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永嘉禪法 第十一章 三禪修證法

第十一章  三禪修證法

三禪在三界九地當中,屬於第四地。欲界是五趣雜居地,色界的初禪是離生喜樂地,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三禪是離喜妙樂地,所以從四禪八定來說,三禪是第三個禪定,從三界的定境來講,三禪就是第四地,是九地中最關鍵禪定。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它的名字——離喜妙樂地就可以知道,三禪的樂非常之美妙,稱為妙樂,是九地當中最快樂的境界快樂到無人願意出來。

三禪以上雖然還有四禪、四空定這五個更高的世間禪定境界,卻沒有這些快樂的覺受了,或者說因為有更高的追求,四禪以上就超越了這種感觀上的快樂了,因此三禪就成了整個三界最快樂的地方我們現在放下欲界的這一點快樂感覺很難,何況三禪呢?很容易沉溺在裡面不出來,那就只好繼續輪回,就迷失了我們修學佛法的根本目的,所以三禪非常重要,我們對它要有足夠清醒正確的認識。

當然,如果我們有強烈的解脫願望,那到了三禪以後,自己還會願意出來。如果不想解脫,按我們平常的這種希望離苦得樂生活習慣生活態度,只要體驗到快樂,就絕對不想離開,那我們就沒有能力離開三禪了。所以未到三禪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發起出離心菩提心,也就是認識到即便三禪也只是世間快樂,不能真正地解脫。我們修行目的是了生死、出輪回、度眾生,決不能留戀三界中的任何地方,有了這樣的大願力,我們修學三禪就沒有問題了。

三禪在修行當中,我們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兩樣事情一是掌握三禪修習方法,二是明了三禪發相,首先我們看修習三禪的方法

 

一、三禪修證

「攝心第一定,寂然無所見。患苦欲棄之,亦如舍覺觀。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這個偈頌說的就是三禪的修行方法,首先必須攝心在定,心不能渙散,要更加專注。我們說過,四禪八定的共同特點就是用心都必須專注,只是因為專注目標對象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禪定境界。我們證入二禪需要訶斥、舍離初禪的覺觀,那麼現在想證入三禪時,也要修六行訶斥二禪的喜支,以喜為患苦,從而想放棄這個喜,去感受更細緻的樂,這樣修習才會進入三禪。

那麼喜有什麼過患呢?喜是很沖動、很激動的快樂,這種快樂讓心一直在動搖,很不穩定,所以喜也是苦。相對於喜來講,樂已經把動態消除掉了,比較安定,所以我們要舍離喜支,直接感受更穩定的樂支。所以修行人從二禪要進入三禪時,也要修行六行法門,俱足六行觀,也就是「厭下苦粗障,欣上勝妙利」。觀察到二禪的喜支很動搖,動搖實際上就是無常的表現,所以仍然非常粗濁、不夠細緻、微細,仍然有過患,會障礙我們進入更深的內心層次,對二禪生起三種厭離,同時對三禪的殊勝微妙產生一種欣喜和嚮往。

這就如同我們出家一樣,所謂「籠雞有食湯鑊近,野鶴無糧天地寬」。首先要認識到在家生活的過患,家室象牢獄一樣把我們束縛住了,所以我不願意呆在家裡感覺還是出家快樂就能順利出家了。否則你一會兒覺得家裡也挺好,有吃有喝、天倫之樂等等舍離不了,一會兒又嚮往出家生活,那你兩邊的生活就都過不好了。所以修行禪定也是這樣,一定要厭離二禪才能進入三禪;如果舍不下二禪,就進不了三禪。

舍離二禪也是靠三個方法,和舍離初禪是完全一樣的。第一就是不受不著,比如我們福報很好生活得很舒服,各方面都很圓滿在這情況下一般人就不修行了。這個時候進入修行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去感受已經擁有的那些快樂把它放下,然後就作為一個很平常的人來學習佛法,這樣我們就不會被原來的那些知識、享受障礙住了。我們坐禪也是這樣,所有覺受全部放下,不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有二禪禪定的人,所有一切都不去感受它,把自己當做零,一切從零開始,這樣才能接受新的東西

