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二十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 問答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二十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 問答

三四六、什麼是三妙行?

答:三是指身、口、意的三個方面。妙是美妙之意,是身、口、意的展現沒有沖動、盲動,而是舒緩、柔和安詳的動。

三四七、身、口、意有先後順序嗎?

答:先有微細心念,即意行,後有口行、身行。但三者的展現是先有身行,後有口行和意行。身行是指身體動作,口行是嘴巴所說語言聲音、聲調、語氣,意行是微細念頭——起心動念。

三四八、怎樣修三妙行?

答:保持明覺的心,讓身、口、意行慢下來,有一個緩沖的空間,以便有時間觀察是否有貪瞋之心;是否有沖動之舉,然後加以修正、調整。修行的轉折點就是讓身、口、意由沖動變為緩慢,柔軟,反觀我慢,加以凈化。

三四九、自我保護的上策是什麼?

答:修好「三妙行」和「四念處」,保持一顆明覺心,清楚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避免衝突,減少惡緣。

三五o、「守護六根」、「三妙行」、「四念處」,三者關聯嗎?

答:六根守護的好,自然有三妙行的展現;修好三妙行,就具備了四念處基礎。反過來,修好四念處,能夠帶動和增進守護六根和三妙行。三者相輔相成,互相帶動。

三五一、守護六根與展現三妙行的下手處在哪裡?

答:在六根與六塵接觸的當下,能看到身、口、意的變化。功夫高深的,在意行(念頭)有變化時,能察覺到,並馬上調整化解掉。差一點的在身行有變化時,能察覺到,馬上化解掉。時時保持明覺的心,觀照意行,把問題、煩惱內心化解,避免沖動,不造惡業

三五二、聞、思與修、證的關係是怎樣的?

答:聞思的核心內容,就是修證的核心內容打好基礎,禪修時事半功倍。通過禪修,又能增進聞思,深解法義。

三五三、禪修什麼時候開始

答:經過初步的聞思,掌握了基本的法義,便進行簡單的禪修,時間小時,半天或一天都可以。最主要的是把聞思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應用,做到解行合一。應用本身是禪修的延續,在日常應用之中,快樂增加一分,煩惱減少一分,法喜和信心也增加一分。同時又提高了生活品質,讓生命更有意義平時聞思,偶爾禪修,日常實踐,三者緊密結合,三管齊下,互相增進。

三五四、修行真正的功夫是六根觸滅,舉例說明六根觸滅。(觸滅:空觸,如如不動,三輪體空)

增補:

254、修行使我們越修越厲害嗎?(65頁)

答:一般說修行,不是說越修越行,很多的修行人卻是越修越厲害,越修我越行,我比別人強,我神通廣大,我打遍天下無敵手等等,不是這樣的!如果修行不是讓你回來反觀,照見到身、口、意是不是柔軟,不能在歷緣對境時,看到自己有沒有貪瞋痴的展現,這樣的修行需要重新檢討。

255、空海師父給我們提出修行的「八問」是什麼?(66頁)

答:一是能否在歷緣對境時,把講話沖動速度慢下來嗎?

二是能否聽到自己講話的音調高低與聲浪起伏嗎?

三是能否覺察到想講話沖動沖動背後的我是我能、我慢嗎?

四是能否看到手腳,身體動作的急躁與輕浮嗎?

五是能否看到手腳、身體動作的急躁與輕浮、能緩和下來嗎?

六是能否看到思想意念沖動嗎?

七是當我是我能、我慢與貪瞋痴的心生起之際、能覺察到嗎?

八是當貪、瞋、痴、慢的心,生起之際,能停下來嗎?

這八個問題都是很重要的,要在實際的歷緣對境時去檢驗去應用。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落實在平常的歷緣對境中。如果沒有把這些問題,實際去檢驗、去應用,那麼你的修行跟出世間法的解脫道還有很大的差距。

256、每次的聞思修你是否有昨是今非與脫胎換骨的感覺呢?(68頁)

答:真正的修行,是隨時回來反觀照見,讓我們知見從原來的框框里,不斷地跳脫,不斷的升華,讓我們知見讓我們視野,超脫過去的習慣框框,逐漸來到跟解脫者,佛陀相同的胸襟、視野,相同的世界。所以,修行不是去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看自己有沒有不斷的成長與進步。修行就是如實聽聞之後,回來反觀自己,能否看到每一次的聞、思、修、讓自己有不斷的脫胎換骨,看到昨是今非?如果聞思一段時間還沒有看到過去的知見不正確,沒有脫胎換骨的感覺,表示你很多方面還是停留在過去的知見裡面,這就需要檢討。

257、怎麼理解「要以佛法來研究佛法這句話?(69頁)

答:要以佛法來研究佛法這是印順長老的一句話。因為佛法講的就是無常,要以無常的法印來看待佛教佛法的流傳與演變。當你能夠站在這樣的立場,當你有一天體悟到原始佛法、法味的珍貴,這時也能夠以無限的胸襟,來包容一切的宗派宗教。大家能夠以佛法來研究佛法,了悟整個世間的常態,就是無常與變異、演變。那麼佛法當一講出來就落入文字相,就沒辦法不受世間的影響,因此經典經典好處,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病,都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因為世間就是這樣無常變異啊!

258、什麼是六根觸滅?(70頁)

答:「六根觸滅」並非六根不去觸,而是遇到可意境,不攀緣、不黏著,不起貪愛。遇到不可意境,不畏、不惡、不拒、不瞋。這都修行境界,真正的境界、真正的功夫都是在這里考驗,也就是能夠以平等心、舍心,去面對一切境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