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禪修要義 第九章 毗婆舍那

第九章  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梵文, 翻譯過來就是觀、智、照、看的意思。和其它所有大乘佛法宗派一樣,永嘉禪在實修方面也倡導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在用奢摩他妄想雜念停下來後,行者欲不落入昏沉和無記,必須提起觀照,觀照的方法就是毗婆舍那

佛法是以智慧為先導的,修行奢摩他是為了進入正觀,所以毗婆舍那佛法裡面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將佛教修行總稱為「教觀」。天台宗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的開頭就說,「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佛法內容,一個是教理,一個就是觀行,教理就是佛陀修行經驗和對真理的描述,觀行就是用教理去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如果只學教理而沒有觀行,就會茫然而不知所措;如果只去觀行而沒有教理做指導,那修行起來就會非常危險。

我們學習完教理之後,在實修止觀過程中,先要通過奢摩他把我們原來的貪嗔痴念頭慢慢地止下來,同時也不能死在這里,還要以正確智慧來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生活,所以毗婆舍那又翻譯成「看」。這在修行當中包括三層含義:第一是境,就是外在境界,所觀之境,毗婆舍那對境是有要求的,不能隨便去觀;第二是觀,觀就是能觀的心,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什麼樣的事情,這也是有規矩的;第三叫行,就是我們讓觀在生活中起到作用。境、觀、行就是毗婆舍那的主要修行內容

奢摩他讓我們把一切思想和行為都停下來,讓心比較聽話,起到改惡的作用,但不能起到向善的作用。但毗婆舍那就不一樣了,我們要看這顆止下來的心,在對待外境時是否有所改善,如果改善了,就是進入毗婆舍那修行了;如果打坐入定很好生活中卻我行我素,那你這個定肯定還有問題。所以對於所觀的境,我們要有選擇。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境、觀、行三方面內容

第一、觀生死輪迴之苦

我們要觀想生死輪迴苦果,不要去名利財色,比如如何去賺錢,賺來以後如何去用等等,這樣的觀想只能增加你的貪嗔痴煩惱,越觀就越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把平時對五欲的觀想停下來,轉為對生死輪迴之苦觀想觀想人生從生到死究竟意義何在?觀想痛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觀想無常真實和可怕,觀想死時的凄涼和孤獨等等。

很多人認為佛教消極的,生活那麼美好,為什麼佛教會描繪得那麼可怕?其實你去細細觀察之後,就會發現佛教的是非常客觀的,人生的本質確實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我執。我們以前沒有發現是因為缺乏智慧,也缺乏面對真實的勇氣。只有這樣觀察明白了之後,我們才有機會超越痛苦煩惱生活才能變得美好

所以學習佛法以後,看清了世間真相,我們不但不會消極,而且會更有智慧和勇氣,對待任何境界都不會失去理智。這樣有智慧觀照地去生活就會消除所有的煩惱痛苦生活才會永遠充滿希望和陽光

第二觀增長善根智慧方法

善根善行有一定區別的,比如去廟裡布施,這是善行,如果行善的時候很開心,那說明你善根很好如果你布施的時候感覺像割肉一樣,那說明你善根不夠深。所以善根是善在我內心穩定程度,是一切生命現象的真正命根,比如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環境生活是好是壞,都是起源於這個命根善根深厚的人不但福德好,也非常聰明智慧善根是可以培養的,行善時命根就向善的方面發展了,所以即使沒有善根也能通過行善培養起來。

對於凡夫來講,有兩個方法可以增加我們的善根智慧,首先就是行善積德,對人對都能增加正面的快樂,不會有任何副作用;還有一個就是增長禪定功夫,也就是心穩定能力,不隨外境轉換的能力。外境是永遠在變化的,我們增加了禪定功夫,心就不會隨著外境的變化而乍喜乍悲了。用這種安定的心去生活生命就會朝著健康和積極的方向去發展,就會給周圍的人和自己帶來非常愉快的感覺

第三、觀破諸煩惱之法

觀察破除煩惱方法,這個觀的內容最重要的,因為修觀能夠增長智慧

煩惱包括世間凡夫煩惱和出世間阿羅漢煩惱,前者叫分段生死,後者叫變異生死煩惱來源就是生死,我們想要破除煩惱,就要把生死斬斷。斬斷生死只有靠兩個辦法禪定智慧也就是止和觀。

凡夫的能所相對就是生死的根源,我們平常生活善惡相對、苦樂參半的生死輪迴里,了斷生死就是要把能所相對的狀態打破,從相對的世界中超越出來,不思不思惡,才能解脫凡夫的分段生死

