又一次或順或逆的人事歷練中,焠勵自己、訓練自己去面對它、去超越它!學佛,至少要有這個挑戰自己,使自己更好的企圖心!

諍勝他人,那不是智慧也不需要智慧;能克去自心私慾煩惱的,才是智慧。但這並不意謂面對諍執,就當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只是,一個有智慧的仁者,他善知世間、善知別人,一如善知他自己。他知道眾生有數不盡的恐懼和怖畏:害怕失去所愛,害怕權勢旁落,害怕不受倚重,害怕追求不到所想要追求的一切,更害怕擁有的一切不再……。所以,他願意以寬容溫厚的心來涵容一切──至少不讓眾生感到被侵奪的威脅;他願意給對方和自己時間和空間,來重新認識彼此、接納彼此;他更願意給對方和自己時間和空間,來共同提升凈化、學習成長!

為什麼「人為諍擾」,而有智慧的仁者卻能安守靜默?因為他是那樣的確定,確定自己,也確定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此,他能安心堅定地向既定的目標前行。

9.普愛賢友 哀加眾生 

常行慈心 所適者安

行,音(形)heng5喜停切

適,音(式)sek4時激切

能「普」遍「愛」敬「賢」善的「友」朋,與其交遊以增廣閱歷見聞,又能以「哀」愍悲濟的心「加」諸一切「眾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解決他們的煩惱苦痛,並且「常行慈心」來給予眾生利益安樂,哪怕只是『慈眼視眾生』,都可以讓受者感到無比的溫暖和慰藉。這樣富有慈悲智慧之人,他「所」到(「適」,至、到)之處,定能得到眾人誠摯的擁戴,並且隨處得「安」穩快樂

※※※※※※※※

古雲:『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3,結交賢良的益友,對個人心胸、氣度、識見的擴大,的確有十分重大的影響。我們一個人的思想見地,受到自己種種主客觀因素所囿,其實有限得很。但是一般人總習慣經驗法則出發,而以自身經歷過的來忖度一切;不知我們親自經歷過的,其實少得可憐!倘若純以自身經驗來看世間那是以管窺天(還以為天就那麼大而已),與真實不免是有所差距的!

有一首打油詩還滿能夠指出經驗法則的謬誤的,它說:『一駝出遊自在身,二駝相逢話前因,三駝見面哈哈笑,世上原來無直人!』這雖是藉身不直來反諷心不直(無意奚落身心障礙者),卻也提供了一個警訊:如果我們所結交的朋友都是與自己層次相同的,那我們的世界大概就這么大而已,我們的思惟也大概就固定在這個範圍而已,想有所突破、創新,還是比較不容易的。

『無友不如己者』4,這似乎有點太過現實、目高於頂的感覺,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5,比較符合佛法等視眾生態度。有志性相投的良師益友為侶,不管共同為理想或各自為理想努力都是有福的,相信能對彼此的一切,發揮加乘的效果。反之,與臭味相合的損友為伍,彼此作負面的切磋,恐怕也會對彼此的墮落,產生加乘的效果吧!情本的凡夫,真當慎擇賢友,並且善加守護與賢友之間的交誼才是

這對一般凡夫而言,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我們所謂的好朋友都是和我談得來,認同我、贊美我、包容我;我受了委屈,會挺我,為我抱不平,至少也是站在我這邊的。然而,這終究是情啊!情,是可以不論是非對錯的,它可能很溫馨,不過更可能引我們往錯誤方向走!修學佛法,至少要擺脫得這個情,而讓我們的理智抬頭,以智化情、以智導行。友朋之間做到以佛法來互相鼓勵、互相警策,這才是真正值得彼此珍惜、愛敬的賢友啊!

