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六章 緣起性空

第十六章 緣起性空            
 
  第十六章的緣起性空,講到非常重要的十二緣起,如果大家能夠好好去體會、消化,後面的緣起甚深,我們才能夠談。因為要體會到緣起,再體會到緣起甚深之後,再體會到涅槃、空、無為,那是甚深甚深再來就逐步要深入比較更深的這些了,現在先來看緣起性空這裡。

  有人問尊者舍利弗,佛陀弟子裡面他們在對答、在探討,有人就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緣名色生」「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希羅!以前你曾經說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雲何?』尊者摩訶拘希羅他就回答:『我今當說個比喻。譬如有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這裡面因為講到比較深的這些,包括說自作、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有時候你會搞得迷迷糊糊。事實上,舍利他是知道,但是卻故意要問摩訶拘希羅,看他了不了解?當然彼此的討論、探討之中,也可以增加彼此對這方面的觀念更確立,最主要就是要去探討一個識,因為一般眾生對這個識,都不了解、不清楚,不知道這個識是怎幺樣形成的?然後就一直在抓著自我,抓著一個靈魂,抓著一個不變的自我自性,而佛陀就坦白講:這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如果你這一關看不透,不知道它是怎幺來,那幺你就是會一直去抓著這個。摩訶拘希羅他就回答:「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這個識不是本來存在,也不是另外一個人能夠有能力賜給你這一種識。

  尊者舍利弗繼續問:「然彼名色緣識而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雲何?」你以前曾經說過是因為有識之後,後面才有名、色的產生,今天你的回答怎幺說是有名、色,然後才會有識的產生呢?到底你這的說法有沒有違背呢?有沒有矛盾呢?摩訶拘希羅他就繼續再回答:「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以前在成功嶺受訓的時候,到野外去,如果槍要架起來,是用三支槍架起來。立體、空間要存在,必須要三個支撐的東西,這樣放著才能成立。

  在鄉下有時候要晾衣服,如果沒有東西可以支撐,就會用三個竹竿把它在一起,然後分開,這樣就可以做一個支撐的架子,因為三個點就形成一個面,然後加上上面這個點立體,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空間,可以支撐東西

  名、色跟識這三種就如同這三支槍,必須互相依賴,然後才會成立、繼續運作,只要去掉其中的一支,能不能存在?它就會垮掉。「譬如三蘆」就是三支竹竿,「立於空地,展轉相依」大家是互相依賴而得豎立,如果你抽掉其中一支竹竿,其他的二支,就沒辦法單獨存在,它就會垮下來。「若去其二,一亦不立」一樣「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這裡最主要的比喻,就是「真空妙有」的意思。我們的覺知是覺知、還存在,修行是要破除自我意識,不是要破除那個覺知,不要用頭腦在理解無我、用頭腦在理解「空」。

  事實上,不是說一個證悟無我的人他就變成什幺都空掉、什幺都不知道,不是這樣!他能夠清楚的知道外境,但不會被外境所轉,但絕不是頑空,他是溶為一體。像石頭大海裡面,石頭自我存在著,它沒有跟境界合一,那個自我就抓住;如果它溶入這整個境界,它了了分明、清楚覺知,世界世間的這些還是存在,只是說內心的這些沖突、矛盾、二元對立消失了。解脫,最主要是把我內心的那些不平,把我內心的那些苦消除,再怎幺樣高的一個解脫者,不可能讓外面的世間沒有沖突、沒有矛盾解脫是講我們自己內心的苦、內心的沖突矛盾沒有了。解脫者跟這世間有什幺關係呢?當內心的沖突、矛盾消失之後,會把你這一份的安詳,把你這一份柔和,會散發出一種氣氛、一種磁場,然後他會迴向這個世間迴向給有緣的人,慢慢的帶出一股詳和、安詳的氣氛。

  所以,解脫是要從自己開始,然後慢慢的去擴及。此經的含意很深,要進入深觀,才能體悟「識」是什幺?「識」如何形成?此關如果參不透,就會在「阿賴耶識、如來藏識、真常唯心」裡面繞,不入裡面繞的,也是死死抓著「自我」不肯放,然後大談「無我」,這裡的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的去體會。

  由四大(地、水、火、風)聚合而形成有形質的色身,但四大一定是覆裹於空(名),有機生命才會誕生、存在。名色組合成有機生命體的剎那,起了變化--「識」於是產生。注意這裡的名、色跟空,這裡巧妙的這一種關聯,識一增長,名色也會加速增長。以生理學的理解角度,在精蟲跟卵還沒有結合以前,胎兒是不存在的,當精蟲跟卵一結合之後,這時候的卵就不是原來單純的卵,叫做受精卵;一有受精卵之後,它就會開始不斷的變化變化,由「一」,本來還沒有結合以前,胎兒不存在,它是空、它是零,當它結合之後,就是一個一,然後它會開始進行細胞的分裂,它會由一個受精卵,然後慢慢的分裂、分裂,一然後變成二、四、八……,不斷的一直變、化變化。

  受精卵還沒有受精以前,卵本身是一個生命體,也是有識的存在;精蟲本身在還沒有受精以前,精蟲本身還是個生命體,它還是有識的存在,但是當這二者結合之後,它的識、它的生命體,跟原來單獨分開存在的不一樣。因緣一聚合之後,整個就起很大、很奧妙的變化,就像氫氣跟氧氣分開,你單獨灌氫氣進去,單獨灌氧氣進去,與這h2加o合起來,然後合起來的進去,不一樣!這就緣起甚深生命功能生命機能,也有分很多層,但是不管再怎幺區分,這些都是由因緣聚集而生,不管它再多幺深,都是緣起

  記得!就算投胎識的種子,不是單獨的一個投胎、一個靈魂、一個識,一樣都是由地、水、火、風……元素所組合而成。從植物方面,可以了解到這些,一粒稻米或是芒果的種子,或是波羅蜜的種子,可以再綿延它的下一代,一樣有地、水、火、風、空……元素。人也一樣,如果在還沒有了悟生死大事以前,自我意識也會緊抓不放,當在面臨生死時,又會形成下一世的種子,稱做投胎識,但是它不是一個單獨不變的靈魂體,還是一樣由地、水、火、風、空組合而成,裡面是很奧妙的,只是組成的比例變化不同而已,有些種子很重,有些種子很輕,可以隨風飄走。

  佛陀一直希望大家了解,所謂「識」,不是單獨存在的一種元素,都是各種因緣聚合而成的。【法義分享】「識」一增長,名、色也加速增長,識、名、色三者,形成互相影響、水漲船高,身、心漸漸發展,於是「我的」幻覺就產生,有「我」就會有我所」的意識跟著而來。兩大團壓力不同的雲會合之後,雷電產生了。因為最主要有電位、能量有很大的差距(位差),然後就會產生雷、電,雷電能起作用、發光、散能、打死人。但是雷電不是本來就存在,雷電不是從外來加入的。

