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明法師
(1997年7月22日)
生活禪夏令營在我們佛門里是一個新鮮事物,這個名詞聽起來非常親切,這弘法形式在現時代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減少誤解,而且肯定會達到很好的效果。今天我把學習佛法的一點心得體會供養給各位。
一、人生問題
我們首先來探索人類生命現象的內涵。人生,可以簡單解釋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的准則,或者人的一期生命的過程。人生最起碼應具備的是我們首先要得到一個人身,當我們擁有了人的身體,我們才有資格談人生。如果是豬、牛、雞這些畜生,就沒有辦法談人生。
那麼,人身是怎麼得來的呢?大家自然會想,我們的身體是父母親給我們的,生理常識告訴我們父精母血經過十月懷胎誕生新的生命。但父精母血僅僅是一個物質的東西,只有物質的東西是不夠的,佛法講父母親只是我們得到人身的一個緣。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所以得人身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識。佛法講人身由五蘊結合而成,五蘊也就是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質。名有四種:受、想、行、識。受是我們對事物的感受。想,心上有相構成「想」字,所以事物在我們心上的反映就是想。行是思維的過程,行與想不同,行是有造作的,是動態的。識,能分別、能了別的意思。
唯識學認為人具備八識。眼睛有眼識,眼睛之所以能看到東西,不僅僅是有一個眼睛的物質構造,眼睛的功能就像照相機,可以攝入影像,要分別事物的好壞、長短等等還要靠識。死人也有眼睛,但不再分別影像,因為沒有識。同樣,耳朵有耳識,還有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耳、鼻、舌、身、意是根身,這六根只有具備六識才能起功用,才能見、聞、嗅、味、覺、思。第七是末那識,人的自私的觀念就是從這一識產生的。第八叫阿賴耶識,昨天座談會上談到阿賴耶識,靜波法師解釋為藏識,因為它能夠含藏種子,種子我們可以理解成行為潛留下來的信息,當這些種子遇到一定的因緣,就會冒出來現行,而表現出種種的行動。比如,我們通過這七天夏令活動的熏習,留下了信息在阿賴耶識里,我們回去以後,甚或幾十年以後,當聽到有人在念經,我們就會想起這里的生活,這就是阿賴耶識的作用,這是在今世的顯現。不可思議的是佛教講三世因果,過去世的事情在阿賴耶識里留下,而在今世遇到一定的因緣它還會起現行。我們知道一些高僧大德從小出家,還不識學,但當他聽到別人念到某部經的時候,他會跟著念,甚至會背下來,這怎麼解釋呢?這是他過去世熏習下來的種子遇到因緣了。
五蘊中的色就是物質,色由四大——地、水、火、風組成。四大表示物質的性質,凡是有堅硬性質的、能夠承受一定壓力的物質屬於地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人體也是由這四大所造,我們的毛髮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滋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人體一半以上是水;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所以,人身的得來離不開名和色,也就是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
人生觀指什麼呢?人生存的目的、人生的價值屬於人生觀的問題,比如怎樣對待生與死、是與非?怎樣對待榮辱、成敗?什麼是幸福與痛苦?等等。每個人的人生觀都不同,周恩來在讀私塾的時候,教書先生問他為什麼要讀書,周恩來說:「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的一生就是抱著這樣的人生觀來奮斗進取的,所以他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肯定。但是,大多數的人活了一輩子,從來沒有考慮過人生觀的問題。太虛大師曾經總結了八種人生觀,第一種是糊裡糊塗活一輩子,從不考慮人生觀,也不需要什麼人生觀;第二種是生養死葬的人生觀,生下來有父母撫養,死後有後代安葬,這種人生觀也比較普遍;第三種是立三不朽,首先要立德,人死後德風要留在人間,其次要立功,對國家對人民要有貢獻,還要立言,言說被人記錄下來,並且被後人奉為經典,這是儒家的傳統思想,在現代社會這樣的人生觀已不流行;第四種是求今生快樂,這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人生觀;第五種是樂天安命的人生觀,隨順命運的安排,孔子的弟子顏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第六種叫棄人趨神,把自己的生命最手歸結到神,死後上升天國是最高目標;第七種叫否定自我,認為人的色身是假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無常變幻的,但沒有一種進取精神;第八種叫正覺人生,真正覺悟的人生,這就是我們所要講的佛化人生。
二、佛化人生
