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關於禪與生活禪

關於禪與生活

凈慧老和尚

(2010年7月26日上午於文殊閣)
 
各位法師、各位營員: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關於禪與生活禪》。我們來到趙州祖庭,在柏子樹下趙州塔前,參加第十七屆生活夏令營,度過了難忘的七天。我們在這七天里,聽了很多法師、專家、學者的授課,內容可說是豐富多彩,面面俱到,而且還有實際的禪修活動、行腳活動、寺院生活體驗。所有這些,究竟給我們傳達了一些什麼樣的信息呢?我想就這個方面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我們的夏令營是「生活禪」夏令營生活禪和整體佛教密不可分,和禪宗密不可分,這是它的共性。之所以提出生活禪這個理念,一定還有它的個性。如果沒有個性的話,我們就可以按照傳統的修學方法、操作方法、理解方法,來信佛學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另外標榜什麼生活禪。既然提出一個生活禪的理念來,「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就必然有一與眾不同的特點。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不是無根無據地臆想出來的,而是從整體佛教當中,整體禪宗當中抽出來某些特別對當代人有啟示的地方,為當代人容易接受的地方,我們把它加以總結歸納,使傳統佛教傳統禪宗,對當代人有一個交流溝通的契入點。下面我想就此與各位做一些分享。

一、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先說關於禪的內容。這裡所說的禪特指中國禪宗的禪,也就是祖師禪。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是追隨太虛大師思想再來做一點點回應。太虛大師在幾十年前講《中國佛學》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中國佛學特質在禪。」這就是今天教內教外在中國佛教,在講禪的時候經常引用的一句話。禪的特質是什麼呢太虛大師做過一些梳理,做過一些說明。下面要講的生活禪的六條信息就是禪的特質的一部分。太虛大師這裡所說的禪,就是指菩提達摩所傳的「頓悟成佛」的禪宗的禪。那麼禪的特質具體指的是什麼呢?當時太虛大師在這本書上引用了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講的四點意見。馮友蘭先生說,禪宗要義有四點:一、第一義不可說,二、究竟無得,三、佛法無多子,四、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是馮友蘭先生對禪宗要義的闡述。馮友蘭先生說此四點中,「佛法無多子」是禪宗所單提,餘三點佛家道家雖略及,但禪宗特重之。禪宗的特質,在太虛大師看來,就是馮友蘭先生所說的這四點。這四點當中,特別是「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生活禪的用意所在。

因為擔水砍柴這種說法,在唐宋以來的禪師語錄當中,可以說是普遍地有所提及。之所以會提到,因為禪宗寺院禪宗僧團的生活就是不離日用而修禪。禪宗生活方式禪宗的禪風,正是把印度如來禪和中國禪宗寺院所面對的中國文化背景結合起來的一種形態。擔水、砍柴,僅僅是很具體的兩件事,實際上這個提法,就是祖師禪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

在我沒有到四祖寺以前,對祖師禪是什麼,理解還不是很深刻。到了四祖寺以後,看看那裡的山川形勢,看看寺院前後那一塊一塊的田地,再想想當時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雙峰山麓,聚集五百人在那裡學法參禪,如何能夠維持下去?只有走中國佛教獨闢蹊徑的自食其力的道路。這條路是一條違背戒律的路,這一條路是「四邪食」當中的「下口食」。當時的主流佛教是絕對反對的。「下口食」,就是自己種田、自己找飯吃這就是下口食。律宗的人最激烈反對禪宗這是第一條。但是禪宗聚集那麼多的人,要靠化緣吃飯不可能,要靠大家的供養也不可能。黃梅四祖寺那個地方很偏僻,當時,唐朝總人口只有幾千萬,要那個小縣城供養五百個僧人,會極大地增加當地老百姓負擔,同時也不現實。所以四祖大師提出一個新的禪宗僧團的生活方式,叫做「坐作並重」,坐禪和農作這兩者並重。這一下就解決了禪宗寺院物質基礎,解決了禪宗僧團的吃飯問題。當時五祖在四祖座下專門領導五百人當中能勞動的人種田,解決吃飯的問題。佛教能夠生存到今天,禪宗能夠生存到今天,跟這一條「坐作並重」或者「農禪並重」或者「以農養禪」的道路是分不開的。所謂如來禪跟祖師禪的根本區別也就在這裡。如來清凈禪,從形式上來講,接觸了農業生產,接觸了種地開荒,那就清凈了,違反戒律就不清凈了。所以仰山祖師跟某一位禪師討論禪門見地時說,汝只會如來禪,未得祖師禪。祖師禪的見地功夫相一致,禪師們經過禪門生活方式的歷練,師師相傳,心心相印,面對中國社會重農的現實禪師們將農耕生活融入禪宗僧團生活之中,從四祖道信禪師的「坐作並重」到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形成了祖師禪最生動活潑的內容之一。這一點中國佛教史上,可以說是維繫法運,延續佛教慧命最根本的一種手段,一直到今天,「農禪並重」已經成為中國佛教三大優良傳統之一。

