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一節 龍樹論略說

      約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間,龍樹出現於印度佛教界公元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年,就是佛滅後五百年到七百年。他本是印度南方的學者,長養於大乘佛教環境中。據傳記上說∶他出家後,曾到北方的雪山等處修學。這個環境,造成他綜貫南北、空有思想的特質,成就了他的偉大!

      龍樹菩薩的時候,大乘佛法已經慢慢的發揚起來了,所以他在修學的過程,也是在大乘佛教環境中。他有機會到北方去,北方那邊還是在小乘學術裡面,但是,他兩邊都有學,所以他能夠把兩邊的思想能夠貫穿。

      龍樹以前,一味的佛教,向東南方發展的是大眾(又分別說)系,向西北方開展的是上座系。從阿一王以後這個佛教本來是一味的,後來分成兩個系:一個是上座,一個是大眾系。那麼就分成後來的所謂大乘小乘

      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被呵斥為小乘;活潑而進取的大眾系,漸漸的開拓出大乘佛教。南北、大小,尖銳的對立著。南空北有,各趨一極。北方已完成極端實有的『大毗婆沙論』;南方的偏重理性者,於因果緣起的事相,也不免忽略。這種偏頗的發展,決非佛教之福。

     導師這幾句話,就已經把龍樹菩薩當時的環境條件已經點出來了印度南方跟北方,就象我們中國也分南方跟北方,地理環境不同,人文思想也不同。上座部他們重視的是戒律大眾部比較活潑,他們重於法。由於第二次結集前,為了兩邊戒律的問題起了爭論,後來當然開會解決了,但是沒有真正的解決。後來大乘系發展出來,更展現了活潑的一面,他不是死守教條的。所以,當時的因緣環境,南北或者大小這個思想,兩邊很尖銳的對立佛教發展變成這樣子!北方從根本小乘佛法出來的論著,最根本的就是《大毗婆沙論》;那麼大眾系的這一邊因為偏重理性,在因果緣起的事相上反而忽略了。談理性的一邊,事行上就反而忽略了,也就是比較不重視戒律這一部分。其實,兩邊當時的情況就是偏頗發展,重理性不重事相上的這些因果,結果呢,就落入惡取空的部分,就出了方廣道人。這個就是龍樹的時空背景。

      龍樹出世時,佛教正傾向於從分化而進入交流與綜合的新機運,於是綜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中道;但他是大乘性空為根本的。

龍樹菩薩當時的因緣時空背景,我剛剛講嘛,要出現一個這種聖菩薩,偉大的祖師的人物,一定還有很多條件成就他。當時的時空背景就是這樣,一邊執著在有,一邊執著在空。因為演變到那個時代,新的機運就產生了他會產生兩邊的交流、綜合,慢慢的來調和。龍樹菩薩剛好在那個時候,就變成一個綜合者、調和者了,他把南北的思想空有思想、性相的問題、大小乘的問題,為了要把它融貫,所以他展現的中道思想,其實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但是導師也點出,雖然是融貫大小、性相,其實,龍樹菩薩他本身來講,他是大乘性空為根本的。這幾句話要注意你要融貫這些偏頗發展,當然要找到法源。所以抉擇《阿含》的正意,也顯出大乘空義的正確性,但是主要的是適應時代需求,還是站在大乘性空的立場,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其實,今天講到這里我們就要體會到一點:導師是不是也是這樣?導師能把握龍樹菩薩精神,其實導師今天宣揚的也是這個精神!我們前面在上《契理契機的人佛教》的時候,就講到導師他最後真正的本懷,是歸向菩薩道的修行菩薩道,後期的大乘佛法都在談,而真正落實於菩薩精神的,應該是屬於初期中觀大乘的真正精神這一點大家要明白!真正的行菩薩會不會求急證?不會!雖能入門他不進去的,他生生世世願意來這個人間,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一旦證入了,就證入涅槃了,證入實際了,怎麼能行菩薩道?那會不會自己求安樂?緣苦眾生,是生生世世都願意來的,哪裡怕來這個人間受隔陰之謎,然後到一個安樂地方去!這個不符合菩薩道的精神。真正符合菩薩道的精神,就是初期大乘性空為根本的,這個才是正確的。

      所以,導師把握的,其實跟龍樹菩薩把握的是一致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導師思想,今天真正深受影響的是龍樹菩薩思想,他把握的也是龍樹菩薩思想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如果你們今天要用功、要下手,一定要把握這個根本,那你們今天學佛,探討佛法很容易了。把握到那個根本,很快的你們就知道:為什麼導師今天抉擇的敢這樣講敢那樣講,他敢把過去這么長遠,流傳到今天的一些錯誤的判教敢推翻它,他是根據什麼?他不是亂根據的,不是自以為是的!其實,根據都是初期大乘的性空,就是龍樹菩薩思想為主。他不是自己異想天開的自以為是,這個還有根據的有內涵的。所以,導師的抉擇是非常有智慧的,明智的抉擇的,不是隨便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如果這一點你能肯定了,就知道導師為什麼判攝三系的思想,敢認為前面的才是第一義,後面的反而是什麼,方便啊。但是,中國祖師的判教剛好相反:前面的是不了義,後面的越圓滿這個問題是很嚴肅的。後面的大乘學者批評龍樹菩薩中觀是不了義,那後面就變成自己很圓滿了,而且是不共法,就是跟根本佛法是不一樣的。那佛陀講的還不夠圓滿,後面出來的更圓滿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導師的判教,敢推翻祖師的這個判教,不是隨便亂講的,這個是天大的事啊!這一點大家要明白!這個講了你們才知道,我們看講義。

