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二節 佛教業報論

第一章 第二節 佛教業報論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有了人生世界的存在,就會有行為的存在,有了行為的存在,也就會有行為的力量存在。這種行為的力量,就是宇宙萬物得以生起的主要因素,所以佛教不主張造物主創造萬物,而主張業力感召世界佛教所說的「緣起」,科學定律的「物質時空中運動」,都離不開這種行為的力量。行為就是佛教所說的「業」,而行為的力量則被稱之為「業力」。

在每個眾生生命中,無論何時何地,任何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力量,在適當的時空條件下發揮其作用。這種行為的力量,不會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消失,只會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以不同的形態出現,也給人以各種不同的感受和作用,所以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佛教因果理論,並不是「1+1=2」的公式化命題,而是說每一事物的出現,一定有其內在的起因和相應的結果。在起因到結果的過程中,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條件,只有在起因(因)和條件(緣)都具備(會遇)的時候,才會有結果,行為者才能對這種結果產生相應的受用。此是必然之理,故言「因果絲毫不爽」、「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其實,身體語言意識上的一切行為都稱之為業,即身、口、意三業,它包括惡業、善業和凈業。每一種業(行為)都有自身內在的基礎和重心,以及客觀外在條件和機遇,最後形成結果,並且通過固定的模式表現出來,從而構成行為者直接感受的作用這就是業的因、緣、果、報。

講到業的因緣果報佛法中有非常詳細縝密的理論體系,所謂六因、四緣、五果、依報正報等等。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此就業的性質,分為惡業、善業、凈業來作一簡單介紹,使我們易於掌握自己行為的趨向。同時也體現了佛教臨終關懷的指導思想

一、業因

業因就是指行為的內在動力,亦即招感未來果報的主要原因。具有兩層含義:第一,行為的內在動力,如《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七說:「業因者,即無明、觸。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身、口、意業。」[1]《般舟贊》亦說:「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這是從十二因緣的角度來解釋,每一種行為的出現都有內在的動力。第二,行為就是主要原因,如《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說:「業,苦本故,唯是因也。」[2]《成實論·業因品》也說:「業是受身因緣。」又說:「萬物從業因生。」這是從更為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上看,一切行為都可以成為一切事物內在的主因。

惡因,惡就是違逆的意思,惡因即是違背自己和他身心健康之行為的內在因素。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是故惡果從惡因生。」那麼,惡業(違背身心健康的行為)的內在動力什麼呢?主要是迷惑無知(即無明)。由於迷惑無知而在思想生起了貪、嗔、痴三毒。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產生佔有的貪欲之心對於自己不喜歡事物產生厭惡的嗔恚之心對於自己無關的事物就產生漠視的愚痴之心,由於這三種心態的存在,並以三種心為動力,其導致的所有舉動,也就成為最終危害自己和他身心健康的行為了。

進一步說,惡業(違背身心健康的行為)本身又會成為什麼樣的原因呢?亦即惡業將會感召到什麼樣的結果?簡單地說就是招感更加破壞身心健康的結果。比如貪財貪色而受賄嫖娼,由於受賄嫖娼而破壞了身心健康,變得頹廢自私不務正業和玩世不恭,其結果必定是對社會家庭人生的強烈不滿,因此招感極大的痛苦,這還是今生眼前的花報[3]。其來世果報則是墮落於餓鬼道中,受盡饑渴鞭打的折磨,更是苦不堪言。所以,由於貪嗔痴三毒為內在主因而產生的惡業也就成為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主要原因了。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惡因,都會感召生命的不安和煩惱,此不贅述。總之,危害自己和他身心健康的一切行為,對於自己的生命來說,都是惡因。

善因,善就是隨順的意思,善因也就隨順自己和他身心健康之行為的內在因素。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是故善果從善因生。」善業(隨順身心健康的行為)的內在動力,主要是明白因緣法則(即智慧)。由於明白因緣法則,而在思想生起了施捨、忍耐、安定三種善心對於自己鍾愛的事物能夠施捨給他人,對於自己厭煩的事情能夠耐心接受,對於自己無關的事物則能夠安心地對待,因此而導致了所有的行為舉止,都能夠有利於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那麼,善業(有益身心健康的行為)將會感召到什麼樣的結果呢?那就一定會得到富有、尊貴安心的結果。比如助人為樂而改善了人際關係,由於人際關係的融洽,而變得更加認真積極,越發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結果必定是家庭和睦事業順利,因此招感了人生的歡樂,這也只是現實的花報而已。其來世果報則是轉為富貴的人家,或者充滿喜樂天上,接受純粹快樂和滿意的生活。所以,施捨、忍耐、安定為內在主因而產生的善業,也就為人天善道的主要原因了。