後來,百丈禪師出世,有所謂馬祖叢林百丈清規馬祖建的什麼叢林呢?禪宗叢林。因為當時禪宗僧侶寄住在律寺之中,諸多不便,所以當時馬祖就在江西開辟了許多禪宗寺院。今天我們到江西去參訪,還有很多寺院都是馬祖開創的。禪宗寺院多了,就有馬祖弟子百丈禪師建立禪宗寺院清規的必要。禪宗寺院清規貫徹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並重」的根本要求。沒有這一條,當時的禪宗叢林林立,要得到供養解決生活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建立禪宗寺院這一舉措,就使禪宗中華大地上牢牢地紮下了根。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並重」的這一舉措就使中國佛教中國禪宗真正立於不敗之地這一條規定,這一條措施,在中國佛教歷史上經歷的幾次教難中挽救了中國佛教。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是這一原則,使中國佛教社會主義制度找到了一個共同點,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找到了共同語言。在解放初期,跟中共的領導人能夠對話、能夠溝通的人,在佛教界還很難找到,當時有一信佛居士他是國民黨第19路軍的起義將領,後來又在人民政府做了中南地區的農林部部長,他叫陳銘樞。他當時寫了三封信給毛主席,討論佛法在新中國如何發揮作用。在三上毛澤東論佛法的書信中,能夠和新政權找到共同語言的就是六祖大師四句偈子:「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使佛法世間法,找到一個契入點,然後就是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傳統。說明佛教是主張自食其力、主張勞動生產的,和今天社會主義社會制度「按勞分配」、「生產自救」、「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這些主張是不矛盾的。中國佛教協會1953年成立,就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一條作為中國佛教最根本的優良傳統。所以說禪宗祖師禪的這種具有中國農耕社會特色的生活方式,在新中國再一次挽救了中國佛教,使中國佛教能夠起死回生。

我們今天面對的現實還是如此,還是要繼續發揚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發揚祖師禪的優良傳統,發揚中國禪學的根本特質。當然,在今天,「農禪並重」這個具體原則如何來運用,這就是今天我們所面臨的一道新課題。我們說修行不能離開生活,不能在生活以外再找一個什麼叫修行法門修行本身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信佛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樣,信佛才有實際的內容可言。通過我們每天的生活來實現個人精神上的煩惱淡化,智慧開朗,心地清涼自在也可以說,把道場建立在我每個人心靈當中,建立在我們每一個家庭當中,建立在我們每一個人所在的單位當中。如果我們能夠善自護持自己心靈這個道場,善自護持自己家庭這座道場學校這座道場、辦公室這座道場公司這座道場……那麼我們整個山河大地,就是一個清凈庄嚴道場修行一定不能脫離實際,不能空談修行。不能離開自心,另外去找一個修行的門路。「農禪並重」的原則可以和我們每個人所從事的任何有益國計民生的工作相結合,讓禪與千千萬萬個工種「並重」,使祖師生活禪在廣闊無垠的生活土壤中開花結果。

