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三諦三觀的來源與發展

三諦三觀來源與發展

  演培法師

  一
  中國最流行的佛法,有台、賢、禪、凈的四宗。在這四宗中,台、賢是重於教的,禪、凈是重於行的。雖說四宗各有他的所本,但都成立於我國,有著中國佛教的特色,所以一向為中國佛教徒所重。天台宗,在我佛教中,是有他的極崇高的地位和極普遍的信眾的。天台雖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聖教,但其中心思想及精義,實在於三諦、三觀及一念三千。一念三千說,出於天台大師的獨創,現在姑且不論。三諦、三觀說,據天台學者的一貫相傳,是傳承於印度的龍樹法門天台宗確與龍樹學有深切關係,但關於三諦、三觀,實有討論的餘地,因為在龍樹的全部著作中,沒有一處可以找出三諦、三觀的明文。
  三諦,就是真諦、俗諦、中諦;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依於天台學者的一向所說,三諦是根據龍樹的中觀論,他們認為最有力的明文,就是中論四諦品的「因緣所生法」一頌。三觀是根據龍樹的大智度論,他們常常引用智論「三智一心中得」的一句話,以證成他的所說有據。可是這兩個教證,是非常薄弱的。
  先來考察三諦的教證。龍樹學的傳入中國,主要的是中、十二門、大智度的三論。雖各論的談空說有,有廣有略,但其一貫的思想,不外說明二諦。二諦章說:「此四論(加入提婆的百論)雖復名部不同,統其大歸,並為申乎二諦,顯不二之中道。若了於二諦,四論則煥然可領」。因此可說,龍樹學,不能不本於二諦。特別是中論所開顯的二諦,更為明顯。如中論四諦品中,顯示佛法宗要時,明白的告訴我們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二諦章也說:「中論以二諦為宗,若了二諦,中論即便可明」。由是可知中論中心思想之所在。天台學者,雖說非常重視中論,但他引用「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一頌,以證成他的三諦說,不能不說多少與中論的本義不同。因為論主引說此頌,本意是為了成立一切法的緣起自性空,並非成立一切法的即空即假即中。所以論主說了此頌後,恐怕有人發生誤會,緊接著又說了「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一頌。此頌與前頌,是互相連貫而非彼此獨立的。把他連貫來讀,自然就會結歸到緣起即空,不會結歸到即空即假即中。但天台學者,文外取義地,把前一頌孤立起來看,所以就成了他的圓融三諦說。三諦圓融論,在後期的大乘經中,確也有他的線索可尋,但不應依附於龍樹的教義,作為自己的權證。假定龍樹在此頌中,真的是顯示三諦的,那他在末後的結句,就應說「是故一切法,無不是即空即假即中」,不應說「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前面也應說:「如來依三諦,為眾生說法」,不應說「二諦」了。既然標二諦,而又歸結到「無不是空者」,則龍樹的意趣何在,可以想見。
  天台學者三諦說的建立,把他公式化,處處套上三諦說,而並不問經論的本意。如金剛經的「如來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這樣的三句論法,經中是很多的。天台學者見了,以為就是說三諦。以為:「如來般若波羅密」是俗諦,「即非般若波羅密」是真諦,「是名般若波羅密」是中諦。其實,「般若波羅密」,是說緣起法,緣起是無自性的,所以「即非般若波羅密」;雖然是無自性空的,但決不是什麼都沒有,即空的緣起法,是宛然而有的,所以說「是名般若波羅密」。是名,即是假名的。『因此「即非」的,必然「是名」,「是名」的,必然「即非」,即二諦無礙的中道』,何曾是說圓融三諦?又如心經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明明是開顯二諦無礙中道,但天台學者,不顧下面結歸「是故空中無色」的明文,定說這是開顯他的圓融三諦。不從經論的文義一貫處去體會,而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是真諦,「亦為是假名」是俗諦,「亦是中道義」是中諦的三諦說。站在龍樹學的正義來看,我們是難以同情的。
  再考察三觀說的教證。天台學者講到三觀時,每每抬出北齊慧文大師來,以為文大師讀智論,讀到「三智一心中得」而有所契入,乃建立圓融三觀。可是我們讀破了智論百卷,徹頭徹尾,從來都沒有發現到過這一句。好在智論還現存世間學者可以檢查。據我們讀誦智論所知,在二十七卷中,有這么一段經文:「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密;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密」。龍樹在論中,先分別解說,什麼叫做一切智,什麼叫做一切種智。接著說:「復次,後品中佛自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為什麼道智是菩薩事,不是佛事及聲、緣事?因為道是修行的事。佛,道事已經圓滿,無須再行再知。聲、緣望於佛道,雖說還有功德未備,習氣未除,但他本分上的事,也都已經圓滿,所以佛及聲、緣不名道智,唯菩薩正在修道的歷程中,名為道智,所以說:「道是行相故」。論中又說:「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雲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曰:實一切一時得……雖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後次第,如一心有三相……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亦如是」。論中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就是二智於「一心中得」。雖說一心中得,也還有他的先後次第,那裡有「三智一心中得」的明文?又怎麼可說是非前非後而圓具於一心中的?