      龍樹造的論典,中國內地以及西藏,譯傳的很多。主要的部分,可分為兩類 ∶一、深觀論,二、廣行論。深觀,如『中論』、『十二門論』等,以探究諸法的實相為中心,為迷悟的關鍵所在,所以名之為深觀。

龍樹菩薩他的論著有兩個重點:一個就是深觀,一個是廣行。深觀,等於就是我們個人在用功探討諸法實相,是以這一方面個人的體悟這一方面為中心的,所以也是迷跟悟的關鍵所在,所以名為深觀。今天凡夫愚迷呀,就是因為不了解實相嘛!今天正見建立了,加入觀行正觀,那我們能了解諸法實相就悟了,所以這個深觀的部分,等於就是迷跟悟的關鍵點嘛。這個代表的部分就是《中論》跟《十二門論》,這個在講的屬於深觀的部分。所以,我們今天要修行、要修學,法上理論上要證明要體會,重要的就是深觀的部分。這是個人內在受用的部分,迷悟的部分,重點是在這里。

      廣行,如『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等,這是菩薩的廣大行果為主的。

菩薩生生世世的利益眾生,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叫廣大行果。就在事行上,對眾生的關懷布施上,這個叫行的部分。這兩類,有的以為,菩薩行包含歸依、布施持戒等行法,佛陀自證化他的果德,主要為引發信願,以及積集福智的資糧。資糧具足了,成為可能解脫的根機,這再側重於慧行的深觀。

      有一部分的人認為是這樣:我們今天要解脫、要受用,如果你今天沒有福報,沒有福德資糧,你根本不可能嘛。所以他認為我們今天應該先集福德資糧,資糧具足了,你的條件慢慢就有了,那個時候再來注重於所謂的慧行深觀。應該是先以廣大行福德資糧為先,深觀解脫受用應該放在後面。

      這即是說∶先以廣大行的資糧為基礎,再進而深入究極徹證的深觀。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有的人認為要修行馬上受用是不可能的,你應該先去作一些福德資糧。但另有人說∶另外的一個看法就不一樣了,般若為三乘之母,三乘學者依此深觀而證悟與解脫的;廣大行才是大乘不共於小乘的特色。

      意思是說:今天不管大乘小乘(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聖者是包括大小乘的)的學者你要體證、要解脫,其實都要依這個深觀。沒有深觀,不管你是小乘都不解脫、不能受用。廣大行的部分是大乘不共於小乘的,怎麼能說先用廣大行呢?那修小乘的人就沒有廣大行了?這是另外一種說法也就是說今天不管大小乘,應該重視的是深觀的部分。廣大行,小乘學者並沒有這樣的宣揚,也沒有這樣的注重,怎麼可以把佛法這個廣大行拿到前面來,深觀等於是後面的事,這是另外一種看法

      如實的說聲聞、緣覺、菩薩的中道行,都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的。如實的說,就是比較實際的、比較切實的來講,就是不要依前面兩種說法,三乘聲聞、緣覺、菩薩要行中道,其實都是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出世的正見,什麼是出世的正見緣起正見!今天不管是大乘小乘、三乘,廣行為先還是深觀為先,其實,這三乘聖者都同樣依一個根本,就是緣起正見、出世的正見來作為他的主導。

      依正見而後有信解,依正見而後能修行趣證,就是悟證了以後,也還是不能離此正見的攝導。這個是比較如實的說法,今天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其實沒有正見哪裡來的真正的信解呢!信,不是迷信!今天要歸於正見!今天沒有正見,後面哪裡來個廣行?哪裡來一個深觀?其實,廣行跟深觀都是要依正見而後才有的;包括證悟了以後,你還是不能離開這個正見的攝導。《金剛經就有講嘛。凡夫要學,當然要學般若聲聞、緣覺要學也要般若菩薩要學也是學般若都一樣嘛。

故深觀雖共於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徹始徹終的,惟佛所究竟的。所以,深觀三乘聖者都是共法。大乘佛法中難道就不重要嗎?意思是說深觀其實在大乘中還是徹始徹終的,唯有深觀才能究竟,這是佛所認為就是這樣的,佛也是這樣究竟的。

所以;本文,即是關於深觀的論述。

      大家就要注意了:今天講中論、講緣起、講中道、講空,重點就是關於深觀的論述。依於深觀、依於正見,你自然就會有行,行還是相依相緣的,但是這個主導是在正見。所以建立緣起正見,是一切法的根本,最重要就在這里。有緣起正見,你即能深觀、也能廣行,兩邊就不會偏廢偏頗了。誰在誰在後,沒有這個問題!依於正見深觀跟廣行是不二的,是相依相成的。這樣了解嗎?也就是為什麼,這幾年我一直在跟大家上課,目的是什麼,不過要建立你們的緣起正見而已。緣起正見明白了、清楚了,對法的抉擇就有法眼了。不管是內在的修深觀,外在對萬法、人際關係的廣行,你們也能夠相依相緣而不偏廢。所以,主要是在緣起正見的建立,這一點大家就要明白了!

