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法句經講記(二十九)

法句經講記(二十九)

釋傳道主講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貳、釋頌義及因緣

3.彼亂已整 守以慈仁 

見怒能忍 是為梵行

彼,音(鄙)pi2邊己切

梵,音(范)hoan7喜倦切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彼」,指我們的內心內心的散動惱「亂」,因為依照佛說諸定法而修習,「已」得調伏「整」治而能專一。然而只是沒有雜念、不胡思亂想,在佛法的修學是並不足夠的;平正專一的心,還要「守以慈仁」──以慈悲心自持,進修慧學。悲智兼習,才能於順境中,不迷失自己,不忘失自己求成佛道的究極理想;而於逆境中,也才能不因被(「見」,被之意)環境眾生逼迫惱害,橫生慍「怒」而「能」安「忍」堅定地向目標前行。如「是」之修行,始能成就清凈梵行」。

要調治我們的散亂心,不難;只要按照佛陀祖師大德所說方法,次第修習,循序漸進,淺者也可達到精神專一而暫伏煩惱慈悲自己的親人友朋,以及與自己沒有利害衝突,或者比自己不幸的人也不是太難;只要本乎人性中原有的愛與同情,再怎麼慳吝之人也可多少成就一些利他行。所以,偈中所說的「彼亂已整,守以慈仁」,就某種層次而言,是並不太難的;但要做到「見怒能忍」,就十分不易了!不單「見怒能忍」,而還能慈悲寬容加害自己的怨敵,那是難中之難!

『受人損害時,會引起瞋忿的反應,取敵視、反抗、報復的行動,這確是凡夫本性。』1一般人遭逢逆境,不是否定外來的一切,自覺委屈、無辜和不被了解;就是妄自菲薄地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一無可取。身處橫逆而能跳脫忿恨不平……等等的被害情境,那非透過佛法智慧,來深觀緣起不可。藉由如實正觀世間因緣的聚合離散,及其所以成、所以毀的條件因素,抽離自我中心的觀點,換個角度與立場去看待同樣的人、事、物,一切自當從此改觀!

人生世間,盡多是缺陷苦迫,而這些缺陷苦迫,又有大部分是來自人與人之間的傾軋諍斗。為何而諍?古賢有雲:『名利之所在,乃眾人所必爭。』佛陀則更切中地指出:『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姐妹親族展轉共諍。彼既如是共斗諍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姐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斗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杖轉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2所以諍什麼,不是重點;重點是:只要自我愛、見不斷,凡夫世界裡,就什麼都可以諍!

使我們得以深刻地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是來自我們本身,而非外在的一切;縱使將別人打倒,都不能就此而成立自己。那,又何須諍?只是,眾生多數時候是愚迷的,總要將一切牢牢地抓在手中,才感到安全;而從不問:有什麼,是可以緊緊抓住而不變易的?這所以,諍成了世間的常態。盡管你不想捲入它,都不能免於被那蕩漾的餘波所震。

當面對他無情的誹毀、挑撥、排擠、激惱時,我們要不要忍?當面對他人異樣的眼神、異樣的臉色、異樣的態度時,我們要不要忍?當我們善心善意、克己為人,卻換來他人的冷漠和質疑時,我們要不要忍?如果你認為:『我必須忍受這屈辱』,那這口氣可能就難以下咽了!即使勉強吞下,大概也會嚴重的內傷!

印順導師解釋說:『忍是意志堅定,經得起打擊,受得了磨難,不問怎樣艱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來的影響,而改變宗旨,或者引生罪過。』3面對挫折,能夠不瞋、不惱、不憂、不忿,而安心堅定、一如平常地克盡己分,這般的忍,是多麼高貴而令人深心嚮往的德行呢!

一般凡夫喜好批評人、議論人,而害怕受到批評、議論──不管是善心或者惡意。我們何不試著改變這樣的心態,借著別人的批評、議論,虛心的檢視自己的動機是否純良?自己的方法是否偏差?到底自己在哪個環節出了錯,才引起別人的疑慮和誤解?先把問題的癥結找出來,再將屬於自己的部分加以修正。如果問題是出在別人,那就把別人的問題還給他,不再讓它困惱自己!