但「金屑雖貴,入眼成瞎」,如果把解脫分段生死後的境界再留下,就如同用洗衣粉把衣服上的污垢洗去之後,卻把洗衣粉留在衣服上,照樣也是污染了衣服。所以禪宗句話叫做「好事不如無」,把阿羅漢執著的體空再破除掉,消除了變異生死的纏縛,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和大自在

三種觀法是非常重要的,詳細說來,佛教根據眾生著相程度的不同,分為藏、通、別、圓四種教法,在具體的觀法上都有所不同,以便適應眾生不同的根基。比如藏教根基的人,首先就要觀察世間是苦的,苦是有原因的,再通過修行把苦的原因消滅,進入無生死的涅槃這叫生滅四諦的觀法。通教根基的人就可以直接觀察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本體就是空的,再通過修習止觀禪定,從有相中超離出來,空掉五蘊就證體了,叫做無生四諦。別教根基的人就可以觀察到生死輪迴是空的、假的,世間的一切只有名稱,並無真實的存在,所謂生死也根本沒有生死存在,只是人生幻象認識到這一點以後,再到生活中去實踐,所有的煩惱我執等等,也就全都空了。永嘉大師的這篇毗婆舍那頌所講的並不是以上三種的觀法,而是圓教的觀法,就是直接見到一切法當體即空的圓頓止觀。包括以下三段內容

一、有無雙遮雙照

圓教的觀法是中道實相觀,《大智度論》雲:「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離是二邊,行於中道。」這句話就是中道實相觀,我們聽起來好像是把一條路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只走中間就是中道了,就像有些人講的中庸、不過激之類,其實這樣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中道並不是中間。

常見和斷見是兩種外道,常見的人認為靈魂永遠不死,所以也稱為有見。斷見的人為人死如燈滅,所以也稱為斷滅見。藏教、通教根基的人,一般就要用析空觀、體空觀,觀察這些萬有的本質是苦的、是空的,才能讓他們把凡夫執著我見放棄,煩惱就解決了。別教根基的人,認為一切皆空,但這個空是與假相對立而存在的,所以就要用「有」把這個空破掉;這樣空、有都破掉以後,中間也無你停留處,一切法了不可得這就是圓教的中道觀了。

所以中道境界語言很難講明白,但永嘉大師的文筆非常好,這篇毗婆舍那將圓教觀法寫得非常圓融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這段文字講的就是圓教的觀法——有無雙遮雙照雙遮就是體,中道實相不承認空和有的真實存在,把空、有兩邊都否定掉,有是空的,空也是空的;雙照是用,中道並不否認體有空、有之用,所以在實修中不會落入空有兩邊,又能同時見到兩邊,不被任何一邊所瞞,這叫雙照雙遮雙照才是行於中道

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境是塵、外在的萬法,這里的特指出世間智慧,外境需要智慧才能明了其空的本質,智慧在我們對境時才能生起,如果我們對外境不迷惑,也就不需要智慧來照破它了。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明了外境本空的真相智慧就產生了智慧生了,我們也就明了外境的真相了。

智生而了,了無所了。因有智慧認識到外境本空的真相,外境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需要去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明了外境而產生智慧,外境本來是空的,所以智慧也了不可得生無能生,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因為生無能生,所以智慧並不是實有;因為無所了,所以外境也並非實無。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看不到的智慧不是真的沒有,看得到的外境也不是真的存在,外境了了分明,卻無一相可得這就中道實相——有無雙照

所以雙遮就是空有都不可得,雙照就是空有都是妙用,既不否定空有也不執著空有內心完全打破了世間法的纏縛,無所住著,以這樣的心態生活,就是圓教的觀法。

所以圓教根基的人,雖然通過佛法的學習,明白了萬法皆空真相,但不會因此廢掉世間有相的萬法,照樣隨緣生活,只是不為萬法的得到和失去煩惱了而已。永嘉大師在《證道歌》里寫道「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萬法都是緣起性空,並非真實的存在,只有假名安立,所以取不得,取就是執著的意思;也捨不得,因為萬法本來就是空的,你去什麼呢有個「舍」還是把萬法看成真實的了,同樣也是執著萬法的表現。所以也不取,也不舍,隨緣做事,心中無一事可得,了無牽掛,這就是雙遮雙照的表現。

一般凡夫很難理解圓教的思想,所以常常不是執有就是執空。執有的人會覺得生活很充實,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輩子兢兢業業地去佔有和獲取,學了佛法又會去積極地積善修福;執空的人兩種悲觀的人感覺很空虛,無所事事,甚至會選擇結束生命樂觀的人會更樂觀,很豁達,吃喝玩樂過得很快活,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人就危險了,果報往往會很慘。這兩種都是錯誤的觀法,無論執空還是執有,都不明白萬法的真相