  二
  如上所說,我們可以明白的知道:天台學者用中論、智論的教證,以成立他的三諦、三觀說。那是勉強的,可說是不可能的!然則難道這完全是天台的臆說,而毫沒有他的根據嗎?不然!三諦、三觀的名稱,見於現存的仁王經及竺佛念譯的菩薩瓔珞本業經。
  仁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第三說:「無緣無相第三諦」;「忍心無二三諦中」;「三諦現前大智光」;「於第三諦常寂然」。在這諸句中,雖每句都說到三諦或第三諦,但第三諦是指的什麼,三諦又何所指,我們從經文中,完全看不出來。到二諦品中,才說出三諦:「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但此所說的三諦,是否可以即是上來所說的三諦,那還是個問題。受持品第又說有三諦三昧:「世諦三昧真諦三昧,第一義諦三昧,此三諦三昧,是一切三昧三昧」。據此,仁王經中確曾說到三諦。其次,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第三中,講到十六諦的時候,於中說有:「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的三諦。在佛母品第五,顯示三諦為佛母時,又說:「所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是一切諸佛菩薩之母」。但於「所以者何」下,說明所以然時,卻又大談二諦,並且結說:「吾今為是大眾略說明月瓔珞經中二諦要義」。依名義看,既不怎麼顯了,三諦二諦間雜而說,似乎非常零亂,所以學者間,一向對於仁王、瓔珞二經,抱著懷疑的態度,說這不是印度傳來的經典,而是西曆第五世紀時,在中國所成立的。由於懷疑經典的確實性,對於三諦、三觀思想也就認為是由我國南北朝中期無名的經典作者唱出,不可求於印度的聖教量。但這種看法,我們不能同情。因為無論是從文字內容方面去看,我們確信兩部經,都是從西方傳來的,決不是中國人的創作。倘若國人有此崇高而偉大的思想那他表現這一思想所運用的文字,決不會如此地艱澀難懂,如此地前後不相關照。所以依我們的研究所得,不特深信二經是由西方傳來,而且確認這是透過唯識思想,含有非常濃厚的唯識色彩;又是含有非常濃厚的真常色彩。這是後期佛教的前驅經典,已傾向於真常唯心而還不曾圓熟。如仁王經說:「眾生最初一念,生得善,生得惡」,即是唯識說。又如仁王所說的三諦,就是唯識說的三性。辨中邊頌說:「境故,分別故,及二空故說」。遍計執性,是離心而外在的客觀獨立存在的境,也就是中說的「色諦」;依他起性,是指能變似的主觀分別心,也就是中說的「心諦」;圓成實性,就是二空所顯遍一切法的空性,也就是中說的「空諦」。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三性也就是真實,可見與經所說的三諦,除了次第稍有出入外,其意義可說完全相同。還有,宇宙萬有的諸法,雖說多得不可勝數,但唯識者以三性攝盡無遺,如攝論的所知相分,就是綜合一切所知而為三性來說的。仁王經說:「以三諦攝一切法」,「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豈不是兩者的思想更相吻合嗎?至於仁王經與瓔珞經中所說的五住煩惱,與勝鬘、楞伽經相合,同是後期真常大乘的特色,就是其他所說的什麼金剛寶藏法身藏、自性清凈藏……一切聖果無量功德藏等,無不徹底的顯露了真常思想。所以可說:仁王與瓔珞經,都是唯識學的,真常學的,都淵源於印度的。原來,無論是妄心或真心的教學,都是以空為不了義的,都是超有超空的「非有非空」,或「空有並寂」的中道。三諦說,與第三時教,有著密切關係