10.仁儒不邪 安止無憂 

上天衛之 智者樂慈

儒,音(孺)ju5入渠切

樂,音【藕】ngau7義效切

有「仁」慈悲愍的心,又講究學問修養的人(「儒」,意指講究學問修養者),他的言行舉止「不」會偏「邪」怪誕,更不會處處突顯自己、標榜自己,來壓抑別人。所以與他共事、共處的人都能如沐春風,而不會感到被侵逼壓迫,那末他所在之處,便得「安」心住「止」而「無」有「憂」惱。

所謂『自助、人助,自助、天助』,此處的『天』、「上天」,都是自然法則。說「仁儒不邪,安止無憂」的仁者,因為自身慈心悲行的感召,自然能得到眾人的協助和「衛」護「之」,而成辦他的事業慈悲,不是濫同情,也不是濫施捨;真正的慈悲,來自正觀緣起無我、無人的智慧,所以唯有智者,能善別眾生煩惱苦,而給予有效、適當的濟助;唯有「智者」,能好「樂」遍行一切利他的「慈」悲行,而不引生自己的煩惱苦。

※※※※※※※※

一般人常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掛在嘴邊,來作為損人利己的擋箭牌,意思是說:這世間自私自利的大有人在,又不我一個,是『自古皆然,非今為烈』的,所以自己的惡心惡行,也就在這樣冠冕堂皇的借口下,名不正、言卻順地合理化了。

我的老師這句話,可不是作這樣解釋的。他的『別解』說:此處所謂『天』與『地』,是指天經地義的自然法則。意思是說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人,是最不懂得為自己,也最不懂得愛惜自己的,所以終將眾叛親離,自然而然地趣向孤寂滅絕。因為人家再怎麼笨,吃你的虧、上你的當,也是一次、兩次吧!但是人家受騙、上當之後,就不願意再和你這種人為伍了,所以終究自取滅亡!反觀那些樂於為人犧牲奉獻的人,眼前看來,似乎吃了虧、被佔了便宜,而實際上,他是贏得了尊重和友誼,所以他才是真正善於為自己的。這個別解,頗值得我們深思!

11.晝夜念慈 心無狹伐 

不害眾生 是行無仇

晝,音tiu3地救切

狹,音(克)khek4去激切

伐,音(乏)hoat4喜罰切

不論白「晝」黑「夜」,若我們都能時刻常「念」如何「慈」悲利他,內「心」上「無」復與他諍勝(「狹」,取勝之意)、攻「伐」他人的思惟自然就「不」會在言詞上刻薄眾生、在行為上傷「害眾生」。堅持如「是」身語意「行」的仁者,因為「無」有嫉妒、瞋害的心,所以所到之處都不會樹立「仇」敵。

※※※※※※※※

凡夫是很喜歡互相較勁,又很難得服輸的。你有錢,我要你有錢;你有地位,我要你有地位;你有權勢我要你有權勢你有才華,我要比你更有才華。……從小到大,從自己到自己所有的一切,什麼都要和人比,而且什麼都要比人強!激發他碌碌終生的原動力,居然只是那些他為自己設定好的假想敵們,而就可以完全不問自己所比的一切是否有意義,是否值得!人的愚蠢,有時候真的是匪夷所思

記得高雄興隆凈寺住持心淳法師有一次講了一個真實的事例,還滿發人深省的。他說以前他們寺里有一位學法女,某天就當著他的面,嚷嚷著說要去學插花,他心想:學插花庄嚴道場,也是好事一件啊!沒想到那位女眾還『補充說明』地說:等我把插花學好了就可以取代某人,讓大家都來看我插花,都稱讚我插得比她好!……心淳法師嘆了一口氣說:如果你學插花的目的,只是為了勝過別人,為了讓別人都來稱讚你、不稱讚她,那你也要去學了我們現在就可以稱讚你比她好!

『因地不直,果招紆曲』6啊!我們做任何事,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應當好好檢點自己發心動機啊!假使我們這樣說、這樣做是為了把別人給比下去,是為了彰顯自己而得到名聞利養,是為了一切一切偏邪不正當動機,我寧願大家選擇不說、不做。而凡有所說、有所作為,就一定是發諸自己真心誠意地希望眾生離苦得樂,希望不傷害到眾生。慢慢學著將心中那狹伐諍勝的雜質給去除、凈化,讓自己所想、所講、所做的一切都很單純,只是單純的為他、利他。『始而勉強,終而自然』,相信這樣的自己,會一天天離聖道近些!(待續)

【注釋】:

1.《論語.雍也第六》。

2.請參見《妙心雜志》97期(2007.1.1出刊)釋品題。

3.《禮記.學記》。

4.《論語.學而第一》。

5.《論語.述而第七》。

6.《楞嚴經》卷六(大正19.132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