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法師:《中國漢傳佛教禮儀》後記

中國漢傳佛教禮儀》後記
 
   窗外,萬家燈火,繁華的都市在深秋的夜幕下,顯得那麼寧靜;一陣夜風吹過,捲起幾片梧桐葉,無聲地落下,留下幾聲嘆息,令人回味。樂曲《雲水吟》的悠揚、空靈的旋律,在小屋內回盪,塵封的記憶隨著跳動的音符而波盪。

時光匆匆,出家已有十年。十年的歲月,對於三千大千世界來說,那隻是一剎那;可是,對於只有幾十寒暑人生來說,那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而對於我來說,這十年,無疑是自己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十年。生命中的一切差別有時只有一步之遙,只是在十年前那個雨後的早晨,那個在寺院前的一個跟斗,卻成為自己生命的轉折點,從此我開始了一個全新的生活里程。每當敘述自己的出家因緣時,總是回答說:「從哪裡摔倒,便從哪裡爬起來。」

    歲月無痕,留下的只是那些支離破碎的回憶,曾經無數次地想將這十年能夠留下,用自己易觸的心去描述、感受這十年。去年,我想過一定要出版一本散文集或者研究性著作,只是為了想紀念這十年,報答師父父母等一切幫助、關心我的人。但是,有願必成只能成為人們的美好祝願,學習的緊張生活的動盪,將夢想一點點地擊碎。

    世事無常佛法因緣不可思議的,沒有想到這本書卻能成為我出家十年的紀念,這也是意外的收獲。關注佛教禮儀的因緣來自中國社會科學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黃夏年老師,他首先約我為世界宗教文化》撰寫有關佛教禮儀的小短文,後來他又向宗教文化出版社推薦,由我來完成佛教禮儀的部分。黃老師佛教界的熱心人,多年來一直關照、支持我,所以首先應該感謝他!

    出家十年,在自己人生的成長過程中,除了佛菩薩在冥冥之中加被之外,更有許多來自佛教界法師居士的關心與幫助。記得剛出家時,恰逢平興寺開始修建,界參師父剛好也從寧波天童寺回來,於是他為我的啟蒙師父,他教我唱念、佛法知識、做人的道理,特別照顧身體瘦弱的我。師公上人上世下行老法師對我更是疼愛有加,他用那慈悲的心呵護著一位少年的成長。而兩位師父上人——界詮師父、界靜師父一直是我在佛法學道路上的榜樣,他們都十分關心這本書的出版,願以此書供養兩位恩師

    中國佛學院的七年學習,法源寺無疑成為我生命中的重要驛站。清晨丁香樹下的晨讀,夕陽下幽徑的漫步,聽晨鍾暮鼓,聞佛陀遺教,秋看蝶衣飛舞,冬賞皚皚白雪,這是一段最為寧靜安穩日子,也是最為快樂日子。在那些日子裡,佛學領導的關心,法師老師不倦的教誨,同學們友好的相處,令人永遠難以忘懷。傳印老法師對我厚愛有加,他以長者胸懷容納了我的無知與幼稚,這次在他視力困難、法務繁忙的情況下,替這本寫了序言,願他老人家身體能夠早日康復。白光老法師雖然年過古稀,但童心不減,他跟學生關係最好,在佛法修學的道路上給予了許多教誨。姚長壽老師對我十分愛護,在學問上經常指點迷津使我度過快樂的研究生生活。

    湛如法師對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許多幫助,他亦師亦友的情懷令我時刻銘記在心。新加坡的惟儼法師玉佛寺的覺醒法師、慧覺法師、悟端法師、龍華寺的照誠法師都十分關心我的學習,在生活上給予了許多照顧。另外,白化文老師、業露華老師曾惠寄自己的著作,以供我參考;黃心川老師、楊曾文老師、賴永海老師、馬德老師都在寫作過程中,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劉國中居士提供了許多電子資料,加速了本書的寫作進度。魯萍居士、羅菲菲居士、劉秉會居士、湯曙東居士多年來一直護持我,在這裡說一聲謝謝!

    雖然完成書稿前後只不過四個月,但是這段時間我的生活處於最動盪的狀態,研究生畢業論文的答辯、新加坡的弘法、進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學位,如此等等的雜事使自己有點精疲力盡的感覺宗教文化出版社的戴晨京女士、韓松先生總是不斷鼓勵我,使我不懈怠,張秀秀小姐付出了許多的心血,這本書能夠呈現在讀者面前,與他們的辛苦是分不開的。

    我沒有什麼特長,不能為佛教作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只不過平常喜歡讀點書,然後再敲敲電腦,留下只言片語。所以,我只希望以此因緣能夠為佛教作一點事,供養天下眾生,如果能夠誠如所願,便心滿意足了,也就不出家一趟。

慚愧僧  聖凱

2000年11月8日

南京大學哲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