  所謂「識」能夠起作用,「識」就像這裡面的雷電,一般人如果不了解,會以為雷電就像一個雷公、一個天公,有雷神、一個神在裡面。其實,那些都是因緣聚合、形成之後就會有。雷電不是本來就存在,不是從外來加入的,「識」不是從外來加入名色的,更不是一位雷公、雷神在天上操控。「識」是一個種子種子的形成也是一樣,都是地、水、火、風、空,這樣所組合而成。色(四大)與名(空)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在兩大團壓力不同的雲未會合之前,雷電是不存在。就像那個卵跟精蟲在還沒有結合以前,胎兒生命是不存在,這是無我」的真義--本來「我」就不存在,但是在還沒有結合以前,新生命的那個我不存在。但是,卵以及精蟲也是一個生命,也是一個小我,也是一個生命體,精蟲一樣有生命,一樣會動、有生命,而且有識別能力,只是它的壽命只有幾小時,或是有壽命幾天而已。

  受精卵還沒有結合以前,它們都有單獨的生命體,但是當它結合之後,產生的生命又不一樣,裡面有很大的緣起變化,這是無我」的真義,本來「我」就不存在,這個「我」都是因緣,不斷錯綜復雜變化、變化、變化,就在自然運行過程中,四大聚合、覆裹於空--「識」就產生了。有形的身體就逐漸成長。這就是「無我」與「緣起」的深義,但是不要與斷滅空混為一談。這裡的法義漸漸越來越深了,十二緣起,是第四節的經文內容

  (第二節)「愚痴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舍,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舍,而於心、意、識,愚痴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舍。愚痴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於識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游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

  一般人會比較容易看到我們身體有生、老、病、死,生病醜陋、殘缺,或是覺得身體不凈、污染、染污……,因此比較容易對身體產生厭離,而放下身體執著。當然,一般沒有修行的人對於身體還是很貪著,只是走上修行之路,一般還比較容易放下這個身體,但是對於「識」、心意識方面,卻非常、非常不容易去放下的意思。

  「愚痴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舍,而非識」都只有在放下這個身體,或是覺得這個世間五濁惡世,這個世間不好,想要逃到他方世界去,一樣都是在放下,然後逃避、逃離有形的世界,逃離有形的身體,但是對心意識的「識」,卻一直死抓著不放。「非識」就是沒有針對「識」來對治,沒有針對「自我」來對治,只有治標而沒有治本。

  「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舍」看到我們的身體,因為有生、老、病、死,對這方面就容易放下了,心甘情願的放下了。但是,對於心、意、識呢?愚痴無聞凡夫卻不能夠生厭、離欲、解脫,對生命的「自我核心卻死抓著不放。當然,一般人一直在世間名利堆裡面,一直抓、一直抓「我的」、「我的」,我的財產、我的名利、我的地位、我的妻兒、我的父母、我的親友……種種「我的」,這些慢慢都可以放下了。

  進一步來到自己的時候,「身體也可以放了,不會在乎色身的漂亮與否,不會在乎這個色身、可以放了,但是對於深層「自我」的生命核心,卻是非常不容易斷,就是初果到四果之間不同的地方。如果能夠厭患這個身,身體方面能夠厭離,是初果到三果方面可以做到。但是,證到三果的人,他的「自我」還是沒辦法放下,雖然很容易理解「無我」,但是「自我」還是沒有放、沒有斷。

  「而於心、意、識,愚痴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舍」所謂「我思故我在」,一般人很容易從「六根」與「六塵」接觸的當下,就會產生「我、我是我能」的覺知、覺受,但是卻看不到背後的「我是我能」。事實上,這個「我」的存在,它是很多很多的因緣聚集、聚合而成的,如果你看不到緣起就會緊抓著不放。所以,當這一種「我、我所」的意識很強,深層的自我、深層的我慢,都沒辦法破除的。

  「愚痴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舍」佛陀希望大家能夠從三果,繼續向上到阿羅漢果,因為三果的「五上分結」還沒有斷除,針對「識」方面,你還看不到、還放不下,亦即在以我慢、以慢斷慢的過程,以我慢在斷那些粗淺的慢,像斷身見、對身的貪愛,就是屬於是粗層的。但是,你後面的慢還都緊抓著。因為佛陀知道要真正能夠斷除深層我慢,很不容易!佛陀就坦白講,如果「愚痴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系我、我所,不可於識系我、我所佛陀做一個比喻,在還不能夠到達究竟解脫、不能夠放下以前,你對這個「識」、身的執著,一般眾生是容易放下身的執著,但是不容易放下「識」。

  於是佛陀就反過來講了,在你還沒有解脫以前,一定會執著、一定會抓取,因為你還不知一歸何處、回歸到法界沒辦法回到法依止、法界依止,你一定會有所抓取。以佛陀的了解,如果這二種不能夠完全放下必須要執著其中一種,建議你寧願抓這個身體,這樣還好!不要去抓這個「識」,為什幺呢?因為如果這個身體、我們的色身好好調養,還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七、八十年、一百年的壽命,還比較容易觀察到。

  而「識」卻是日夜剎那須臾生滅變化,我們身體的變化還比較慢。如果拿出你小時候5歲的照片,還有15歲、25歲、35歲、45歲的照片擺出來,就可以看到同樣一個人,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不同的在成長變化,但是臉型還是多少可以看得出來。事實上,我們身體也是剎那在變化,整體身體的變化是比較慢,以身體壽命來講,一般平均七、八十年都沒什幺問題,但是這個「識」方面就不一樣,它是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流動變化。因為「六根」與「六塵」接觸之後,就產生我們這個「識」,我們的「六根」,身體這個「根」不斷在變化,「六塵」也是不斷在剎那變化,我們的「識」更是剎那在變化。

  如果在還沒有解脫以前,你想要抓一樣東西佛陀建議我們寧可去抓這個身,也不要去抓那個識。「所以者何?」如果身體好好調養,還有可能到達一百歲,甚至超過一百歲都有可能,「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如果你好好養生,也有可能超過百歲,而彼心、意、識呢?它卻是「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所以,沒有一永恆不變的「識」,沒有一永恆不變的「我」,是要破除深層的我,讓大家體會「無我」的深義。

  「多聞弟子於諸緣起……」注意「緣起」,對「緣起法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佛陀希望大家好好深觀緣起,那個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屬於「識」的覺知。所謂「觀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識法如幻」意思就在告訴我們,它都是不斷的因緣情況不同,根、塵接觸每一剎那不同,每一剎那的那個「識」,它都不斷的在變、不斷的在變,至於說心、意、識這三者的關係,其實是同一樣東西,當它到最核心的時候,就是一個心。