二種就是訶責,比如我們不去感受好像也不行,又有文化又有地位、也很聰明,為什麼還要去吃苦,去打坐、盤腿呢?我們就總會有一種擺脫不掉的優越感,有這樣的想法時我們就要呵斥它,就因為那麼一點點才華和本事就讓自己障礙住了,不能再去升華內在的生命境界。坐井觀天,那這個才華就成了可恥的障礙,就讓我們生命萎縮了,從此不能再進步了。比如很多人有錢就變壞,就是錢財讓他生命萎縮了,他以為自己這樣就很不錯了就可以胡作非為了,結果就墮落了。如果他把有錢的這種覺受放下,有錢、有地位這些都不去感受,那他生命還會繼續進步,所以我們要訶責那些錯誤的覺受和思想

如果訶責了還放不下,第三個就要打它,把這個覺受破壞掉。比如二禪禪定功夫的人,隨時能夠一心,所以走路說話也能處在二禪的快樂當中。這時候我們就要採取一些辦法讓自己出來,或者不進去,只要二禪的覺受一生起來,我們就讓自己想事情,甚至去看電視、看書,讓心亂起來,不讓自己進入二禪的覺受,這樣才能讓我們繼續向前走,進入三禪。

其實這三個方法是我們人生進步的重要手段,並非只有修行禪定才需要,如果熟悉了,我們能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佛法過程中,我們不滿足於現狀,對現狀不受不著如果你對現狀沾沾自喜呢,就要進行第二步——訶斥。如果訶斥了也不行,你就要把所有的觀念打碎掉,從善惡裡面跳出來,走入更究竟的境界里去。再比如,我們生病時很痛苦,我們想離開這個痛苦,首先就是不去感受痛苦,不要被這個痛苦局限住。第二,我們還要訶斥,自己怎麼這麼不長進呢?那麼多快樂事情不去感受,偏要去感受這個痛苦?第三,通過治療或者禪定把這個痛苦毀壞掉。

或者生活當中別人罵你、誤會你了,第一你也不受不著。進而你要訶斥自己為什麼總去感受這些垃圾,別人辱罵你就如同向你這裡倒垃圾一樣,是不是?我們每次都接受,然後就生氣,所以很多人生活當中,人際關係沒辦法調節好,就是因為你一直在接受別人倒出來的垃圾,看到別人的貪婪、嗔恨和愚痴,馬上就被他所轉了,生氣煩惱就是被別人的垃圾污染了,所以要訶斥自己,不去接受這些不良信息。第三,通過佛法,比如戒定慧,把這個煩惱消除掉,讓我們的心從裡面超越出來。

所以我們對任何境界,特別是世間榮華富貴、五欲快樂,這些我們平常容易沉湎在裡面的東西都要通過這三樣方法讓心從其中脫離出來,讓它能夠自由自在。只有心不在這個上面了,我們又有這個能力,這才說明我們對於這個法能自在了。比如說你有一百萬,如果你總去感受它,總去保持這個一百萬,那生命就局限在裡面了,如果你不去管它,該怎麼樣就怎麼用,不用也可以,那你才算是能自在受用這一百萬了。

那麼在修行禪定過程中也要先舍離二禪的境界認識到雖然二禪快樂,但仍是苦、粗、障的,「一心專念三禪功德」,一心只想著三禪的勝妙利,「爾時即舍大喜及與默然」,這個時候就會舍棄二禪的喜樂,大喜就是指二禪欣喜若狂的這種粗重快樂。心不去感受二禪之樂了,就會漸漸默然,再用一不受、二訶責、三觀析這三種方法就能達到默然定,也就是中間定,進入全部覺受消失、一片空白的境界中。「行者是時慎勿憂悔」,在這裡也要非常慎重,不能生憂悔之心