此外,依此類推,還有許許多多的善因,比如給人一個友善的微笑或者一次誠懇的鼓勵,也都會感得生命的富有、尊貴喜悅。總之,有益自己和他身心健康的一切行為,從自身的角度來說,都屬於善因。

凈因,凈就是清凈無雜染(沒有任何作用)的意思,凈因也就清凈無染之行為的內在動力。如《維摩詰經》說:「欲凈其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凈業(能使身心世界清凈完美的行為)的內在動力,就是信仰和理解(即聞慧與思慧)。由於對覺者以及正法信仰,而進行接觸、聽聞和學習;通過對於真理思維觀察,而能夠客觀地理解生命內在的清凈庄嚴;通過信仰和理解,再落實到具體的行為當中,這些行為就包括了許許多多的修行法門,比如念佛持咒、參禪、止觀等等。這些都是解脫生死煩惱污染,獲得生命清凈自在的主要因素

那麼,凈業將會感得什麼樣的結果呢?當然是清凈喜樂的結果。比如以念佛為正因,能夠感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庄嚴微妙凈土,永離一切生死煩惱持咒、參禪、止觀都能夠啟悟我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獲得究竟解脫,展現生命完美的極致!

當然,凈因的類型是很多的,大小乘三藏經典所說的,各種能夠解脫生死之苦方法,各種不落在生死煩惱之中的心念,以及在此心念上所起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看成是凈業的內在因素

然而,無論是惡因、善因,還是凈因,都不是自己單獨就產生相應果報的,而是一定要具足外在條件和機遇的時候,才能構成相應的業果和業報。因此我們還必須了解業緣。

二、業緣

業緣就是指行為的外在條件。亦即感召將來果報外在必備條件。如《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影,從業緣現。」[4]《法華經·序品》卷一也說:「生死所趣,善惡業緣。」[5]《新譯仁王經》卷下說:「諸界趣生,隨業緣生。如影如響,一切皆空。」由此可見,行為的外在條件,也是一切事物產生的重要因素。換言之,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正因,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是我們都不具備成佛的緣。所以,修行就是創造成佛條件依此類推,殺、盜、淫、妄等等,就是創造墮落惡道的條件了。

因和緣是互動的,尤其是對於生死不能自在的痴迷凡夫來說,就只能隨著行為的善惡而改變著身心環境好醜,隨著環境好醜,也改變了內在行為動力善惡。但是,對於修行者和聖人,或者睿智的覺者而言,任何外在環境條件,也都可以成為其升華自己生命的有利助緣(順、逆增上緣)。

從惡緣、善緣、凈緣這三方面來看,業緣包括了:逆緣、惡緣、塵緣、染緣(此四為惡緣)、福緣、善緣(此二為善緣)、法緣、凈緣(此二為凈緣)。我們知道,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都還沒有成佛條件。即成佛的因我們已經有了,成佛的緣(條件)還要靠現在去創造。修行就是要創造各種成佛所必須的條件,創造的條件到什麼樣的程度(是菩薩羅漢,還是六道輪回中的眾生),就將以什麼樣的身份來體現生命智慧和德相。然而,我們這些苦難而痴迷的眾生總是把各種好緣不經意間就變成壞緣,而佛菩薩聖人則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壞緣卻總能把它們變得更好,這就是迷者墮落、覺者上升的生命景象。

如下「凡聖迷悟業緣圖」所示:

凈緣

法緣

善緣

覺   福緣   迷

者   逆緣   者

惡緣

塵緣

染緣

如圖所示,凡夫總是把「緣」直線或相對應的往下墮落,諸佛菩薩以及覺悟聖人們,卻能夠將之直線或相對應的往上升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識所主,業感緣起。十法界中一切現象是由各種業因、業緣和合而生。由此看來,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在身、口、意等各種行為(業)中,加強對條件和機遇(緣)的把握、珍惜,乃至改善、升華。

所以,佛教臨終關懷就是要促進臨終者對「緣」的把握、改善和升華。關懷的本身也就成為了臨終者升華生命的一個重要條件和機遇。佛教極力提倡人們能夠珍惜這種緣。

緣起觀是佛教的基本理論,大乘佛法麵包括了:業感緣起(惑、業、苦三道輾轉輪回而因果相續)、賴耶緣起(業感緣起之所緣而生者)、如來緣起(又作真如緣起,賴耶緣起之所緣而生者)、法界緣起(由上可知如來藏體為真如,若更有所生即非真如;而如是一切萬法為由一如來藏變現者,則論其萬法互相融通,可為一大緣起)。緣起理論縝密細緻,而此處所指的就是第一種業感緣起故稱之為業緣。

