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永嘉禪法 第九章 初禪修證法

第九章  初禪修證法

佛法對我心靈的剖析是非常精細的,也非常科學,因此能非常有效地對治我們身心中存在的所有問題,無論是天台的《小止觀》、《六妙門》、大乘佛法念佛法門、參禪、持咒、結手印觀想、各種觀照……乃至八萬四千法門只要你如法地、專註地去修,一定能使我們的情緒得到有效的、正面的管理,身心變得健康完美快樂、明亮起來。永嘉禪法也是一樣,只要能把握一種入門方法,並如法地、不鬆懈地對身心進行訓練,把自己身心的體驗和學到的內容進行對照,就會體會到佛法真實不虛,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修學的人是絕對體會不到的。

所以無論是禪法的學習還是禪定的受用都要一步一步地進行,從身心兩方面去由淺入深地掌握和體會。隨著我禪定力量的加強,心會變得越來越安祥、聽話,只要心聽話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佛法認為眾生與佛平等無二,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就是因為我們這顆心具備了無量無邊的力量,也具備了無量無邊的可能性,只要它能聽話了,我們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別人做得特別好的事情,我絕對也可以做到;別人做得特別壞的事情,我如果不好好管理自己,也一樣會去做。所以眾生心性上是完全平等的,區別就在你是否了解它、能否管理好它、以及如何去管理它。

我們說過,止觀禪法是一套具有可重復性的科學規律,是行之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而且凡夫就完全可以掌握。無論任何一個人,只要他如法地去修行止觀禪定,就一定會使心聽話起來,逐步達到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定乃至四禪八定的境界。如果只是聽聽理論,不能如法的去修,不把禪法落實到身心上,就永遠得不到禪法的受用。

如果我們如法地去修了,卻還沒有得到受用,那也不用著急,因為量變引起質變是需要過程的,每個人身心狀態不一樣,所以得到受用的時間會或長或短,但量變積攢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引起質變。所以我們修行止觀禪法就如同拿身心去做快樂製造試驗,只要身體姿勢、心的觀照都能達到禪法的要求,就必然會得到禪法給身心帶來的法喜,體會到禪定快樂在這個試驗中,粗心住到欲界住的境界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在經歷了未到定的短暫空白後,我們就進入了真正的禪定——離生喜樂地,也就是初禪的境界

初禪境界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嗔恨。欲界凡夫是有嗔恨心的,而色界無色或者是有四禪八定覺受的凡夫都能善惡不行嗔」,也就是沒有嗔恨心了,因為他對身體心靈已經生起了非常快樂感覺內心充滿難以言喻的喜樂,根本嗔恨不起來。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平常很開心時,突然被別人罵了兩句,我們會覺得無所謂;如果心生氣、很煩惱的時候,別人隨便說上兩句我們就會受不了。

所以煩惱是首先起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並不是來源於外境,如果心靈具備了快樂能力力量,那麼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快樂情緒依然會從我們身心上散發出來。快樂來源內心深處的,這個道理經常被我們忘記和忽略掉,禪定作用之一就是把內在的這種快樂力量挖掘出來、顯發出來,在以後的禪修過程中,我們會逐步體會到這種心靈的變化,到了初禪以後,我們內心會充滿歡喜快樂,這種喜樂的覺受就是心的一種良性力量使我們生不起任何嗔恨,所以初禪境界又被稱作離生喜樂地,我們分五個方面介紹初禪相關的內容
 

一、初禪修證

初禪的境界可以通過止觀坐禪的任何法門達到,也可以通過念佛持咒、參禪達到。如果對於天台宗來講,智者大師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六妙門》,就是專門講走入禪定的六個門——數、隨、止、觀、還、凈,也就是六種禪定方法,非常詳細,也非常實用,與我們前面講的止觀禪法也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我們在這裡就把智者大師總結的六種修行方法,總綱地講解一下。

一門是數。所謂「明能數之心,以細念之心,攝心對息,從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數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觀照呼吸,從一到十地數,用呼吸把心攝住,使它變得很柔軟,很聽話,不再散亂,這個方法和前面講過的數息觀其實是一樣的。在修學數息過程中,開始我們會不習慣把心關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東想西想地散亂來了,甚至把數給忘記了,這時用心關鍵點在於我們不要討厭它、壓制它,討厭和壓制會使心更加煩亂,我們要學會對自己講悄悄話,安慰它說「你不要煩,慢慢來嘛,心可以停下來了」。你這樣很安靜地給自己講兩遍後,心就會產生力量了,它就會安穩地慢慢停下妄動和散亂了。