所以離開二禪以後,進入三禪之前,也一定要經歷中間禪,也就是未到定。這個未到定和初禪二禪之間的未到定雖然都是一片空白,但卻有深淺之分,覺受上是不一樣的。就像一個人不執著十元錢和不執著萬元心境會有區別一樣;也像放棄貪吃和放棄五欲之樂所帶來的清凈感決然不同一樣,雖然都是執著,但境界卻有高低深淺之分。所以二禪之後的未到定,比初禪之後的要殊勝得多。但同樣也不能生憂悔,憂悔之心所導致的問題和初禪之後的未到定是完全相同的,會令三禪無法發起,甚至喪失所有禪定覺受,所以我們一定要慎重。

如果不慎重,很容易生起憂悔。比如把二禪放下來後,進入未到定的一片空白里,我們發現沒有快樂了,如果這時能想到三禪,馬上就會勇猛地向三禪努力。可是如果有什麼特殊因緣,比如被劈頭蓋臉地打了一頓,打得你痛苦不堪,三禪也進不了了,這個時候一不小心就會生起憂悔,「我為什麼放棄二禪呢?何必在這裡受苦」,這樣一思念二禪,可能就馬上退到二禪裡面不想出來了,三禪就生不起來了。或者遇到一個人要跟你戀愛對你特別好,這個時候你從二禪又出來了就會產生戀人的一種慾望慾望生起來後,不自覺的就開始憂悔了:「二禪的快樂沒有了,又沒時間打坐進三禪。」結果未到定、二禪、三禪境界都沒有了。

所以到了這裡我們一定需要慎重,就是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千萬不要後悔,哪怕從二禪出來十天個月了,我們也要機會自己的心處在未到定中,知道自己不接受二禪的覺受,是想要更微細地感受三禪的境界,但絕對不要產生後悔憂惱,這樣就可以保持,不會失去進入禪定機會

這裡有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也就是有了禪定境界的人,再看世間男女欲愛,就會得很粗濁、非常短暫、非常沒意思,也不會再去要求和貪著。但如果家裡人還沒禪定境界,還貪著這種性慾快樂時,又必須有夫妻生活,結果就容易產生憂惱,這一要注意。其實有了初禪、二禪的覺受後,即便沒有接觸,也會有比淫慾還要快樂的覺受,而且在過夫妻生活時,也一樣能處在禪定裡面,因為境界比對方高,他能感受到對方的那種快樂也能看到對方的快樂很短暫、很粗淺,而且起心動念很昏亂,不能停留在快樂里。因為有禪定功夫,把持的能力很強。如果原來可以五分鐘、十分鐘、或者說一個小時在這性慾快樂當中,有了禪定的覺受後,他會禪定的這種快樂性行為當中延伸,但自己完全沒有淫慾的要求,這裡面有比較深的道理。比如有外道和修邪法的人,通過修行已經超越了淫慾本身的快樂他在性行為時,不會被淫慾束縛住,能夠從中超越出來,所以他們還會提倡這些,甚至在社會上流傳這些東西

現在學了佛法我們就知道了,其實提倡這些淫慾的行為還是墮落的,是把很精細、很細微的覺受變成一個很粗濁的行為。所以佛法裡面講,初禪的人梵行清凈,對世間的欲樂不會再有染著,但如果你家庭,還是可以滿足對方這種要求的,而且對你的法喜也不會有影響,這就像我們雖然有了初禪或者二禪的快樂了,禪悅為食,不貪世間飲食了,但照樣可以去吃飯,吃飯的快樂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也就是我們境界提高以後,對低的境界就能自由自在了,既不受束縛也沒障礙,所以面對一切境界也不用著急、不用憂悔,憂悔就錯了。如果能不憂悔,只要你有空,能繼續修禪觀,那就還可以從未到定再進入三禪。

 

二、三禪發相

如果我們從二禪出來後,「加功不止,一心修習」,一心加功不止,不生憂悔,內心就會湛然安靜,非常明亮,沒有任何動搖。「爾時,樂定未發,而不加功力,心自澄靜,即是三禪未到地。於後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

