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六祖寺·大願法師: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學記7

佛說優婆塞五戒經學記7

大願法師講解

改變陳規陋習 樹立正見

這個不殺生戒,因為主要是說的《優婆塞五戒相經》,所以主要是對於在家的信眾所說,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持好不殺生戒,並且能夠在日常生活實踐之中來運用,要能夠改變陳規陋習,要能夠樹立正知正見

一、生日之時不宜殺生

生日最好不要殺生,祝賀生日最好是能夠做一些增福延壽事情,不要做一些短命事情殺生就是做一些短命事情生日這一天可以多放生,可以印經書,顯發自己本具的智慧,增長法身慧命,可以到寺院去供齋,可以受持八關齋戒以後供齋,這樣子功德非常殊勝如法地來祝賀生日就非常好了

父母親如果年紀大了,要為他做生日,也是最好不要殺生。自己生日更加不應殺生,蓮池大師說:

「己身始誕之辰,乃母垂亡之日。」自己出生這一天稱為母難日,是母親受苦的日子

「是日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庶使先亡之考妣,早獲超升;現在之椿萱,增延福壽。」就是說我們生日的時候要記得報父母恩。如果父母已經過世,要廣行善事、要戒殺、要持齋,要做種種的善事超度他們。如果現在的父母在堂,應該要以廣行善事為他們增福延壽

「豈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所以做生日的時候去擺酒席,對自己的父母也沒好處,拖累他們,對自己也非常不利,所以做生日的時候不宜殺生

二、生子不宜殺生

如果家裡面有添丁,也更加不適合殺生。一般的人剛剛生下一個兒子,很高興,一定會宴請親朋好友,但是最好就不殺生。我們要知道,一切動物都是各愛其子,現在你為了慶祝自己的孩子出生,要殺掉其它眾生孩子於心何忍呢?所以一定要能夠做到不殺生!

再一個,每一位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所以我們應該要幫他積福,不可以幫他惡業。現在如果是生了小孩子來擺喜酒、來殺生,不單單是沒有幫他積福,反而幫他造下了殺生惡業。為什麼?這是為他所殺,專門為了慶祝他的出生來殺的嘛,所以他雖然是剛剛生下來小小的,但是你就已經幫他種了很多惡業了,你在生命成長的道路上就已經幫他種下了很多荊棘、很多刺,埋下了很多地雷。

表面上你是為他好,實際上卻是害了他了。因為冤有頭,債有主,這些被殺生靈肯定就會找這個小孩子來還債了,不過是遲和早的問題了。所以如果是這樣子來慶祝小孩子的出生,表面上看起來是慶祝他出生,實際上就是咒死,因為給他種下惡因。所以這些陳規陋習要能夠改過來,那是我們真正地持不殺生戒。

三、拜祭祖先不宜殺生

清明掃墓,中元節拜祭祖先,這些時候要能夠戒殺。可以拿一些鮮花水果素食來供奉,關鍵是要能夠給他念誦諸品經咒,念一念《彌陀經》、《地藏經》、《往生咒》,乃至於光明真言加持。不要大魚大肉拿去拜祭,因為殺生只會增長亡者的惡業,增長已經過世的祖先惡業

有一地方有一個陋習,逢到清明就滿街賣廣告,什麼「祭祖金豬」,那個小豬小小的,生下來沒多久就給他殺死掉了,然後拿來拜祭,很多飯店都推出這個。這樣子造的業是很重,所以要改過來。

並且最好也不用去燒什麼紙錢、金紙,那些都不要燒了,可以將那些花費都轉過來做一些公益事業,做一些善事。為什麼?如是因,如是果。以祖先的名義做善事,這個善報迴向給他們,能夠資冥福,能夠幫他們懺罪積福。

並且還有一點,我們要知道,佛陀說過,十方眾生過去生中間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不過是因為在六道裡面輪迴,再出頭來互相之間就不認識了,以前是什麼關係就不知道了。所以現在我們買回來殺的,吃到肚子裡面的眾生,非常有可能就是我平時日夜希望他們往生善處、脫離痛苦的過去的父母眷屬。如果能夠明白,決定是不會去吃眾生肉了。因為你過去的父母跟你緣分比較深,跟你緣分比較深的眾生才可能給你買到,跟你有什麼緣分那條魚,你也買不到了,所以你今天買的這一條活魚,明天買的那一隻活雞,很有可能宿世生中間曾經做過你的親屬

