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大陸佛教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兼論佛教主體精神與世俗化傾向的調適
宗性
一、前 言
八十年代以來,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潮中,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斷落實,佛教事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可以說是佛教事業在新時期春天的來臨。2001年12月10日至12日,在京舉行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盛況空前,江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總書記的講話,從國內外宗教形勢、宗教的社會關係、宗教事務的管理以及支持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等多角度,對宗教工作做了科學的分析,是當前宗教建設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綱領性講話。因此,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召開是當前宗教事業第二個春天的來臨,帶來了宗教事業謀求自身發展的新機遇。會議還特彆強調「要支持宗教團體加強自身建設……要指導、幫助和支持宗教團體結合各宗教的特點,加強思想、組織、制度等方面的建設」,由此可以看出,黨中央對宗教界加強自身建設的高度重視及關懷。
今年,全國及全省又相繼召開了第七屆佛代會,會上對當前佛教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客觀分析,對末來佛教發展的方向作了規劃。會議號召所有的佛教徒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素質。
總之,無論是從外部宗教政策來講,還是從佛教界內部發展趨勢來看,加強自身建設都必須引起教界同仁高度重視。有鑒於此,筆者想就佛教自身建設中,佛教的主體精神如何健康的傳播所面臨的一些機遇與挑戰,談一些個人的體會,以此就教於諸方賢達。
二、當前佛教傳播的歷史機遇
佛教自公元前後傳入中國後,在中國兩千餘年的傳播過程中,由於歷代祖師的盛力弘揚和精心闡釋,以及歷代大德為法忘軀、捨身護教的精神所致,佛教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圈,對中國社會及日本、韓國、朝鮮、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周邊國家(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佛教在中國兩千餘年的成功傳播,充分說明了佛教具有在不同的社會和時代契理契機傳播的圓融性。這些成功的經驗,為當今佛教的傳播提供了文化機遇和典範。
然而,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以及與國際間的頻繁交流和相互合作,中國大陸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以及市場貿易的自由化,社會大眾用自身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隨之產生的迷茫與困惑,燥動與失落也不斷俱增,這些內在的心靈困惑,其外在表現就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不協調發展。同時,中國社會自鴉片戰爭以來,飽受了近百年戰火的痛苦,社會大眾對安定與和平表現出極大的期望。而佛教文化不但注重心靈的凈化,調和心靈的順序,重視心智的培養;並且佛教提倡協調個人與社會人群的關係,倡導社會大眾在奉獻中忘我,在忘我中覺悟,在利益人群中充滿喜悅,在充滿喜悅中身心安樂。佛教文化中這些精神理念,正包含著解決和緩和以上社會現象的方法。因此,社會大眾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不協調發展,以及社會大眾對安寧與和平的熱愛,為佛教的傳播營造了廣闊的空間和自由度。另外,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不同國家間的文化交流,以及相同文化間不同學科的交流,當代中國呈現出文化多元化的景象,這為佛教文化的傳播提供了難得的良機。
鑒於歷史提供的文化機遇及現實提供的社會機遇,我們完全可以運用佛法的智慧,將佛法圓融於社會文化的多個層面,從不同角度來闡發佛法的宗教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理論學、教育學、美學、關係學以及佛教藝術及其與其它藝術的融合,有利於開拓和塑造多元化的佛教文化。總之,當代中國大陸佛教的傳播,有著十分可喜的機遇。如果能把握好這些社會提供的歷史機遇,努力開拓進取,必然會給佛教在社會的傳播帶來光明的前景。
目前,人類社會已進入了全球化的信息時代。近年來海內外佛教界有識之士都在關注一項重要課題,即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如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並且又能爭取持久的生存和更大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佛教文化如何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問題。這也是中國佛教在歷代傳播過程中,必須首要協調和處理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只有處理好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係,才能使佛教文化的內涵能有機的關照時代、社會,深入文化領域,與社會大眾交匯融攝,更好地為社會的穩定、和平與發展發揮佛教界自身的優勢。但是,要把握好佛教文化從傳統走向現代這一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是需要有勇氣、魄力和智慧的。在這一過程既要保持佛教文化的主體精神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受損害,又要使佛教文化更好地服務於現代社會大眾。但是,從當代中國大陸的佛教發展的形勢來看,似乎有逐漸偏離佛教主體精神的框架而朝著世俗化方向傾斜的趨勢。
所謂佛教的主體性,簡單地說,就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及真正精神,就是真正能體現出佛教不同於其它哲學、宗教、文化等的鮮明特色,這些鮮明的特色所具有的價值和能發揮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哲學、宗教、文化等所不能取代的。因為只有當佛教文化所具有的價值和發揮的作用,是其它文化所不能取代的時候,佛教文化的存在及其發展才有意義,才不會被社會所忽略和遺忘。比如佛教的緣起論(世界觀)、因果律(善惡觀)、解脫論(生命觀)等核心理念,是與其它宗教所不共的。