  所謂「心」,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一種清楚明覺的狀態如果你要起心動念、有一個意向,一開始會有一個波動。通常要在心動之時會有一個意向、意願開始啟動,念頭一起來,意向一出來,就會從這個心起功能、起作用就會生意向、波動,當你的意向、波動一出來,再來就會進一步去做二元對立的分別,「識別」就是在是非、好壞、對錯、大小……二元對立的分別,這樣就越來越粗、越向外。所以,我們修行一般都是在這個「識」上面,「識神」就在是非、好壞……分別,用頭腦思惟在作意、想像……,都是在「識」跟「意」二個層面

  我們修行要慢慢來到「無為」,保持那一種空的狀態之下,回到單純的心、明覺的情況,對整個境界都了了分明,但是你不會去對火車聲興起「好討厭!」或是說聽到鳥叫聲,認為「鳥叫聲好好聽、好喜歡!」希望牠唱歌唱久一點,認為火車聲很不喜歡

  當你喜歡不喜歡情境中,都是落入在意識裡面,所謂要修行你要回到心的明覺,就是心、意、識的整個關聯,是這樣微細的劃分。像色、受、想、行、識,「五陰」的「識」,事實上整個就是合一體講,要細分是色、受、想、行、識這樣,但是有時候只有講一個「識」,代表就是合為一體,有時候是講一個「意」(「六根」的意根),但是其實都是代表一體,如果要加以細分,才是這樣一個不同的分別,因為這裡有提到心、意、識。

  【法義分享】此經請參考前節的法義分享。愚痴無聞凡夫(包括一般修行人)於四大身觀察其不凈與後患,因而厭患、離欲、背舍,但卻看不到識的成因與後患,由於幻覺而產生我、我的觀念,所以「自我」就一直緊抓著不肯放、不敢放。雖然口說無我,但卻很怕無我。證到三果的阿那含都還舍不掉、突破不了。大家慢慢越深入之後,就可以體會到這裡所講的,因此佛陀就明講:如果無法放下抓取,一定要執取的話,寧願抓這個色身,也不要去抓心意識,兩相比較,色身比心意識還可靠一些。整體色身的生住異滅平均可有七、八十年,而心意識生滅卻是日夜時刻,須臾生滅變化。

  一般眾生容易抓的是身體,比較會在乎身體形象、身相方面,修行人,當然有很多還是很在乎身體、身相方面,但是有的修行人在更深入之後,重視的是自我」、自我意識形象,亦即修行人抓心意識之後,會產生更大我是我能、我慢。一般眾生身體的我慢,雖然是有我慢,但是那一種我慢,不會比欠缺正知正見,而抓住心意識的大修行人更大,那些修行人的我慢反而是比較大。一般的眾生雖然有我慢,但是不會隨便也不隨便讓人頂禮,但是一些知見不是正確的大修行人,認為他修行境界很高,是大法師、大法王,字認為是什幺、什幺,理所當然要受人家的頂禮,受人家的恭敬、受人家的禮拜,這方面會形成深層的自我、我慢這些,如果沒有看到,就容易走偏差、走到這裡來。

  今天把此講具體、講清楚一點,希望大家能夠突破這一關卡,如此「五上分結」就容易突破,就不會卡在那裡。所以,佛陀跟我們講,一般容易看到色身方面的放下,但是對深層自我方面,卻不容易看到,因為這是微細,我們把這些全程講出來,希望大家能夠在分岔點看到,就可以避免掉。

  (第三節)「彼愚痴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系,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痴凡夫不修梵行……」「若黠慧無明所覆,愛緣所系,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證到四果的人「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法義分享】同樣有此色身後,凡夫不明其成因與實相,所以起了我、我所的幻覺而執取不放,導致身壞命終、還復受身。死抓不放下一世的種子就會形成出來,但是這個種子仍然是一些地、水、火、風、空的組合,遇緣又會再長出新芽。所以,這個種子也是一些地、水、火、風、空的組合。有智慧解脫者,了知此身心形成之因與本來面目,體證到緣起性空、無我、無我所,體證到空,因而放開、完全不抓取,任運而浮沉。所以不會去結下一世的種子。身壞命終,更不復受,解脫自在,脫離生死輪回。這裡二樣的比喻希望大家也慢慢去體會、慢慢去了解。

  修行方面,如果觀念偏差走錯,越修我慢越大,這種情況很可惜;如果一個真正有正知正見,然後實修實證上來,事實上證初果的時候,我慢就已經大大降伏、減少,身心會越柔軟再來二果、三果,會一路一直上來,當然這是世間的四雙八輩,有修有證的聖者,是值得眾生恭敬,值得眾生頂禮,這樣是不錯,但是當事人他不會自認為修行境界很高,你們要頂禮我、要膜拜我的心態。如果是正知正見解脫修行你是越修之後,身心柔軟,我慢越減少,這是自然而然的。至於眾生遇到這樣的一個智慧者,一個修行者,一個四雙八輩的福田眾生怎幺樣來頂禮、來恭敬那是眾生事情你要怎幺樣來恭敬他,這是眾生事情眾生身心有沒有柔軟?有沒有想要親近知識這一種心?是看眾生的意願如何,身心柔不柔軟那是眾生方面的事。但是對當事人、四雙八輩的人來講,他的內心裏面不會自認為修行境界很高,你們要來頂禮我的一種心態,如果有如此情況、意思,裡面都還有很強的我慢。

  (第四節)這裡要講到十二緣起的法說與義說,什幺叫做法說呢?「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雲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雲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雲何無明?」法說是說一個總原則經文裡面是講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佛陀告訴我們:現象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有它背後的原因都有很多因緣、很多的條件聚合之後,現象才會產生出來。所以,法說是講一個總原則。「此有故彼有」因為有這些元素、條件,才會有下一現象出來,這是一個總原則

  「義說」方面呢?「十二緣起」、「無明行」的具體內容是什幺?「義說」是詳細的解說,「法說」是說一個總原則,所有現象界的產生,它都是有各種因緣聚合而成就像要生產一輛汽車,需要有很多的零件具足之後,這一輛車才會出產。因為有這些零件具足,才會有這輛車子跑出來,即謂「此有故彼有」,因為我這些汽車的零件、條件各方面,加上工廠的這些設備齊全之後,「此有」有這些條件、元素,「故彼有」這邊生產線的另一端,車子就會跑出來,再來這輛車子有了,然後我現在有錢、也有需要,我要買一輛車子,「此有」因為有車子,加上有錢、有需要,於是這一輛車子就會跑到家裡,亦即「此有故彼有」。

  當你有了車子之後,但是你不珍惜,開著車去飆車,因為漠視生命、不珍惜生命,於是怎幺樣?「故彼有」車禍就會產生,車禍的產生是因為有前面這些因素條件如果你不買這輛車,也不發生車禍,又說回來,如果裕隆汽車公司不要出產這輛車子,或是其他車商不要製造出來,我也不會去買車……。如果要往前一直去追溯,他們不要發明,也就沒有這些車子。如果要去責怪很多外面那些因素,你永遠沒完沒了