第二門是隨。隨比數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們先通過數息初步定下來了以後,慢慢讓自己習慣於這種安定感覺,這時我們就可以把數這個比較粗的繫心法放下,只是隨著這個息,進一步深入禪定也就是我們進入覺受的狀態時,只是看住呼吸的進來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狀態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態一樣,自己是坐著、靠著、還是站著……然後進一步,知道呼吸是長是短,是舒服還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這就是隨。

第三門是止。當我們能做到隨的時候,身心狀況就很清楚了,比如我們知道心在想什麼,或者沒有想什麼,知道我們呼吸狀況身體狀況,一切很清楚,卻沒有動搖。當我們的心進入這樣一種狀態之後,就變得很柔軟、很聽話,不會再煩躁、雜亂的表現,所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們能對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達到這個明明白白狀態身心會體會到非常輕松、舒適的覺受。

這時會覺得「隨」也太累、太麻煩了,於是就會再進一步,讓心停在完全沒有動搖、明明白白狀態裡面,這就是第三門——止。止的狀態非常空靈,清清楚楚卻沒有一妄想,心裡再不會想要任何外界的東西,甚至連禪定也想不起來,所有散亂和動搖都停止下來了,此時的心就象一張白紙,或者一個沒有思想孩子自然而然會非常聽話,既不會生起嗔恨,也不會跟自己過意不去。但此時它卻仍有兩個毛病——昏沉和掉舉。比如我們功夫不純熟時,心一沉靜下來,馬上就會睡著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麼也不知道了,這就叫昏沉;掉舉呢,就是心難以安住在止的狀態里,周圍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時,心就東想西想跑掉了

古人凡夫這顆心的習性就像毒蛇一樣,毒蛇只有在黑暗地方才會保持一動不動;在明亮的地方就會觀察周圍的情況,四處爬行,去傷害別人。我們這顆心也是這樣,只有在如同黑暗昏沉、昏睡狀態下,才發現它好像不動了;但只要一醒過來,馬上就開始四處亂動,六根去追逐六塵,攀緣不息,這是我們凡夫心的一個狀態。所以學了佛法後,我們就知道心還有其它的層面就不能讓心再活得那麼累,在生活當中要學會運用禪法,比如我們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這些事情,走路、吃飯等等,心不要被這些事情轉過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態,不昏沉、不掉舉,實際上這就是定。

第四門是觀。當我們的心能止下來以後,慢慢就會生起一種覺照,就是說讓我明白身邊環境,明白所做事情和我的心態。我們一旦觀照明白,這個心就不停在止當中,而是能起觀照了這是禪定力更強的表現。如果修其它的法門,比如說念佛,只管將心停在彌陀佛這句佛號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麼都沒有,這就是止。觀呢,我們對念佛就產生了覺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號,注意力在知道上,這就是觀,就是對所修之法起了觀照。《六妙門》雖然主要是坐禪的修行方法,但它的範圍有通有別,非常廣泛,因此可以應用到其它法門中。

第五門是還。「還」就是還家,回家。「還」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如果我們修了止、觀之後,發現心裡還是太亂,基礎功夫不夠,那我們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門的前面幾門再去修數、修隨,把基礎打牢後,才能安步進功。「還」的第二層還有就路還家,就止觀之路歸真心的意思。也就是觀照生起來後,還有個對境在,因此還都是心外求法,還不是我們的心本身,但能觀、所觀雖然都是妄想,也是我們還家必經之路,所以如果我們觀照的功夫能做得好,就可以就路還家,回歸凡夫心的本來面目

凡夫心歷來妄想紛飛,雜亂無章、毫無規律讓我們身心很疲憊、沒有快樂和輕松的感覺,四禪八定雖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讓我們會有規律妄想。比如凡夫平常知道自己會想什麼,妄想都是突然生起來的,或者四處生起來的,沒辦法把握。禪定能讓自己的妄想變得有規律,想一樣事情就想一樣,想兩樣就想兩樣,不想就不想,心態非常穩定,如果什麼都不想了,想與不想都放下了,就還歸到自己的心性上了,這時候的覺受就是凈。