所謂佛教的世俗化傾向,簡單地說,就是佛教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一味地迎合世俗的低級需求,違背佛教的核心理念及真正精神,脫離佛教文化的主體性軌道,形成世俗化的佛教文化。而這種世俗化的佛教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又會喪失其佛教文化的價值,並且更不能為社會的穩定、和平與發展發揮作用,其生命力十分短暫,只會階段性的存在。
對於這一課題,佛教界許多有識之士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們還應看到,中國大陸以市場經濟為中心的社會建設,給佛教傳播帶來的新的挑戰仍然存在。眾所周知,旅遊觀光是中國大陸經濟建設中的支柱產業,而許多佛教寺院因其所處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的優勢成了旅遊觀光的勝地。許多寺院為了配合旅遊事業的需要,不得不增設旅遊服務項目,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商業經營中,從而削弱了寺院理應是傳播佛法的場所的社會教化功能以及自我修持的宗教功能,帶有明顯的商業化傾向。另外,大多數信眾由於對正信佛教的內涵理解不夠僅僅停留在消災免難、求財求名的層面,許多寺院為此而加大了帶有濃厚的民俗化色彩的經懺佛事的力度,以滿足部分信眾的需求,帶有濃厚的民俗化傾向。這里需要解釋的是,筆者絕無貶低民俗化佛教的意圖。相反,筆者認為,民俗化佛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合理性的,是佛教為了接引社會大眾,在佛教主體精神的框架下所開設的方便法門。比如絕大多數經懺佛事,其原始用意是為了利用音聲佛事贊嘆三寶的功德,或者是為了懺悔罪障,讓內心得到凈化,或者是為了自我修持而制定的儀規精神。但是,這種合理性正在不斷的被淡化,值得引起反省和注意,讓民俗化佛教回歸到佛教真正精神和主體性框架中來。總之,佛教的逐步商業化及民俗化形成了佛教世俗化的不良傾向,這種現象不利於佛教真正關懷生活的主體精神的傳播,成為佛教主體精神傳播的嚴峻挑戰。
但是,種種社會現象表明,社會大眾對佛教的需求並沒有減少,這就要求佛教界人士如何順應時代,把握機遇,面對挑戰,敏睿的洞察社會,在佛教傳播的方法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也就是說,如何處理好佛教傳播過程中,佛教主體精神與世俗化傾向的關係。
筆者以為,要想處理好佛教主體精神與世俗化傾向的關係,必須在二者之間找到調適點,這一調適點就是必須加強兩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方面是把握好佛教主體精神的適用性,另一方面必須對寺院的職能有明確的認識和界定。
所謂佛教主體精神的適用性,就是佛教傳播必須考慮社會大眾的需求心理。而當代中國大陸佛教的傳播,與社會大眾的需求心理似乎有脫節的譏嫌,對佛法的解說太玄奧化及專業化,不利於社會大眾理解和接受。因此,佛法在傳播中,必須對佛教的主體精神作大眾化、生活化、通俗化的調適,讓社會大眾能充分理解佛教的主體精神,自然就能避免世俗化傾向的擴大。只有這樣,才能保正佛教在傳播過程中,既能保持佛教主體精神不受影響,又能避免世俗化傾向的漫延,維護佛教健康的形象。
另外,當代中國大陸的許多名山大寺,由於受各種內外的因素影響,對寺院的職能認識十分模糊。寺院雖然是旅遊聖地,也是文化資源,但更重要的是,寺院是傳播佛法的道場,肩負著教化信眾及僧團自我修持的重任。而大多數寺院在這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並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寺院具有的教化社會的功能及自我修持的宗教功能日趨削弱,喪失了其作為寺院的真正含義。因此,當今佛教的自身建設,對於佛教寺院的職能定位必須明確,既要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更應該讓寺院在職能上作出方向性的調適,使其成為名符其實的道場。
筆者以為,要想作好以上兩方面的工作,必須從以下五項工作著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一、重視佛教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趙朴老生前非常注重佛教的文化性特徵,並對佛教文化的內涵作過精闢的論述。總的說來,佛教文化工作的重心,就是從橫向上研究佛教文化與其他文化間的互動關係,從豎向上研究佛教文化自身發展的自動規律,從而把握佛教文化的適應性、圓融性,為佛教文化的傳播提供理論參照。
第二、加大佛教教育的力度和廣度,提高佛教徒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因為佛教徒素質的高低,影響著佛教在社會大眾中的象。佛教徒大致可分為出家眾及在家眾,因此,佛教教育除了重視出家眾的培養和提高外,在家眾的教育也不能忽視。既要大力加強出家眾的專業化教育,更要拓寬在家眾的推廣式教育,從而全面提高佛教徒的整體素質及綜合素質,樹立佛教徒的良好社會形象。
第三、調整佛教界弘法觀念,採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弘法方式,全面推進佛教社會化進程。佛教界在弘法的過程中,應本著關照現實、透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的原則,以通俗化、大眾化、生活化的靈活弘法方式,推進佛教社會化進程,讓社會大眾共同分享佛陀的智慧,增強社會大眾對佛法正信正行的勇氣。
第四、佛教應本著 「來自十方、回報十方」的感恩理念,投身於社會慈善和公益事業。佛法的傳播絕不是孤立的,需要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幫助;同時,佛教界也應以「知恩報恩」的姿態,回饋社會各方面的關懷和支持,增強社會各界對佛法的認同感。
第五、理論聯系實際,豐富宗教自我修養的內涵。佛法的宗旨在於凈化心靈,啟迪智慧,提升個人內心的心智修養。佛教界必須本著「聞、思、修」的原則,通過禪修、念佛等多種形式,提高宗教自我修養的氣質。
總之,佛教界如果能從以上五方面(文化、教育、弘法、慈善、修持)工作著手,紮實加強自身建設,既能發揮佛教主體精神的適用性,又能充分發揮寺院的宗教職能。這樣,既能保持佛教主體精神持續健康的良性循環,又能遏制佛教世俗化傾向的漫延。
五、結語
因此,當前佛教自身建設工作,必須把佛教傳播過程中,佛教主體性與世俗化傾向的關係處理好,變機遇為挑戰,化淘汰為生存,保持佛教的主體性不受損害,維護佛教的健康形象。為信教群眾提供正信、正行的佛教文化,引導信教群眾進入佛教的智慧大海,凈化社會大眾的心靈,啟迪社會大眾的智慧,才能真正的為當代社會的穩定、和平與發展服務,才能真正的實現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