  至於天台所說三觀名稱,在菩薩瓔珞本業經賢聖學觀品中,也有明文可見:「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根據這個所說,可看出他是先觀重理的空,次觀重事相的有,最後到達空有無礙的中道三觀雖前後不同,但很近於從假入空證空性,從空出假見如幻,空有無礙,而見中道思想。這種說法,引發了中國學者思想,而我國學者也每以此去理解。經義是否如此,又是另一問題。中道,是中道第一義,即絕對的勝義性,唯識所說的勝義勝義。為表示勝義不離世俗世俗不離勝義,所以說名中道中觀家在未證悟以前的加行位上,確實是即有觀空,空不礙有的。然即在此二諦無礙的勝解觀中,深刻的了知空有相依相待,即能到達畢竟空寂實證。所以知道證悟之前是方便觀,要由如是的不斷觀察,才能證悟真勝義性。
  三
  三諦三觀思想,在經中是有根據的,天台宗成立以前,三諦說老早就從我國的北方傳到江南,作為這一思想的前驅者,就是三論學者。如廣州大亮所唱的「二諦是教」、「二諦是假名」,因假名而見中道,就吐露了三諦的思想中觀論講記說:「眾因緣生法是俗諦,我說即是空是第一義諦。二諦是教、是假名假名而有即非有,假名而空即非空;依假名空有,泯空有的一切相,這是中道所說雖略有出入,但他的空有假名說,就是說明了有是假名的非實有,空是假名的非偏空,依此而顯中道。雖說三諦,依然是假名與絕待的二諦論,不過立意多少傾向圓融而已」。這一思想發生,在劉宋時的廣州大亮就開始了。遼東朗大師南來,在攝山所說的「二諦為教」,就是本於這一思想而來。所以攝山門下,有「中假」義「中假師」。三論家的意思:如沉空滯寂,偏取空理,不能從空而即有;離假名而說空,是為小乘聖者大乘即有而空,當體中道,雖重於泯絕一切,但不離世俗假名
  三諦說的思想,由於遼東朗大師的傳布,梁代就已顯著的流行,這從嘉祥大師所敘述的開善智藏的二諦義,可以得到消息。開善智藏說:二諦同以中道為體,並引龍樹中論頌為證明:他以為:「因緣所生法」是俗諦,「我說即是空」是真諦,「亦是中道義」為二諦之體。二諦章中明開善所主張的二諦體又說:「二而不二,二諦即中道;不二而二,中道即二諦,故以中道為二諦體」。可是說中道,開善說有俗諦中道真諦中道、真俗合明中道三種中道。既以中道為二諦體,試問是以那一種的中道為二諦體呢?在三論家的正義看來,開善主以中道為二諦體,雖有從二諦踏上建立三諦的趨勢,但他所說三種中道,證於聖教量,「無所無當故,但有語言,非佛法中道」,中道尚不能成立,怎可以此為二諦體?考中道為二諦體之說,見於從高麗朗大師時的隱士周顒所作的三宗論,開善雖也聽說此義,但因「得語不得意」,故明以中道為體,而實還以真諦為體的。嘉祥大師意:中觀所說中道,實質還是勝義,不特是泯寂的,而且是融俗的,所以是即空即有的中道。因此,中觀的中假家,有有諦、無諦、非有非無中道第一義諦的三諦,不過有時可以把這三諦攝為二諦,即有無都是屬於世諦,非有非無才是第一義諦。至於開善,表面似說三諦,其實是說二諦。所以大乘玄論說:「今意有第三諦,彼(開善)無第三諦」。然據另一傳說,以為與慧思前後而活躍於梁陳時代的傅大士才是瓔珞三觀說的提倡者,唐荊溪湛然大師,在止觀輔行中,特別引用傅大士的「三觀一心融萬品」句,作為三觀說的證明。但荊溪與傅大士時代,相離已遠;傅大士是否說過這個話,在歷史上有沒有他的確實性,那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然而三諦、三觀說的思想,在梁陳時代已經盛行,可說毫無問題。
  四
