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因法師:禪七開示

冬月初一開示     達摩祖師《破相論》雲:「燒香者,非世間有相之者,乃無為正法之香,熏諸臭穢,無明惡業。一戒香,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定香,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慧香,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解脫香,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解脫知見香,觀照常明,通達無礙。佛在世日,令弟子智慧火,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     「長明燈者,即正常心,以覺明了,喻之為燈。身為燈台,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光,真正覺燈,照破無有痴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一燈燃百千燈,燃燈無盡,故號長明。」     我們現在燒的香、點的燈,都是世間有為法,不明佛理,積習難返。須知做好事則香,做事事則臭。應當以實際行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一個男子、善女子,人成即佛道成。不可一時覺,一時不覺。依祖師教導,學長明燈,,長期覺照,努力努力。     修行人,學「大圓鏡」,物來即應,物去不留。勿學「照相機」,含藏善惡種子八識田中,前念、後念、今念,念念想續不斷。名為系縛。若果不思前境,念念不住,即無縛。凡夫總想貪便宜,怕吃虧本來面目無損益,參! 冬月初二日開示     有人以為我修行人能知過去未來佛教不佔卦算命,以四諦法一苦、集、滅、道來判斷。現在得好果,是過去栽培善根,種了好因。想將來得好果,就要現在栽善因。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真實不虛。重要的是,現在收獲不好,勿悲觀消極,趕快下良種,合理施肥,把除蟲等各項「田間管理」工作做好,將來就有好收成。現在收獲雖好,也勿驕傲,不能放鬆,繼續栽培下去。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去勞動,坐享其成,是不可能的。好事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修行同一個道理。     佛教因緣,自己發心,同參道友幫助,諸佛菩薩加被。俗雲:「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福慧雙修,「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白象瓔珞。」     做了好事迴向法界,與一切眾生共,希望大家一起好;做了惡事,趕快懺悔,改過就好,改過就好,勿護自己短處,要懷中解垢衣。還要認識到,倘若大家不好,我個人想好,也好不來。無緣大慈,無條件同情他人;同體大悲見他人受苦,感同身受。修道行人,若受苦時,怪自己過去宿殃,非別人給與,苦心忍受,不怨天怪人。     《楞嚴經》說:「如澄濁水,貯於凈器,沙土自沉,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永斷根本無明。」我們打禪七的目的是要開智慧要把一盆濁水澄清。參! 冬月初三日開示     《六祖壇經》說:「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即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心是佛,更莫狐疑。」     我們天天講「即心即佛」,佛者覺也,覺悟就是佛,指本心化性而言。今恐有人對「佛」字搞不清楚,略為說明。佛、法、僧三寶,有住持三寶、一體三寶之別。太子出家六年苦行,睹明星悟道,由人修行成佛,是佛寶;說四諦法,是法寶;度憍陳如等五比丘為僧寶。佛滅度後,刻鑄佛像為佛寶,三藏經卷法寶出家受了戒的比丘比丘尼三寶數者為僧寶。上兩種住持三寶。六祖講,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是一體三寶。個個人本自具足釋迦成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究竟佛。我們現在若果徹悟自心本來是佛,是理即佛。方向明白,便好修行。照理來說,魔變成佛,祇要作得主道行高,頓悟並非難事。但眾生妄想分別的七識,根深蒂固,魔強法弱,若無真功夫,不易把魔變成佛。魔非外來,出自我心。     我對講話,出於不得已,有責任幫助大家。依經教來講,不為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就犯了菩薩戒。     古人說:「修行貴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時休。參! 冬月初四日開示     六祖講:「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為禪。」「外離相為禪,內心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凡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修不動者,見一切人時,不見人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凈,即障道也。」心凈即佛土凈,處處是道場,想工夫靠得住,不是關起門來修行,要見世面,在風雨中經得起考驗,八風(利、衰、譽、稱、譏、苦、樂)吹不動。在火車站熱鬧的地方,心也不散亂,不容易做到。堂內坐禪,堂外禪坐,假戲當真來做,在喜怒哀樂中見本性,忘記初一、十五,天冷天熱,忘卻身心世界努力!     禪堂又名般若堂,開智慧地方,無人、我、眾生、壽者四相。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以智慧為統師,有智慧如有眼目,無智慧如盲。布施: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中間物。持戒:勿說我持戒他不持戒忍辱有我相即嗔恨。精進:勿分別彼此,勿退道心。禪定外道禪定智慧智慧終日智慧,不見智慧可修,無智懷無得。     恃自己有本事,輕慢他人,是我相;我修行他不修行,是人相,好事歸自己,惡事施於人,是眾生相;對境取捨分別,念念不忘,是壽者相。參! 冬月初五日解七開示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覓即知君不可見。隠顯不定,無少法可得,無立錐之地。一塵不染,心空及第歸。     三個七,二十一天過去了,大家用功,起早睡晚,功夫有無進步,自己知道。如有好消息,「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苦作作聖解,即受群邪。」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還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天堂不享樂,地獄眾生,息業養神,隨緣過日,無憂無慮,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我們要善於吸取《壇經》的精華,從「時時勤拂拭」到「本來無一物」、「能生萬法」,都是各人自己寶藏家珍理事無礙,卷舒自在。     