佛化人生是人間佛教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落實。佛化人生建立的理論基礎是佛法立足人間的。怎麼認識佛法是在人間的呢?我們知道,佛教發源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從一個王子通過出家、修道而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然後說法佈道,成立僧團,佛教從而具足佛、法、僧三寶。到了公元前三世紀的阿育王時期,佛教由印度本土向外傳播,一方面向北經西亞諸國傳到我們中國、朝鮮、日本、蒙古等地,稱為北傳佛教;另一方面向南經斯里蘭卡傳到緬甸、越南、柬埔寨等地,稱為南傳佛教。在中國現今有三個佛教語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進入二十世紀後,佛教又向西方國家傳播。從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分布來看,佛教一直在世間,而且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需要。
我們還可以從佛教經典中來認識佛法是在人間的。《阿含經》中講:諸佛皆出人間,終不於天上成佛。《法華經·方便品》中講諸佛出於五濁惡世,五濁惡世就是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早上聖凱法師講課中談到,《金剛經》第一段介紹了佛陀一天的生活,佛陀的生活和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是一樣的,也沒有離開人間。
從歷代的祖師大德體證佛教得出的結論來看,佛教還是在人間的。最著名的就是六祖慧能大師的一首偈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陀所覺悟的真理就在世間,覺悟的人和所覺悟的法都同在這個世間。近代有一位推行人間佛教的高僧太虛大師,他講過這么一段話:「實則佛陀之說法其動機是很大的,普為一切眾生而說法的中心對象則仍在人類眾生,故佛法實是人類眾生的佛法,佛所說的一切學理和道德都是不離開人間的。」雖然說從佛到地獄有十法界眾生,因為佛佛道同,所以佛所說的法是給九法界的眾生聽的,而其中最契合佛法的就是我們人類。人有苦也有樂,智慧雖比不上佛,但要比畜生強得多,由此而能夠接受並且悟入佛法。
以上我們從佛教傳播的歷史、經典的依據和祖師的言論三個方面來認識和推斷佛教是在人間的。佛化人生有什麼價值呢?我們把佛法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又會得到什麼好處呢?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三個方面。
通過學習和實踐佛法,我們首先可以覺悟宇宙人生普遍存在的真理,這個覺悟是有次第性的。第一步要從假入空。假是一切存在的物質,說它是假因為它還常存沒有自我主宰的能力,比如這些花,它的存在是假象,因為它是因緣所成的,我們要通過假象看到它存在的真理,這個真理的就是空。從假入空也可以講成從有相到無相,《心經》上講的「色即是空」,也就是這一層意思,我們把它稱為真諦。第二步要從空出假。我們不僅要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都是假象有。本性是空,但是我們還要由空性所形成的事物的假象來實現它的相用,花本性是空,但它可以用來供佛,庄嚴壇場,還可以使環境優美。從空出假也可以講成從無相到有相,世俗存在的一切物質都有它的相用,《心經》上講的「空即是色」就是這一層意思,我們把它稱為俗諦。第三步我們要做到空有不二,或者說空假不二,這才是最究竟的。空和有是一體的,離開了「有」就認識不了「空」;同樣,離開了「空」也就無法產生「有」,所以事物是緣起性空的。大乘佛教提倡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覺是覺悟的第一層,要從假入空,這屬於智慧;覺他就是把法傳播開來,利益一切眾生,這是覺悟的第二層,要從空出假,屬於慈悲的範疇。那麼,空假不二就是把自利和利他、自覺和覺他兩者結合起來、圓融起來,也就是悲智雙運、覺行圓滿。釋迦牟尼佛覺悟成佛也是有這三個次第的。
我們再從端正行為方面來看佛化人生的價值。一般來說,人會有一些不端正的行為,怎樣端正我們不正的行為呢?行為可以分作言語、身體的外在行為和思維的內在行為,這里講端正行為重點是在端正外在行為。佛法有八正道,其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都是針對我們外在行為的。正語,我們說的每句話是否都符合佛法真理呢?我們平常說話不要說符合真理,有的話甚至普通人情都過不去,像惡言惡語、讒言綺語、謊言誑語等等都是不正語。我們要正語,首行義話要合乎人情,還要誠實語、柔和語、愛語。有一個隨喜贊嘆法門,就是正語的提升。正業,指的是正確的行為,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業是造作的意思。正業不要誤解為正當的職業,正當的職業叫做正命,通過正當的職業來維持我們的生命,不要從事殺豬、殺羊、賣酒、賣煙等行業。唐朝有位著名的畫家叫吳道子,他曾畫過一幅地獄變相圖,把地獄眾生承受的苦難畫得極其生動形象,這幅展出後,結果那個地區的人「多日不知肉味」,為什麼呢?因為當地的屠夫看了以後,心靈受到震撼,很久不願屠宰豬牛,所以人們買不到肉吃。正精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它和勤勞不同,它是指做善事方面。