  所有現象的產生都有,背後有很多因緣條件具足才會產生,夫妻之所以會吵架,甚至還曾聽朋友講說他們夫妻為了要不要打一隻蟑螂?吵到最後離婚了。但是,真正的總原因是這一隻蟑螂嗎?那隻是藉題發揮。事實上,因為結婚幾年下來,常常在那裡吵吵鬧鬧,很多的事情慢慢醞釀,後來這隻是一個導火線而已。所以,很多事情要看到它背後是多因、多緣形成。

  何謂「十二緣起」?《阿含經》的這一章,把十二支緣起做很詳細的解說,什幺叫做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就是不知道你的作為是正確、還是錯誤,「不知報」就是不知道後來的果,會產生什幺樣的果報你不知道。「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因所起法」就是果,「不知因所起法」就是不知道果。「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應該學習、還是不應該學習,「若劣、若勝、染污清凈、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在「六根」與「六塵」接觸的當下,在平常的歷緣對境之中,根、塵接觸的時候,你起了種種變化,都不知道去覺察。

  「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無無間等」沒有在歷緣對境的當下去現觀,當下沒有觀察身、口、意的沖動都是無明行」沖動。「痴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十二緣起」所講的「無明」,總結下來就是對萬事萬物的實相、真理,不了解、不清楚;對我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不清楚、不了解;對你當下身、口、意的展現沖動,而沒有覺知,你的心、六根一直在攀緣,也都沒有清楚覺知到,叫做「無明」。

  何謂「無明」?比較具體解釋,第一個對於現象的人、事、物,包括真理實相、緣起無常無我的實相不了解,亦即對這方面的無知。第二個,對你當下身、口、意的展現,都是一直沖動,沒有清楚去覺察到,就是「無明」。因為你沒有清楚覺察到,於是就會導致你的作為是一種無明行」。這裡所講的「行」,就是身行、口行、意行,只有講出「中性的行」而已,如果你是無明,所產生的就是「無明行」、無明沖動,「行」就是一種沖動

  解脫者、成佛者,像阿羅漢或是佛陀,他們有沒有行?一個有正知正見解脫者,他是「明行足」,是契入無為、契入涅槃,但不是什幺事都不做。佛陀卅五歲之後,他就解脫、契入涅槃,但是他都是「明行足」,把「無明」轉為「明」。對宇宙內外的真理、實相,他本來不知道,現在已經知道了對於身、口、意的展現,本來是沖動的,現在轉為「明行」、身心柔軟你在講話的當下,也都清楚知道:你的身心、你的舉止、你的動作都能夠清楚覺察、清楚知道,這一定要身心柔軟,如果身心柔軟沖動你就看不到。

  所以,所謂「行」是什幺?「十二緣起」裡面的「識」,就是「六識身」,就是六根與六塵接觸,根、塵接觸之後產生的「識」,叫做「六識身」,就是「十二緣起」裡面所講的「識」,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投胎識的「識」而已。什幺叫做「名」呢?什幺叫做「色」呢?所謂「名」,是「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就是身體心理,「名」是有關於心理層次方面的,「色」就是身體層次方面的,「四大」就是身體,「六入處」就是我們的六根。所謂「觸」,就是我們「六根」與外境「六塵」的接觸,當你有根、塵接觸之後,才會起各種的覺受。

  「受」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當你有了各種覺受之後,才會產生種種貪愛,愛是有「三愛」--欲愛(欲界愛)、色愛(色界的愛)、無色愛(無色界的愛),就是所謂的「三界」。一般眾生所貪著、所抓取的,都不出這「三界」,「緣愛取者,雲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欲取」就是欲諍,一般凡夫的欲諍;「見取」就是見諍。凡夫是「欲諍」不斷,修行人是「見諍」不斷。「戒取」是戒禁取,「我取」就是我執、身見方面。因為你一抓取就會「有」。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補充一個「界」字--「欲界的有」,亦即「欲界的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你有愛欲界,還沒有解脫生死以前,會繼續在欲界裡面出生、投胎、輪回……。如果貪愛色界就會色界裡面打滾;如果貪愛無色界的禪定就會生到「無色界天」。

  什幺叫做生?什幺叫做老?什幺叫做死?經文裡面簡短的定義,大家自己可以看。【法義分享】緣起法「法說」是說個總原則,「義說」是具體的解釋十二支緣起內容。「緣起法」有淺有深,「無明、行、識、名色」一樣有淺有深。至於其深義方面,本來是要寫另外一本書來深論,看以後的因緣這是實修實證方面很重要關鍵,不過在我們上課的內容也會點到為止的跟大家講重要關鍵。「無明」另有很深的含意,如果只從文字上去理解、思惟很容易誤解、錯解。如果不了解「無明」的深義,就很容易被催眠、被掌控,而且是背負著重重的「原罪」在修行

  如果無明方面的解釋是錯誤的,你很容易就會被催眠、被掌控,背負著「原罪」在修行。一般的宗教師會把「無明」變成你的「原罪」,讓你背負著「原罪」的十字架,這樣你就比較容易加入宗派、加入宗教成為信徒。你的出生不是你的錯,錯是在你不了解真理實相,而顛倒夢想的抓取,就會產生苦。「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都可以是中性的,注意!這裡我體會到、提出來,它們都可以是中性的。你可以三輪體空的觸,也可以無條件、無所求的愛,問題、痛苦煩惱來自於「取」,那個貪愛、執取就會帶來一大堆無窮的後患。

  比如,一個行善、一件善事、一件善行,以一般人來講,會有這個「我」、還有「他」,以及「善行這一事情,我去幫助他,解除他的生活困苦,我做了一件善事……。一般眾生會有「我去做一件事情去幫助他!」覺得「我做了一件好事」,然後我又累積功德、累積了幾分,有一個我、有一個他、還有一善行,就是「三輪不空」。所謂「三輪體空」,真正體會「無我的人去做這樣的事情他會因緣情況、實際需要,然後就會去做,但是他沒有這一種「我啦!他啦!善行」的觀念,該做的、就去做,能夠做的、就去做

  事實上,他體會到的就是這個「我跟他」是一體的,也沒有「善行」這方面的觀念他是溶為一體的,叫做「三輪體空」。如果你有「我見、身見」存在,三輪就不空。行善就是有一個「我」,然後去布施去做一件善事,因為一定要有一對象,讓你去做一件善事。所以,是有這個「我」、有那個「對象」、還有這一事情,就是有這三者的存在。所謂「為善若欲人知」是屬於「陽德」,「為善不欲人知」是一種陰德」,當然這是一個過渡時期,你再更深一層解析,有時候我們這裡面也許會有一種「貪」,「陽德」只有累積十分而已,如果「不欲人知」的「陰德」可以累積一百分。