      將來你們行菩薩道,在社會上跟人、跟萬法相觸,你要怎麼度眾生你要怎麼去利益他人?怎麼樣才是真正的利他?還是要依於緣起正見!今天要讓各位受用、解脫我要把你們正見建立好,你們自然就會法相應,即能深觀也能廣行,這個就是重點那!很多人就說:師父啊!聽你講的法我覺得很好,問題是父母親我沒有辦法跟他溝通;我先生,我太太,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沒有辦法跟他溝通,師父要怎麼辦?你說要怎麼辦?就是要把緣起正見建立好!然後能夠把緣起正見讓他明白。只有這個地方最重要你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你要先改變他的知見觀念嘛!是不是?

所以,當你如果能夠把正見建立得非常正確,你的身心行為有轉化了,旁邊的人看在眼裡是很清楚的:哎呀!這個人呀現在真的不一樣了。學了這個法身心轉化,智慧有了,談吐行為都非常好,那人家就感動了,你還要去度他嗎?他會來問你了:你是學什麼?你在哪裡學的?是不是他就會來問你?這個就是真正的度了,他真的有興趣了。你要跟他建立的是緣起正見知見建立好了他也會轉化、他也能修正、他也能成就的。這個文章看起來就這樣過去,但是,我們能引申、把握的重點就很重要哦!這個地方可以看出緣起正見多重要啊!就象我講的電腦程序多重要啊!程序把它修正了,行為就會端正。不管深觀,廣行都要依於這個緣起正見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先建立這個重要的知見

      關於龍樹深觀的論典,羅什三藏所傳,有長達十萬頌的『無畏論』。五百頌的『中論』,即出於『無畏論』中。羅什除譯有青目釋的『中論』外,還有『十二門論』,也是龍樹造的;這部論,可以說是中論的入門書。鳩摩羅什翻譯《無畏論》有十萬頌,這個是很長的。那麼《中論》只有五百頌,五百頌在十萬頌是一個小小的部分而已,《中論》就是出於《無畏論》。還有《十二門論》,也是龍樹菩薩造的。有一講法:《十二門論》是《中論》的入門書。《十二門論》是以十二個門,十二個方向,十二個主題,來闡揚性空的思想,《中論》有二十幾個主題。所以《十二門論》是比較縮小的、比較精華的,重點先把這個空義來闡揚。如果我們要研究《中論》以前,先把《十二門論》了解一下,對將來研究《中論》就會比較了解,比較駕輕就熟了。平常如果有《十二門論》這本書,小小的沒有多少頁,可以先看看。三論宗,其實根據的是《中論》、《十二門論》還有一個《百論》,《百論》其實是後面他的弟子造的。

      後面這些文章大家自己有時間再看看,這個只是在講跟法義沒有直接關係的,這個自己看就好我們現在翻到第十七頁,第二行開始:漢藏一致的傳說∶傳龍樹中觀的正統者,是錫蘭的提婆論師。提婆的主要作品,名『四百論』;奘譯的『廣百論』,即此論後八品的護法『釋論』。

不管是漢文的或者是西藏的,一致都認為這個提婆論師是龍樹菩薩的正統傳人。提婆他最主要的論著是《四百論》;我們中國玄奘法師翻譯的《廣百論》,其實就是這個《四百論》後面的八品,是護法《釋論》的部分。什公所譯的『百論』,婆藪開士釋,也即是此論的略本。

     本來是《四百論》,後來變成《百論》,其實都是《四百論》的簡要的「釋論」。此外,還有『百字論』。提婆論以「百」為名,不僅是數目的古人解說為「無邪不摧,無正不顯」,即完備的意義

     《百論》古時候的人,一個簡單看法就是摧邪顯正,也就是破邪顯正。只要不是正確的他都會摧破,而顯出正確的法義。月稱從語言學的見地,解說為「遮遣分別邪執」;提婆論確是側重破邪的。

      因為提婆論師所造的論,《四百論》或者是《百論》,重要都在破其它每個宗派或者是部派不正確的;或者是還有邪執的,盡量在破除這些戲論跟邪見。所以,一般研究這些論的人都知道他的重點:只要是錯的、有偏邪的他都破,主要是在破邪,一般的認識都是在這里。

      其後青目釋《中論》的八不說∶「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即為總破一切法」。青目論師也是一樣,把《中論》裡面八不的論述,也是把它解釋成法雖然是很深廣、很多,但是用八不,就是略說八事即為總破一切法。這個是一般的論師都是這樣的見地,這樣的看法。以《中論》八不,偏重於廣破一切,也許是受提婆論的影響。這幾句話導師點出重點,一般人以為龍樹菩薩造的《中論》,是以八不緣起來講的,也認為他在破一切法。其實會有這個觀念原因,可能就是受提婆論師的影響。導師為什麼前面要點出這個,因為後面這一才是重要:前面只是讓你知道一般人的判斷,其實都有他的因緣,認為說中論是在破一切法,可能就是受提婆論師他所造論大家對他看法而產生的影響。後面是導師看法

