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梵法師:《講義》釋「華嚴三昧門」之七

《<華嚴五教止觀>講義》釋「華嚴三昧門」之七

釋華梵 著


(續:第五、華嚴三昧門)

【故經雲:「普眼境界清凈身,我今演說人諦聽。」解雲:「普眼」者,即是法智相應,頓現多法也,即明法唯普眼智所知,簡非余智境界也;「境界」者,即法,明多法互入,猶如帝網天珠重重無盡之境界也;「清凈身」者,即明前諸法,同時即入,終始難原,緣起集成,見心無寄也。】

上乃直述法義,今則引經證以釋義啟信也。

所引經證雲:「普眼境界清凈身,我今演說人諦聽。」欲解所引經文,首先我們應該要次第弄明白何謂「普眼」?何謂「普眼境界」?又何謂「普眼境界清凈身」也?

於此論主自釋解雲:「『普眼』者,即是法智相應,頓現多法也。即明法唯普眼智所知,簡非余智境界也。」 在心曰知,在眼曰見。「普眼」者,即謂開佛知見,見佛法身之妙智也。開佛知見者當「法智相應」,見佛法身者當法智「冥契無簡」也;若法智相應,冥契無簡,則諸法頓現元無先後也。如是亦即是「性起」也,性起之境界唯普眼妙智之所知見也,此非余智所能知見之境界也。

又賢首國師於《華嚴策林》中亦有釋「普眼」來著,其雲:「雲何方名普眼?私答,五緣為因,稱眼為果。」此即是說「普眼」者,亦即謂佛所圓具之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也。「五緣為因」者,即是對五眼而說,亦即:一、肉眼,緣粗色;二、天眼,緣細色;三、慧眼,緣真空理,故二乘人只知緣起性空,沉空滯寂,著於偏空;四、法眼,是菩薩所具,菩薩見性即是緣起諸法,故出空入假,普度十方;五、佛眼者,圓具五眼,緣而無緣,無緣而緣。故曰「五緣為因,稱眼為果」也。普眼境界清凈身,示唯清凈法身佛所具。普眼境界極高,故如賢首國師,猶言「私答」也。

境界者,即法。明多法互入,猶帝網天珠,重重無盡之境界也。」境界即是法,故「普眼境界」者即是能「明多法互入,猶帝網天珠,重重無盡之境界也」。帝釋殿上有珠網,珠光交融,互攝互入,重重無盡。此珠光攝彼珠光復入彼珠光,彼珠光攝此珠光復入此珠光,一珠光攝多珠光復入多珠光,多珠光於一珠光亦復如是,乃至一切珠光攝一切珠光復入一切珠光。這樣互攝互入重重無盡,是為多法互入也。如此微妙不思境界,唯是普眼所能通達之境界,而非余智所能知見之境界也。

清凈身者,即明前諸法,同時即入,終始難原,緣起集成,見心無寄也。」諸法若同時即入者,則諸法同時成立,同時相應,同時圓滿,頓現無有先後,如是境界實非思量分別所能通達之境界,如是境界「唯證相應,非關言說」也。是故文雲「終始難原,緣起集成,見心無寄也。」 「始終難原」者,謂不可以通過思量分別心去考察、推究緣起諸法本末始終也。「原」者,即考察、推究本源義。「緣起集成」者,即謂諸法皆依緣起而成立,一多互為一體,無先無後也。

實則此處「清凈身」者,即是如來法身也。如來法身者,謂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易也。如是法身境界,唯佛智慧所知所見也。如《大乘起信論》雲:「復次,初發意菩薩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庄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凈心,所見微妙,其見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論中「若離業識」者,即是今論中「見心無寄」也。

【然帝釋天珠網者,即號因陀羅網也。然此帝網,皆以寶成,以寶明徹,遞相影現,涉入重重,於一珠中,同時頓現,隨一即爾,竟無去來也。】

前文闡釋法義時,只略提帝網天珠喻,今則約喻詳釋之。初則總釋之。

「因陀羅」者,華譯天帝,即釋提桓因,簡稱帝釋。故「因陀羅網」又作天帝網、帝網,為帝釋天之寶珠網,乃庄嚴帝釋天宮殿之網。此帝網乃以無量寶珠,珠珠相次結成,又寶珠明徹,光光輝映,遞相影現,涉入重重。任一寶珠莫不同時頓然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又一一影中亦皆映現自他一切寶珠之影;如是寶珠無限回互輝映,重重影現,互顯互隱,重重無盡。一珠如是,餘一一珠亦復如是。雖然涉入重重,而光影竟無來去也。

何故涉入重重,而光影竟無來去耶?因光影唯是於寶珠珠光(明性)中所現之影像,於珠中之影像不可言有來去也!