  再深層去解析,要去看到我們背後是否又有去貪累積更高分的一種德?這也要更深層去看到,但是這是一個過渡時期,然後可以再慢慢去提升,就是無我、無我所,「無我」就包括對象的消失,覺得說當下該做,你就會去做。「放生」也要有智慧,否則放生有時候會變成「放死」,有可能製造?染。你可以條件、無所求的愛,有的人就提疑問:「奇怪!這個愛,不是生死輪回的原因嗎?修行人怎幺可以有愛呢?解脫者怎幺會有愛呢?……」所以,認為修行人不可以有愛,貪在「色界」裡面的這些愛,是生死輪回的原因生死輪回的愛是一種貪愛,是身見不破、我見不斷、自我不舍。

  一般眾生的愛裡面,它是有條件的,先生愛太太,這裡面也是有條件的,一般人如果太太都不煮飯、不做家事他會抓狂;當然太太愛先生,這裡面也是有條件的,你要去看到裡面是有條件的。一般的眾生是說我愛你」,但是同樣的,也希望你要等同的來愛我,把外殼包裝剝掉說得露骨一點,就是說「我綁你,我也要你來綁我」這是講得比較露骨的,那些包裝都沒有。事實上,所謂「愛」,如果你是條件的,愛裡面就是一種束縛,你說你愛你的孩子,如果裡面有一我是我能、我慢,你是「我的、我的」觀念很強,這個小孩子會被你愛得很痛苦,處處都覺得都需要聽我媽媽的話,處處都需要聽我老爸的話,我都不能有自己的看法,不能有自己的意見,我走得很苦……。

  一般眾生的愛是有條件、有所求的,修行就是要去了悟實相真理把我們的愛提升成為無條件、無所求,像佛陀解脫者他們對世間所做,就是無條件、無所求的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並不是說修了行之後,就不可以情感方面都,都要很死死板板的。他的生命一樣就是發揮出來,以無條件、無所求的反饋一切眾生。所以,你可以三輪體空的觸,也可以無條件、無所求的愛。問題、痛苦煩惱來自於「取」,那個貪愛、執取就會帶來一大堆無窮的後患。

  「無明」另有很深的含意,一般都把無明解釋為無知愚痴、盲目、沖動,然後「無明行」導致你的惑、業、苦,在起惑、造業、受苦,但這是經典與一般的解釋。後來我的體會覺得「無明」含有更深的意義

  有人問到「從新聞裡面看到柬埔寨的雛妓十分的猖獗,當地政府卻坐視不管,這在佛法中心能顯萬法的本性,與世間上森羅萬象,如何覺觀呢?因為同一件事情有人視而不見,覺得這樣的人間事,不是一己所能改變,或不聞不問,面對這種事情,我們該如何來解釋呢?」雛妓方面的問題,在貧窮落後的地區就很容易發生就像台北市政府以前要廢娼,問題是真的把整個實質娼妓的問題廢除掉呢?還是只是廢除一些表相呢?難道真的廢娼之後,台北就沒有色情行業了嗎?反而更普遍啊!它是隱化入更多的管道。

  問題就是有人就會有這方面的問題存在,你貧窮落後的國家,很多他們生活貧窮,雛妓的產生,是有它的環境時空背景,除非你能夠去幫他們這些雛妓,一一解除他們的痛苦,包括他們的家庭背景、社會背景,否則你又能夠怎們樣?他們的國家他們的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是各種因緣所形成,假如你能夠去扭轉,你就去做、去改變,你除了接受以外,還能去做什幺呢?!如果覺得現在應該積極起而行,怎幺樣去改變這種風氣?如果你覺得能夠去做你就去做,否則你就只能夠接受這世間的不圓滿如果你去做,然後在那裡叫罵、瞋恨、責怪,都沒用啊!你要嘛!就提起來;你覺得能夠提,就提起來、就去做,不然你就要放,就這樣!

  有些事情從不同角度去看,它所呈現出的角度就不一樣了,包括台北以前要廢公娼,公娼本身從另一個角度看,你認為她們所從事的好像是下賤行業,但是她們覺得有需要這一工作當你要廢掉,她們也很不喜歡,她們也很不高興,對她們來講也是一種苦。所以,世間事情沒辦法圓滿的,我們只能夠說考量怎幺樣讓世間的苦能夠減少,能夠幫助這世間少苦、離苦,你個人覺得該怎幺樣去做,能夠更積極的迴向世間,我們就去做,能夠去做、我們就去做

  有關尼泊爾王室的這一件悲劇事件,其中牽涉到皇後主宰王子婚事,涉及到「意思食」,雙方面都失了正念,然後苦憂交迫。如果沒有學佛、沒有正知正見,你的智慧不開、不長,都是在吃與被吃的世界裡面打滾,因為世間法就是有圓滿地方,如果皇太子本身有學佛身心柔軟他不會做出這樣的一種沖動,全部兩敗俱傷的這一種抉擇。假如他是一個有學佛、有正知正見的人他會知道這是世間的「意思食」在沖突,自己有一理想的結婚對象,但是卻不能夠得到父母親的認同,這時候如果有所沖突,你也可以緩緩、以時間爭取空間,不要以激烈手段去處理,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又有誰得到好處呢,可以用時間來緩沖,因為時間會改變一切。你的身心要能夠柔軟,才不會這樣的沖動浮躁世間法就是有圓滿地方

  一個人成佛解脫修行,包括以前的釋迦牟尼佛,都是不斷從現象界的老、病、死,亦即煩惱痛苦的這些現象,然後就去探討原因到底來自哪裡呢?為什幺會有這些老、病、死呢?當一個人去面對這些老、病、死,內心的那一種苦、不安,到底它的原因在哪裡?我不能找出它的原因?然後找出解決的方法呢?事實上,「十二緣起」是一層一層的要去找尋解決之道,最初就是從果的現象去找因。如果以老、病、死跟生來講,一個是果,一個是因,它從老、病、死的現象,然後慢慢去體會,原來就是因為有出生,才會有生、老、病、死,於是找出原因。為什幺會有出生呢?因為你有抓取一個果,你有抓取、你有貪愛。這個「有」,如果以三世方面來講,為什幺有這一這一生呢?因為前世你沒解脫,你對於生命核心,都一直緊抓著不放,有形成一個種子

  這個生就是因為你有前世種子,結果它又是形成果,這邊又是形成因,這一層一層這樣上來,這邊是果、這邊是因,如果兩個比起來,這邊又形成一個果。所以,這「生」是一個因,也是前面「有」的果,其它的以此類推。這邊的「有」跟「取」呢?這裡又是一個果,前面這個「取」又是一個因,因為你有抓取,所以才會有這個「有」產生,就是一直去探討,從果的現象,再去探討它的因,為什幺會有「取」呢?現在把這個變成一個果,然後又去探討它的因,就是因為你有貪愛,所以它這又變成一個因,因為有貪愛、所以有抓取,其它的以此類推。事實上,十二緣起是從最苦的果、現象,去向上去探討它的原因,然後一層一層的這樣上來。