第六門是凈。清凈,就是只需體會清凈感覺,外界的一切萬物、包括我們的修行方法雖然清清楚楚,但都和這個清凈無關。比如我們想到花,心卻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這個清凈的能上了,這個能就是俗稱的「我」,佛教里稱為我執。這個能想的「我」是什麼樣子?其實它沒有樣子的,就象相機功能一樣,照相機功能是看不到的,但我們一用,就能拍出照片來。我執就如同照相的功能身體就如同照相機妄想就是照片。照相機功能就是把外部的景物拍成照片,拍了就拍了吧,我們卻拿著照片不放,比較來比較去,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煩惱的,卻把照相的功能忘到一邊去了這就是凡夫最大的顛倒。

實際上,照相機雖然有各種型號,可是拍照功能卻是一樣的,完全平等,因為如果沒有拍照的功能就不叫照相機了。所以修到了第六門的時候,心念終於從對照片執著回歸到了平等的照相功能上了。不管拍不拍照,照相的功能永遠不會變化,不會受到任何照片染污,這個感覺就是「凈」。這時候不管有妄想,還是沒妄想,我們清楚自己在想什麼,而所想的一切都不會污染這個清凈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凈。只要能體會到所有的想法都不會絲毫污染自己,我們還會嗔恨什麼呢?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我們就可以進入初禪,如果體會不到這裡,進入初禪就比較難。

正道里講,修行要具備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念以後才有正定,所以禪修最重要的是生起正念對於初修的人來講,正念就是把念頭綁在正法上面,正法有五乘正法也就是人乘、天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禪法也是正法,比如六妙門,就是讓我們把心綁在這六個狀態上,不再去迷惑、煩惱痛苦。所以這六個妙門,其實就是心所緣的六個不同境界

隨著禪定的深入,心的體會由粗到細,所緣的境界也越來越微細微妙,但方法沒有變,都是讓心捆綁在一狀態上,讓它越來越聽話、穩定、守規矩。這有點象接斷骨的方法,比如病人腿摔斷了,醫生就會先把骨頭擺正,對接上,然後在外部加個支撐物把斷骨的位置固定好,包紮起來,再打上石膏,不讓這裡活動,過一段時間骨頭恢復些了,就拆掉一層,慢慢活動,避免腿失去功能,再好些,就再拆掉一層,最後束縛全部拆掉後,再經過鍛煉,斷骨就不但長好了,而且功能也回復如初了。

我們的心早被五欲六塵傷害得破碎不堪、凌亂無序了,就如同多處骨折的斷骨一樣,自己很難癒合,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有了禪修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學著把心綁在這六個境界上,心被外塵干擾得厲害、很粗時,我們就用數、隨把心綁好,心細些了,就再用止、觀,再用還,最後用凈。包括念佛、參禪也都是散亂的心綁住,綁好之後,開始很不習慣很難受,比如身體痛了、心裡煩了等等,但這點苦你要能忍受,不然就永遠好不了。在這裡我們要有信念也就是堅信只要把心綁在正法上,忍過一段時間就會受益無窮,這樣慢慢的,心自然就有規律了,就會回歸清凈灑脫本來面目,不再流浪無依了。

現在禪定的原理我們知道了就好辦了,大家可以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把心綁定。比如念佛法門簡單易行,我們就把心綁在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上,心裡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念,行住坐卧都和阿彌陀在一起,慢慢就和禪定相應了。所以初禪的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心裡有強烈的抑制力、專註力,這也是禪定最起碼的要求,假如我們不專註就得不到初禪的受用。

六妙門是一層一層深入,一層一層綁定的,到最後的「凈門」才能進一步走入初禪。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完全可以直接體會到這一層,「凈」就是清凈,心裡一點妄想都沒有就是清凈這是心的健康狀態,仍在欲界里。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體會到,只是因為平時散亂慣了,我們非常不習慣這種完全沒有妄想清凈狀態也就是無法在這裡專註,所以就進不了禪定。其實只要找到這個感覺之後,有能力把心綁定在這個妄想清凈上,就能隨時保持在禪定狀態

比如大家坐好後,把環境身體呼吸都觀察清楚後,就把心完全放下來,放到沒有任何想法狀態專註在這裡這就是在沒有妄想狀態下把心綁定,這個感覺很難得。我們體會到了就要停在這個狀態,並讓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停在這個狀態,去感受這個清凈

