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悉達多太子與頻婆娑羅王(二)

悉達多太子與頻婆娑羅王(二)

守攝諸根.遠離五欲(下)

──寬運法師佛七開示

婆娑羅王為留太子.願以王位錢財國土相讓

其時太子徐步而行,走遍王舍城,次第乞食完畢。從王舍城出,漸漸來到般茶婆山;山麓下面,有一泉池,太子於是坐在水邊,正念安置,食完飯後,把衣服整理好,洗手洗足,准備上般茶婆山頂南邊,尋找林樹,選擇在好樹之間,安施草鋪,向著東面,端身正心,結累加趺,儼然而坐。頻婆娑羅王所派跟隨著太子的二位大臣,其中一臣,離太子不遠,於前而坐。另一臣則速還摩揭陀國,稟報頻婆娑羅王,趕快前往太子現時所在之處。頻婆娑羅王得知消息後,於是便裝束賢善好車,嚴駕車上,前往般茶婆山;來到山上,遙見太子端坐樹下,即生大希有之心歡喜遍體,身毛皆豎。下車徒步,至太子身邊,問訊太子:「少病少惱,仁者是否四大安康呢?」太子微妙和軟語言回答道:「慰勞問訊。善治大王,大吉大祥。大王從何遠來?請坐下休息,未知來這里有何事情呢?」頻婆娑羅王於是將心中疑惑說出:「仁者是什麼人呢?是天是龍?是梵是釋?是人是神?」太子即以無憍慢、貪欲、恚心,除斷一切煩惱諸刺,不諂曲語,回答頻婆娑羅王說:「大王當知,我不是天,不是龍,不是梵,我是人。大王我為寂靜故,所以出家。」

時頻婆娑羅王不甚理解,對太子說:「仁者比丘我現在看到你,甚為愛歡喜,所以我想發問,為何仁者,如今壯少,正在盛年,端正無雙,身體微妙,正是應當嬉戲游縱的時候,為什麼厭離王宮出家沙門,空山獨坐?又仁者如是相貌,只適宜塗赤栴檀香不應著此袈裟衣服。仁者雙手,更可指劃治化世間,百味盈前,隨時飲噉,怎可以持蓮葉到處乞食呢?」「如果你是為了愛敬父王,不想取其王位出家,我可以請你到我的國家來,我可以供給你種種五欲所需,錢財婇女,隨意任用,絕對不會缺少。如果你肯輔助我的話,我可將國家分一半給你統治;甚至我可將王位全讓給你。為什麼呢?仁者沙門身體柔軟不應住在空閑蘭若;若坐草鋪,在於地上,日子久了,會損害仁者的健康,恐怕成病。你可留在我國居住,直至你的父王衰老了,再返回自己的國家繼承王位。因此希望仁者能愛念我、憐愍我,接受我的王位,住在我國家裡。如果你嫌我國家狹小,土地穢雜;我及群臣及諸百官等,可以為你開拓其他國土,使令寬廣,然後我們一同來統治。請容許我跟你這高貴的種族結緣。」頻婆娑羅王說完這番話之後,又再加重語氣說:「仁者現在既然乞食維生,何不努力發寬廣意,受法受財,受五欲樂。為什麼呢?若受此三種法,在於宮中,觀眾婇女,歡娛受樂,亦能令人得現世報,未來亦是一樣。若不受此三種法,但舍一事,其人現世甚至未來,始終不能得到具足果報。所以仁者你應具足受此三種樂。而受此三樂,應該在年少之時,受法受財及受諸欲;世間丈夫,無不享受欲樂,生子繼立。這是大財。所以仁者不要讓人生空過。」

婆娑羅王繼續說下去:「此外,往昔諸仙人,都曾說過:凡年少時,應先行欲;中年求財,以自養活;至老耄時,乃可舍家修學於法。如是便能建立一切。如果一個人年之時,不行諸欲,不求覓財,這就是身怨,亦名為賊,毀敗諸根,難得攝受。還有,仁者,假使年少,欲求法時,但為諸根,牽著五欲。直至老年之時內心思惟,斷絕眾事,能攝諸根,心生慚愧意念才會得到寂靜。還有,仁者,世間少年,正放逸時,不見遠道,多有過失。至中年時,血氣漸弱,放逸已過,譬如人行度於曠野,止而嘆息,說我已越此之處所。是故仁者今正值年少之時、正放逸時,應隨意多少,願且受欲。」

婆娑羅王接著又說:「如果仁者,你覺得年少之時,諸根難回,若欲行於法事愛樂法者,亦可依照仁者的家法,祭祀諸天;因祭祀緣故,亦得生天。還有,仁者,往昔諸王,頭戴寶冠,嚴飾身體,常在家內,祭祀諸天,行於法行,立無遮會,或有入山,行大仙行,而求解脫。仁者可以效法他們。順時而行。」頻婆娑羅王,如是種種譬喻語言,種種方便來勸請太子