三、業果

業果就是指行為的必然結果。業就是行為,有了行為之後,就必定會有相對應的結果出現,這就是業果。如《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說:「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6]《義林章》卷二也說:「斷見眾生不信後世惡業果。」 《雜阿毗曇心論》卷一說:「三惡道是不善業果,人天是善業果。」[7]三界六道之中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惡業和善業,善業和惡業因緣成熟之後,那就感召了三界之內的各種「果實」了。所謂「有因有緣世間生,有因有緣世間滅。」

一般來說,業,就是指善行惡行;果,即由善惡行所感的人、天、鬼、畜等六道之必然結果。此外,業與果的關係就是彼此相接相續的,業包括業因與業緣,果包括業果與業報,簡而言之為因果因果相似相續生生不息,無窮無止。相似故不常,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正是佛法中道正觀,也是佛教宇宙生成論的基本模式。

至於《新譯仁王經》卷中所說之「三有業果,一切皆空。」則是從更為高遠的角度來看的。三有就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所謂「三界若空花,毫無真實者。」六道之中,一切有為造作之業都是無常苦空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只有解脫生死之後,所得到的清凈聖人之果,才是真實不虛,寂滅安樂的。所以,佛法中的終極目標就是解脫一切業的束縛,所謂「佛是無業行人」,這裡的「無業」是指善惡相對的有為造作,和感召三界染污之行為。

因此,從聖人的角度來看,凡夫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善與惡,都是屬於染業,而聖人的一切行為則都是超越了有為法之善惡的,都是屬於清凈的業。那麼,聖人的各種果位,也就都是凈業之果了。

從前面的三種業因(惡因、善因、凈因)可以看出,修行者和覺悟者,在善因、凈因的基礎上,通過對福緣、善緣、法緣和凈緣的珍惜把握和升華,就能夠得到聖人的果位,這是毫無疑問的必然之理。「業果不虛」,其理在此

由於一切行為都會形成其自身的相應結果,因此行為人就會對這些結果有了直接的受用,這就是所謂的業報了。

四、業報

業報就是指行為所發揮的直接受用。業果是從成了客觀的事實來說的,而業報則是從形成了主觀的感受而言的。感受有苦受和樂受之別,所以《成實論》卷八〈三受報業品〉指出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如果從受報的時間早晚來看,一般有三種情況即是現報、生報、後報。如《成實論》卷八〈三報業品〉說:「若此身造業即此身受,是名現報;此世造業,次來世受,是名生報;此世造業,過次世受,是名後報,以過次世故名為後。」[8]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無報」,指有情眾生造作了不善不惡(無記)之業,不引生苦樂之業報,故稱之為無報。

從業因到業報,其間必須具備業緣和業果,就在業報方面,還有總報、別報,乃至依報、正報之分。總之,我人身心世界的存在,必定是由其相對應的行為之內在動力外在條件及其最終結果而來,所以佛法就以此行為的因、緣、果、報來說明宇宙人生等,各種現象的相互依存關係

當我們徹底認清了這種「業果緣起」依存關係的時候,就會自己的人生充滿希望和憧憬!因為在尚未感受到果報現前的時候,一切努力(抓住機遇,創造條件,改善業緣)都顯得極有價值,絲毫都不會落空。哪怕是在臨終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都可以改變將來的結果和受用。

所以,佛教業報論就是切切實實的「行為負責論」。經雲:「勿以善小而不為,滴水雖微,漸盈大器;勿以惡小而為之,剎那造罪,殃墮無間。」由是觀之,佛教業報論豈非全面積極、努力向上、充滿奮鬥力之人生觀乎?於佛教臨終關懷思想觀點上,尤其看出這種爭分奪秒地愛惜生命、改良生命、升華生命而不精進的大無畏精神

然而,佛教業報論在時間上,牽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此過去世和來世有無又是凡夫眾生一個重大的生死之謎,故須進一步來討論佛教輪回說。

--------------------------------------------------------------------------------

[1] 見《大正藏》卷十二,第585頁中。

[2] 見《大正藏》卷四十三,第521頁中。

[3] 花報:又作華報。花開在結果之前,所以「花報」乃對後得的「果報」而言。譬如人為獲得果實而植樹,除正得其果實之外,兼可得花,是為花報。眾生善惡之業因,由此業因正得之果為果報(又作實報、正報),果報之前所兼得的種種狀況,就稱為花報。如以不殺為業因,因之而得長壽,就是花報;遠感涅槃之果,則為果報。又如以念佛修善為業因,往生極樂世界為花報;後證大菩提則為果報

[4] 見《大正藏》卷十四,第539頁中。

[5] 見《大正藏》卷九,第2頁下。

[6] 見《大正藏》卷十九,第120頁中。

[7] 見《大正藏》卷二十八,第879頁上。

[8] 見《大正藏》卷三十二,第297頁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