放下妄想的時候,停住的時間很短,我們就生不起「凈」的覺受,甚至覺得很枯燥,因為以前花花綠綠的什麼都有,現在心停下來了,好像太沒有滋味,太沒有意思了。這是我們不習慣造成的,慢慢地當你停在這裡的時間長了以後,我們就能生起覺受,然後就有一正念力量,讓自己攝持在這裡。心裡清清凈凈的,什麼也沒有,就會非常喜歡這種凈,因為它非常輕松,完全沒有壓力,沒有散亂貪慾、沒有不滿和嗔恨、沒有著急和痛苦沒有任何負面東西,完全是一個健康完美狀態生起這個覺受後,即使不打坐,我們也可以不停地專註在這裡,讓自己習慣這種專註,就很容易走入禪定

所以禪定其實就是生命的一種非常健康狀態,並不在我們的生命之外,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並不神秘。糟糕的是我們一點也不習慣它,卻以散亂習慣了,比如這顆心一停下來,我們就感覺無聊,就要去打電話,要去喝茶,要去聊天……否則就感覺沒著沒落的,心沒有地方安頓,懸在那裡很難受。五欲六塵一起來,我們就被騙得到處跑,從小被騙到老、騙到死,還以為自己子孫滿堂、名利俱全的,終於沒白活,其實兩眼一閉業障很多啊,受苦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所以我們學了佛法後,就要有智慧生活,通過禪定的訓練把習慣改過來,讓心能習慣禪定,能安頓下來,這是關鍵的。佛法並不是要我們把世間的一切全都抹殺掉,六親不認,也不工作不生活了,也不受了佛法其實是讓我們的心能更安定,能夠更真實、更完美地去感受豐富的物質世界精神世界

平常我們總感覺自己沒有禪定那是期望過高導致的,總以為修禪定一定要一坐下來就一動不動,或者永遠都不散亂,這種誤解給自己增加很多壓力內心無法完全放鬆,總感覺與坐禪不相應。其實我們平常也有定的時候,就是在欲界定。如果沒有定,我們心很亂,就是五趣雜居地,如果在這個五趣雜居地里,我們能生起一種慾望願望,「我要讓心定下來」,只要有這種慾望生起來,我們已經定在這裡了,心就不會再東搖西晃地亂動了。

所以我們不要再懷疑自己、小看自己,要學會觀察自己的這顆心,不給它增加壓力,然後產生一個停下來的念頭,哪怕只有一秒鍾,那麼這個時候,你已經在欲界住里了,因為心不散亂了嘛,所以修行功夫從哪裡來的?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積累下來的,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坐上兩個小時、五個小時、或者一生都定在那裡不動,誰也沒有那個本事,因此我們不要給自己增加任何壓力,只要去體會、去感受、去習慣這種沒有壓力、毫無散亂感覺定力就會慢慢增加了。

所以欲界定,甚至初禪、二禪,都不很難,特別是欲界定,只要如法去修,我們每個人都能達到,因為欲界定就是欲界凡夫的定境,還不需要色界凡夫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禪定為四禪八定,也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都是凡夫禪定。再向上走,就進入了第九定,就是出世間禪定了,四禪八定加上出輪迴、了生死的滅盡定共稱為九定。所以說欲界的定還不是禪定,沒有禪定力就只能在欲界呆著,有了四禪八定就是色界無色界的天人境界

欲界的人慾望比較粗重,滿足慾望必須藉助外境,對物質是有要求的,比如我們坐禪,就需要有蒲團、禪凳,對身體的坐姿、飲食等也都有要求,這些要求滿足之後,我們還要讓妄想全部停下來,讓自己知道自己沒有妄想,這個感覺平常沒有任何其它的覺受,但這個平常感覺實際上是欲界凡夫心的一種真相也就是沒有心病的一種健康狀態,沒有煩惱痛苦、貪婪和嗔恨等等負面東西,如果我們能停在這裡,就進入了欲界定,身心生起像雲一樣的一片空白,一切跟我好像毫無關係這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心專註的一種效果這就是未到定,未到定以後,我們就進入了初禪,那麼如何才能知道進入了初禪呢?我們來看第二點,初禪發相。

 

二、初禪發相

我們通過坐禪,把生命中那些負面思想慢慢減掉,減到零就是未到定,這時就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干擾我們的心了。在這個零的狀態下,我們繼續專註,未到定可能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也可能比較短,這個時間是不一定的,就看我們的用功程度,如果用功很猛烈,我們很想得到初禪的覺受,那可能就經過兩秒鍾、或者是兩分鐘的未到定,身心世界一片空白,在空白過程中我們就積蓄了第六意識專註力,然後繼續保持身體不動,用這個專註力去感受自己的身體就能生起六種感觸,這就是初禪的十六種成就。所以說「行者於未到地中,證十六觸成就,既是初禪發相」,如果到了未到定的境界後,能夠生起六種覺受,就是進入初禪了。