  三諦、三觀說的思想,最初是由仁王、瓔珞二經而來;其後由三論師而漸次的發展。到陳代,慧思大師對於瓔珞經的三觀說,已給予深切的注意與了解,這從他的著作中,可以明白的看出。「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說有「無諦巧慧佛三諦」的三諦,這應該是從瓔珞經的三諦而來。「心數心性平等觀」、「初觀息解假名空」的平等觀,假名空的用語,也與瓔珞所說三觀相關。可見慧思禪師已著眼於瓔珞經的三諦、三觀說。「智者大師別傳中說智者在大蘇山親近慧思時,曾代替慧思講玄義,於中「唯三三昧三觀智有以咨審,余悉自裁」。由是可知慧思對於三觀是有相當理解的。智者既曾代講大品般若,則其對於所咨審的三觀智,或般若所說的三三昧,當也有相當的重視。不過,智者初期的思想,雖已注意到瓔珞經的菩薩行位及三觀說,但在他的「覺意三昧」中,還稱三觀為三三昧,說初觀是空三昧,第二觀是無相三昧,第三觀是無作三昧。到「次第禪門」出現,在六妙門的解釋中,才說從假入空觀是觀,從空入假觀是還,空假一心觀是凈;他的思想,已深受瓔珞經的影響。雖則如此,但還是歷別的次第三觀,沒有發展到圓家的一心三觀
  三諦說也是這樣,讀智者的初期作品,對於三諦,只是一鱗半爪的說到,並未曾作有條理有系統的敘述。但到智者決然入天台山棲隱,於九年的隱居潛修中,思想有了飛躍的進展。所以智者大師思想,可以明顯的劃分為兩個時期,就是天台棲隱以前的初期思想,與以後的後期思想圓融三諦,一心三觀,起初都淵源於仁王、瓔珞;但經過龍樹空有無思想的引發,於晚年到天台山後,才完成的。一心三觀是對別相三觀說的:先觀空,次觀假,後觀中,有其次第順序的,是為別相三觀;觀空,一空一切空,假中無不皆空,觀假,一假一切假,空中無不皆假;觀中,一中一切中,空假無不皆中。不經順序次第,而作圓融無礙的觀法,是為一心三觀圓融三諦是對歷別三諦說的:如瓔珞所說的先觀空,次觀假,後觀空假二諦為方便,雙照空假的二邊,入於中道,其中道是但中不融,三諦前後隔別,所以名為歷別三諦。對此而說的圓融三諦,是即空即假即中,圓融無礙的。圓融無礙的三諦,實是一法上的德用差別。空諦超一切法而重在「破情」方面,俗諦存一切法而重在「立法」方面,中諦超越言語思惟而重在不可思議的「絕待」方面。所以說空不離假中,稱假不離空中,言中不離空假,空假中三諦,具備破情、立法、絕待的三義。因此,三諦就是一諦,一諦就是三諦,所謂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無不中;三諦真是一體而互融的。
  如上所說,我們當可瞭然天台家的三諦、三觀思想大要。雖說天台大師的初期思想,重於五時八教的教判,到他晚年,才發展完成到三諦、三觀為其教義的中心學說。學習天台,如不能明白他的特色,在於圓教的教觀二門,那是不能獲得他的心要的。不過,我們必須知道的:他的所謂但中不但中說,實由中觀家的但空不但空的思想引申而來。本來,空有無礙,二諦相即,是龍樹學的唯一特色,唯識家,並不如此。從緣起性空的立場上講,雖是緣起即空,即假,即中的,但在說明的時候,卻是側重於離一切執著,而顯示畢竟清凈的。天台大師,本此思想,雖也談緣起性空的道理,但他重視空有無礙的中道,所以融攝差別的三諦,次第的三觀,建築在圓融無礙的基礎上,發展為希有難得的法門。然為令人生信起見,所以就引中論的「因緣所生法」的一頌,智論的「三智一心中得」的一句,以證自己所說圓融三諦,一心三觀是有根據的。其實,說他的思想曾受龍樹思想啟發,一點也不錯。沒有二諦無礙說,不會有三諦無礙說。沒有但空不但空的分別,就不會有但中不但中的建立。然若說這就是龍樹論的本意如此,那就多少與文義相違。思大師說:智者的證悟境界世間文字法師,誰也不能勘破的。因此,我們可以作一結束的說:依自己的觀心見地,發揮獨特的圓融思想才是天台的難能可貴的地方!如嚴格的依教典來說,那就不天台所長了。
  天台唯心說的探索
  天台宗,是我國大乘八宗的一宗,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他輝煌的歷史和特殊的地位,不唯如此,而且曾一度執佛教界的牛耳,支配著整個佛教思想界,所以學者要想真正認識中國佛教對於天台學,不能不作一番深切的探究。