  你為什幺會有貪愛呢?因為你有樂受,才會起貪愛。為什幺你會有樂受的感覺呢?來自於怎幺樣?因為你有「觸」,接觸之後有樂受。為什幺會有各種的「觸」呢?因為你有六根的存在,一直要去追討原因,往上越來越微細要去追討生死痛苦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裡?為什幺會有六根的存在呢?因為你有這個身心。為什幺會有身心的存在呢?因為你有這些覺知、覺識,也就你有前一世的投胎。這裡的「識」,如果要講十二緣起生死,就是你有前一世的投胎,但是這不是一個不變的靈魂。為什幺會有這些識的存在呢?因為你有種種的沖動。為什幺會有這些沖動呢?因為你萬事萬物的不明了,對真理、對實相不了解,這樣逆推上來之後,我們再從這裡解釋下來。

  因為一個人對萬事萬物、對真理實相不明了,因此導致他有這種無明行、無明沖動,於是會有無明的覺知、覺受,那一種我是我能,那一種我、自我就會緊抓不放,有這一種我、我是的幻覺,這個識就是有自我的那一種覺受。然後你慢慢的在名色、你的身心自我意識就越加強、越加強,名色的增長就是自我意識就會越來越加強,然後你的六根各方面就會隨著你那個自我方面的,到處在攀緣、到處在抓取,這就是「觸」。當你接觸各種境界,六根不斷地成為境界的奴隸之後,你就有各種的覺受。遇到苦受,你就瞋啊!遇到樂受,你就貪啊!事實上,苦受的瞋,是要排斥你不要的,然後還要去抓你所要的,這裡面的背後還是要抓你所要的。

  所以,當你各種覺受,就會產生你的貪愛,貪愛、你就會覺得你貪,你不只是精神上的愛而已,你還會去要抓取,你還會去有愛,你一定會去抓取,有抓取就會產生果、「有」,有所得就會產生,有所得產生一個現象它就會真的生出來,然後就會老、病、死。十二緣起的解釋,可窄、可廣、可大、可小,所有事情現象你可以把它套入這裡面。

  曾經在中和有一個人買了一輛賓士車之後,沒幾個月他的兒子被人家綁票撕票的情況我們現在舉這個例子讓大家參考。為什幺他的兒子被殺死?為什幺他的孫子被殺死、會被綁票?他的孫子的死亡,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小孩。為什幺他遇到小孩死亡方面,他會痛苦?因為他有他的小孩這是我的小孩子,他們有生這樣的小孩小孩子有出生,因為他們有這一種抓取,這個都屬於貪愛,一個要抓取我的小孩子。小孩子為什幺會形成這樣一個後果出來呢?因為你前面的被一些名利心,被一些社會虛榮心所迷惑住,你胡裡胡塗的要開高貴轎車,這樣才能夠顯現出我的身分才會得很炫耀,這樣人家才會看你幾眼,所以那是一種無明虛榮心在作祟,你不知道這樣會導致苦果,因此你就會想要買一輛車子,你內心裏面就在醞釀要買一輛車子,結果你這個醞釀就會漸漸產生,就會漸漸採取行動下來,這裡面的愛、取、有,就一直一路下來,所以會產生這樣的一個悲劇,產生這樣的苦果出來。

  所以,一樣事情我們可以從苦的現象,去探討它的苦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它也可以順推下來,如果你這樣無明沖動下去,以後的苦果也會出來。十二緣起,是可以順逆來推演,可以應用到其它一切。

  明「無明」就是明,你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無明是中性。

  (第五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自做自覺則墮常見」佛陀說:一般人容易產生「常見」,在於有一個「自我」在造作、自作自覺就會形成「有一靈魂有一個造作、有一個『我』在造業、靈魂不滅……」的一種「落入常見、自作自覺」,認為有一個我、從哪一世,然後投胎轉世到那一世,這個「我」就是在那裡投胎轉世。「他作他覺則墜斷見」如果認為你生命是由人來主宰你,你的生死都是別人幫你註定好好的,別人讓你出世、別人讓你死,就是「他作他覺」。

  認為你命運各方面都是受別人主宰、別人掌控,這樣就是「墮入斷見」,佛陀就講:常見、斷見都不正確,真正的正見是「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說法佛陀所講的「中道」,是「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經文裡面都常常可以看到「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比喻「貪愛」方面來說,為什幺會有這個愛?因為「此有故彼有」,因為你有這些樂受,所以才會有貪愛--「此有故彼有」;你為什幺會去抓取呢?為什幺會去取呢?因為「此有故彼有」,因為你有貪愛,所以就會抓取。

  佛教把這方面解釋得很詳細,任何事情的產生,都可以去了解到它背後深層的原因,包括說你為什幺會痛苦、為什幺會煩惱你要去看到深層的原因,不是在那裡怨天尤人你有所得、有所抓取、有得失心態,就會有痛苦煩惱的這個果;為什幺有痛苦煩惱呢?為什幺會有這些現象呢?因為「此有故彼有」,你有抓取、有貪愛、有得失,你的痛苦煩惱就跟在後面。所以,「十二緣起」的解釋可以很深入,任何事情要去看到它的因、果,因為多因、多果,就是佛教所講的,包括說一般認為靈魂、投胎識方面,佛陀講說那都不是單獨的存在,都有很多的原因形成俱足之後,才會產生的。整個因緣都是不斷一直在變化、在變化,錯綜復雜的變化,佛陀講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比起,謂緣無明行」現象界的一切,都是各種因緣錯綜復雜而形成。

  (第六節)一般人都是在是非二元對立世界裡面繞,凡夫不是對、就是錯,都是在那裡「零、一」、「有、無」、「好人壞人」、「大、小」、「高、低」……分辨、分別,所謂「中道智慧」,它是一種善觀緣起,而處在一個靈活的平衡點上面,你要能夠平衡,否則你的身心就失去平衡,它就會有苦、就會有用力、就會有抓取,你沒辦法全然放開的。所以,平衡就是你的身心是處在一個平衡的情況

  (第七節)「雲何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不得正受」沒有進入深定,沒有進入止觀雙運,但是卻說他能夠有所見法、有所體悟,他有見到法、有開悟,為什幺這樣說呢?佛陀就告訴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因為他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但是須深這個人就說:我不知道您所講的「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是什幺意思啊?須深又繼續問佛陀:「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佛陀就告訴須深:「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佛陀就講一般學佛解脫道的整個過程,是你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什幺叫做法住智呢?「法住智」就是三法印、四聖諦緣起法,緣起性空,這些是可以透過聞思、漸漸地去體會、深入……,再來漸漸進入實修,你可以體證到。