如果修行奢摩他,把凡夫雜亂無章的妄想停下來,心澄靜之後,就會出現種種空境,比如四禪八定、無想定、無記的境界教理通達的人,體會到了這里,常常會誤認為這個空就是真理了,很容易偏於空境而不能自拔,那就完全錯了

所以永嘉大師告訴我們,一定要境、智雙亡才是真空,所觀之境、能觀之心同時消滅,也不執著於這個心境雙亡的空上。這個境界不在凡夫意識范疇裡面,只有證到才會明白,還沒有證到的時候,我們就要修毗婆舍那,起正確的觀照,從境、觀、行三方面去落實,看對境和空兩方面能不能空盡、看透,還有沒有執著

比如看到錢財、地位、名利乃至飲食男女這些境時,就要正確地去「觀」,看到這些相都是緣起的,它們的本質是不受有相的無常事物影響的真如本體。比如我們看到杯子,從相上說它是無常緣起法,而它的本質卻是不生不滅的。看到它是緣起的,就不落於空;看到它是不生不滅的,就不落於有,空有兩者雙遮雙照,這就智慧生起來了

智慧就是我們看到每一件事情都能看到它們緣起法的前因後果。比如杯子是不銹鋼做的,不銹鋼就是因,杯子是果,世間一切都因緣果報,由因成果,沒有一事情是無因的,而因果本身也是性空的。我們觀察到這樣的事實以後,行為上就會有所表現,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沒有智慧待人接物或者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也會這樣去觀照,這些煩惱干擾不了我們了,這就是行。

如果我們能再進一步觀察到自己,包括一切眾生,顛倒痛苦的根源就是我執,因為有了我執,或者說第一因、主體就有對立。有了主體就產生了能和所,能所對立就會有動相,動相就是無常,表現為時間和空間,我執就會因為錯誤的空間、時間感的不停變換而煩惱痛苦,永遠不得自在

這樣觀察以後,我們就知道解脫生死要從了斷我執下手,而我執虛妄的,所以生死也是空的,心裡面就不會受生死現象干擾,心態慢慢地開始平靜,開始進入禪定,進而開發出我們本有的智慧,這就叫妙悟蕭然,如火得薪,彌加熾盛。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薪比喻啟發智慧的各種境界比喻圓教的觀法,一旦悟到圓教的雙遮雙照,任何境界出現,都只會智慧之火更加熾盛

其辭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這是永嘉大師為雙遮雙照的中道所下的定義,意思就是:通達了性空就不被諸法纏縛了,名為非縛;雖然隨緣入假卻無所執著心境互相映徹,真空何畏假,入假方證空,中觀之心明明歷歷,卻了不可得。空不是嘴上喊的,而是事上見的;中道不是思考出來的,而是行出來的。

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智;如眼了花空,是了花空眼;若智了於智,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如果有看清外境真相智慧,就是外境空而真智現前;如同眼睛看到了空中的花原本是空的,也就是能看清楚空花的眼睛;如果以智慧了知真空智慧,就是以智慧空掉一切假相真實智慧;如同眼睛看清楚眼識本空一樣,也就是看到了眼識是空的眼睛

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花空,及以了眼空。非無了花眼,花空眼猶有;了花眼空眼,無花眼不了。這個智慧雖然可以明了意識和塵境都是空的,以及可以明了內在的智慧也是空的;並非沒有明了外在塵境的智慧外在塵境雖然空了,但能空了外在塵境的智慧還在。其實明白了外境的空性,也就明白了智慧的空性,沒有塵境就明了塵境的智慧就像眼睛明白了空花是空的,以及知道眼識本身也是空的。並不是沒有看見空花的眼睛,空花自己已經是空了,眼睛是在的;看清了花就明白眼睛是空的了,沒有花就不會知道眼睛是會看的,沒有外境就不知道智慧妙用

這段話講得很辯證,邏輯性很強,也很嚴密,整體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認識外境的能力,那外境也就沒有了,所以外境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如果有個所覺的外境,必然有個能覺的心,也就是第六意識妄想心。我們對妄想心有覺察,妄想也是空的,如果妄想不空,是固有不變的,就不能認識外境了;覺察到外境和妄想的稱為「智」,這個「智」也是空的,如果不空就不能把外境和妄想清晰地反映出來,這個智的本體就是無知無不知的「覺」。

