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師:佛說梵網經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七自贊毀他戒

第七‧自贊毀他戒

佛子。自贊毀他。亦叫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這條戒是自己贊自己,而且毀謗其他人。「自贊」:稱己功德。稱讚自己有道德,有功德。「毀他」:譏人過惡。彼此互形,以顯己德而彰人之短處,使名利歸於自身,故犯重也。若但以貪心自贊,但以瞋心毀他,各各結染污犯。

「教人」:或教人贊我毀他,叫別人贊嘆我,之後毀他人,這結重罪。或教彼自贊毀人,叫他自己贊嘆他自己,之後毀謗別人,這結輕罪。「毀他因」﹕貪利之心。因貪名聞利養之心所使,故敗壞他人名譽,以揚己德。「緣」:作諸方便。想要種種的毀謗他的短處,就需要找材料,所以這就是一種緣。「法」:陳其善惡。說他有什麼什麼樣不好,什麼樣種種的惡處。「業」:前人領解。前人領解了,這種業就成功了。

此亦性遮二業。謂毀謗他人好名,乃是王法所禁,在國法上也不容許這么樣做;為己利而謗他,亦是佛法所遮止。具緣:此戒五緣成重。(一)眾生:前邊這個人是眾生。(二)眾生想。(三)贊毀心:有贊嘆自己毀謗他人的心。(四)說贊毀具。(五)前人領解:前邊的這個人完全明白了。第三緣「贊毀心」者,是欲彰彼人短處,使名利悉歸於己,非為折伏,非為利益彼人。

第四緣「說贊毀具」者:(一)論其種姓,或尊或卑。印度種姓方面,有幾種分級。有剎帝利種,有婆羅門種,有吠舍種,有首陀種,有賤種姓,有貴種姓。剎帝利和婆羅門這都是貴種姓。(二)其行業,或貴或賤。(三)伎術工巧,或上或下。他這伎術工巧,或者上等的伎術,或者中等、下等的伎術。(四)過犯,或有或無。他這個人的過犯,或者是有,或者是無。(五)結使,或輕或重。結使就是業習,就是煩惱,人的煩惱或輕或重。(六)形相,或好或丑。說這個人相貌長得什麼樣,或好或丑。(七)善法,或具或不具。這個人或者具足善法,或者不具足善法。

第五緣「前人領解」者,口業事遂,隨語語結重。口業,從口裡頭說出去的話;事遂,遂他心,已經說出去了;隨語語結重,一句一句結一個重罪一句結一個波羅夷罪。若討論以上若干問題,而前人領納明解,這業就成就了。

永明禪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阿彌陀佛的聖誕日是十一月十七日,據說就是永明禪師生日。要不然,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他的生日怎麼能夠知道呢?這是化身彌陀佛的生日。怎麼知道永明禪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呢?永明禪師在世的時候,杭州有個錢(俶)忠懿王。錢(俶)忠懿王他問永明壽禪師說:「怎樣才能夠見著真佛呢?」永明壽禪師說:「你想見真佛呀?!你能供養一萬個人,供萬僧齋,就能見佛;要是能千僧齋,就能菩薩;要是能百僧齋,就能羅漢。」他說:「那我們為什麼不供萬僧齋呢?!」於是就搭起大棚來了杭州地方佛法興盛,要是供萬僧,那也不難,真就能有上萬的和尚。在解放以前,還常有千僧齋的,各寺廟門口都貼條子,某月某日某廟有千僧齋,人都上那兒用齋去。所以這個錢忠懿王就供養萬僧齋。

供養萬僧齋,人都到齊了,就要念供,該要吃飯了。這時候,最後就來一個很邋遢的、很不莊嚴的、不修邊幅的這么一個人,錢忠懿王就說:「師父!您等一等。」就尋思,他要到這兒,看他這么邋遢,別人都看的都吃不下飯去。永明壽禪師說:「這個,你也平等待遇,也一體同觀,你叫他入席。」也就入席了。入席了,這就念供,吃齋,吃完齋,結齋了,人都走了,散了。錢忠懿王就問永明禪師:「您說這萬僧裡頭就有佛,哪位是佛?」「就最後來那個,你叫他不入席那個,他就是定光佛。」這個定光佛,他是福建人,俗家姓陳,在杭州出家,他的廟也都在杭州。所以錢忠懿王知道他的廟,這就撒腿就跑,就追他,沒等定光佛回到本廟上,走到半路,他就把他追住了。他說:「師父您是定光佛,您要慈悲我,您要救救我,您要開導我呀!」他說:「誰說我是定光佛呢?」說:「永明壽禪師說的啊!」他說:「永明饒舌!永明饒舌!」就說他太多話了。問他說:「永明禪師是阿彌陀佛,你怎麼不找他去呢?」這就轉回來,往回跑,就找永明禪師來了