     龍樹的『中論』,固然能遮破一切戲論,但『中論』的正意,決非以摧破一切為能,反而是為了成立一切法,顯示釋迦緣起中道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我們今天學龍樹菩薩的《中論》,都知道在破什麼?其實是在自性執!離兩邊名中道。他只是在自性的實有,不是在破一切法!反而由空義故才能成立一切法,這個是導師他的深見!我們今天研究《中論》也是一樣,不要以為是拿來破人間萬法的,不是這個意思,反而是成立一切法。釋迦牟尼佛顯示的緣起中道是在成立一切法,不是在破一切法;是在破對一切法的實有感跟自性見,而不是在破一切法,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如果明白這一點哪,學中觀中論的人就不會落入所謂什麼斷滅見,惡取空,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導師這個真見我們也能明白的話。我們知道中觀以後,不管是唯識或者是真常的思想,他們為什麼會認為中觀是惡取空?不了義呢?其實,就是因為錯會了《中論》真正的意思!他以為只是在破一切法:好了,什麼法都破了,什麼都非實、什麼都如幻,最後不是什麼都沒有嘛?其實這個很重要啊。如果我們今天這個重點如果明白。《中論》不但不破一切法,而是在成立一切法,那這樣會不會落入惡取空,就不會有這問題了。這個很重要導師短短的幾句話點出這個重點,我們就要明白:今天學中觀中論把握這個重點,就不會落入什麼都沒有的惡取空,或者是斷滅見,這個蠻重要的!

第二節 中論為阿含通論

      探求龍樹緣起、空、中道的深義,主要的當然在《中論》。這是一個導師的特見,導師研究龍樹菩薩的《中論》,把握到了龍樹菩薩抉擇了般若的空義;阿毗壇的空義;往上溯源到《阿含》,找出了與《阿含》的空義是一貫的。所以,他明白這個的時候,他就是了解到龍樹講的空義;龍樹所論著的《中論》的根本思想,其實都是從《阿含經》來。所以,表面上《中論》好象是大乘佛法,跟早期的佛法尤其是《阿含經》的佛法好象是不同的。其實不是!《中論》要闡揚的就是《阿含經》的內容,闡揚的就是《阿含經》的本義!但是一般人的看法:《中論》是在解釋《般若經》的;導師剛好看法不一樣,認為《中論》是在解釋《阿含經》的。注意!這一點很重要

     《中論》的中道說,我有一根本的理解──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掘發《阿含經》的真義。導師講出一個根本的見地有一根本的理解:龍樹菩薩今天造《中論》,他是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而把握住一個根本就是緣起性空的正見,用緣起性空的正見來掘發《阿含經》的真義。《阿含經》過去的解釋或者是認知,其實沒有完全發揮它真正的內涵。所以學大乘的認為小乘不了義,今天反而是大乘的空義,就是緣起性空的這個正見!那回過頭來才能看出《阿含經》的真義。

       這是說∶緣起、空、中道,固然為一般大乘學者所弘揚,但這不是離了《阿含經》而獨有的,這實是《阿含經》的本義,不過一般取相的小乘學者,沒有悟解吧了。大乘的是緣起、空、中道,這個一般大乘學者都在弘揚。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以為這個跟《阿含經》是不共的,是不一樣的。但這個不是離開《阿含經》而獨有的,緣起、空、中道才是真正《阿含經》的本義。一般的小乘學者執著在相上,沒有真正深刻的了解而已。

      所以《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的本義所在。這個觀念完全就不一樣了!如果站在大乘思想,以為小乘是不了義的,大乘小乘變成隔閡的、不相通的,那問題就大了導師就點出重點:其實真正的《中論》,目的是在展現大乘了不起,看不起小乘。剛好相反,《中論》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經》的真正根本思想跟真正的意趣所在要展顯出來。注意!如果這個明白了,這個能把握的話,也能貫穿的話,大乘小乘就沒有隔閡了,就不會相對了。

      這種說法,不要以為希奇,所以說可從三方面去加以說明∶第一,《中論》所引證的佛說,都出於《阿含經》。《中論》一共有二十七品,導師從各個品的內容來證明,是不是真正的出於《阿含經》佛說,一定要先證明《阿含經》裡面佛說的部分。(一),《觀本際品》說∶「大聖所說,本際不可得」,如果你們看過《中論》就知道,《觀本際品》其實就是在了解本際不可得。我們都在找第一因嘛,一個最根本源頭。但是,《觀本際品》主要讓我們明白,佛陀開示的本際不可得是沒有第一因的,沒有一個開頭的地方找不到的。那麼這個理論這個法出於;這個出於《雜阿含》卷十(二六六經)等說∶「無始生死┅┅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說我們的生死無始以來根本找不到苦的本際。生死無始的教說,龍樹引歸「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的空義。《阿含經》所談的這個本際不可得也就佛教講無始以來,無始是找不到一個本際,找不到一個第一的開頭的地方。所以,龍樹菩薩把這個無始生死這一個教說,來闡揚他的空義,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的空義。如果本際不可得,那麼生老死可不可得?也是不可得這是第一個引證的方。

     (二),《觀行品》說:《如佛經所說、虛誑妄取相》。以有為諸行為由妄取而成的虛誑──即虛妄相,以涅槃為不虛誑,是《阿含經》所說的。但龍樹以為∶虛妄即是空無自性的,所以說∶「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

     《觀行品》說,眾生都在虛妄顛倒中,以為有實在的,所以叫做虛狂妄取相。一切遷流變化不停的萬法,一切有為相,其實就是虛妄相,我們執取以為是實在的。但是,如果透過虛妄相的明白、不執取的話,就能體證到涅槃。所以,龍樹認為這個「虛妄」,還是空無自性的!虛狂妄取相是實有的嗎?是實在的嗎?是不變永恆的嗎?還是空無自性的,所以龍樹菩薩導歸到空義,目的是要讓我們了解空義而已。