這時樂定未發,樂定是指三禪,還沒有發起,也不要再用心了,心很專注,靜靜地、淡淡地停在未到地,好像有一個要進入三禪的意志力在指引我們堅持在這裡而不是靠第六意識妄想的指引,如果用妄想去指引,那就成初禪了。這樣使心澄靜下來,此時三禪的快樂還沒生起這就是未到定。然後其心還不能動搖,泯然就是沒有任何動搖,不依內外而定,這是第三禪定的一個特點。

初禪是依外入定的,外就是指身體,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身體感覺就得初禪,所以初禪的所有覺受都以身體基礎。二禪無覺無觀,只有喜樂之心,喜是樂的外在表現,也就是第六意識很快樂,所以它是內心的覺受為基礎的。三禪呢,既不依外也不依內,不靠身體也不意識,與樂俱發,而是從內心顯發到外,所以不依任何一邊。當樂發時,就有三禪功德了。

「但無動勇之喜為異」,完全沒有激動、勇猛的喜相,這是三禪和二禪最大區別。三禪之樂是「綿綿之樂,從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心裏面沒有動搖,但有一種隱隱約約的、若存若亡的、就像呼吸一樣或者比呼吸微細、更美妙的快樂覺受,非常非常輕柔,所以叫綿綿之樂,從內心發出來後遍滿全身,使身體的任何一個覺受,哪怕是腿麻了的覺受都很舒服,美妙極了,我們可以去感受它,此時沒有用第六意識,如果用意識心就又開始動起來了,所以心要泯然、湛然。泯然就是若存若亡,湛然就是清清楚楚,也就是自然而然地生起這種覺受。

「樂定初生,既未即遍身,中間多有三過」,剛進入三禪時,會有三種過失阻礙這個樂定遍滿全身。一者樂定既淺。其心沉沒。少有智慧用。剛開始時樂定比較淺,心裡沒有強烈的覺受,定力又比較深,缺乏智慧的覺照,就容易產生昏沉,不夠湛然。

二者樂定微少,心智勇發故不安隱。第二種過失是樂生起時,定又不夠了,不夠專注快樂得總想動,讓自己多去感受感受,結果心動搖得厲害了,就又退下去變成二禪了,所以這裡我們要非常專注,既要去感受,也能保持不讓它浮躁起來。

三者樂定之心,與慧力等,綿綿美妙,多生貪著,其心迷醉。故經言:是樂聖人得舍,餘人舍為難。雖然定慧相等了,既不昏沉不動搖了,三禪真正的覺受完全生起來,正確到位了,我們又很容易就迷失其中、陶醉其中。所以佛經里說,聖人能把這個第三禪舍棄掉,其它人就很難了。

聖人是指已經證得三果以上的人,我們前面講過,初果羅漢在理上破過去、見地打開以後,看到了人生無我真相,但他想了生死也需要有禪定,如果沒有禪定那他人天要來七次,來了斷欲界的惑。如果有了初禪,見惑一破就是三果以上、四果向的羅漢證得四果羅漢才能了生死、出輪回。那麼從三果到四果的修行上,還要斷七十二品的思惑,思惑裡面比較難斷的就是這個三禪之樂。因為聖人已經看到無我了,能認識到感受三禪快樂的那個「我」,其實是因緣和合的一個假相,並非真實存在,因此有感受也是無我,沒有感受也是無我在這樣的出世間智慧的覺照下,聖人才能舍棄三禪的快樂,慢慢從樂定中脫離開來。

我們大家見惑還沒有破,那麼在修三禪之前,先要認識到它的三種過失一是昏沉,二是浮躁三是容易貪著在裡面。因為有這三種過失,樂定不得增長遍身,會使樂定的覺受受到阻礙,不圓滿。所以三禪的境界有三個層次將來會感得色界的七、八、九三層天的果報。最低的一層叫少凈天,就是我們能既不昏沉也不浮躁感覺非常的清凈,這個清凈只是內心的感受,比較少,所以叫少凈。第二層是無量凈天,就是身心全部沉湎在快樂裡面,心只要想身體的哪裡,哪裡就是快樂的,身心快樂完全沒有限制,稱無量凈。第三層是遍凈天,就是體現出身心世界、內外環境完全快樂起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非常快樂,整個生命沉湎在快樂的海洋里,身心世界只有快樂可言,沒有其它的覺受,這是快樂的頂峰,稱為遍凈。如果三禪的過失我們沒有調整好的話,就達不到三禪覺受的頂峰,所以說行者當善調適,禪修者應該善加調適,避免三種過失的影響。