『要知自身的失敗,決不單是為了他人的損害破壞,主要還在自身的不健全。換言之,自己才能損害自己。……眼前的受損害,受冤曲,在自己如法的進修中,沒有不被了解而恢復的。唯有自己不向上,到死而德業無成,才是憂慮的。依佛法,不要說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屈辱,犧牲,在無量的生死過程中,這算得什麼?唯有不能趣向佛道,永遠在生死中頭出頭沒,才是可悲哀呢!所以不應該瞋忿報復,而應該安忍。而且,向怨敵瞋忿報復,並不就是恢復已受的損害。』4

所以,有什麼好諍,有什麼好不平的?自己真誠為法、為眾生所付出的一切,並不因為別人的否定、質疑、曲解而有損啊!如果別人中傷得了我們,那表示自己還不夠圓滿,還不夠健全;對於這樣充滿缺陷而不能滿足眾生要求的自己,只有深深的感到慚愧和抱歉!因為深知自己始終不可能合於別人的理想,一如別人也始終不可能合於自己的理想,因此,願意放棄對別人的要求,轉而要求自己。不是要求自己達成別人的理想,而是要求自己達成自己的理想,要求自己作自己理想的人

「見怒能忍」,別人之怒,如果是來自彼此理想的不能相合,理念心性的迥然別異,那自己甘心接受一切的非議,也甘心接受一切的陶煉!別人之怒,如果是緣於自己言行態度上的傷害,那自己甘心為自己所犯的錯付出代價,也真心願意從此修正自己的疏失!別人之怒,如果是由於對自己的誤解,那自己甘心等候時間來證明一切,也樂意把握因緣自我表白。不因此而怨天尤人也不因此而憤世嫉俗;不因此而自欺欺人,也不因此而萎靡退怯;而只是一次又一次坦誠的面對問題、面對批評,一次又一次勇敢的面對自己、檢視自己。自己要不要刻意去忍?不,自己只是透過別人之怒來認識自己、認識對方,也認識自己所處的世間;自己只是透過別人之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也不斷地增上!

4.至誠安徐 口無粗言

不瞋彼所 是謂梵行

徐,音(詞)su5時渠切

口,音(苦)kho2去古切

麤,音(粗)chho1出姑切

瞋,音(親)chhin1出巾切

彼,音(鄙)pi2邊己切

梵,音(范)hoan7喜倦切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內心至誠」懇到,身行「安」和穩重(「徐」,穩重、溫和之意),「口」不說「粗」惡的「言」詞以傷人。對於他人(「彼」)「所」有的一切知識能力成就功德等,「不」生「瞋」忿嫉恨,而能安於戒定慧的熏修,以清凈自己的語意行,如「是」修行,終得成就而「謂」之清凈梵行」。

身語的發動,來自我內心的意業;內心有好有惡,才發為言語身行來表達。雖然各人所好不盡相同,但是對於喜好者表現出來的歡喜踴躍,大抵沒有太大差異;然而對於所惡者──不管他厭惡的理由為何,各人的表達就大相徑庭了!甚且,表達憤怒不滿的方式,還攸關各人的涵養與修為

所謂盛怒之下無真理,因為彼時怒焰高張,事實如何是很難看得清楚了,腦海中唯一浮現的,大概就是宣洩自己的怒氣,而且是極盡所能,將所有粗惡的言詞全罵出來,將所有憎惡的表情全擺在臉上,唯恐這世上少一個人知道他在脾氣、他受委屈似的,後果如何,當然是在所不計了!

我們可曾問過自己:真的有必要如此來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嗎?我們可曾問過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重施故技,問題可有了改善?事情可得到了解決?如果我們的情緒只讓問題變得更棘手、更復雜,更難以解決,那何不嘗試作改變,而只一味任性而為?何不學學有效的表達,來共同解決問題,而甘心作那泡在羹湯中百年不變的湯匙?