  天台宗的創始者,依一般說,是智者大師,但吾人若再向前推一步,則還有北齊的慧文禪師南嶽的慧思禪師。約在南北朝時,北齊慧文禪師,依龍樹智度論及中觀論,悟得一心三觀之旨,以之而傳於南嶽慧思,思則傳於天台智者。由此可知,天台宗主要之一心三觀的觀法,並不是智者人所獨創的,而是由慧文、慧思所傳承的,然因智者於此又加上五時八教的判釋,完備的樹立教觀二門,大振天台宗風,所以後世智者為一宗的宗祖,復因智者是住於天台山的,所以又被尊為天台大師
  天台大師所創立的天台宗,從其思想體系方面去觀察,實不出於教觀二門,換句話說,由教相與觀心的相依相成,始有天台宗的成立。對此二大門,如有相當的認識,台家的教義也就思過其半。現我不想廣談教觀,只想就觀心門的成立,一論天台宗的唯心說。欲知天台觀心門的如何成立,首先不能不知下面所引的二文。
  第一智論卷第二十七說:
  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
  習,今雲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
  惱及習?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
  多,故次第差別說,欲令眾生清凈心,是故如是說
  第二中觀四諦品說: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於中,前者所引,在大品般若經中,是「欲以道智具足道種智,
  當學般若,欲以道種智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
  種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當學般若」之經文的解釋。龍樹說這一切實一時得,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於一心中同時具有,以之說為一心三智或一心三觀。至中觀所說因緣所生法的一偈,含有空假中的三義,是即一境三諦。三諦三觀是在主觀客觀方面分的,即在主觀方面,說為一心三觀,在客觀方面,說為一境三諦。因為如此,三諦三觀,固然不是別物,就是一三三一,也無什麼相隔,所以天台家特地把他說圓融三諦,亦即台宗觀心門的要領。有說:如以法華所說釋迦的實相觀,則中觀所說自是龍樹的實相觀,然而不管是佛或菩薩的實相觀,都是立本於唯心說的。不唯如此,如果廣取諸經諸論的意思來看,所謂大乘,一切是唯心教;唯心教,可說是大乘的所以。智旭大師說:「大乘者,心性異名也,或此心之體,即是大乘也」。因為如此,所以天台學者,論教相觀心二門時,同以一心為本,如四教儀說:
  問曰:四教從何而起?答曰:今明四教還從前所明三觀而起……問曰三觀復因何而起?答曰三觀還因四教而起。問曰:觀教復因何而起?答曰:觀教皆從因緣所生四句而起。問曰因緣所生四句因何而起?答曰因緣所生四句即是心,心即是諸佛不思解脫諸佛不思解脫,畢竟無所有,即是可說,故凈名杜口默然無說也。有因緣故,亦可得說者,即是用四悉檀,說心因緣所生四句,赴四種根性,十因緣所成眾生而說也。
  這一段文,是辨教觀的關係,謂教依觀而起,觀亦依教而生。所謂教,就是藏通別圓的四教,所謂觀,就是空假中的三觀。沒有三觀,四教就不得起,為什麼?因四教是不出空假中三者的;沒有四教,三觀就不得立,為什麼?因三觀實為藏等四教的實踐。如此,那四教三觀又是依於什麼而起的呢?是依因緣所生法的四句而起的,因緣所生法的四句,雖則可以說是實相,但現在姑且把他叫做心。然而這心,究是理心呢?還是事心呢?從上所說心是諸佛不思解脫等看來,無疑這是屬於理心,不過從事理不二,性修不二來講,事心實即理心,理心亦即事心,所以我人的一念妄心,就是諸佛所悟的不思解脫真心真心本是不可說的,但由於因緣又不得不說,四教所說,實是為此。因而天台所說,並未出於唯心說的常例。
