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息怨

息怨

演培法師

我能來和諸位談一談佛法,心裡感到非常的歡喜!講到佛法那是很深廣的,現在只能提出一點來說。我所要和諸位說的,只是一個「怨」字,也就是佛陀對於「怨」所抱的一種態度

人與人的相處,照理是應該很親愛很和善的,不應有什麼怨恨和仇視,可是由於各人的個性不同、知識不同、為人不同,往往因為一點小事發生極大的爭端,由於爭執不休,於是就造成冤家對頭這是世間到處可見的事實,在諸位當中,也一定有很多的人,有這樣的人生經驗,彼此既因互相爭執而對立起來,我們還是讓他就這樣的敵對下去呢?還是要設法解除彼此的仇視呢?關於這一點,在我認為:為了大家的和樂相處,為了大家的精神愉快,還是把那不詳的氣氛變化而為善才好。我國有句古話說:「怨家宜解不宜結」,佛經中說:「不可怨以怨,終以得休息,行忍得息怒,此名如來法。」這是佛法解怨的方法。的確,有怨終須解除,如為解除,那是很苦的,而解除的唯一利器,就是一個「忍」字。老實說,你不想解除怨仇則已,如果要想解除的話,那你必須舉起「忍」這一利器,才能徹底地斬絕怨恨的根株.不然的話,以怨而去解怨,我告訴你,無論怎樣,都是解除不了的。以無怨恨而和愛心去解除彼此的怨恨這是宇宙永恆不變真理,哪怕是天翻地覆,海枯石爛,這一真理是不變易的,所以,以忍息怨,是最犀利的武器!

話雖這么說,但世間的人往往忽略這一點,以為必須鬥狠,打倒對方,才夠稱為強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好像就被認為是弱者似的,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請諸位靜靜地想一想看:假定我們都以強者的姿態出現,誰也不肯讓誰,誰也不肯饒誰,試問這個人世間有什麼和樂、溫暖可言?現在,世界這樣的紛擾,人類陷於這樣苦難,走遍世界每個角落,找不到一點祥和之氣,推求它的根本原因,還不是由於我們人類不能忍讓而互相怨恨所造成的嗎?更何況怨恨在心,正如一根芒刺刺在心上一樣,雖說痛得那麼厲害,但因為是在裡面,而在外面不大看得出,所以雖在他人不覺得怎樣難過,然而在自己是感到非常痛的。這么說來,怨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雖被認為是個很小的問題,可是果真仔細地想一想,那不是這么簡單的,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有人生問題的大問題。這樣一個重大的問題,卻為極大多數的人不重視,這不能不說是人類一大悲哀!

說到這里.或者有人要問:怨這種東西是怎樣發生的呢?關於怨的發生,說來是有原因的,但最主要的一點,在於自己對於人所有的行為,看不顧眼,雖在口頭上,不一定就把它說出,而在內心裡,卻已感到深深的不滿和憎惡,於是就怨恨在心,老不能忘懷。

舉個最現實的例於來說:如一個銀行快要倒閉而發生擠兌風潮的時候,原在銀行放有存款的甲乙二人,甲先得到了這個消息,於是就把自己的存款提了出來,可是甲沒有通知乙,等到乙知道這件事,而銀行已經倒閉了,於是一個也沒有取得回來。原來乙的生活得很可以的,但因受了銀行倒閉的影響,經濟一天天困難生活一天天的艱苦,於是就想到:假使當時甲來通知我一下,使我將款提出來,那我今天不是不會這樣貧困了嗎?可恨的那個傢伙,為什麼不通知我呢?這樣想來想去的時候,就開始怨甲,一看到甲,就老大的不高興,因而慢慢的彼此互相敵對起來,甚至弄得拼個你死我活。世間的許多糾紛,大約都是這樣來的。

可是,我們做人,不能光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單為自己著想,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多多的替別人想一想.就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甲之所以不通知乙,並不是他真的要使乙變成窮光蛋,過貧苦的生活,或者因為時間迫促,來不及通知,或者因為自己很忙,忘記去通知,或者以為乙已取回他的存款,毋須通知。做人果真能這樣的多多替人設候,那還會懷恨別人嗎?那還會抱怨別人嗎?那還會仇視別人嗎?老實說,那是不會的;所以,我們對於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要從同情心、諒解心去看他,不要從猜忌心,仇視心去看他。這樣你既不埋怨別人,別人對你也就有了好感.做人,既以無怨心與人相處,一人如此,人人如此,在自己方面,可以減去怨憎痛苦,在家庭方面.可以造成和樂家庭;在社會方面,可以形成有秩序的社會,所以我們必須不要與人結怨,假使有怨,立刻要設法解除,不要老是怨恨在心,而解除的唯一要道就是忍辱,就是寬恕!今天沒有什麼好的道理貢獻諸位,但就這一點,我們如果做到,就受用無窮了!

摘自《佛學講演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