      (三)、「觀有無品」說∶「佛能滅有無,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這是出於『雜阿含經』,己經引述過。離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為『中論』重要的教證。我們的思維模式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有,沒有辦法離開這兩個思維模式。但是,《雜阿含經》裡面的《化迦旃延經》講:正觀世間集,就不會落於無見;正觀世間滅,就不會落於有見。思維模式是剛好不執著「有」、「無」兩邊,這個就是聖弟子的正觀。跟我世俗凡夫思維模式剛好是相反的,這個就是在闡揚離開有無兩邊的緣起中道,都建立在緣起上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中論》裡面最重要的教證,就是這一經《離有無品》。

      (四),《觀四諦品》說:「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這如『增壹阿含經』卷十說∶「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設我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各部廣律,在梵天請法前,都有此說。這個故事大家都過了佛陀開悟悟道的時候,本來有不想說法的這個想法,認為今天所體悟的這個妙法,一般人是難以思義的。講了人家不信也不奉行,還是不說吧!默然,想入滅了。後來諸天勸請才說法的,才度五比丘的。這個《觀四諦品》的「不欲說」,其實出處在《增一阿含經》裡面,一切廣律都有,這個也是證明之一。

     (五)、「觀四諦品」說∶「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那麼這個見緣起即見佛是出於《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須菩提見佛的教說。見緣起法即見四諦,出於『中阿含經』卷七『象跡喻經』。從這個舉證中就可以看到《中論》的《觀四諦品》裡面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這個記錄在《阿含經》裡面就有了:有一次,須菩提聽說佛陀天上回來,大家都要去見佛。須菩提就想佛陀開示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所以,他就在那邊入觀空定,思維緣起法。那麼蓮花比丘,他用大神通化作一個長者,隨從去見佛,他認為是第一個見佛的。佛陀就告訴他:你不第一個見我的,第一個見我的是菩提!所以,見法即見佛的這個比喻在《阿含經》裡面就有。《觀四諦品》用這樣的因緣來寫,表示這個出處就是《阿含經》。

      六、「觀涅槃品」說∶「如佛經中說,斷有斷非有」。斷有斷非有,這個如什麼,『雜阿含經』卷九(二四九經)說∶「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阿含經》的(二四九經)談到涅槃涅槃內容是盡、離欲、滅、息、沒。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你說實有不對,實無也不對,你只要落在兩邊的有、無,都不能體會涅槃的深義。那麼《觀涅槃品》裡面,重點在顯示斷有跟斷非有,其實出處都是在《雜阿含經》。這個也是舉證之一。《阿含經》的本義,一切聲聞學者不能深識,專在名相上取執,所以龍樹與他們爭辨,似乎龍樹在極力破斥小乘而不是為了成立《阿含》的真義,成立四諦三寶、世出世的一切法。

      這幾句話很重要!《阿含經》的本義,在著相小乘聲聞學者來講,他沒有辦法了解佛陀講這些法背後的深意,所以都會在名相上執著。龍樹菩薩看起來是在跟他們辯論,好象在破斥這些小乘學者,但是導師就指出來:龍樹菩薩目的是在破斥他,而是在成立《阿含》的真義!聲聞學者不能了解深意,執著在表面的現象上。龍樹菩薩這樣的辯論,目的是在掘發它的深義,真正《阿含經》的深義讓它凸現出來,這才是龍樹菩薩真正的本意!我們今天現在還是這樣子

      現在南傳的佛法到我們台灣來,他們修禪觀這一部分很用心,對每一個現象都分析的非常清楚,很用心。但是,很多人就被表面的現象而以為就是這樣,但是背後要體會的深義反而很多人不了解了。今天大乘佛法,一般人把他解釋成跟小乘不同!不同在哪裡?同是在哪裡?大乘佛法的真意如果明白的話,跟根本佛法是沒有什麼分別的,完全是一致的!如果今天學小乘佛法、南傳佛法的人也能了解佛法的真意,那麼對大乘法的深意也不會排斥,也不會否認的。今天大小乘存著一種相對、隔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今天,如果把導師論著的真精神、真內涵都能明白的話,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才能了解真正的聲聞學、阿含學。裡面的真意跟我大乘的空義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什麼隔閡的。

      如果聲聞學者執著在名相,要不要破?當然要破,因為他沒有了解深意。龍樹菩薩跟他們爭論、爭辯,不是在破他們,而是要讓他明白《阿含》更深一層的真正佛陀的本懷!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導師就講:看起來龍樹菩薩和他們論辯不是為了在破斥小乘,是為讓《阿含》的真意能夠凸現出來,反而才能成立四諦三寶,世出世的一切法。很多大乘學者認為「空」是超出一切的,是在破一切法。其實導師看法剛好相反,是在成立一切法。有的學了空義,什麼四諦,認為都沒有什麼了,對三寶也不恭敬了,認為一切都空嘛。其實,都沒有了解真正的空義,「由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才能成立一切法。

      大乘的空義,尤其是龍樹菩薩的空義,正好相反在成立一切法。如果明白這一點會不會把龍樹菩薩的空義把它認為是惡取空!要明白他的真實的本意,是在成立一切法還會不會認為是惡取空?這一點很重要!後來的唯識如來思想,都認為這個空義是惡取空,中觀是不了義。為什麼?根本不了解這個真正的深義!所以導師在研究《中論》,然後認為這是《阿含》的通論,這個抉擇你們知道有多重要嗎!今天如果不能夠把這個抉擇清楚,如何能夠「立足於根本佛法之純樸,闡揚初期大乘之行解」?它是貫穿的!這個如果明白了,成立了。那我現在就要提醒大家一個重點,後面祖師的判教錯在哪裡你們就知道了。如果這個根本的把握住了,後面還需要不需要來一個唯識的名,再來破這個空義?需不需要一個如來思想,才能成立輪迴很重要哦!就是因為對這個根本的理念不明白,根本的真精神不懂才有後面很多的破除!認為不了義,反而後面生出來的這些法義反而問題多了!