佛化人生的價值還體現在可以凈化我們的心靈。我們現在非常提倡凈化環境,但往往忽視國土清凈與心靈清凈的關係,《維摩詰經》上說:「隨其心凈則國土凈。」這句話不要誤會成內心清凈了國土就變得清凈了,不是你心裡想一想國土就清凈了,內心清凈了還要去行動、去實踐。我們如果從理上去分析,心和國土在性質上是一樣的,心和國土是平等的。「隨其心凈則國土凈」,這句話我們要從現實人生、佛化人生的角度去理解。今年夏天特別熱,大家心裡難免煩躁。過去有位老禪師當別人都出去避暑時,卻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人家奇怪難道他不熱嗎?他說:「人人避暑走如狂,唯有禪師不出房;恐是禪房無熱到,原來心凈自然涼。」心凈自然涼,是不是禪師心凈40度馬上變為38度了?不可能的。禪師的內心不因環境的燥熱而起煩惱,所以他清涼自在,沒有熱惱。
我們的心靈有六種最根本、最嚴重的污染:貪、嗔、痴、慢、疑、不正見。貪、嗔、痴也叫三毒,其他老師講課中常常講到,這里就不重複了。慢是驕傲自大,自我意識太重,看不起別人。佛法教育我們,要與他人和睦相處,協調好人際關係,就要折服我慢,不僅在思想意識上,而且要將無我的精神落實到行動上,前不久,我們廣東組織了一個朝聖團去五台山,岱螺頂有1080個台階,三步一拜上去要花三個多小時,有些人想我們有這個心就可以,何必注重這個形式?其實我們平常想的並不一定能夠做到,三步一拜目的就是要折服我慢心,站起來我們很高大,五體投地拜下去的時候——地上還有紙屑、灰塵、痰唾、馬糞等等,那是一種什麼感覺?人是微不足道的,拜下去同大地合為一體,從而折服我慢。當我們拜倒在柏林禪寺趙州祖師塔的腳下,我們會覺得自己很渺小,——折服我慢。所以折服我慢不僅僅要從心靈上去認識,還要從實際行動上去體驗。疑就是懷疑,狐疑猜忌,沒有一種敢於承當的決心。不正見是不正的見解,沒有正確的知見,人生的路就會走偏了。
上面講的是六染污,也叫六煩惱。對治這六煩惱,我們就要修戒定慧。戒,戒律。我們一聽說戒律往往就很緊張,其實世俗生活中有很多的戒,最普遍的一個戒就是每個公民都要遵守的國家法律,另外還有各種法規、守則,這些戒都是我們必須遵守的。戒律也是圓融的,比如不殺生戒,持這條戒的目的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還是不得不殺生。有位女居士信佛很虔誠,但他丈夫不信,而且偏偏最愛吃魚,女居士不願殺生,即使死了的也不忍心去煮,於是家庭就出現了矛盾。我告訴這位女居士還是要買死了的魚燒給她丈夫吃,雖然是借刀殺生也不得不為之。唐朝「安史之亂」時期,神會和尚也曾有捐款資助平亂之舉,他這樣做也是借刀殺人,是不是犯戒了呢?佛教是圓融的,他這樣做是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真正的戒律不僅僅是要規范我們的行為,而是要讓我們在心理上建立正確的認識——攝心為戒。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定慧三者是相互關聯的,有了這三者就可以治理我們心靈的污染。
實現佛化人生的價值要具備哪些資糧呢?第一是信願,有信心還要有願力,這是發心的問題,通俗地說,信願就是志向。每個人都應該有志向,要不就無法體現人生價值。大學生畢業時都面臨一個職業問題,這僅僅是物質性的,更重要的還有一個志業問題,志業和職業如果不相應,那麼工作的時候就會有煩惱,所以在選擇一個職業前先要確定你的志業。第二要具足慈悲,慈能給予快樂,悲能救拔痛苦。《觀無量壽經》講:「佛心者,慈悲心是也。」慈悲的含義很廣泛,比如報恩,佛教講要報四重恩:父母恩、國家恩、三寶恩、眾生恩。中國人傳統的美德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那麼我們參加這個夏令營就要滿懷感恩心,因為組辦者為此付出了多大的財力、人力、心力?!我們的凈慧大和尚很有報恩的思想,講堂的東面有開山樓,紀念唐朝的開山祖師趙州老和尚;西面有懷雲樓,紀念宗門泰斗、大和尚的師父虛雲老和尚,這是從形式上來看的。舉辦夏令營,不僅僅是報師長恩,也是報整個佛教的恩。
三、生活禪
生活禪是佛化人生既殊勝又方便的法門。禪,可以譯為思維、靜慮。最原始的禪是從靜中獲得的,比如坐禪。但是生活禪——生活是動的,禪是靜的,怎樣把動靜兩者結合起來呢?開悟並不一定是在靜中,很多祖師是在動中開悟的。虛雲老和尚在禪堂參禪,聽到茶杯落地聲一下子開悟:「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歇。」杯子落地就是動態的。凈慧大師智慧超凡,他把祖師的言論和現實的生活結合起來,不僅提供了理論依據,還為我們指引了修行實踐的方法。這些我不多講了,大家回去詳細讀讀大和尚的文章《生活禪開題》。
早上有位同學讓我給他簽字題詞,我寫了「腳踏實地,不虛此生」八個字。為什麼要腳踏實地呢?大家有沒有注意寺廟里佛菩薩都是赤腳的,觀音菩薩有沒有穿一雙綉花鞋?這就是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大殿前面的草坪旁有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照顧足下」。很多人會以為這是讓我們愛護花草,不要踐踏草坪。其實這句話是有來頭的,過去點的是煤油燈,風一吹就滅了,小和尚問祖師怎麼辦,祖師說:「看足下!」沒有燈怎麼看呢?那是用心看,看當下,所以我們也要用心來生活,那麼生活中處處是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