念佛是誰?是本來面目,即心即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靈覺性,假名為心。未說即是說了不是,相對真理。絕對真理,無開口處,世尊拈花,維摩杜口,臨濟棒喝,剿絕情識。     寶所不可指,指即是方所,接近而已,冷暖自知。     做工夫平時,行亦禪。日常生活工作不做錯事,就是有智慧,心不散亂,就是有定力。打七功德圓滿迴向世界和平,人民樂。     護七師打不各人洗衣服,早些開靜。     解七法語:「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解!      1988年戊辰年臘月八日  十月二十六日開示     世間上眾多人生在一起,假使個個無名無姓,社會就亂,於是有姓張姓李;但有姓氏,你的我的,互相爭執,又生出許多煩惱來。「照見五蘊皆空」,但不能壞世間法。何故這樣說?社會公認的東西。我個人不能否定,例如共杯與飯碗,原料一樣,大的叫飯碗,小的叫茶杯,無真實意義,勉強立名,本質都是地、水、火、風。本來面目,何分男女老幼,但世間男子不能跑到女廁去。所謂「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了,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用功用到豁達空,若無明眼人指點,就會跑錯路,應注意。     《維摩詰經》談無二法門,法自在菩薩言:「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不滅。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德守菩薩言:「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乃至:「不樂涅槃,不厭世間」。「不著於相,亦不無相。」各人發表見解。後來,文殊菩薩讚歎維摩默然,曰:「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參! 十月二十七日開示     古人把調心喻如牧牛。牛在未穿鼻前,亂碰亂撞,為害莊稼;穿鼻以後,聽牧童牽引;經過長期訓練,終於馴伏,離了繩索,也不亂動。牛喻妄心,牧童也是妄心,為了約束妄心,以妄除妄。若認為牧童真心便錯。真不立,妄本空。牽鼻之繩,法則也。想在正軔上行走,無法便無准則,有出軔遇險之虞。牛是很有力量的,不會使用它,為害不少,破壞力強;會使用它,利益同樣大。俱遠離,人法雙忘。     會做人,可以做出很多有益人類的事;不會做人,做幹事,甚至犯法坐牢。所以要好好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們辦道,又如一人萬人戰,無始習氣萬人持戒有力,則不怯弱。有定力勇猛精進,半途不退;有智慧邊則不畏前境,不怕艱險,靠戒、定、慧三無漏學成功。從聞思修,人三摩地。參! 十月二十八日開示     佛言祖語,有此教人了生死,有些說無生死可了;有些教人開智慧,有些又說無智亦無得;有些教人修行,有些又說無修無證。究竟怎麼一回事?     喻如有人在外流浪,人叫歸家,及歸了家,無憂無慮。又如以前生病,病癒身體健康,無須再服葯。但知道,你雖歸家,還有未歸家的人在;你雖恢復健康,還有害病的人在。     原來佛理平等,法有三乘。人天五戒十善聲聞、緣覺二乘四諦十二因緣菩薩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法無優劣,眾生根器差別,無有定法名阿耨或菩提亦無定法如來可說,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保況非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我們現在是人,先學會做人的方法。倘若做人尚且不夠好,如何做菩薩?經雲:「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食蜜中邊皆甜,圓融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破我執,破法執。參! 十月二十九日開示     永嘉禪師《證道歌》雲:「不除妄想不求真,真如妄想不異居」。「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無二之性即佛性,灌輸佛法於色身,色身即法身。「不求身,不斷妄」,轉變妄想。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轉識成智。「舍忘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不取不舍。「真不立,妄本空。」真妄無自性,因真立妄,因妄立真。水的作用有益又有害,煮飯要水,但也水災、水腫。反之,借妄想,發大願,廣度眾生妄想妙用。「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行、住、坐、卧,真如之性,湛然不動。「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悟了無生法忍,生死自在,榮辱既忘,優喜何有。「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盪招殃禍。」豁達空,外道斷滅空。「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一鼻孔出氣。「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靈覺之性,不離十二時中,見聞覺知。「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靈光洞達,無所不遍,諸佛悟之而不曾得,眾生迷之而不曾失。「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心法雙忘,明心見性學佛法,忘記佛法。     我們用功,逼出無始煩惱習氣,業識種子,放得下,即過了關,三心可得。華藏界,極樂界,娑婆界,界非界,非非界,重重攝,各無礙,無牆阻隔。百千燈,同一光,本無通,安有礙,清凈大海,銷熔香臭。參! 十月三十日開示     六祖講定慧等學,「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電流是體,燈泡發光是用,內容形式統一,身心打成一片,性相如如,燈泡有紅色綠色,電流無紅綠,電力強燈明,電力弱燈暗,內外互相聯系。修行人對此要研究研究。俗雲:「言為心聲」。說的話加何,乃內心的表現,心口相應,內心清凈,則三業清凈內心不正,行為不正,運用智慧,判斷問題,見外不亂即定的作用。     再講一個譬喻,這間房子,由磚態木石水泥等各種因素造成,除了人工、材料之外,找這間房子實體了不可得,只有一房子的空名。佛教講空、假、中道理。人是地、水、火、風集合,形成眼、耳、鼻、舌、身。我們的思想,是真如本性作用。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算、舌、身當時即壞。靈覺之性,各人本自有之,與天同黨同壽,不生不滅。無量壽,無量光,與佛一樣,只要修行無慮,心情舒暢。思想轉變,依舊穿衣吃飯,悟了還同未悟時;所謂「依然還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終日生死,不見有生死可以。把自己的生死問題,尚且放在一邊,不有什麼了不起事情值得畦礙。如果有,就要發菩薩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廣度有情,滿菩提願。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