那麼如何去調適呢?當用三法,一者心若沉沒,當用念精進慧等法策起。有三個方法:第一,如何調適昏沉心態。如果心很沉沒,定大於慧,我們就用念精進慧等這些方法去策勵它,讓心不要一味地寧靜下去。也就是我們要起念,或者憶念三禪的快樂,或者反照自己,檢討自己的狀態,或者用精進的心策勵自己,讓自己去感受三禪的快樂,不讓自己懈怠下來。比如我們坐禪時,有時感覺心裡很空明、很舒服,過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覺受生起,這個空明感也沒有了,這就是因為精進力不夠,沒有勇猛的心去支持這種定境。好像隨其自然地,怎麼樣都行,結果心又亂掉了,定境和覺受就慢慢都消失了,退下來了,所以我們要學會調適。

第二,如何調適心亂的狀態。二者若心勇發,當念三昧定法攝之。如果心要開始動起來了,就讓心停下來,專注一致,或者心動時,可用止觀覺照一下,然後馬上要放開覺照,直接去感受三禪的快樂

第三,如何不沉迷。三者心若迷醉,當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以自醒悟,令心不著。如果沉醉在三禪的快樂中了,我們應該憶念如果沉迷其中,就只能停留在最初的快樂覺受里,會障礙自己進入三禪的極限之樂還會障礙自己進入三禪以後更高妙的法門、更高的境界,出世間禪定的勝樂妙味我們就都體驗不到了,勝妙法門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法門,這麼一憶念,我們就不會沉湎在三禪裡面,就能擺脫沉迷之過了。

行者若能善修三法,調適樂定,當知樂法必定增長,遍滿身分。如果我們調適得法,三禪的快樂一定會慢慢增長,直至遍滿身體的各個部分,是故經言:三禪受遍身樂。三禪的覺受是遍滿全身的快樂,不只是你心裏面,也不身體某部分的覺受。我們常常會覺得慾望滿足了,身體快樂了,心就能快樂了,這是心粗的表現,如果細心想想,這完全是兩碼事。比如我們有錢了就覺得很快樂,實際上錢只是暫時滿足了我們的慾望,和身心快樂並不相干。你是因為有錢才快樂的,這個快樂就不是發自內心的。這樣來的快樂肯定不是你自己的,不是你心的本來面目它就相當於臉上的一個面具,你覺得自己很漂亮,其實面具並不是你的本來面目。初禪就如同我們把別的面具都扔掉了,只拿了一個快樂的面具帶在臉上;二禪就是已經習慣了這個面具,不用去挑選了;三禪就是把真正的自己化作了和面具一樣,把面具完全消融了,讓自己的心遍滿這個快樂,所以能感受到發自內心快樂

問曰:若樂充滿遍身,身具五根,五根之中,悉有樂不?有人問了,身體有眼耳鼻舌身五根,三禪之樂遍身時,這五根都會快樂嗎?答:樂遍身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樂遍身不但是五根快樂,全身毛孔都會充滿快樂,為什麼不動念會如此快樂呢?爾時五情雖無外塵發識,而樂法內出,充滿諸根,五根之中,皆悉悅樂。但無外塵對,則不發五識,情依於身,身樂既滿,情得通悅樂,與意識相應,以識內滿故,則遍身而受。

處在樂定的狀態里時,沒有外界的色聲香味觸五塵相對,就沒有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產生,只是五根本身充滿了快樂,叫遍身快樂。如果有五塵、有五識,也就是對外界產生覺受了,那五塵和五識也是充滿快樂的,也就是三禪能達到整個世界都是快樂的海洋,這就是色界遍凈天的境界色界眾生是有色身的,六根俱全,因此會有覺受。六根對外界六塵產生分別生六識。六識就是我身心的所有感覺和認識,比如苦樂、甜酸、冷暖等等,三禪天的眾生對六塵產生的分別都是快樂