我們口裡面經常說,我日日夜夜都盼望我的祖先,盼望我已經過世的長輩親人,希望他們能夠往生善道,能夠脫離痛苦如果你天眼通就知道你正在吃他們的肉,這樣子就很糟糕,這樣子是叫做口是心非,說得不好聽一點,叫做人面獸心。所以拜祭祖先的時候不要殺生

四、婚禮不宜殺生

因為世間的人,結婚的日子是一個黃道吉日,是一個很吉慶的日子在這個吉慶的日子裡面卻來做最凶的事情,來做殺生事情這樣子一定會干擾和增加夫妻雙方的業障,所以這是一個非常不好事情

五、宴客不宜殺生

宴請客人,良辰美景,高朋滿座,歸根結蒂是希望能夠賓主盡歡,就不需要去廣殺生靈了,食物清淡一點,雅緻一點也是可以的。如果聚會的意思是希望大家都很開心,但是在我們開心的時候,卻有很多生靈在宰殺之中很怨恨在這個中間哭泣,就是非常不協調的一件事情。以其它眾生的悲哭來換取我們的歡笑,這樣子於心何忍呢!所以這是第五個方面應該要改變的。

這些都是我們常說要擺酒席的理由,做生日小孩子出生,或者是拜祭祖先或者是長輩過世了,都總是要大開筵席,一擺就擺幾十桌,然後還有一些是結婚,還有一些是宴請客人,這個五大類是凡夫眾生造殺業造得最密集、最重的時候,所以一定要能夠將它扭轉過來。為佛弟子,我們非常難得得到這么一個暇滿的人身,千萬要有智慧,有正見,不要迷迷糊糊,掛一個名說:「我是三寶弟子。」實際上迷迷糊糊的,言行舉止一點都不像佛弟子,還是造很多的惡業。迷迷糊糊受個五戒是為了上殿的時候可以站到前面去,然後戒條一條也不知道,這樣子就非常糟糕了,所以希望我們一定要能夠明白,改變這些陳規陋習。

六、營生不宜殺生

自己謀生的事業不適合做這個與殺生相關的。比方說不要開酒樓,不要開飯館,不要去賣那些魚鉤、魚網,這個在居士菩薩戒中有很廣泛的宣說,所以希望我們守持這個不殺生戒要從日常生活的實踐之中來下手。

再一個方面,我們一定要知道,守持不殺生戒,要了戒律的真義是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所以我們要能夠斷除貪嗔痴,自凈其意

殺生惡業,一般來說是三種煩惱都可能引動來造這個惡業比方說為了貪利益來故意殺生,這個是貪;還有是對冤家起嗔恨心來犯戒,這樣子是以嗔煩惱來造的;還有是以愚痴煩惱而造的,比方說覺得父母對自己不好,傷害父母了,這樣子是極度的愚痴

但是現階段來說,我們看這個人世間殺生業最多、最重、最廣泛的是煩惱,所以我們要能夠消除貪心。這個是最重的,人類貪吃,所以就大肆地殘殺動物天上飛的、水裡游的、一切的一切,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都會來造殺生的業。

你看報紙上那些犯罪的也是一個貪字:因為貪財所以就謀財害命,這些都是因為貪欲煩惱。因為貪權力,所以就會有種種的明爭暗鬥,人際關係非常復雜,互相傷害。乃至於國家國家之間也是因為利益而爆發戰爭,讓很多無辜的人都喪失性命,所以貪欲心的煩惱殺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貪心生起來了,然後又無法得到滿足,這個時候心裡面就生起煩惱了。生起煩惱以後就不能夠理智地去了解其他人,然後就會產生誤解,產生誤解以後,沒有解開這個心結,更進一步就會很失望,乃至於憤怒,最後產生殺念。所以我們要能夠開發本具的智慧,要能夠去除貪心,要能夠保持一個祥和的心態。我們如法地守持好不殺生戒,就可以和諧地與親人、與朋友、與同事、與一切人都和睦相處,都和諧共住,然後也才能夠知道我們怎樣子更好地與動物、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生態更平衡。

