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因法師:惟因老和尚傳 7

惟因老和尚傳(7)

    惟因老和尚遠承六祖惠能大師的宗風,近秉虛公和尚的法緒,對於禪修者特別要銘記六祖惠能大師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的教導。注意在平常生活修行,是將修行與生產按勞動結合。在這方面,長期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惟因老和尚師承虛公和尚的教導,光大當年百丈祖師倡導的「農禪並重」的家風,響應人民政府號召率領僧從走生產自養的道路。他老人家強調當年佛陀在世時,不拿銀錢,穿糞掃衣,乞食活命。此一時,彼一時。在新中國的今天佛教徒也是公民,「我國《憲法》規定,不勞動者不得食,公民愛國守法的前提下,信仰自由,自己勞動生產,解決生活問題,是完全應該的。」也正是這樣,針對當時有些人認為佛教徒特別是出家眾從事生產勞動會影響他們的修行,惟因老和尚明確地指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事實證明參加生產勞動對於佛教徒修行是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的。他老人家強調「因為修行目的就是斷煩惱,證菩提方法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真痴。止惡防非,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為戒;見境不亂,有條不紊為定;明白事理心地無痴為慧。掌握戒定慧工作一定做得好。當然勞動餘暇,早晚靜坐念佛,聽我自便。這樣精神舒暢,身心安樂,無形中就是修行。」     對於禪修實踐,惟因老和尚認為禪修都要嚴格守戒,並以此為基礎,再從靜坐入手為宜。他強調「靜坐是初入佛門基本功很重要古人雲『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微塵,一念凈心成正覺。』」正是這樣,惟因老和尚對初學禪修的靜坐學習很為重視。他首先教導學人,「坐時姿勢平時鍛煉好,端身正坐,坐如鍾。不要冷著腿,凍著腰。先調身,次調心,身心安樂,才能不出毛病,是為至要。」惟因老和尚主張,禪修「初時由靜坐開始。」而後,循序漸進,「功夫做純熟了,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當然這是惟因老和尚學人的一片婆心,但在實踐中並不是每一個初學者都能一帆風順,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比如對靜坐歷代祖師就有不同看法。對此,惟因老和尚認為「學人要善於體會佛言祖語,有時稱讚靜坐好;有時又說『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功課?』」對此,惟因老和尚指出,「這是針對只顧靜坐而不用心的人來說的。」對此,他老人家則本著《金剛經》之精髓,結合自己靜坐之體驗,詳細地加以解釋道出真諦,「須知未坐之前,身心都不安定,在靜坐攝其身的同時,又降伏其心身心打成一片,最後忘卻身心世界,無人相,亦無坐相。這里才能體會佛言祖語的善巧方便。」     對於禪修,惟因老和尚有數十年之體驗與實踐。他老人家認為作為一個佛教徒,應當明白佛教道理,依法修行。具體如何修行,惟因老和尚則強調「依經教來講,有許多與道不相適應的塵埃,粗的如貪、真、疾、十纏、十使等,細的如塵沙無明。」正是這樣,惟因老和尚告誡學人弟子,作為禪修者要明白這些道理,把握宗旨。「當我們惡念的時候,迅速起照,使惡念不見諸行動。」惟因老和尚強調「佛教稱起念這種境界為打妄想,覺照即看這妄想從何而生。知妄即離,離妄即覺。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能夠覺照,妄念當下冰消瓦解,」禪修也就方可入門入門之後,禪修的關鍵在於堅持,也就是要髮長遠心。對此,惟因老和尚認為「要使思想清凈,不染塵埃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沒有堅強意志,下大決心,塵埃是不易除掉的。稍一疏忽,染了塵埃還不知道。「那就十分危險了,其結果非但禪修難於深入,嚴重的還會毛病。     對於禪修的入門,惟因老和尚特彆強調要牢記古賢所言「修行貴識路頭」。他老人家認為馬祖道一禪師歷代祖師都以「即心即佛」接引來者。而我們今天在佛門有些人恐怕連對「佛、法、僧」三字都搞不清楚,因此有必要根據六祖惠能大師所教導的「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是一體三寶。個個本自具足釋迦成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究竟佛。」愉因老和尚認為只有真正懂得這些宗旨,時時把握之,修行方向才不會錯,更不會誤入歧途。惟因老和尚強調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教,「我們現在若果徹悟自心本來是佛,是理即佛。方向明白,便好修行。」因而,惟因老和尚教導眾學人路頭若識得,生死一時休。」惟因老和尚認為禪修者一旦入了門,坐禪能坐得下來,雜念妄想漸漸能平息,至此還要加功苦修。特別要注意在這個時期內,靜從思維,參究禪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惟因老和尚特別告誡學人環境幽靜,比較容易入門。但若認為不靜坐便不是修行那就錯了。」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每天從早到晚,或一輩子都靜坐。若說靜坐時有功夫,不靜坐就沒有功夫,那不算究竟。」惟因老和尚認為「必須做到在鬧市中亦有功夫行住坐卧純一直心,專註一境,綿綿密密」,方可達到萬法歸一,一歸萬法,也才有可能摸著爹娘未生之前的直面目。不僅這樣,對以禪修,愉因老和尚秉承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所說的」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為坐;內見自性不動為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本性自凈自凈,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惟因老和尚以此光大虛公老和尚主張的「處處是道場」的教導,教育學人「心凈即佛土凈,處處是道場。」進而教誡他們如「想工夫靠得住,不是關起門來修行,要見世面,在風雨中經得起考驗,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吹不動。」並且要能做到不但在禪堂里可以靜得下來,「在火車站熱鬧的地方,心也不散亂。」惟因老和尚認為這「不容易做到」。如果能達此境界,則就大有前途。惟因老和尚要求學人做到「堂內坐禪,堂外禪坐,假戲當真來做,在喜怒哀樂中見本性,忘記初一、十五,天冷天熱,忘卻身心世界。」長此以往,則定當有收穫。     另一方面,惟因老和尚秉承惠能大師之教導,強調禪修者要把握好體用之原則。他常舉惠能祖師所說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由此,惟因老和尚應用現代 科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闡述,指出「電流是體,發光是用,內容形式統一,身心打成一片,性相如如。燈泡有紅色綠色,電流無無紅綠,電力強燈明,電力弱燈暗,內外互相聯系。」因此,惟因老和尚強調這對我們正確理解與掌握修行很有幫助,認為「修行人對此要研究研究。」他老人家主張,這正如俗語所說「言為心聲」。對於禪修者來說「說的話如何,乃內心的表現,心口相應。內心清凈,則三業清凈內心不正,行為不正。運用智慧,判斷問題,見外不亂是定的作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