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中)

柔和忍辱慈悲一切(中)

──西方寺紀念釋迦世尊成道佛七法會

寬法法師開示

而第二種人,又是怎麼樣啊?他們「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就是說口裡得很誠懇,但意念上卻控制不了;因為一般來說,本來不念佛時沒發現妄想雜念是這么的多,一旦當心定下來念佛後,由於身、口、意都清凈了,才看見自己的內心是如此的心猿意馬,無法安住,所以不能做到句句清晰,字字分明;但是要怎麼樣才能做得到呢?因為我們的心是這樣的散亂口裡頭雖然念著阿彌陀佛」,但心思卻不知跑到那裡去了這就是所謂的「口念彌陀散亂,喉嚨喊破也枉然」,如果我們的心無法定下來、無法專一,也就是身、口、意不能統一,這樣念佛的話,即使把喉嚨喊破了,也是沒有用的,也是徒勞的。所以這身、口、意的統一,實在非常非常的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就是要「息心觀照」;把妄想紛飛的心靜止下來,好好地自我觀照;我們就是不能夠止,也不能夠觀照,所以不能安住;佛教里有謂「止惡行善」,我們要行善,就必須要先止惡;「止」就是規范我們的行為,止住我們身、口、意不要妄動,止住我們不應該做的事情去做又有所謂「止觀定慧」,「止」是止息我們妄想雜念,而「觀」就是觀想、觀照,能止則能定,能定才會生出智慧。而「觀想也有很多種,我們可以觀想阿彌陀佛,或做《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種觀想,這些種種的觀想都能夠幫助我們進入到一種境界里去,令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有更清凈的嚮往;我們對極樂世界的嚮往,要好像想見自己的親人一樣,如果我們一心想念著西方極樂世界裡的親人,心裡渴望能夠趕快見到他們,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自然就不散亂自然就會很專一。這樣的話,就很容易做到一心不亂

而第三種人,又是怎麼樣的呢?他們「口裡念佛心生疑惑」,為什麼會疑惑呢?就是因為信、願不夠懇切,所以心中存有疑惑;比如說,有些人覺得自己學佛日子很淺,單靠念幾句佛號,做一點點功德將來到底能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呢?往生有沒有份呢?心中不覺生起了種種的疑惑;所以說,我們有了真切的信、願、行,才能不起疑惑,一有疑惑我們心裡頭就不能夠專一,所以我們經常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要善用自己的心,善護自己的心,而且要學會觀心;因此,我們要以上述三種人作為警剔;我們念佛,不但要口中念佛,而且要心中有善;不僅口中念佛,而且不要胡思亂想;還有更重要的是,口中念佛心中沒有絲毫疑惑;能夠做到這樣的話,我們的心才能專註,我們的身、口、意才能高度統一、集中,如此念佛自然就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地步,這是絕對肯定的。

所以祖師才會教示我們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我們今天修行的真正目的無非為了生脫死,不是在這里頭做些表面功夫,消磨時間,浪費光陰。真正發菩提心,就是發願,不單自己要了生脫死,而且希望其他人都能夠了生脫死,所以我們同時又必須具足三心;「三心即是深心、至誠心迴向發願心──發願修行念佛功德迴向法界,令一切有情最終都能夠離苦得樂,同生極樂國;這樣的發心才是最好的發心、最大的發心

祖師大德把我們的發心分為三種也就是三個層次,而有下、中、上道三種修行,我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屬於那一個層次;最下等即最低層面發心什麼呢?是「脫離惡趣,生人天善趣門」,脫離惡趣就是脫離三惡道,離開地獄餓鬼畜生,希求將來能夠生到人天的善趣門中;追求生天,能生到天上,就覺得已經很好了,這個是最低最低的發心。而中等層次是怎麼樣呢?「解脫三有輪迴,斷煩惱涅槃」,能夠脫離三有不再在六道輪迴,這已經比脫離三惡道要高得多了,而且還要斷除煩惱、證涅槃;在佛教里,涅槃有很多種,有大乘涅槃,有小乘涅槃;由於小乘發心不大,只為自利只為自了,所以它的境界不高;而大乘涅槃則可分為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自性清凈涅槃,以及無住處涅槃四種;所謂「無住處」就是說他可以隨意示現,可以住涅槃亦可以不住涅槃,因為佛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是故稱為「如來如去」,這是大乘境界,而小乘境界涅槃寂靜,住於涅槃的常、樂、我、凈之中,就覺得很滿足了,因此境界不高。那麼最上等的發心是怎麼樣呢?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即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是上等的發心,也是最高層次發心;最後得「證大菩提果」。

我們都知道修菩薩行的道路是非常漫長的,而菩薩階位有五十二個之多,次第修習,最後才能成佛菩薩最後所證的就是大菩提果,也就是圓滿佛道,這才是我們修行人的終極追求。

這上、中、下三種發心,其修行方式,具體地說,亦可分為三種;下者:「思惟人生無常思維三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因果」;我們都知道,人生無常的,由於無常,我們才知道要努力修行思維、觀察「無常」與「苦」,可以說是修行佛道的根本;而且還要怎麼樣啊?要思維三惡趣苦:地獄餓鬼畜生,這三塗是非常非常之苦的,大家可能都讀過《地藏經》,裡面對地獄的描述,實在是十分之可怕;因此,如果我們不想墮落地獄的話,就要皈依三寶,深信因果世間萬物是有因有果的,「因果」可以說是佛教的一個基礎理論;不相信因果就等於不相信佛教事實上,我們又怎能不相信呢?如果沒有因緣,今天大家又怎會來到西方寺?能夠在西方寺一起參加念佛、一起修行這是我們多生多世的緣份,所以一切都不開因果,而所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中者的發心是怎麼樣呢?「思維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十二因緣思維解脫生死之道」。思惟苦諦,既然已經知道苦了,就要思維集諦,從而找出苦之所以生起的根源,然後通過修行,來滅除這種苦,最後得以證道;這就是「苦、集、滅、道」的修道過程。接著就是思維「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因為一念的無明,我們就有了投胎的可能;投胎以後,一連串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由此而發生,所以這十二因緣法,是我們修行人必須清楚了知的,由此而思惟生死解脫之道。其實十二因緣是一個生命三世流轉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徹底明白,才不會迷失了生命方向。修習苦、集、滅、道與十二因緣將來所得的就是聲聞、緣覺的果。(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