  智者師事於南嶽慧思,慧思師事於北齊慧文,這是前面曾經說過的,但慧文的用心在於什麼地方?我們不可不首先了知。慧文的思想,雖無其他文獻可征,但依智論及中論來看,智論的一心三智之文及中論的四句之文,不僅是他用心所在,而且為慧文、慧思相承的根本精神,這點可說是無所疑。三智三觀,既都屬於觀心門,因而慧文的思想也就必然的側重於主觀唯心論的方面。繼承慧文思想的慧思,以龍樹為指南,接受大般若經的空思想,特把唯心的說明,加於萬有諸法之上,雖沒有另外說明其所以唯心的理由,但從他銳意抱取禪定主義來看,可說是個唯心主義的實行者假定有人慾就慧思以求唯心的說明,自然只有依於大乘止觀大乘止觀,如其題目所示,雖則是止觀的實踐,但按題下所標「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的十字看,本書就名為南嶽的唯心論,似亦未嘗不可。為什麼?要知此書內容,主要分為五段,而每段所顯示的,都是唯心義。現在不妨簡要的把他敘述於下:
  第一明依什麼而修止觀之行,這在論中告訴我們,是依一心而修,並且就此一心列出自性清凈心,真如佛性法身如來藏、法界、法性等的種種異名,以示止觀本體,同時復就一心之理,加以詳細的解說。其中的義理,以大乘起信論為立腳地,以如來緣起之意辨之。有說「大乘止觀大乘起信論末論」,有說「大乘止觀大乘起信論釋論」,可謂都說得非常有意義。如大乘義章的八識表,是依大乘起信論所說成立,今此大乘止觀的根本精神,自亦可說在於大乘起信論,既然如此,本書全部的唯心思想,當也可以推知。其次,止觀境界以下的四大段文,是就止觀的實行,以辨明他們的因果止觀是依一心所成立的,其以一心為所緣的境界,自不用說,但以一心的那一點為所緣境,在第一段中還沒有顯明的指示出來,是以到第二段,就明顯的告訴行人,以真實性、依他性、分別性的三性,為止觀之境。第三明止觀的體狀,同就三性來觀察,以辨止觀止息的狀態。第四明止觀的斷德,首依三性的止觀,斷一切的無明妄想,進辨如何的得始覺的真智。第五明止觀作用,是敘成佛以後所有的作用,為無限絕對。關於這些,大乘止觀法門卷第四,以頌總括的說
  「心性清凈諸法唯一心;此心眾生此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還無二相;一心如大海,其性恆一味,而具種種義,是無窮法藏。是故諸行者,應當一切時,觀察自身心:知悉由染業,熏藏心故起;既知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應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復念真藏心,隨熏作世法,若以凈業熏,藏必作佛果」。
  如上所說可以知道,大乘止觀的五段文,後四全就真實、依他、分別的三性所顯示的,但所謂三性說,原是解深密經一切法相所說的。真諦譯的顯識論、轉識論、三無性論等,玄奘譯的攝大乘論本釋,成唯識論等,屬於唯識教系的論典,大談三自性,固沒有什麼可異,而南嶽著作,採用法相的三自性,實在使人有點感到希奇的。不唯本書如此,就在隨自意安樂行及無諍三昧等,也都說到自性這一論題。南嶽著作,本以般若經及法華經的思想基礎,而有異於龍樹之空思想的,可是大乘止觀法門這書,一反向來的立場,以華嚴經思想基礎,以扶助大乘起信論及攝大乘所說,成為一部最有力的唯心主義的著作。所以欲研究佛教唯心論的哲理,此書不可不讀。讀了此書,一方面故可了知佛教唯心的真理,另方面亦可認識南嶽慧思的中心思想所在。