其實我更願意用鏡子比喻智慧,前面有東西鏡子就清晰地照出來了這就說明鏡子是空的,如果鏡面上有東西,不是空的,那就不清楚;反之,只要是能照清楚外境,就說明鏡子是空的。

所以學習佛法智慧,說難確實有些難,因為這個智慧是否定之否定之後才能悟到的;說容易呢,你打開本有的智慧以後,不用這些意識分析,直接見到的就是了不可得的空性,這就是見道了。這種直接見到的,才是真正的智慧,靠語言邏輯分析來的都不是,只是一種指點學人方法

如果你在永嘉大師的指點下,能夠明白相信空性的道理,無形中你的智慧就增長了。你對世間的一切,乃至人生痛苦煩惱都會產生全新的認識,過去非常嚴重的我執就能放鬆些了,生活就會變得舒適起來。由於對因緣果報有了足夠的認識,你會覺得不再委屈痛苦。世上沒有無因之果,所有煩惱痛苦的起源都是我們自己,並不是別人。於是你就會安然接受現狀,不再引發新的仇恨,並發自內心地懺悔業障自己的煩惱就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自己的煩惱看透了以後,別人的煩惱就瞞不住你了,他只要一講,你就知道他的煩惱根源在哪裡,是因為我執產生的,還是因為外界的壓力產生的?哪一方面的力量更強?你都會分析得很透徹,就可以智慧幫助眾生解決煩惱

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有時候就不能恰到好處地指導別人。比如外界壓力太大,已經很痛苦了,你卻還罵他有我執,讓他放棄我執他就會覺得很冤枉,你不理解他,於是你就不能幫他煩惱轉化過來,這就叫不對機。

佛陀就有讓所有眾生轉化煩惱智慧,所以佛又叫三覺圓滿也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解決自身的煩惱這是羅漢。覺他是眾生,解決眾生煩惱這是菩薩行。這兩點好理解,覺行圓滿則是佛陀把一切有緣眾生都度盡了,才能圓滿成佛

天下眾生那麼多,為什麼佛陀就已經成佛了呢?有句話說「眾生看佛都是眾生,佛看眾生都是佛。」在釋迦佛看來,我們根本不是給他帶來麻煩眾生,而都是清凈庄嚴如來,所以在佛陀境界里,一切眾生早已經成佛了,佛陀也就覺行圓滿了。可我們為什麼還是眾生呢?我們聽永嘉大師繼續講解。

二、緣起性空

復次一切諸法,悉假因緣因緣所生,皆無自性。一法既爾,萬法皆然。我們前面講過緣起性空,所以這段比較好理解,緣起性空就是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假和而成幻象,都沒有一主宰自我,都沒有屬於自我特性也就自性是空的。比如書並沒有書自己,而是紙張的緣起等等,一法如此,萬法皆同,世間萬法都是緣起而無自性的。境智相從,於何不寂。何以故?因緣之法,性無差別。智就是意識心,萬法都不外乎能觀之心、所觀之境兩個方面,境智本空合在一起,哪有不斷煩惱道理啊!為什麼能起萬法呢?所謂「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萬法的本性都是空性,所以沒有差別故今之三界輪迴六道,升降凈穢苦樂;凡聖差殊,皆由三業四儀。因此凡夫三界也就輪迴六道中,或者上升到善界、或者墮落到惡界,或者凈、穢,或者苦、樂,乃至凡夫聖人差別,都是因為三業四儀不同造成的,三業就是身業、口業、意業,四儀就是行住坐卧

六根所對,隨情造業,果報不同。六根對六塵,隨情造業,所以果報不同。善則受樂,惡則受苦。造善業就得善報,造惡業就得惡報故經雲:善惡為因,苦樂為果。所以佛經說,善為樂之因,樂為善之果;惡為苦之因,苦為惡之果。知法無定相,隨緣構集緣非我有,故曰性空。我們應該知道,無常萬法並沒有固定的樣子都是因緣所集而構成的;緣不是我所本有的,不是我所主宰的,比如紙並不屬於書,這就叫性空

空故非異,萬法皆如。因為性空,所以萬法都沒有區別。故經雲:色即是空。四陰亦爾。所以《心經》說「色即是空。」受想行識四陰,也都是空的。如是則何獨凡類緣生,亦乃三乘聖果,皆從緣有。如此類推,並非只有凡夫因緣而生,即使三乘聖人,也都是因緣而有,凡聖無殊,皆同空性。是故經雲:佛種從緣起。所以《法華經》說,空性的佛種不離緣起的萬法。佛在《華嚴經》里也說,「佛者覺也,猶如大地能做一切眾生依怙」,真佛就是覺性,也就是大空性,這個大空性就像大地一樣,不分好壞美醜,能承載一切眾生大地是沒有選擇的,無論好人壞人都能承載、安養,無論髒水、凈水,它都同樣接受,無論小草大樹,它都一視同仁。毫無分別的大空性就是我們最完美生命本質,而上至三乘聖人羅漢菩薩、佛,下至六道眾生,乃至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是緣起而性空的,本質上完全相同,只是因緣不同而顯現出不同的表相而已。