四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意志力,也就是專註力去調節我們的身體,並生起各種美妙的覺受。所以要初禪生起有個訣竅,就是定下來後要去覺受,如果不去覺受,我們就達不禪定的法喜,那麼身體的覺受是什麼樣的呢?有些人會覺得身體動不了了,因為他是一個空白的狀態生起的覺受,心裡面沒有一點動擾,所以身體動不了,很沉重。

身體是由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組成的,在空白的未到定之後,我們感覺到了身體,強烈的意識就會告訴自己,不動感覺是很舒服的,四大就會得到意識的調節。所以有些人雖然不懂禪法,坐下來念佛也會產生各種覺受,比如覺得很熱,或者很冷,或者很清涼,很柔和,很暖和,或者覺得輕飄飄的等等,總覺得很神秘,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專註力量使身體的地水火風進行了調節產生的覺受,佛經里說身體四大不調會生病一大不調就有二百二十種病,四大不調就有八百八十種病,這么多病都是四大不調導致的,意志力很專註就能使四大調節。

初禪有十六觸的覺受,「故名初禪余觸發者,謂八觸也:一動,二癢,三涼,四暖,五輕,六重,七澀,八滑。復有八觸:謂一掉,二猗,三冷,四熱,五浮,六沉,七堅,八軟。」觸就是感觸、覺受,這種覺受有很多功德,我們暫時不去管,先介紹一下這十六觸是如何生起來的。動癢涼暖輕重澀滑,掉猗冷熱浮沉堅軟,加起來就是十六觸。

如果按照四大來分,就比較好理解了,也就是意識專註身體的時候,每一大都會生起四種覺受,比如地大調節的時候,會發生沉重堅澀四種感受;水大調節時,會冷涼暖滑;火大調節時;會暖熱猗癢,風大調節時,則輕動浮掉,四大的覺受加起來,就是初禪的十六觸成就

這十六觸就是依靠我們心完全停下來、達到不再受干擾的未到定後,再反過來覺受身體生起來的。十六觸都是專註力直接對身體感覺,所以初禪最大的特點是身體的反應,心情是隨著身體的反應而反應的。打個比方說,初禪的覺受就是用我們的第六意識,去激活身體細胞,如果細胞活躍了,它就舒服,很健康身體是由很多細胞組成的,所以細胞健康身體健康,反之亦然。如果皮膚細胞掉了皮膚很難看,比如我們在電腦前坐久了以後,皮層細胞被輻射死掉了,臉色就會很難看。如果臉上的細胞很活躍,我們的臉色就非常好看,容光煥發。五臟當中的細胞掉了就會產生各種疾病等等。

我們進入禪定以後,實際上是用心專註力地去激活身上細胞,當細胞活躍起來的時候,就有一種非常舒服快樂感覺,所以十六觸每一觸都能產生非常喜樂的覺支,只要有一觸發生,就進入了初禪;如果禪定功夫深的,十六觸可以同時成就,比如身體會同時感覺到冷、熱、沉、飄等等,這些感觸同時生起卻沒有矛盾,又非常舒服,那地水火風四大已經全部被禪定專註力調動起來,都在進行調節了。

十六觸並不一定需要通過打坐才能獲得,只要通過禪定把我們的心訓練得非常專註了,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那隨時都可以達到。比如我們隨時能把妄想心停下來了,一片空白,一片空白其實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妄想不亂想了,把牽扯力量的所有念頭全部停下來後,第六意識就回歸了本來的空白狀態也就是專註力最強的狀態。比如人不停地亂動時,力量就全都渙散掉了就會感覺很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所有的力量都會蓄積在身體上,這時候再去做事情力量就非常強大。