  前面說過,天台宗,是依法華及龍樹的中論所成立的,但法華經及中觀論,不論那一種,其思想都不是立於唯心基礎上的,亦即是說,在物心的二者中,不置重於心的一方面,而是對於物心同等重視的。所以天台宗的思想,如就其教系的根本來說,不獨不是立唯心說,且是反對唯心說的,退一步,就說天台同樣是立唯心說,但那不是在哲學的理論方面,而是在宗教的實際方面。如就理論說,既不是唯心,亦不是唯物。根據天台教義說:宇宙萬有的諸法,不管是什麼東西,無不當下就是真理,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正是說的此旨。然欲實踐這修養法,亦即如何的去修止觀,就又不得不是唯心的了。因為如此,所以從實相教系而來天台家,亦可發現他的唯心思想。即在理論上,雖不是唯心或唯物,因為物心同體,但在實踐方面,不得不走上唯心的老路線,因此,天台家亦主唱唯心說。關於慧文、慧思的唯心思想,在前已大略的說過,現再就智者思想,一論他的唯心說,這本可從多方面來論證的,為節省篇幅計,姑敘說三點如下:
  一、就觀法歸於唯心的一法說:天台家的觀法,在摩訶止觀,雖分為十大章,但要在第七正觀的一章,於此第七正觀中,雖又分為十節,而要在第一陰入界境。章安大師固曾說十境的通別,而總括言之,第一陰入界境,通於第二煩惱以至菩薩境的九境,由此可知陰入界境範圍之廣了。所謂陰入界境,是指通常所說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的三科。這樣講來,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的依正二法,沒有一樣不是陰入界境。盡天盡地的所有萬有諸法可說都攝在這陰入界境的當中。但所規定的十乘觀法,依智者大師說,要去十二入、十八界,唯取五陰,於五陰中,又去前四陰,唯取第五識陰,一切陰入界,皆以心為本,所以以一心為所觀境。如摩訶止觀卷第五之二說:「然界內外,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雲: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為什麼要一定如此?這因台家將法分為眾生法佛法心法的三類:如就眾生法觀,眾生法太廣,實不易觀察,即使去觀察,由於太廣的因緣,很易流於緩慢的毛病;如就佛法觀,佛法太高,觀察起來,不僅困難,且由太高的因緣,很易陷於卑屈的危險;所以初心行者,唯有就最卑而又最近的自己的心法來觀察,比較容易成就。然如何以觀自己的心法?即以終日終夜活動非凡的我人一念妄想為所觀的對境,亦即於最近的心識發現最遠的深義||三諦圓融的妙理的方法,若問天台止觀的妙味在什麼地方,我敢說就在於此。因如天台發現的一念三千之旨,不唯在客觀上發見,而且在主觀上體達,以完成觀心的妙法之旨。 
  二、就三諦三觀歸於一心說:三諦三觀,本不是差別不同的兩種東西,在語文上所以說之為二,是就主客觀分的:謂在客觀上立名,叫做三諦,在主觀上立名,叫做三觀。實際,於三觀中有三諦的全體,於三諦中有三觀的全體,二者完全是同體的。譬如太陽放光明以顯自己的存在,當知三諦發三觀的慧光以顯三諦的真相,其道理是一樣的。要之,三諦三觀,同為一心中差別,並沒有他的別體。如摩訶止觀輔行卷三之二說:「圓頓止觀相者,以止緣於諦,則一諦而三諦,以諦繫於止,則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唯一念心而有三相……以觀觀於境,則一境而三境,以境發於觀,則一觀而三觀。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雖是三目而是一面……若見此意,即解圓頓教止觀相也。何但三一一三?總前諸義,皆在一心」。由是可知:雖則說是三諦,而實為一心的空諦,一心的假諦,一心的中諦,三諦相互融合,全不離於一心。什麼叫做三諦?就是真諦、俗諦、中諦;什麼叫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以三諦發三觀,固在一心,以三觀照三諦,亦在一心,離了一心,即無三諦,亦無三觀,從三觀三諦歸於一心看,可以想像他的唯心思想是怎樣了。