二、生活禪的信息

生活禪作為一個修行法門,它必須在終極關懷、操作方法以及生活方式上提出它的一些理論依據來,傳遞一些信息。開辟一個門徑,使學人探驪得珠,就路還家。生活在這方面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有哪些呢?最關鍵的、最根本的大致上有六個方面。

第一,佛國、天堂距離我們很近。我們一般都認為,天堂距離我們很遠,佛國距離我們很遠。佛國在心外,天堂在心外。從傳統佛教傳統禪宗來講,從大乘的了義來講,一切都在自心,一切不離自心凈土非遙,靈山不遠,都在我們一念心當中。離開了這一念心,地獄天堂,東方、西方都無從建立。我們在《生活禪曲》里唱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就告訴我們,佛國就在心中。六祖大師在《壇經》中開示我們,一念心清凈,當下就可以見西方極樂世界。《維摩詰經》告訴我們:「心凈則國土凈。」許多的大乘經典告訴我們凈土非從外得。離開了自心,求凈土、求天堂都是心外求法這是生活告訴我們最根本、最關鍵的一條信息:我們距離佛國、天堂很近很近,可以說是距離

第二個信息,心的能量無比。我們的心有無限的能量,心的能量不可思、不可議。我們每天做晚課念誦的《蒙山施食》有四句話,這四句話出自《華嚴經》:「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山河大地,一切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上天入地,飄洋過海,橫空出世……無非是我們心的力量的造化。心外無法,心的能量不可思議。心外無佛,心外無眾生,即心即佛。心迷成眾生,心悟成佛。迷悟由心,生佛由人。如果我們不能明白、不能了解心的力量,心的能量學佛總會是隔靴搔癢,摸不到癢處。所以五祖對六祖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一切能夠回歸到自心,了解自心,認識心的能量,我們才能在修行有一個入處,才不至於心求法。心外求法,本身就是一個妄想、一個誤區。所以生活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這個信息是從整體佛教當中把它凸顯出來。我們平常對這四句話總在讀,總在念,如何去理解它、去把握它,往往和自己結合不起來,希望我們把這一很重要信息牢牢地記住。

第三,修行簡單。不要把修行得很復雜,看得復雜了,他不是在修行是在隨著妄想分別做各種的動作。如果我們不能在活動當中把握自心,可能越活動,離修行距離越遠。生活禪的理念什麼呢?在修行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怎樣能把握呢?隨時專註當下。不管你是在上課也好,是在作業也好,是在上班走路、做家務活也好,是在喝水也好……把你的心念放在當下,專註在當下。我在喝水,清楚地覺知,這一念心就在喝水上;當杯子放下的時候,不是一點覺知都沒有,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杯子放下了;手拿回來,清清楚楚;坐下來清清楚楚;再做第二件事還是如此。一天24小時,心都安住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這是最究竟的修行。心無旁騖,心無二用。

專註當下,不是離開了生活專註,因為我每一天24小時,分分秒秒都有生活,分分秒秒都在生活當中。分分秒秒都能夠安住當下,這既是最簡單修行方法又是最高深的修行方法我說修行簡單,因為就只要做這一件事;我說修行很高深,這件事最難做。我們現在在交流分享,在聽我說話,我們的心在哪裡?是在妄想,還是在清清楚楚地專註聲音上?專註在當下一念上,這種方法隨時隨地可以運用。動中可以運用,靜中更可以運用。動靜結合,修行才真正有一個入處。

專註,就是四祖大師講的「守一不移」。專註了,如果說出現昏沉狀態,出現不清晰的狀態那就要再加一個方法,使專註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專註而後是清明此心此念就像盞燈點亮了一樣,是歷歷孤明的;不是一片蒙昧,而是一片光明。這種心態,這種精神狀態,還要讓它連續不斷地保持下去。所以接下來兩個字就是綿密,綿綿密密,相續不斷。修行簡單專註當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生活,做到這六個字專註清明綿密。念念如是,分分秒秒如是,修行很容易登堂入室。老是在妄想,老是離開我們自心去找一個捷徑去找一個有靈驗方法,任何有靈驗方法都不能離開自心。任何有靈驗方法,如果離開了自心去做,外面有一力量,使你怎麼樣怎麼樣,一是很危險,二是不能持久,第三,不是你自己的,和你自己沒有關係。只有把我自心本有的能量發掘出來,在心地上做功夫所得到的才是實實在在的。得到的什麼呢?得無所得。