如何在盛怒之下口無惡言;如何在怒火中燒之際,讓自己的理智蘇醒?這非得在平日痛下功夫,反省自己、調柔自心不可!首先,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瞋心一起,會引生如下的過惡:5

『一、壞色』:相信每個人都見識過別人發脾氣樣子,但是大概從沒見過自己怒氣衝天的醜惡嘴臉;有幸一見,肯定不只退避三舍!林肯先生說:人過了四十歲,就要為自己的容貌負責。佛法則說:『心如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6這不但說明了相由心生,而且心色(心理生理)還是互相交感、相互影響的。所以時常發脾氣、『格面昌』的人,在容貌上、氣質上,終會產生相當程度的變化,連身體都不容易健康

『二、失辯』:瞋心一起,身上所有的感官就像管路不通似的,不僅思路不明晰,而且看也看不清楚、聽也聽不清楚,連話都不說得明白。不管自己有沒有道理情緒沖動起來,為自己辯白解釋的能力肯定大打折扣。

『三、善士遠離』:常起瞋恨的人很難和他談論什麼事情,更別說是委以重任了!任何性格的養成都不是一日,而一旦習以成性,動不動就是這樣表現出來,或者表面上人不說,但不免是和我們逐漸疏遠了。善士益友遠離,這真是人生一大損失呢!

『四、毀戒』: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7,瞋習重的人不障礙別人向善,更為自己的修行設下重重層層的障礙。瞋忿一起,火燒功德林,好不容易修集的利他功德,全被摧毀不說,還可能因為一時的難忍,而犯下種種毀戒的惡行

『五、墮落』:別慶幸自己只是小瞋、小惡,罪不至此,要知道積集小瞋、小惡,也是會由微小轉廣大,而令自己墮落惡趣的。與其日後追悔,何不痛定思痛,就此改變自己的瞋習呢!

瞋他既有上述的過惡,那我們該如何不起瞋心呢?或者,我們該先問問自己:為何而起瞋心?凡夫眾生很可憐愍的,見別人比自己有才華、得人緣、受倚重(或許事實並不如此,只是他的主觀認定),內心就會因嫉恨而生瞋;見別人的一切不如自己,又會因嫌惡而鄙視。真的!這眼高手低的自己,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啊!因為眼裡只看見自己,卻不能真正的認識自己,所以不免把自己的一切過分的昂揚,而其實極度的缺乏自信。因為自己眼裡看不見別人的努力和付出,所以不免輕忽或否定別人努力的成果,這還是不能自我肯定的另一種投射!

如果我們能試著反其道而行,試著擺脫既有的思維至誠謙卑地看待一切,迥異於從前所認定的事實便會悄然浮現。將自心放寬平吧!你會發現世界比原來美麗許多!讓自心多一分虔敬和尊重吧!你會發現別人比自己原來認識的要可敬許多!而自己的人關係也會比原來好許多!能夠肯定自己,安心自己的本分、本業上努力心安身亦安。心地調柔,動身發語慈和安詳,令人樂於親近,無論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就,那對於人所成就的一切,自能見賢思齊而不生嫉恨,見不賢內自省,非但不生嫌惡,而更充滿同情的慈悲,這便是本偈所要告訴我們的。

7.少欲好學 不惑於利 

而不犯 世上所稱

惑,音(或)hek8喜極切

學佛法的行者,時時刻刻對於衣食等資生物,在沒有得到的時候,不妄希求多得,已獲得的不嫌少、不嫌不好。能如此「少欲」知足,「好學佛法,心心念都在菩提心上轉,就「不」會眩「惑於」名「利」、權位等的追逐。

學佛法的行者,時時刻刻常懷慈悲「仁」恕之心對於別人的煩惱苦痛,即能生起體諒與同情,「而不」會違背自己的本願,侵「犯」損害他人;更不會在言詞上予人難堪,在行為上予人傷害,在態度上予人敵視。這樣的人,不但為「世上所稱」譽,而且人人樂於與他親近,領受他的化導。(待續)

【注釋】:

1.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新版增注本),頁297。

2.《中阿含》卷二五《苦陰經》(大正1.585上)。

3.同注1,頁295~296。

4.同注1,頁297。

5.同注1,頁298~299。

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九(大正10.102上)。

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九(大正10.258中),原句為「起一瞋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