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 二十七

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二十七) ──寬運法師西方寺「華嚴吉祥法會」午齋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今天《華嚴經把我們帶到不可說、不可說境界去了,經中的義理讓我們可以領會到諸佛菩薩不可思議宇宙不可思議。我們常常說「三千大千世界」,其實世界之大又豈只是三千大千呢?這只是一個比喻,用來形容它的大,是無窮無盡的,而諸佛菩薩世界,並不是我們以凡夫的心可以思惟到的。好像我們娑婆世界一劫的時間,只是極樂世界的一晝夜。而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劫,就是迦裟幢世界金剛堅佛的一晝夜。試想,如果這么一看,西方極樂世界十劫的時間,相對於迦裟幢世界來說,就只是十天的光景。所以說,這個時間的長短都是相對的;根據我們眾生業力的不同,所感受到的就不一樣。

當然從本質上來說,一切眾生諸佛體性是無二無別的,之所以有差別,其中就是迷、悟境界的不同,這是華嚴世界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開寬的宇宙觀、法界觀,為什麼呢?因佛能悉知一切世界,它的數量是無量的、是無邊的,也是不可數的、不可稱的,不可量的、不可說的,這樣的一種無法形容的境界。所以我們凡夫世界,實在沒有辦法了解佛的世界;佛的世界和我們就是不一樣,所以佛為我眾生說法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對自心自性真實的了解與體悟,然而,「法」的本身原是無可說的,只是「強名為說」而已。

我們昨天說了,在〈十定品〉之中,菩薩行者修行得到十種圓滿之後,並不是住在定中,從始不問世事,相反地而是要更加深入世間,作十種佛事饒益無量有情;這十種佛事,第一種是「所謂以音聲佛事,為成熟眾生故」,菩薩音聲佛事就好像我們唱「華嚴字母」一樣,目的是為什麼呢?就是讓我眾生能夠起信、能夠成熟、能夠得到智慧

二種是「以色形作佛事,為調伏眾生故」,我們看到佛像種種的光,有無量光,有無量壽;又或者我們看見佛身金色,乃至是阿彌陀佛相好庄嚴無等倫,這個顏色、形象,它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攝受眾生、調伏眾生

三種是「以憶念作佛事,為清凈眾生故」,「憶念」也就是憶念諸佛菩薩功德,比如說,凈土宗的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目的也就讓我們的心回復清凈

四種是「以震動世界佛事,為令眾生離惡趣故」,我們都知道,佛有六種震動,地震也是震動的一種,其目的就是令我們明白一切都無常法的,因而遠離惡趣。

五種是「以方便覺悟佛事,為令眾生不失念故」,「以夢中現相作佛事,為令眾生正念故」;佛方便說法,乃至以夢中現相作佛事,目就是令眾生不失正念、生恆正念;我們經常很容易失去正念,所以佛以方便覺悟說法;法本來是不可說、不可說的,但為什麼還要說呢?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強名為說」。所謂「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這就方便覺悟佛事。我們誦《華嚴經》要明白這個意思。

六種是「以放大光明佛事,為普攝取諸眾生故」,眾生都是喜歡光,不喜歡暗的;光明可以啟迪眾生智慧,所以放大光明是為了攝取眾生,讓眾生心生歡喜

第七種是「以修菩薩行作佛事,為令眾生住勝願故」,我們以修種種菩薩行來做佛事目的也就是令眾生在這種勝願之中;「願」可分為勝願、不勝願,也就是好的願、不好的願;這里所說的,是殊勝的願;什麼是殊勝願?即成佛的願,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大悲心的願,也就慈悲喜舍的願;菩薩之所以修菩薩行作佛事目的就是讓我發心發願來學菩薩行,實踐六度萬行;學普賢菩薩、學文殊菩薩、學地藏菩薩、學觀音菩薩,所以慈悲智慧、願力種種實踐,都顯示在這菩薩道之中。

第八種是「以成正等覺作佛事,為令眾生知幻法故」,我們都知道,一切有為法其實都是「幻化、幻化」的,而當行者真正到達佛境界的時候,就無所涅槃,也無所謂不涅槃;一切皆舍,連法亦都要舍;正如《金剛經》里破三種執著:「我執、法執、空執」統統都要舍,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其目的就是讓我們所有眾生,看清楚一切都是幻化的;經中清楚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九種是「以轉妙*輪作佛事,為眾說法不失時故」;在古印度的時候,古轉輪聖王出現之說,非常盛行;「古轉輪聖王」是梵文,意譯作轉輪王、轉輪聖帝、輪王、飛行轉輪帝、飛行皇帝。意即旋轉輪寶(相當於戰車)之王。王擁有七寶(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長壽、無疾病、容貌出色、寶藏豐富),統一須彌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國土豐饒,人民和樂。諸經論將佛陀與之比擬之處甚多。這里是說菩薩像轉輪聖王一樣,不失時地為眾生應機說法,令他們都能學習大乘,修福、修慧。

十種是「以現住壽命佛事,為調伏一切眾生」;「以示般涅槃佛事,知諸眾生起疲厭故」。佛菩薩住世,目的就在於教化一切眾生、調伏一切眾生;如果說沒有常、凈、我、樂的話,菩薩道就太辛苦了,所以佛唯有示現涅槃。因此,菩薩道的精神就是攝受眾生、調伏,令他們一步步的增加「信、願、行」;這就華嚴菩薩境界

我們接下去會繼續講〈入法界品〉,其中,善財童子給我們來示現、演繹這五十二階位是如何的次第修行;理論與實際結合而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亦歸凈土;因為我眾生修行成佛,實在是太難了,所以慈悲佛陀為我們開出凈土法門讓我們透過一心稱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繼續修行、繼續學佛,然後將來再回入娑婆,廣度無量眾生;這個極樂世界對於佛來說,其實就只是一個「化城」;什麼是「化城」呢?就好像我們原本打算遠赴北京,可是由於路途遙遠,走到一半路的江西,我們就不走了,於是佛就在路上為我們示現一個舒適的旅館,也就是「化城」,讓我們在其中歇息,補充食糧、水份,待體力恢復,然後繼續往前邁進;當我們休息好以後,准備動身出發的時候,這個化城就不見了這就是佛的慈悲與善巧。所以,唯有真正到達佛的境界才是徹底究竟,還沒有到達之時一切都不過是「化城」,都不真實的。就好像我們這個法堂,現在看起來是真實的,但到佛的境界的時候,它就不真實了,因為一切都是成、住、壞、空,一切都無常的;連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也一樣是無常,唯有到佛的涅槃境界時,才是常、樂、我、凈,一切法湛然不動這就是「如去如來」的境界這就諸佛菩薩境界。但在到達之前,一切都只是化城。所以我們大家學佛的人啊,一定要懂得。好了,我們結齋。(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