第四,開悟很容易。我們大家都覺得,開悟簡直是一個天方夜譚,太不容易了!如果開悟是那麼不容易的話,修行有什麼現實意義呢?修行目的,第一條就是要求開悟,所謂明心見性。以開悟目的修行才是真正的正修;不以開悟目的修行,都不過是雜修而已。培培福報,種種善根,當然也非常重要,但是,不求開悟修行不徹底不究竟。

為什麼說開悟很容易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人間的好時節,就是開悟境界人間的好時節,從我們的內心開始。如果我們經常有雜念在心頭,春天的百花,無意欣賞;秋天的明月,見到了就發愁。所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是以一種妄想心去看明月,不是直接地看月亮,是看月亮以後產生了第二念,第二念已經是妄想了,只要看著就行了,看了,不起第二念,這是現量境。起了第二念是比量,是分別,是妄想。「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這才是真正開悟境界。做到心無雜念,一念無雜念,一念就在覺悟境界中;念念無雜念,念念就住在覺悟境界。能夠把覺悟境界保持下去,延伸開來,我們就住在一種不迷失、常覺悟精神狀態之中。大家要想這樣做,這樣生活;不想著這樣做,不想這樣生活,總是在琢磨著怎麼開悟,在雜念妄想中,覺悟的那種精神狀態不會出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是人間的美景,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我們如果是抱著直接欣賞的態度,欣賞人間萬事萬物,在欣賞的過程中此心此念就像明鏡一般,一切萬象映現其中,不留任何痕跡那就是一種直接欣賞的精神狀態。留了痕跡,就是妄想分別;留了痕跡,就是迷失的境界;不留痕跡,就是覺悟境界讓我們當下這一念,像明鏡一般的光明朗照,照而不痕跡這就覺悟境界

我們偶爾會有一念、有一剎那有一秒鐘,如果更好的話,會有一分鐘保持這種清明無執的狀態,繼續保持下去,從一分鐘到兩分鐘,兩分鐘到三分鐘,功夫做到純熟的時候,也可以三天兩天十天八天都能保持這種心地光明朗照的精神狀態平時,可以在一定的、沒有外在干擾情況下來做這個功夫,然後逐步地做到有一外在干擾也能不受影響,久而久之,就可以達到對境無心那就是一種覺悟精神狀態很容易也不容易。我希望大家要把開悟看作是一個畏途,不敢去接觸它。只要肯努力開悟很容易

第五條信息解脫在當下。解脫是當下的事情解脫是現在的事情解脫不是明天不是後天的事,更不是這個身心性命結束那一刻的事,那就太晚了。如果我們時時能夠使這一念心像明鏡當台一般,不受任何塵勞的干擾,當下就解脫,當下就自在。《心經》一開頭就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就是一種解脫境界,那種解脫是時時刻刻、心心念念的事,不是某一個階段事情那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精神超脫。解脫煩惱的逐步淡化,心地的逐步開朗,這不是在某一個時候的事情,這應該是我們生活的整體。所以說,生活禪是要將禪的解脫自在覆蓋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分秒秒,當下就是解脫境界

希望各位年輕人,學習佛法,體驗佛法,不要走彎路,走一條直路,走一條直截了當的路,所謂單刀直入,或者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走一條直指的路。我們講台上有一個字,大家認得是個什麼字嗎?——「無」,這個「無」,就是一把斬斷一切煩惱的利劍,以這個「無」的利器去面對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這些煩惱在一起無非是私心雜念而已。私心雜念本身是煩惱私心雜念達不到目的煩惱,一「無」無下去,還有煩惱嗎?沒有了。趙州和尚精神,六祖的精神,就是「無」的精神。「無」是哲學的最高境界,「無」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無」就是解脫,「無」就是大智慧、大慈悲