寶珠即如是,於緣起法亦然。緣起諸法一多即入,互相顯發,重重無盡。然諸法雖涉入重重,竟無來去也。何故緣起諸法體性皆如,是故緣起諸法但是於真如理體中所現之諸幻相爾。此譬如珠中影像,但是於寶珠珠光中所現之虛幻光影爾,故實不可言有來去也。而《華嚴經》即是以因陀羅網來譬喻緣起諸法之一與多,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之義;若依境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境;依定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定;依土而言,稱為因陀羅網土;此皆為顯示事事無礙圓融法門也。

又在杜順和尚其所述《華嚴一乘十玄門》中,第二門便是「因陀羅境界門」也。

【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即此一珠,能頓現一切珠影;此珠既爾,餘一一亦然。既一一珠,一時頓現,一切珠既爾,餘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有邊際。有邊,即此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高現,余皆不妨此。】

上已總釋之,下任舉西南一珠別釋之。

「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即此一珠,能頓現一切珠影;此珠既爾,餘一一亦然。」今順文,且但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西南邊這一顆珠中,即能一時頓現一切珠影;西南邊這顆珠既然如此,餘一一珠莫不如此也。

「既一一珠,一時頓現,一切珠既爾,餘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有邊際。」此段文字太過簡略,意思表達的不是很明確。今准上下文,予以會通之。其意思似應為:前西南這顆寶珠既然能頓現一切珠影,餘一一珠亦復如是能頓現一切珠影。而頓然映現一切珠影之一一珠又莫不同時頓然映現於此西南一寶珠之中,西南這顆寶珠既如是,餘一一珠亦莫不如是。如是寶珠無限回互輝映,重重影現,互顯互隱,重重無盡,無有邊際也。

「有邊,即此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高〖顯〗現。」前雲寶珠無限回互光映,重重影現,互顯互隱,重重無盡,無有邊際。今則方便釋雲,若說「有邊」的話,則即此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重重顯現者也。亦即是說,即此「一珠」方便說即是一切珠與重重無盡珠影之邊際也。「高」者,重重之義也。

「余皆不妨此。」文義易見。一珠如是,餘一一珠,皆可准以思之也。

前但就喻釋,今結合法義,則「任舉西南一珠」者,亦即如任舉西南一緣起法也。任舉西南一法,此法當體即如,是故此法當下即能緣起一切諸法爾;換句話說,亦即是此法當下即能頓然圓攝一切諸法之性相功德也。何故真如理體本具如是圓滿不思功德故。於西南一法既如是,於一切法亦復如是也。

又如珠然,一多諸法回互緣起,交相顯發,則重重無盡,無有邊際也。

又如珠然,方便說「有邊」,亦即是說,即此重重無盡緣起諸法,當下即頓然圓攝於西南此一法之中爾,即此一法即具足一切諸法也,故即此一法亦可方便說是一切諸法與重重無盡緣起諸法之邊際也。於一法既如是,於一多諸法亦可准以思之也。

【若於一珠中坐時,即坐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珠中有一切珠故!一切珠中有一珠時,亦即〖坐〗著一切珠也。一切反此,准以思之。】

文義易見。

因為一珠中有一切珠,一切珠中有一珠,故於一珠中坐,即於一切珠中坐。

「一切反此,准以思之。」一珠中有一切珠,一一珠中亦皆有一切珠,故曰「一切反此」。根據這種道理,思之可得也。

此即開顯佛如來「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之廣大不思境界也。一法既當體圓攝一切諸法之性相功德,是故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爾,是故諸佛如來,於一法中轉大*輪,即是於一切諸法中皆轉大*輪爾。一法既如是,於餘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也。

【既於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於一切珠入一珠,而竟不起此一珠。】

既一珠中影俱一切珠,是故「於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又既一切珠皆影入一珠中,是故「於一切珠入一珠,而竟不起此一珠」也。「出」者,去也;「起」者,來也。不出不起者,無來無去也。

上一段文亦乃開顯佛如來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輪」之廣大不思境界也。《金剛經》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