我們現在沒有這個本事,比如我們想到痛苦事情時,我們的分別就是痛苦的,想到快樂事情時,分別就是快樂的,看到壞人我們就生氣,看到漂亮的人我們會很高興等等。但有三禪覺受的行者,去分別這個世界的好壞美醜時,無論境界是好是壞他都會非常開心,完全沒有不開心地方,與意識相應,意識就是第六意識妄想心,妄想分別感覺快樂了,身心就都快樂了,所以沉湎在快樂世界裡面不能出來,這叫遍身而受。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生境界是否會幸福快樂最根本的還是要看我們的思想也就是意識分別是否快樂?如果我們的意識快樂的,那整個世界就是快樂的,這就是妄想的重要性。我們之所以感覺現實的人有很多痛苦,就是因為我們對妄想沒辦法把握,如果我們有能力把握它了,讓心聽話了,就不會再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別人罵你、做壞事,其實是別人的錯,我們為什麼要生氣呢?可是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會煩惱,我們修學禪定目的之一就是讓妄想能聽話、把情緒管理起來。所以初禪、二禪、三禪都有一心的這個感受,也就是我們把粗重妄想停下來,通過慢慢的分析、調整,調節到讓自己可以把握這個妄想心,不讓它亂來,妄想就開始變得快樂了。再有人傳播垃圾時,我們就能自動地排棄掉,心不會受影響,不會再痛苦煩惱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一個地方

佛經裡面說,三禪生起快樂兩種,一種叫作快樂,一種叫作受樂。快樂樂者,樂定初發未遍身也。三禪剛剛發起時,覺受還沒有遍滿全身時的感覺快樂。我們都很喜歡快樂,因為快樂不長久,樂的感覺一下就沒了,不是永恆的、長期的,所以「快樂」就是很快就過去的才叫樂,如果永恆了、長久了我們就不得樂了。比如以前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感覺很快樂,以前的小孩子都很喜歡過年,因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這幾天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所以就覺得過年很快樂。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天天有好吃的、新衣服,和過年沒有兩樣,結果也就不覺得過年快樂了。所以快樂這樣一個特點,很快就會過去,當樂定剛剛生起時,身體就有樂的覺受了,但很快就沒有了,這叫快樂

受樂呢?受樂樂者,樂既增長遍身受。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遍滿溝渠。三禪之樂,亦復如是。覺受漸漸增長、遍滿全身時,才是真正的樂,這個樂叫受樂。感覺就象石頭中有泉眼,泉水湧出時將石頭的內部填滿後,又流溢出來把整個石頭覆蓋住了。這個比喻用得非常貼切,就是說我們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從內心中湧出來的快樂又滲透了身體,整個身心就被快樂所包圍了,完全沉浸在快樂當中,這就是三禪之樂

 

三、三禪五支

三禪發起時有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智四樂五一心。舍念智這三者不是三禪本具的功德,所以可以講也可以不用講。在《清凈道論》裡面,直接就講三禪有兩支功德不講五支。因為舍是舍棄二禪的快樂,舍喜心不悔,喜心舍掉了,在未到定時不後悔,就離開三種過,能進入三禪了。念是憶念三禪的快樂,用三法守護它,追求三禪。智,善巧三法離三過,就是用智慧善巧離開三禪的三種過失,才能達到三禪之樂。所以這三者都發生在真正的三禪生起之前,三禪本身的功德只有樂和一心兩支。樂就是樂遍身受,這個功德是有深淺的,分為少凈、無量凈、遍凈三個層次。一心,就是沒有雜亂,沒有妄想,受樂心息、一心寂定的這樣一個狀態,心非常寧靜,沒有絲毫妄想,卻遍滿快樂這就是第三禪定功德

