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利法師:文明敬香 身心健康

文明敬香 身心健康

燒香中華民族的傳統,不但在寺院與廟堂中有敬香的,實際上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也有用香的,只是用的方法形式有所不同罷了。在有些地方特別是寺院春節期間屢見有人手持大把大把燃著的香,這些香均用劣質的木屑加上少許香水製成,不但達不到敬香的目的,而且很容易燎燃他人衣物、甚至有產生火災的危險。

香,可想而知,是指泛有好聞的氣味的物質。天然的諸如檀香花香、五穀之香等,還有動物、礦物質也能產生香,如麝香等。人工的如合成的香精等,現代人雖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但仍趨向於用天然之香,因為自然之物畢竟符合生物之節律,人也不出其外。

香有凈化空氣、振奮情緒功用。古時讀書人,在閱經讀典時,便燃上一爐好香文章美好意境配上佳妙的嗅味,極易產生好的心情,文人們則乘興而發,因此也就能寫上優美的詩文了。艾篙是大家最常用的一種有香氣的草,舊俗用艾篙結成的草人,在端午節以艾人懸掛於門上,據傳可以避邪除毒。不知其理的人認為迷信,這實際是利用艾之香氣凈化空氣,殺滅空氣中的有毒細菌,製成草人的目的不過是要多些艾篙才能發揮更大作用。日常生活也有人常燃蘭香以凈化或芬芳空氣的。

香的用法很多,多用其氣,古代如用香染衣,是用香木與衣物放在一起封之,數日後衣服即散發濃郁的香味了。現代人則享受科技的方便,用香水噴一下或塗一下即解決問題

香作為敬天、敬祖或敬佛、神之用則是用其引申義了。古時戰爭用狼煙通信,可以很快地傳遞緊急消息到遙遠的地方。香燃亦能產生裊裊輕煙,後人在祭祀中以其煙氣能通雲霄,直達天庭,故多用香表其傳達功能,用上好的香則示其虔誠敬仰之心北京故宮大殿前、天壇、地壇等均有寶鼎,即是作為焚香之用的。

佛教燒香也是多用其引申義,大約有兩層含義一是表信,即是佛陀的教誨信而不疑,並且施於生活當中,如拿相信因果來說,則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要對自己有行為負責。如果敬香後而自己仍惡事如舊,或者不信,即使燒香也沒有用。二是表傳遍法界(即全宇宙)之義,如《增一阿含經》雲:「有設供者,手執香爐,而白時至。佛言:香為佛使,故須之也。」《資持記》曰:「以能通信,故雲佛使。」世人以敬佛或求願,以香為媒介傳達自己的希望到佛菩薩處。

過去人燃香均擇上好的檀香木,今人用一般的鋸屑等製成香,在氣味上沒有了其功用,但作為表達自己心願尚可,終究不如用好的檀香更能表達自己虔敬之心

燃香一般以三柱為規矩世間上則表示福、祿、壽具全,佛教則表示戒、定、慧三學具足春節期間,在歸元寺、寶通寺等處,多見有人手持整把的香,因其香質劣,難聞的煙霧到處彌漫,不僅污染了空氣事實上也起不到誠敬的目的。甚至於整把的香燒出明火來,更象是縱火者,可謂適得其反了。

敬香要以誠心態度,不是到處插燃的,要到寺院指定的香爐才能起到真正的功效。燃香不要見明火,手持三柱香要恭恭敬敬的插進香爐,有敬香人的誠敬為感,才得諸佛菩薩應。否則象有些人胡亂到處插,香也是七倒八歪,哪裡能得到感應?!試舉一喻,有人瞪著眼對你喊:「請你過來呀!」,你會過去嗎?又喻如,有人以隨隨便便的態度求你幫忙,你會真心去幫助他嗎?

總之,香有芬芳環境、凈化空氣作用,在祭祀或敬佛神時,也有表達誠心和傳達的功能,敬香以三柱為准,要心存善良恭敬其心,才能真正地所求如意萬事順心。

2005年1月8日

釋迦能利於武昌佛學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