      所以,我們佛法會爭論幾千年了,就是對於這個深意不了解而已,領會錯了。我常常講這個就是正本清源,導師今天為什麼這么辛苦?代我們釐清兩三千年的佛法,找到源頭的根本是什麼,回過頭來才能抉擇大乘三系的流變,也才能知道什麼才是跟根本佛法相應的,什麼是偏離了佛法正見,這樣才有辦法來判斷抉擇大乘三系的法義,這個的重要性要明白。所以,今天很多人不了解導師做什麼,不了解導師用心,不了解導師智慧如海。這個重點如果我們把握住了,不但了解了導師用心,我們個人也能把握佛法的真意,就不會隨波逐流了。哪個理論說起來好象也不錯,哪一宗說得也很美,其實有沒有功效、有沒有擇法眼不知道,所以這個法太重要了!這個是引證佛說的部分。

二、從『中論』的內容去看,也明白『中論』是以『阿含經』的教義對象,參考古典的阿毗曇,破斥一般學者的解說,顯出瞿曇緣起中道真義。這不妨略為分析。導師把這個《中論》的內容,跟《阿含經》的教義研究起來,還參考部派佛教的阿毗曇。阿毗曇中,每一個部派都有破斥的對象都在破斥一般學者錯誤的解說。導師把它分析了。(一)「《觀因緣品》」,觀「緣生」的不生(滅)。「《觀來去品》」,觀此諸行的「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此二品,總觀八不的始終,「不生」與「不去」。此下別觀四諦。觀因緣品和觀來去品主要在顯示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就是要讓我們了解不生不滅來去,其實是不可得。這兩品已經把八不緣起的開始到結束,一切都包含在裡面了,就是不生不滅,不來不了。

   (二)、「觀六情品」、「觀五陰品」、「觀六種品」,即觀察六處、五蘊、六界的世間法。我們《雜阿含經》都上過課了,最主要的是五蘊、六處、六界,蘊、處、界,這個就是世間法一切的總相。這三者的次第,是依『中阿含經』卷三十四說。這個跟《中阿含經》卷三十四說的是內容次第是一樣的,這個是舉證。古典的『舍利弗阿毗曇』、『法蘊足論』,也都與此相合。「觀六情品」中說∶ 「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四取等諸緣,雲何而得有」?

   《中論》裡面的「觀六情品」,重點就是在提示我們:見,可見。有沒有一個見者;有沒有一個真正被可見的對象。見者不可得,可見者也非實。所以根本是沒有自性的存在。如果見跟可見都不實在,那麼,四等四法也跟著一樣是無,是不存在。所以四取等諸緣,雲何而得有。如果見跟見者都非實,那麼識是不是實有?好,這個都是非實的話,那麼識取諸緣會不會實在有?也就是說根塵觸產生的執取愛染,根塵都非實,產生的觸、受,屬於識的這一部分也不能存在了。那麼,取著、愛取有的部分,一切緣難道是實有的嗎!從內六處、外六處,引生六識。六觸,六受,六愛——六六法門,再說到四取,這是《雜阿含經》六處誦中常見的緣起說。

      我們都上過《雜阿含經》了嘛,這一部分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阿含經》主要就是建立在五蘊、六處、六界,蘊處界。我們從眼耳鼻舌身意,觸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產生了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然後產生六受,又產生了六愛,這個叫六六法門。這些是跟《觀六情品》說的內容一樣,是從內涵上來證明。《中論》其實跟《阿含經》的內容是一致的,上面這三品就是論究世間苦的中道

    (三)、「觀染染者品」,論煩惱的相應;「三相品」,明有為──煩惱所為的生、住、滅三相。在蘊、處、界以後,說明相應行與不相應行的三相,本於阿毗曇論的次第;如『阿毗曇心論』。觀染染者品還有「三相品」就是生、住、滅三相;染跟染者,跟前面的見跟見者是一樣的。三相是講生住滅的三相。就是在蘊處界的功能以外講相應行跟不相應行的三相。這個相應行跟不相應行,根本出處是在阿毗曇,阿毗曇裡面的次第剛好是一樣的。再來就是;《觀作作者品》、《觀本住品》、《觀然可然品》,這三品主要就是讓我們明白:作者跟受者的不可得,這個《阿含經》裡面是最主要的一個論品。無作者無受者,業力不失是在講這個。這個是《阿含經》裡面的主題。與上二品合起來,即是論究惑招有為,與作即受果的道理

     (四)、《觀本際品》,引經以明生死本際不可得。生無來處,滅無去處,這個也是《阿含經》裡面的主題,所以明生死本際不可得,「觀苦品」說明苦非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是依《阿含經》(三0二經)阿支羅迦葉問等而作的。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十四無記》裡面的幾篇嘛!我們的痛苦煩惱誰在造作的?有一個造作的我嗎?其實,就是要讓你明白沒有一個造作者,只是緣起而已。所以明非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這個也是一樣的,也是《雜阿含經》裡面就有的,『十二門論』的「觀作者門」,也引此經以明空義。《十二門論》也有這一經。