當時太子,聽完頻婆娑羅王這番說話不為所動,不怖不驚,不怪不異,猶如山王,身心不動,寂然安住,守攝諸根,不生余意,三業清凈。回答王說:「大王你這說是不對的,這種說法猶如無智人之語,不是天下王法之言。如果大王真心待我好,這些說話對我都是沒有利益的,亦不是憐憫我,甚至有損於我。世間有很多惡人,沒有慈心,猶如富貴怯弱之人,若欲利益世間,應當教示如你往昔相承來事,是名朋友,是名增長。凡人見到朋友,至於厄難,不相舍離,三業等同,這就是知識。我的意思是要指出,當我們富貴之時,誰不能作朋友知識?若人得財,依法處分,不令散失,也就是知識。而這些財寶,不是世間財寶,而是我們心中財寶。」

出家求道乃為怖畏生、老、病、死.欲求解脫

太子接著又說:「大王當知,我今天出家求道,是因為怖畏生、老、病、死,欲求解脫,所以受此沙門形像。親族眷屬,實可愛戀,可敬難舍,流淚滿面,啼泣懊惱,或是為了我的緣故,捨棄生命。我已背離他們,來到此處;因此對於世間五欲之事,不會再貪惜染著。」「我現在無所畏,不畏毒蛇亦不畏天雷霹靂,亦不畏於猛火炎被大風吹燒野澤,但所畏的是五欲境界所逼。為什麼呢?因為諸欲無常,猶如劫賊,盜諸功德虛空無真,猶如幻化,現於世間世人誑惑不知,以為實有,強以心著,行於五欲。」

太子繼續又說:「大王當知,往昔有一轉輪聖王,名叫那睺沙王,統四天下及忉利天,化總天人,但是猶不知足,因為這個緣故,還墮世間。」「又有一婆梨阿修羅王,既得王位,因與帝釋,斗戰不如,遂被侵奪。帝釋得位後,又再被那睺沙轉輪王奪回;那睺沙王,既得位後,又再次被天帝釋奪去。如是天人境界,翻覆無常。如果有智慧的人,便能思惟觀察,無常境界,變易須臾,有什麼可靠呢?唯有山林居住的神仙,衪們食諸葯草、根果、花葉,身著樹皮,或以死獸毛革為衣,形體尪羸,唯剩下皮骨;無非為求得度脫、出離世間一切諸苦,希求解脫涅槃無為。若縱五欲之所纏逼,將來必定會墜落。因此,有智慧的人,誰會貪著此樂?如果貪著五欲,便是自討苦吃。」

太子接著又說:「大王當知,欲界之內,欲取味故,而作和合,無智之人,受欲已後,而不知足,故受大苦惱。復於來世,更受其殃。因此有智慧的人,不取欲想。若見有人行黑業法,受於大苦,欲自安隱,莫作莫樂,一切諸欲,應須舍離。若縱慾恣情,則心放逸;放逸若增,便造不善;不善成就將來便墜地獄。即使過去世時,曾修大苦行,現在因為得諸欲樂,就會不能守護,結果還是會墮落。」「如是諸欲,如果是有智慧的人,應該如是思惟世間人天,猶如假借,既非常物。為什麼還要貪此天人一切果報呢?它只不過如草上露,如毒蛇頭,如空林死屍骸骨,又如婦女初胎肉摶;如夢如幻,猶如火聚。如是種種,多諸患殃,恆為一切苦惱逼迫。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應愛樂著心。」

太子繼續又說:「如諸論說,往昔有一寐梯羅城;城內有一瞽王,名叫提頭賴吒王,雖然沒有眼晴,卻生育了百個兒子,都才智並存。王弟則生有兒子五人。伯叔弟兄,合共一百零五人。當父王死後,他們互相爭奪王位,相殺害盡。」「又如須彌山下,有阿修羅兄弟,為貪愛一玉女,二人相爭,互相鬥戰,傷害俱死。」

放下五欲之樂.不要執著人天果報

上述說了這么多,釋迦佛──當時的悉達多太子,無非是想勸諫婆娑羅王,不要貪著世間五欲,不要貪著人天快樂

話說回來,頻婆娑羅王及韋提希夫人向佛禱告的時候,佛和他們有了感應原因是頻婆娑羅王未為王時,曾發誓要供養釋迦佛──由於他們之間的特殊因緣,如是便開展了《觀無量壽經》整個故事。後面還有很多釋迦佛與頻婆娑羅王的對話;從對話當中得知,釋迦佛三番四次,苦口婆心,無非在勸導我們眾生放下身心放下五欲之樂,不要執著人天果報;因為人果報都是不究竟的。也就是說,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實的、究竟的、不退的,那裡有種種的七寶莊嚴殊勝功德,所以我們都應該求生西方凈土

上面說到釋迦佛對頻婆娑羅王所給予的王位錢財國土,皆不為所動,說明佛的出家是真正的為求了生脫死。這正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目的。我們念佛目的,也是為了生脫死。透過上述的公案,是想讓大家對釋迦佛多一份了解,亦對《觀無量壽經》多一點認識。由於釋迦佛與頻婆娑羅王之間的對話很多,透過他們的對話,希望能增加大家的信心。我們要好好的念佛,因為念佛法門是一個三根普被、利頓全收的法門;我們今天有機會聽聞佛法,有機會念佛,便應該腳踏實地,好好珍惜佛教是內求的,是故必須身體力行,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把握當下,努力念佛阿彌陀佛!(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