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就是大開圓解,對佛法就能很好地理解了,這屬於解悟的境界。解悟之後我們不能停在這里,要馬上起觀照,在行為上落實,而修毗婆舍那,如果不落實到行為上,就談不上修行了。

比如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用緣起性空來觀照:首先,觀生死輪迴那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其次,看到無我真相後,就是涅槃。這種無我屬於智慧,不是定境里的空境,所以永遠不會丟失,永遠也不會變化。再次,性空就是不生不滅真相,有生滅變化的萬法都是緣起性空的,它的規律因緣果報也就是萬法就是空性的起用,中間並沒有一我在用。

比如我們用錢買東西,錢和東西都是緣起性空的,我們有緣能賺到錢,有緣才能買到東西東西可以養活身體身體依賴買來的東西而存活,同樣也是性空的,在這個過程都是空性隨緣起用,並沒有一個我可以去控制。如果錢被偷走了,偷盜也是性空的,並不需要痛苦,這樣我們的心就很平靜,不會受外相變化的影響和污染,定力善根都會得以增長。

定力增加以後,我們修行就有可能進入禪定禪定的覺受是很安穩快樂的,也可以開發很多功能,所以凡夫不願意禪定里出來,這也很麻煩。所以我們要觀察禪定也是緣起性空的,並非真實的存在,這樣就可以再把對禪定執著破掉,我們才有可能繼續進步。

如果進一步證體了,分段生死掉了,我們還要繼續觀察涅槃也是緣起性空的,並非究竟的實相。我們依靠大開圓解的智慧就能從偏真涅槃解脫出來,從空入假,進一步修行菩提道,證得空假不二的實相。

空性是毫無分別的,凡夫往往因為善惡好壞的分別心太強了,才會產生痛苦煩惱喜歡的就去追逐,討厭的就去毀滅,造下了無數惡因,感得很苦果,被你爭我奪、辛苦病難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理解了緣起性空之後,我們就可以擺脫凡夫狀態,把分別心停下來,生活中的這些壓力也就空了,無論生命隨緣呈現何種果報,其中並沒有一個「我」在承受。大乘菩薩之所以能在世間凡夫相,不遺餘力、不求回報、累生累世地救度眾生,就是因為他見到了萬法的實相。

三、法爾如是

是以萬機叢湊,達之者,則無非道場。色像無邊,悟之者,則無非般若。機機緣。所以萬法都是因緣的和合,通達空性的人已經悟到佛教宗旨,所以處處都是道場,任何相現前,都能對機施教,度化眾生色相之法無量無邊,悟到空性的人色相就瞞不過他的眼睛了,禪宗講「鬱郁黃花皆是佛性,青青翠竹無非般若」。相性不二,故經雲:色無邊故,當知般若亦無邊。所以佛經說,色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應當知道空性的智慧也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

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則內智寂寂;了無所了,則外境如如。如寂無差,境智冥一;萬累都泯,妙旨存焉。

這段話說的是相、性之間的關系就是相、萬法,就是空性、般若。如果沒有智慧就不能了達萬法的實相;如果沒有萬法,智慧也無從生起。見到了萬法的實相,智慧就有了;萬法的實相,是因為智慧才見到的。因智慧見到萬法本空的實相以後,並沒有任何一法可了;了達萬境的智慧,也並不是境界所生。所以內心智慧是本寂的,並無一相可尋;外境本來也是空的,只是空性如理如法的顯現。如如的萬法和寂寂的空性沒有任何差別,境智冥然合一;一切向外攀援、追逐的勞累都泯滅了,就見到了中道實相的妙旨。

故經雲: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如是則妙旨非知,不知而知矣!所以佛經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的。無知是因為空性本寂,無所不知是因為緣起用,正因為如此,妙旨本來無知無知卻能如法如理而知 。

般若自性本具的,不屬於知,也不屬於不知,但能隨緣起用。世間萬相都不能離它而獨立存在,無非都是我們對境生起智慧的絕好機會,也就是修毗婆舍那的好時機。因為只有對境起用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心有多麼的偉大和自由,如果我們能把緣起性空落實在一切相,對一切相都自在無礙,就是成就大乘般若智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