  只要你有在「未到地定」的這一情況就可以見法、就可以開悟就可以證果,初果、二果、三果……上來,這一情況所到達的解脫,就是屬於一種「慧解脫」,就是「先知法住智」。什幺叫做「後知涅槃智」呢?就是「涅槃智」所講的,亦即涅槃、無為、空,這是四果阿羅漢所能夠體證到的境界。如果沒有經過初果、二果、三果這樣上來,你沒有這些基礎,沒有「先知法住智」,沒有辦法體證涅槃、空這方面的。所以,我們修行是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還有以後也會講到「法住法界」方面的,也就是什幺叫做法?什幺叫做法界?要清楚知道。

  一般講說要回到自依止、法依止,經文裡面的「四念處」,一樣是提到自依止、法依止,但是我所體會過來的,發現要再更深入來到「法界依止、自依止、法依止」,然後又要進入到「法界依止」,所謂「善知識」是協助你「自依止、法界依止」,這裡我就直接改為「界依止、莫異依止」,以大自然為師。所謂「法住法界」,「法」就是三法印、四聖諦緣起性空、苦集滅道,這些法都是歸納出整個法的真理實相,這些法則是佛陀智慧者、開悟者,他們如實現觀整個法界的實相真理,然後歸納出這些法則,所以你要先清楚了解這些法則,整個大自然的遊戲規則。

  當你清清楚楚知道遊戲規則,才會知道怎幺去玩遊戲。你要真正溶入法界,最後一定要溶入整個法界你要溶入法界以前,必須要先清楚知道「法」,叫做「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整個的法界就是我們整個的大自然,更廣泛來講,這是整個時空、整個宇宙,整個大自然叫做「法界」。所以,你最終的皈依處,不是來到「依法」而已。如果你來到依法,還是在自我意識的運轉裡面,因為無常、苦、無我,都還在自我意識裡面。因為無常、苦、無我,都還是屬於我們人類頭腦歸納出來的一個法則、一個名相,你必須要再超越這些,然後再回到整個法界就像你真的口渴,你是要喝水,那個水就屬於法界你真的口渴、你是要喝水,你不是去喝「那個水是h2、水是o,水是自燃、水是滅燃,水是無常流動變化,水是清涼……」你不是喝那些啦!那些只是一個觀念,一個詮釋水的各種性質,你要的是真正存在的那個水,真正存在的那個水才能夠止渴。

  你真正最後的皈依處是法界,不是法而已。如果法還在頭腦里運轉,都還是在用「自我」在思維、推論、想像。所謂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這是一般大家所理解的,這是一個過程是有所需要,但是到最後總皈依還是要歸依法界解脫者、佛陀本身,他們都是回歸整個法界,再講具體一點,它只是一個法性的分析,這才是實體。它只是一個理論、哲學,是頭腦裡面詮釋的一個名相,這個才是實際的。大家要慢慢去體會,如果能夠釐清出來,核心就能夠抓得到。

  如果先後次序沒有弄清楚,很容易形成盲修瞎練,很容易落入「真常唯心」。初期的《大乘般若經論》,都是在闡揚《阿含經》裡面的,「涅槃、無為、空」的深義,像《金剛經》、《心經》,都是在闡揚《阿含》裡面的深義。後來有些大乘行者就想直接從「涅槃、空」,從「果地」起修,如果沒有深厚的法義聞思基礎很容易走上「真常唯心」,而不知、不覺,也不以為然,這樣就容易形成狂傲、我慢、狂禪。有關於「真常唯心」,印老對這方面有所解釋。簡短來說,你是頭腦去理解「無我」,用「我慢」在斷慢,用頭腦在理解「無我」,但是你的內心裏面,卻是很怕「無我」,核心裏面卻是一直要去抓住一個不變的我、一個恆常的我,這是微細,大家要慢慢去看到。

  很多的修行人這一關不容易突破,真正生死關頭是在這裡,如果聞思基礎不夠,修行這一很難很難突破,很難!所以,為什幺聞思基礎非常重要?有了正確的聞思基礎,後面的實修,才知道重點要放在哪裡,不會又落入「真常唯心」而不知道。如果在事實的展現方面,有什幺樣的不同呢?如果落入「真常唯心」,是越修、我慢會越大,然後認為自己的境界越高、越厲害;如果你是走在正確的法上、正確的路上,身心會越柔軟、我慢會減少,你會生起感恩的心、慚愧的心。在學佛解脫道的修行路上,如果你一開始沒有慚愧心、感恩心,你後面的道路就很難很難走上正確之路,因此慚愧的心、感恩的心,是非常的重要,因為眾生就是習以為常的抓住那個「我」不放。在修行路上,就很容易又去抓住一個恆常不變的我,又落入「真常」。

  (第八節)「如來佛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能轉梵輪(弘法),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佛陀真正的開悟徹悟,是能夠如實現觀宇宙人生身心內外的實相,而大徹大悟。當他看到這些現象界之後,然後歸納出整個生滅變化的總原則,就是十二緣起的總原則--「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生故彼生」。反過來,「此滅故彼滅」。如果愛滅,取就會滅,所謂「此滅故彼滅」,其它的以此類推。「此有故彼有」一樣「此滅故彼滅」。

  (第九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弟子不作是念: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何所無故此無?何所滅故此滅?然彼多聞弟子知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法義分享】佛陀歸納出現象界的總則,「緣起法」說明任何現象界的生起、散滅,都是有因、有緣。佛陀就是觀察現象界的總原則,然後歸納出「緣起法」,說明任何現象界的生起、散滅都是有因有緣。如果你一直想追問:「為什幺?為什幺?……」想再續問第一因,佛陀就不喜歡回答這種問題,因為任何人事物、任何事情,如果要追根究底找第一因,就算耗掉一輩子去追尋,也永遠找不到第一因。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就是沒有答案,這不是在口令。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十二緣起中,「無明所要透露的深義,與「無明」是中性有關係,慢慢去體會。

  世尊就告諸比丘:「多聞弟子」真正有正知正見的修行人解脫者,「不作是念」他不去做探究「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不會一直要去探討第一因,探討第一因、何所有?為什幺會有這些現象呢?為什幺會這樣呢?一直在問「為什幺?……何所有故此有?何所起故此起?」一直要去問「為什幺?為什幺?……何所無故此無?何所滅故此滅?……」就是一直要問第一因。但是佛陀覺得一個修行人,一個正知正見的人他不去做這方面的探究。

  「然彼多聞弟子知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因為前面是一直要去追溯第一因,事實佛陀也曾經去追溯過,但是後來體會到「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你知道是有緣、有因,才會形成這樣的果。如果你一直要去追問:到底原因何在?在哪裡?……,一直去追問、一直去追問,一直要追根究底去追問,到最後呢?所以,包括最偉大頂尖的數學家、科學家,任何問題都有遇到瓶頸、沒辦法解答的這一面,包括最簡單、最基本的,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啊?你能夠說出正確答案嗎?有人認為應該是先有蛋,才會孵出小雞,但是蛋又是從哪裡來?因此先有雞、才會生蛋,但是雞又是從哪裡來?