  三、就一念三千歸於一心說:一念三千論,為天台教觀二門相關的樞機。眾生法佛法心法,以妙字形容他而稱他為妙法的,固是這一念三千論,為宗教觀法的特徵而值得大誇特誇的,亦是這一念三千論,甚至為天台一家哲學之精華的,當知還是這一念三千論,所以這在台教義來說,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所謂一念三千論,在三諦中,雖屬假諦觀所詳說的,但在十法界中,卻是就第一觀不思議境而辨別的。至於此一思想來源,端在華嚴經所說的一偈,如說:「心如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經說種種五陰天台家的觀點看,就是指法界各各所具的五陰。然所謂世間,在智度論等,分為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三種,十界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界界互具的,所以十界互具,就變成為百界,更以三世間來為配合,於是就有三百界的差別。於此每一界中,天台認為必然具有法華方便品所說諸法實相的十如,因而三百界就具足了三千如。所謂「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是此意。如是種種,不前不後,為自己內心的屬物,不特不是外來的,且是先天所固有的理法,一旦有了因緣,十界三千的諸多現象自然就隨緣起動。如是不思議力,存於吾人一念妄心中,雖則說是存在,但吾人又不易識知,所以叫做不思議境。摩訶止觀卷五之三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都不出現前一剎那心,所以叫做一念三千,一念之心不可思議,三千世間不可思議,離三千世間,固然沒有心可談,離去一念心,同樣沒有世界可談,此之所以諸法唯心。
  由上種種分析看來,慧文、慧思的思想,固已創說了唯心論的哲理,天台智者思想,更是發揮了唯心論的精義,以是我們說,天台學含有極豐富的唯心思想,但此唯心思想是從那裡來的呢?這是我們進一步所應追求的。如就妄心觀境的觀心論加以考察,無疑這是從修觀的便利上來的,但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實是遠從龍樹思想演化而來。我們知道:華嚴的唯心說,是無著系的唯識即阿賴耶緣起論的進步發展;而天台學,由於慧文、慧思兩大師的獨奉龍樹,特別是關於觀門方面,完全是繼承龍樹的思想,因此可說這是實相緣起論的進步發展。無著系的唯識學,雖大談其八識義,但龍樹系的中觀學,始終守住六識說的崗位,在六識以上,不承認有其他什麼心。承此龍樹思想天台學,雖竭力的發揮唯心哲理,但並不是意識以上的唯心說,而就是在意識上創立他的唯心說的。這意識,如以理具事造分別,雖則是屬事造的,但理具外沒有事造,事造實為理具全體的發動,所以在意識具足二十界的三千,構成天台一念三千論的精義,完成真常的絕對唯心論。同時我們知道,小乘說一切有部的觀法,重在四念處觀,換句話說,身受心法四念處觀,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然而說來奇怪得很天台亦特別重視這個,所以作有四念處四卷,詳細論說這個問題天台所以重此,因四念處觀,是六識的對境。這樣說來,天台的妄心觀境,一方面固是繼承龍樹的思想,另方面還是遠依說一切有部的法相天台唯心說的探索者,不可不注意天台與有部間,有著歷史關係的存在。
  民國四十五年九月寫於新竹福嚴精舍自修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