我們要把期待解脫的心變成眼前的現實,不要期待解脫,要實現解脫,落實解脫。因為人無常,死亡的事情隨時都可能發生解脫目的是希望我們此刻不迷惑,心心念念不迷惑,把這個不迷惑的心念貫徹到始終。如果不在當下解脫,這個不迷惑的目的達不到

生活禪的第六條信息,也是生活最根本的一個理念:處處是道場道場是在某一座寺院也不是在某一座名山。每一座名山道場,每一座寺院道場山河大地都是道場。古德講:盡大地沙門一隻眼。一隻什麼眼呢?照見五蘊皆空的眼,五蘊皆空了,處處都是道場五蘊不空,天天住在寺院寺院不見得就是道場。是不是道場,因人而異。我們現在加上營員在一起,住在柏林寺的起碼有五百人以上。如果我們五百人每時每刻都能保持心如明鏡,一塵不染,五百個佛國出現了,五百個道場出現了。如果五百人還是妄想紛飛,還是貪欲心、嗔恨心、愚痴心充滿我們的心田,我們身在道場,心不見得在道場。這裡講的道場,主要是指修道之場。各位營員明天都要回到家庭、回到社會、回到工作單位、回到學校,我們的身體已經離開了寺院,離開了道場。希望我們的心不要離開,把我們在道場中的這一念心一直延續下去,那就處處是道場了,處處都是修道的場所。所謂「何處青山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這是描述趙州和尚朝五台山的一首偈子,當時趙州和尚已經八十歲了,他還要去朝拜五台山(五台山又叫清涼山)。當時就有人勸他,不要朝五台山了,「何處青山道場」,何必拄著拐杖去朝清涼山呢,「何須策杖禮清涼」,你到了五台山,縱然看到文殊菩薩在雲中出現,用沙門這隻眼來看,雲中出現的並不見得就是妙吉祥菩薩本體,所以「正眼觀時非吉祥」(文殊菩薩譯為妙吉祥菩薩)。一切唯心造,道場在我心中文殊菩薩在我心中一切都自心求,不要心外求法

當然,我們一年有幾次到各地的道場走走,我們把佛教寺院比作心靈的加油站,各個道場就是我們修生活禪的加油站。我們這輛車子跑了很久,沒油了,就到這些加油站去加油,加了油以後再繼續往前走。修行如果不能體會處處是道場這樣一個理念,在修行當中會有很多障礙,會產生很多的分別心,會很煩惱、很痛苦。很多在家修行朋友,由於家庭關係處理不好,由於過分執著保持外在形式不求內心清凈過分要求家庭成員認同他的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家庭之中造成各種矛盾在我生活當中有一條是最重要的原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希望自己能夠改變外在環境外在環境是共業所感要想改變是很困難的。那麼,難道我們對外在環境就束手無策嗎?也不是的。一切從我做起,自己先去做,自己做好了,產生了影響力了,家庭成員逐漸地會認同你的做法,他們會自覺跟你配合,這樣外在環境才能得到改善。否則,你強行要求別人服從你,這是辦不到的。我對此有非常非常深刻的體會,你不要想去改變任何人,改變自己,這個是最實際的,最實在的,最可靠的。你一味地要求別人來配合你,你會永遠都失望,自己主動去做你會很快樂,自己主動地去配合,你會很快樂。最後你得到的回報,就是大家對你的認同,大家對你的支持,大家對你的擁護,大家共同來實現一個心願。所以生活禪的第六條信息就是處處是道場。這個是禪宗思想,也是佛法思想生活僅僅是把這些思想比較集中的運用在生活禪的修行過程中

關於生活禪的信息,就講這六個方面。我再把它重復一下:第一,佛國、天堂很近;第二,心的能量無比;第三,修行簡單;第四,開悟很容易;第五,解脫在當下;第六,處處是道場。在講每一個題目的時候,我都把兩方面的意思講了,修行很容易也很不容易,開悟簡單也很不簡單。題目只標出易的一面,講的時候難、易兩面都講了,希望大家不要產生誤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