三禪是建立在初禪和二禪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初禪、二禪,一般不可能直接達到三禪的覺受。三禪的五支具有離過善心二德,五支可以使我們離開過患、增長善心。如大集經說:所言離者,謂離五蓋。具者,謂具五支。據別則但三禪,獨有離喜過之德。《大集經》說,離就是舍離貪、嗔、睡、悔、疑五蓋,五蓋除去了,心本具的功德就顯露出來了善心是指禪定具備的五支,三禪還獨有舍離喜支過患的功德也就是有了三禪以後,我們就舍離了五欲的糾纏,不會再有任何貪心、嗔恨心等等過患。心很安祥也就是我們有了禪定功夫能把自心以後,別人無論怎樣表現都干擾不了我們的清凈自心會再被外來的精神垃圾所污染了。

 

四、四禪八定的體用

瓔珞經》說,五支為因,第六默然心為體。初禪至四禪的體就是覺觀喜樂舍五支中的舍,也就是一心。專注的一心就是體,也就是只要你能夠專注就有機會進入這些禪定。但如果心或者沉沒或者散亂,不能專注那就沒有辦法進入禪定,所以一心是禪定的體。

用就是覺觀喜樂四支,亦即覺受就是體的作用。這裡要注意的是,四禪比三禪專注境界更高,但是沒有快樂也就是只有體,沒有用。三禪的用是完全沒有動搖的快樂。二禪的用是有動搖的快樂、沒有動搖的快樂同時。初禪的用就是十六觸,是有動搖的快樂

雖然初禪的快樂是最粗的,但對於我們欲界的眾生來說,初禪的快樂可能比二禪三禪都要激烈,激烈到什麼程度呢?比如我們坐禪時,風大調節好之後,身體會搖得很厲害,自己都控制不住,這時候我們可以去感受它,隨它去動、去快樂感覺像風吹一樣晃來晃去,非常舒服。可是如果一直停留在這個狀態裡面,我們就不會進步了。所以風大調好了以後,地大可以繼續再調,身體感覺沉沉的,不想動,但也是一樣很舒服。所以身體外在表現和內心的動搖都是用,把這些一層一層地消除掉,完全回歸到一心就是第四禪。所以四禪都是以一心為體,這是它們共同的支林功德,就是四禪都必須要有一心這個支。

五支為因,五支就是舍念智樂一心。這五支是禪定的因,就是我必須要了解這五支,通過這五支的努力,要舍棄、專注要用智慧的覺察,才能進入三禪。第六默然心為體,第六默然心和我們平常的心不同,平常的這個心是動搖的、一直在分別的、想要憶念的,默然就要沉靜下來了,專注下來,全部分別都停下來。這個默然心的感覺就像是天空一樣,天是不會動搖的,卻會產生各種覺受,所謂「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厚」。你想要提高自己的境界,就要學天地,不要動念、開口,這樣的心就是第六默然心。

諸位不知注意到沒有,我們妄想心背後也有一個天空,那個沒有妄想的默然心就是天空,什麼動搖都沒有。妄想就如同天空中的雲朵,快樂妄想是白雲,痛苦妄想是烏雲。烏雲多了就會颳風、打雷、下暴雨,這就是痛苦忍不住了,我們開始發脾氣了,發完之後就如同雨過天晴,太陽來了彩虹也出來了,我們又覺得很美、很快樂,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其實天空一點也沒有變化,只是雲朵變來變去,所以天空是體,沒有天空就沒有雲朵。

默然心就是妄想背後的天空,也就是沒有動搖、沒有妄想的心才是禪定的體,沒有這個體我們就進不了禪定。比如打坐時,雖然都不講話,但心卻停不下來,總是自顧自地嘮哩嘮叨、喋喋不休,告訴自己要這樣、要那樣,就算閉上嘴也沒有用。坐的姿勢好像挺到位,心卻不到位,一直和自己講話,停不下來:「你看腿又痛了,腿又麻了。」「不行,我要坐好一點……」沒完沒了,總要弄點什麼東西出來。這個心就不是默然的心,心不默然,怎麼能入禪定呢?所以我們要去感受這個像天空一樣的沉默心,不去理睬那個喋喋不休的東西,它慢慢也就停下了,默然了,這個默然心就是第四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