所以我們把心停下來後,再用這樣的心去專註身體的全部,然後起一個念頭,這種空白狀態下起的念頭力量就如同命令一樣,因為心的力量全部貫注在這個念頭里了,命令自己去激活全身的細胞也就是感覺身體舒服舒服細胞活躍的表現。一開始像零一樣,什麼感覺都沒有,乾巴巴的,可是坐一會後,我們就會發現身體真是蠻舒服的,然後就去強化身舒服的這種感覺,它就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舒服。如果是覺得坐在那裡舒服,那麼地大就開始被我們調節起來了,我們身體的骨胳、肌肉都屬於地大,地大調節有四個層次,就是沉、重、堅、澀,沉重堅固、不鬆散、不柔滑,因此停在那裡動不了,我們體會到這種動不了的感覺非常舒服時,初禪發相就出現了,就進入了初禪,如果我們只是身體動不了,卻沒有感覺舒服就不是初禪。

 

三、初禪五支

五支就是覺、觀、喜、樂、舍,是初禪境界的另一個特點,也叫五支功德,和前面的初禪發相是完全相通的。覺是比較粗重的對身體的覺受,就是身體有什麼感覺,我們很清楚。觀就是用心去感受身體,觀比覺微細很多。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要分清楚,覺是來源身體本身的覺受,我們用心主動去體會身體感覺時,叫觀,這是兩種不同的感覺。用尋伺兩個字其實更好形容,尋就是尋找,伺就是伺守。

我們坐禪就是把心停下來後,再去尋找身體的感受。如果我們要進入初禪,就要找到自己的身體讓它有覺受,所以我們一旦尋找到身體後,身體感覺很清楚了,尋就達到了。伺呢,就是守住這個身體專註它,對它的感受越來越清晰,然後就會有一舒服感覺平時病苦感覺也沒有了,這叫喜,身體非常舒服的感受叫喜。我們用心專註身體舒服時,內心就產生一種樂,喜是粗的,樂是細的,喜只是對身體的一種反應,樂是發自內心的,而且喜和樂都是靠我們的意識操縱的,覺和觀就是第六意識尋伺的專註力量

所以初禪到四禪,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必須專註對於初禪來講,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我們必須有一方法,讓心聽話、專註,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打了別的妄想身體的覺受就持續不起來,就像鑽木取火一樣,鑽到木頭熱起來時,卻停下來了,那火就生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地如法去訓練,隨時停一下,去感受沒有妄想的這種身心的正面狀態

第二是我們對身體的覺受要有一個認識,只要十六觸其中任何一觸生起來,我們就用心專註它,去感受它。比如坐禪時,把身心全部放下後,我們就要一直地全神貫注在身體上,用心去感受身體,尋找身體的覺受。局部也可以,比如頭部、腿部很舒服,當然最好是去專註整個身體專註的時候心裡什麼妄想都沒有,所以我們會感覺身體很輕、很清晰、很空靈還會有很多微細感覺,比如血液在流動,或者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慢慢地動,或者有股氣包圍著整個身體一樣。一開始的快樂感是很低的,慢慢地,感覺越來越清晰,可能會感覺身體有點暖,溫暖的感覺舒服,如果我們能一直保持專註,這種感覺會持續加深,暖再進一步就是熱,或者體會到其它地水火風互相調節的感覺也就是十六觸,這時內心自然就會覺得非常快樂,願意停在這個狀態

第三就是要尋伺喜樂舍五支要俱全,五支相也叫作五支功德,五支不俱全就不是初禪,尋伺喜樂舍這五樣同時具備了,才是初禪境界了。

從得到初禪境界的原理,我們就會明白,只要有專註力,並掌握了進入初禪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初禪的十六觸和五支功德。那麼念佛的人,如果很專註,這些覺受也都會出現,但因為不知道初禪的境界和進入初禪的方法,沒有能力去把握,就非常具有偶然性。我們學了禪法以後,把專註力訓練好了,進入初禪就很容易。如果打坐時,我們會體會到整個身心快樂。如果不打坐,我們也可以局部地去感受,比如說把心專註在手掌上,感覺它很舒服,很快樂,它自然就有舒服感覺生起來。十六個觸當中的任何一觸生起來,都可以達到很深刻的覺受,生起來一個我們就覺受一個,不去管其它,當然最強烈快樂的是四大同時生起時的覺受,然後我們就停在這裡,讓快樂蔓延到全部身心

欲界的覺受是很粗重、膚淺的,之所以達不到很深的覺受,就是因為專註力太差,心的力量很渙散、很微弱,無法把握,就會世間慾望所操縱,很難出離三界慾望凡夫生活動力,主要有三種——淫慾、食慾、睡欲,也就是好吃的、好觸的,淫慾和睡欲都是觸受。我們前面講過的呵五欲中,色聲香味觸這五欲,觸欲是最難捨離的。