現在眾生因為貪欲心的緣故,造了很多殺生惡業,所以很多的珍稀動物瀕臨滅絕;很多的森林被砍伐,然後就產生溫室效應,然後就有酸雨。因為森林砍伐了,所以大片大片的良田都荒廢掉了,都變成沙漠。事實這一都是為人本身貪欲緣故,所以人如果沒有智慧,對這個世界破壞最大的不是獅子,不是老虎,它們不可能大規模地破壞這個地球,破壞這個世界。所以說如果人沒有智慧其他的眾生就會說,人才是破壞這個世界的罪魁禍首,事實也就是在毀滅自身。所以我們要能夠受持這個不殺生戒,這個世界才能更和諧、更穩定地繁榮發展。

所以我們要能夠明白,佛法所主張的不殺生,歸根結蒂是幾種精神——

第一個眾生平等精神眾生平等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力自由你不要說,這條魚它沒有反抗能力,所以我要殺它。事實上一切的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力自由,我們自己很害怕受到傷害,很畏懼死亡,一切眾生都是如此,所以我們要能夠發揚這個眾生平等精神,我們的世界就會和諧

再一個就是慈悲精神。我們受持不殺生戒,歸根結蒂是要能夠有慈悲心,要能夠長養慈悲心。你不要說,今天上午剛剛拿了多少錢去市場買了一些魚,買了一些泥鰍到河邊去放掉了。一回頭來,人家不小心碰你一下,哎呀!馬上火冒三丈,跳起來把人家罵得狗血淋頭。那你這不殺生戒應該是沒有持圓滿不殺生戒是要長養我們的慈悲心,你對泥鰍、魚和黃鱔慈悲心,為什麼對於萬物之靈的人反而沒有慈悲心呢?會那麼痛罵他呢?這樣子是很顛倒,所以一定要了佛陀制戒的本懷是長養慈悲心。

所以我們學佛,學《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不必要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這害怕果報上來,而是應該擺在長養慈悲心。長養慈悲才是我們守持不殺生戒的重點,也是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度化眾生的出世的本懷,所以要長養慈悲心。當然你造了殺生惡業肯定要受惡報因果是絲毫不爽的,但是我們不能夠單單因為畏懼,因為恐懼這個惡報,所以我才不殺生,而是應該重點擺在讓我慈悲心增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這樣子地來受持不殺生戒,可以說是比較圓滿了。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受持這個不殺生戒,寧願自己受傷害,他都不會去傷害眾生。他托缽乞食,去到一個珠寶商人的店鋪裡面,珠寶商人正在為國王做一個皇冠,用線把寶珠穿進去。看到那位法師來了,很歡喜地說:「法師,您稍微等待一下。」然後他就進去,拿著比丘的缽到後面的房子裡面去裝一些食物供養他。

哪裡知道,不巧一陣風吹過來,那顆沒有穿好的寶珠就從桌子上面掉到地上了。這個主人家裡面養了一隻鵝,剛好就在旁邊,一看晶晶亮的一個東西,一口就把珠子吞到肚子里去了

比丘當然都看到這一切了。然後主人回來把食物奉獻給比丘,但是回頭往桌子上一看,面色大變。為什麼?最名貴的寶珠見了。周圍沒有其他人,他就懷疑是這個比丘,就責問比丘:「我好心好意供養法師,為什麼你竟然敢偷我的東西呢?」

法師當然知道這個寶珠到哪裡去了,但是如果說出來鵝會死掉,所以他就不說。主人越說越生氣拿起棍子來打他,打得他通身流血,但是這位比丘仍然還是不說寶珠在哪裡。血順著他的身體流到地上來,這只鵝在旁邊看到有血流下來,它就過來飲這個血,主人盛怒之下,一腳踢過去就把鵝踢死了

鵝已經死掉了,這時候比丘才告訴主人說:「你那個寶珠在鵝的肚子裡面。」一剖開來,果然就在裡面。然後主人懺悔,向法師懺悔說:「法師,為什麼前面不告訴我呢?你明明知道寶珠在鵝肚子裡面。」

因為如果前面告訴他的話,那就犯了一個教他殺,所以他寧願給人家冤枉他偷了東西,寧願給人家責打,他都要保護眾生,這個是真正地持不殺生戒。所以持不殺生戒要從此地來用功就對了。不要廣講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