這時候,永明禪師坐在他的禪座上就圓寂了。圓寂了,在世間話來說,就是死了永明禪師不在世了,於是轉回來又去找定光佛去。定光佛回到本廟上,坐在禪座上死了兩個人,你看!在《楞嚴經》里就說,大凡人在世的時候,要是說出這個人是某佛某佛的,他就要不在世了。因此,要是自己承認我是某佛在世,那都是騙局。這每逢一露的時候就不在世了,所以從這以後,就知道永明禪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了。

佛教戒律,也講威儀,這威儀也屬於戒。好比說,走路時,前邊遇著一道河,這一道河的水很窄,一蹦就可以蹦過去。可是呢,離這地方不遠,約一里多路的地方有一道橋,那麼就得繞點路走那座橋。走橋就不用蹦,你這一蹦,就把威儀失了。說這威儀屬於戒,因為威儀能夠感動人,能夠使令人生敬仰。

舍利尊者沒入佛教以前,他是一個梵志,雖然是個外道,但是他師父道行也很高,他師父臨死以前,囑咐舍利弗和目犍連,說:「我死後,你們要另找高人。我的這個道,不是究竟的。」舍利弗、目犍連說:「唉呀!咱們師父臨死的時候,必是說的顛倒話,怎麼說這個話呢?」他們就不怎麼樣深信。之後,他師父正在彌留之間,就掉淚了。他問:「師父!怎麼了呢?您是身上疼痛嗎?為什麼哭呢?」他師父說:「唉!不是我痛。那某某鄰國只有一太子,這個獨生子死了也沒人接王位你看這多麼可悲!」之後,他們就把這記錄下來了。待一會兒,他師父又嘆息說:「唉!真愚痴!」又問,說:「怎麼了?師父!您說怎麼愚痴呢?」他師父說:「那鄰國太子死了太子太太殉節自殺,跳火坑了。你看這多麼愚痴!」他們把這兩件事記錄下來了

等到以後,他們鄰國來了人,就問:「你們太子是某月某日死的,太子太太也跳火坑殺了,有這事嗎?」答說:「是有,確實有這事。」他們說:「唉呀!原來師父告訴咱們,叫咱們另找高人,這不是顛倒話,這話應當接受,應當信。咱們兩個原來是一個師父,如果遇著高人的時候,咱們還是同沾甘露,還是認一個師父。」有一次,舍利弗去街上,看到馬勝比丘威儀舉動,那真是了不起舍利弗就說:「哎呀!我看世間人,沒看著這樣的威儀,沒有這么樣的人這一是有的人。」

舍利弗就請求馬勝比丘說:「請您給說個指示,給我說個開示。」馬勝比丘說:「我太年輕我不會說什麼。」舍利弗屢次的請求,馬勝比丘就說四句偈:「我年尚幼稚,學道又粗淺,豈能宣至尊,廣說如來意?」我年輕又幼稚,學道日子又不多,那能宣這至尊無上的法,廣說如來道理我是做不到的呀!舍利弗還是請求,馬勝比丘迫不得已,就說:

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馬勝比丘說這四句偈,舍利弗頓證初果。

證初果,他就往回跑,跑到家裡頭就敲門,目犍連在家,說:「什麼事呀!」說:「今天得了無價之寶了!」說:「什麼無價之寶?」舍利弗說:「今天我遇著一個高人,我請他說話他不肯說,我再三的請求後他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目犍連一聽,也證初果。這是根器利,一聽這話,就證道了。這是威儀能化導人,也能夠感動人,能夠使令人生敬仰,能夠使令人佩服。反之,威儀不好,能夠令人謗毀,能夠使令人失去信仰,所以佛把威儀都定於戒裡頭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