      (五)、「觀行品」,明無常諸行的性空,進而空亦不可得。「觀合品」,明三和合觸的無性。「觀有無品」,從緣起法的非有論到非無,這是依『化迦旃延經』說的。「觀縛解品」,從生死流轉說到還滅,從系縛說到解脫。「觀業品」,更是生死相續中的要義。從觀染染者到此,共有十二品,論究世間集的中道。《觀行品》要讓我們明白:一切諸行是遷流變化、是無常,所以是性空。最後,還要知道這個「空」也不可得,不能執著,空亦復空!這是《觀行品》裡面的主題;

那麼《觀合品》,這個「合」是什麼意思?根塵觸三和合名為觸嘛!也要明白這個和合的觸也是無自性的;《觀有無品》是從緣起法的非有,論到非無。緣起法本身就是條件組合,不是實有的,是非有。但是,它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從非有到非無,從《化迦旃延經》就有了:正觀世間集,或者是正觀世間滅,就不會落實有、實無;

《觀縛解品》,我們生死的流轉,最後談到涅槃還滅,也就是從系縛到解脫,如果是實在的能不能解脫?當然也是了解緣起非實!所以,從緣起而流轉到緣起而還滅,都是緣起。《觀業品》也是一樣,在生死相續中,我們都認為有一個造業者,或者業是實有的,業是實有的你還解脫嗎?如何觀察業性本空呢?這個都是法的重點。以上十二品就是在世間集的中道條件集起的原因

      (六)、「觀法品」,明「知法入法」的現證。《觀法品》談到的重點,讓我們了解法的真意,知道法真相,就是見法、入法。從這個地方才能現證,當下的因緣就能現證,《觀法品》重點在講這個。無我無我所,為能見法性的觀門,這是『阿含經』的要義。好,知法入法是現證的現觀。那麼《阿含經》講到無我無我所,其實體會到就是見法,從這觀察入門的本身,就是《阿含經》的要義。

      所契入的諸法實相,即緣起的寂滅,即聲聞與辟支佛所共證的。無我無我所,叫見法或者叫見性,這個是《阿含經》所談的。所契入的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緣起的寂滅。不管是聲聞或者是辟支佛,共同體證的都是這個諸法實相,都是一樣的。

    (七)、「觀時品」、「觀因果品」、「觀成壞品」,分別說明三世因果得失這是當時內外學者重視的論題,特別是修行歷程中的要題。如要經過多少時間,怎樣的從因到果,功德成就或退壞。觀時品,時,就是時間;「觀因果」,從因到果;從成到壞。這個在解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時間所顯示的是三世;因果所顯示的也是三世;一切法會成會壞也是三世。這三品是在說明三世的因果,所謂的得跟失。這幾品就是當時所有的學者都是很重視的問題;也就在我修行過程中主要的論題:論到我們要修行多久,有的說歷劫;有的說三大阿僧祁劫;有的說七大阿僧祁劫;有的說無量劫成就或者是退壞的這個過程都在討論這個問題。這三品就是重點,現在講這個地方,我相信大家都得很深澀,為什麼呢?如果對《中論》沒有研究過,這每一品裡面談的內容大家不了解;對《阿含經》沒有研究過,也不知道《阿含經》的真正內容。所以,你們現在不知道這個在比喻什麼,聽起來深澀一點。但是沒有關係,因為導師讓我們知道《中論》的內涵,其實就是在解釋《阿含經》而已。《中論》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的真意展顯出來,只是在證明這一點。所以,聽到不是很清楚沒有關係,這個後面談到的又是法部分了,你們就能明白。

    (八)、「觀如來品」,如來為創覺正法聖者,超越常無常四見,邊無邊四見,有見與無見,這都是『阿含經』十四不可記的意義。《中論》的「觀如來品」裡面,解釋如來是創覺正法聖者,他超越了常跟無常;有邊無邊;有見無見。象世間是有邊無邊;如來滅後是有是無,這都是在《雜阿含經》十四無記不回答的問題。《觀如來品》所要表現的,跟《阿含經》的十四無記的內容是一致的。


 (九)、「觀顛倒品」,明所破的顛倒;否定三毒、染凈、四倒的實性,歸結到「如是顛倒滅,無明則亦滅」的緣起還滅。中論裡面的《觀顛倒品》要讓我們明白的是:認為眾生是顛倒的,都在三毒貪嗔痴裡面,有染有凈。其實,《觀顛倒品》在破顛倒的實性、三毒的實性、染凈的實性!最後歸結到顛倒滅了,不再顛倒了;無明也就跟著滅了,這個就是在緣起的還滅嘛。

   「觀四諦品」,明所悟的諦理,批評實有論者的破壞四諦三寶,引證《阿含經》,成立「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的自宗。中論的《觀四諦品》是在展顯我們所體會的、所悟的諦理,正理法則批評實有論者,薩婆多部都是實有論者。實有論者是破壞四諦三寶的,只有了解空義,才能成立一切的因果四諦三寶。這個內容是引證《阿含經》,成立「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的自宗,這個是一樣的。

   「觀涅槃品」,發揮的內容是《雜阿含經》卷十二(二九三經)所說∶「一切取(受)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是「無為」法的真義,說明無為、無受的涅槃。「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一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等,掃盡十四不可記說的戲論。這個都是讓你明白《觀涅槃品》裡面的主題,跟《阿含經》裡面的十四無記這個內容是一致的。所以,從《觀法品》到這個地方,論究的就是世間集滅的中道,從有到還滅。