佛經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因此三種慾望淫慾最強。欲界凡夫執著肉身肉身會產生各種慾望,這種慾望必須靠外在境界來滿足,滿足後細胞得到活躍,心情就會快樂。但因為外境都是無常變幻的,所以欲界的快樂非常短暫、粗重。比如滿足食慾,需要好吃的食物;滿足睡欲,需要柔軟床鋪;滿足淫慾,需要有個心儀的異性。如果外在境界好,慾望滿足了,凡夫就體會到快樂;如果外境不好,比如食物不好吃,床很硬等等,就不會產生快樂快樂是人人需要的,但因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快樂的原理,欲界凡夫就只能去不停地追求物質也就是所謂的改造世界,去滿足慾望,讓自己快樂起來;色界的特點,就是遠離了慾望,不用通過外界來得到快樂專註力量使快樂的覺受在心中就可以生起來。

所以佛法實際上是講原理、講規則、講真理的,非常科學,並不是什麼迷信。比如拿淫慾來講,佛經上把細胞比喻蟲子,以觸為食,淫慾就是我身上有很多蟲子張開口想吃東西了,所以凡夫淫慾生起來時,心裡會產生渴求,就象蟲子把嘴全都張開了,等待食物這就是世間慾望產生的原理。這些蟲子是以觸為食的,所以觸摸會使它們得到滿足,並產生快樂安穩下來。現在有科學研究得出結論說,人要是沒有性生活身體就會生病,因為凡夫一般就是通過行淫來調節四大的。其實還有其它更好的調節方法科學家還沒有掌握,比如禪定,把心的力量開發和掌握了以後,通過專註能讓水火風調節起來,細胞就能活躍,產生深刻的快樂和滿足感,根本不用通過淫慾這種手段,所以很多科學結論往往是非常局限的。

我們的細胞是需要活躍的,沒有慾望的人細胞不會活躍,生活也會非常寡然無味。所以凡夫最難放棄的就是淫慾,認為性生活可以增強免疫力、多快樂多美妙呀,其實就是通過這種行為可以調節四大,激活人體全身的細胞,那麼淫慾是如何調節四大的呢?比如行淫時需要堅硬,勃起,這些是地大的覺受;濕潤是水大;熱、暖是火大,慾火嘛;還需要有動作,就是風大。地水火風相互一調節,全身細胞就得到活躍,才會覺得全身都很快樂這是生活產生快樂的原理。但這種快樂很粗淺,只有四種覺受,而且需要外境來滿足,比如要有異性的配合,雙方配合不好就不會產生快樂快樂程度和持續時間也不能自己把握,比如性高潮,可能幾秒鍾就沒有了,再想要就達不到了,想持續也持續不了。

初禪的覺受呢,是完全靠意識來支持的,當慾望全部停下來後,內心停止了向外界追求,非常清凈、非常專註地去體會身體覺受的時候,地水火風就互相開始調節,產生十六觸、五支功德這些微細、美妙的覺受,非常舒服快樂,完全沒有痛苦,而且時間程度完全由自己掌握。所以有禪定的人淫慾簡直一無是處,不可能再去追求,生活反而更有滋味和樂趣,滿面紅光,秘密在這裡這是欲界的規則。

色界的規則就是要用心專註,抓住身心的覺受,通過專註力不斷增強,身體的覺受會越來越強烈。如果我們沒有發菩提心,經過初禪、二禪,到了三禪以後,就困在快樂里出不來了。初禪只有十六種快樂,還需要四大互相調節一下才產生,而且要五支俱全,也就是尋伺喜樂舍同時都有才可以達到。在喜樂之前,還要去尋、伺。到了二禪,尋伺也不用了,就是喜樂舍,喜還比較粗。到了三禪,就只有樂舍了,這時禪者整個身心世界都沉湎在快樂當中,如果沒有更深厚的願力,比如成就佛道,救度眾生這樣的大願力,他就也不想出來了

這就是禪定的副作用也就是快樂讓我們不出三界、開不了智慧,這後果還是很不妙的,因為雖然這一生會很快樂,以後還能生到色界無色界的天上去享天福,但定力失去的時候,又會在輪迴里受苦受難了。所以從長遠意義看來,三禪境界雖然美妙,卻是非常可怕的,我們學四禪八定之前,一定要先發起菩提心,這樣就算進入三禪的覺受,我們還有能力跳出來,繼續向前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