  印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地球是被八隻大象所支撐著,最初當然覺得有理,好像找到答案了,但是後來學生慢慢就覺得問題還是存在,然而這八隻大象又被什幺所支撐?於是老師就回答:「那八隻大象就是被另外比較大的八隻大象所支撐!」喔!我知道啦!好像找到答案了!但是沒多久學生又問,奇怪?那八隻比較大的大象是被什幺所支撐呢?老師就說:「這幺笨!那八隻較大的大象,就是被另外八隻更大大象所支撐著啊!」問題還是:那更大的八隻大象是被什幺所支撐呢?「啊!你怎幺那幺笨呢!就是被另外八隻更大更大大象所支撐啊!……」只要你有給我一答案,我可以再針對你答案再問下去;只要你我一個確定的答案,我可以再針對你這個答案再追問下去。只要你繼續追問下去,我也給你答案啦!

  佛陀認為說,如果你要一直探討,就像身體被毒箭射到,你要去追問是誰射的呢?為什幺你要射我呢?一直要去追問原因,這個箭到底有沒有毒啊?到底怎幺樣啊?這是誰射的?一定要去找到根本原因之後,我才要拔啊!不然的話,我如果去治療了,證據就消失,這樣不行啊!……就一直要去探討第一因,到後來你就掉了。因為佛陀也玩過這方面的遊戲,因為人類本身就是天生的好奇心,你不去玩過,實在也很難滿足你那個求知慾,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你會慢慢體悟到「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竟然是沒有答案」。

  宇宙地球的誕生,天文物理學說是一個大爆炸,但是我會再繼續問你:為什幺會大爆炸?為什幺時間會到?而且那也是假設啊!設定有一個大爆炸,然後才全部的開始。問題是它為什幺會大爆炸?再來,在大爆炸之前,又是怎幺樣呢?也是緣起啊!怎幺會沒自然條件你能夠憑空生出來嗎?

  所謂複製羊,還是要藉助前面的一些因緣,這樣的一種決定,於是產生這樣的一個果,但是這些果、也是有很多因。佛教所講的那個因、緣起規則還是不變,那是人類的「我慢」想要主宰、想要掌控、想要改變,但是不管你怎幺掌控、改變,還是都要藉助自然因緣。你掌控生男生女,但是能夠掌控生死嗎?以前比較可以隨著個人的意願去選擇,現在他的選擇好像被人家操控,變成好像說我在操控你們、塑造你們,一樣啊!只是說一些現象方法、技巧的改變而已,都不超出「緣起法」,都有各方面的因緣,然後人類的意願、意向加進去,都是因緣投入、因緣去改變、因緣去扭轉。但是,不管你再怎幺改變、再怎幺扭轉,首先你沒辦法避開老、病、死,其次你不可能離開整個大自然的這些元素材料而存在,就算你要複製羊、複製人,你還是一樣要藉助原來的那些基因,那個還是來自法界啊!而且你就算複製之後,他的成長還是一樣需要整個大自然的支撐、供應,還是一樣在緣生緣滅的法則裡面。

  佛教是講無常無我法印,還有緣起,現在的科學家能夠改變、推翻這些嗎?能夠說我製造一個複製人出來,然後就可以不接受無常法流的演變嗎?如果你可以接受說我製造一個人出來,他就可以永恆的存在,不會生死,這樣才叫說他可以推翻佛教真理佛教講的就是無常無我,以及緣起法印、真理,再偉大的科學家,誰能夠推翻?所以,佛法講的就是整個宇宙、大自然法則,而這個歸納也不佛陀所創造、發明的,佛陀是講這整個大自然運行法則,你再偉大的科學家,能夠改變大自然運行的法則嗎?人類只能夠做一些雕蟲小技,就算你在複製羊、複製人,也都算是雕蟲小技啊!因此,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是沒有答案,這方面慢慢再去體會,大家對「無明」方面,會有不同深度的理解。

  (第十節)「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一切你的聞思修行,都是為了了悟生死大事,當你了悟這整個實相、生死大事,就會逐漸邁向究竟解脫,你依著解脫道次第而行,就是依法次法向而行。

  (第十一節)是講「見法般涅槃」,「若有比丘於老、病、死,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比丘得見法般涅槃」所謂「見法」就是「現法般涅槃」,你要修行、要解脫、要成佛,要成就羅漢成就佛陀都是這一這一世就可到達的,只要你能夠真正了悟生死大事,「於老、病、死,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比丘得見法般涅槃看你什幺時候?真正可以了悟生死大事,了悟三法印、了悟緣起法,體證空、體證涅槃,你就能解脫自在、現法般涅槃。所謂「見法」,因為你要見到法,唯有活在現在,才能見到法。

  (第十二節)以前的佛陀他們,也是一直在探討生死的根本原因要把苦海--老、病、死,代表煩惱、苦……,把原因找出來,就是找出「集」的原因事實上,「十二緣起」整個過程在講「集諦」,後面的果是在講「苦諦」,整個過程是講「集諦」,如果從比較小的範圍來講,果就是「苦諦」,因就是「集諦」,整個就是要把四聖諦」裡面的「苦諦」,苦、煩惱、老、病、死,找出根本原因這是比較詳細的全程,我們一部分一樣都可以看到因、果,苦、集,滅、道,當然也是以此類推。返回來,「此無故彼無」,就是滅、道了,是「滅諦」,什幺沒有、沒有無明就不會有無明」的沖動,不會有無明的觸、無明的受,愛、取、有那些就會沒有了。所謂明「無明」就是「明」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很深!以後講到證果的時候,講涅槃、無為、空的時候,會再跟大家分享。

  所以,我們要應用到,平常生活中檢驗,苦、煩惱不安的原因在哪裡?包括十二緣起,包括你在家裡跟人家起沖突,或是在上班的時候,跟人家起沖突、起煩惱要去解析其中原因,但是要能夠站在比較客觀的立場來解析,不要解析到最後,總是怪別人不對,就不是如實來解析原因你要站在「明行」、「明覺」的角度來解析,這樣才能把苦的根本原因找出來,以後就可以避免我們在無明沖動無明造業,於是後面受苦而不知道。能夠在你產生痛苦以前,就能夠覺察到是很好,問題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都是在沖突發生之後,你要面對這些檢討,然後找出原因。如果能夠在事情還沒有沖突以前就去看到,修行定力就要越加深,你的反觀覺察力要有

  所謂「三妙行」,就是你當下身、口、意的展現,都要能夠去看到那個沖動,當它一開始在沖動、在醞釀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我們在禪修的時候,把名、色分別,大家要能夠去看到起心動念一開始醞釀正要沖動你要能夠看得到,這些都要有禪修的基礎你要止觀雙運的實力能力。如果定力不夠,就要繼續用功這個時候就是要「止觀雙運」,聞、思、修、證要繼續加深。一方面你的苦吃得還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