   (十)、《觀十二因緣品》全依《阿含經》。中論裡面的《十二因緣品》,完全都是依照《阿含經》裡面的次第內容。《觀邪見品》即破除我及世間的常無常,我及世間的邊無邊的邪見,明我法二空。離兩邊就是滅戲論,戲論就是邪見。所以,我們眾生是在常與無常;有邊無邊;是有是無;都是在這觀念。《破邪見品》就是要明白我法二空,正觀緣起,遠離邪見,這二品即論究世間滅道的精義。

這個是從中論的內容來跟《阿含經》比較。

      三、從《中論》開首的歸敬頌來說:緣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論最出名的就是這個歸敬頌,一開始的。『中論』以中為名,即以八不顯示中道。不常不斷的中道,不一不異的中道,就是出於『阿含經』,前面都曾引證過。不來不去,在『雜阿含經』的『第一義空經』,也曾說到。在顯示緣起的有因有果而無作無受時說∶「眼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這即是緣起生滅中,指出不來不去中道。八不:不一不異,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出。其實,就是八不的重點內容。在《雜阿含經》的第一義空經裡面:眼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其實就已經彰顯出來了,就是不來不去嘛!

      不生不滅據『阿含經』義,指無為法而說,不生不滅就是講無為,沒有生滅嘛。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的,無為即涅槃寂滅,即緣起的寂滅性。龍樹以此八不的緣起說,為止息戲論而寂滅的第一教說∶「瞿曇大聖主,憐憫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歸功於瞿曇,這也可見與『阿含』的關切了!導師這里是讓我們明白:龍樹他歸敬的是佛陀,那麼就可以了解了《阿含經》是根據佛陀說的,造中論本來在闡揚大乘空義,歸功於第一的還是佛陀,可見跟阿含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們大乘法到後面歸敬的是誰?真正歸敬佛陀就不多了!是不是?但是《中論》的緣起歸敬頌開始,他所歸敬的是瞿曇,瞿曇是釋迦佛陀,可見這個跟阿含精神是一致的,這個也是要讓我們明白。從上面的三點這是導師的引證。

      這樣,從引證的聖典看,從本論的內容看,從八不的根據看,都不難看出『中論』的意趣所在。導師從三方面引證聖典的部分,中論的內容的部分,八不緣起的根據來看,都可以看出中論真正的意趣內容。龍樹的思想,不僅『中論』如此,『大智度論』也還是如此。《大智度論》也是龍樹菩薩解釋《般若經》的一部大論著,代表龍樹思想的就是《中論》跟《大智度論》。這兩個是最主要的。

      他解說八不的第一義悉檀,是三乘所共的。龍樹菩薩不管是在《中論》裡面,還是在大智度論》裡面解釋八不,在展顯的就是第一義悉檀。然後讓我們明白這第一義悉檀,其實就是三乘所共的。不管是聲聞、緣覺、菩薩,我們要體會的第一義就在八不裡面,三乘共法了。

     『智論』卷一,除了八不而外,又引『眾義經』,漢譯名『義足經』,即『義品』,巴利藏攝在「小部」里。又如三門中的空門,廣引[阿含經]來成立我法皆空(智論卷十八)。卷三十七中,也引七經,證明聲聞藏的法空。這個我們只要帶過就好。不需詳說。

      所以,依龍樹的見地,空相應的緣起中道,雖菩薩聲聞智慧不同,聲聞如毛孔空,菩薩虛空空(智論卷三十五),但這到底是量的差別,不能說空性寂滅中有什麼質的不同。導師這一點論證我們也要注意:照龍樹菩薩見地來講,他在展現的空義、緣起中道內容,不管是菩薩或者是聲聞,體證的都是一樣的。差別在哪裡?就是智慧的深淺,對空義了解的深淺!所以,他比喻聲聞如毛孔空,那個空的大小好象我們身上的毛孔一樣;菩薩體會的空,象虛空一樣。菩薩體會的空比較深廣;聲聞體證的空比較小。但是,這樣的比喻是要讓我們明白深淺不同、量的差別對於體會的空性跟寂滅,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是一樣的,這個大家要明白!所以,有的人批評小乘有不同,其實是不了解。是智慧的深淺不同,質是一樣的;量有大小差別

      所以,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智論卷四)。菩薩重要是在講法空,差別在這里。我們現在大乘佛法批評小乘,也是批評這一點。認為小乘佛法聲聞法破的只是我空,沒有破法空,重點也是在談這個。

    「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智論卷二十六)。了了說,就是比較分明的說;比較仔細的、微細的說。若是只有談方便、大原則的話,就是講無我。其實,無我諸法空,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深度或者是接觸外面的廣度不一樣而已。

     這都不過是側重的不同,詳略的不同而已!這樣,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確認緣起、空、中道佛教的根本深義,這一點導師的結論。龍樹菩薩的中論,確實是站在大乘學者的立場,來確認緣起、空、跟中道佛教的根本深意。這幾句話大家要注意這一點也是我們要確認的。

      與聲聞學者辨詰論難,並非破除四諦三寶等法,反而是成立。抉發『阿含』的緣起深義,將佛法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盤石。這幾句話就是導師的真精神。今天為什麼要還源?溯源而上抉擇《阿含》經義,就是把佛陀所開顯的法義,在更深層的內容中去展現、去明白!佛法正見,由於各有所偏,不能展顯。導師把龍樹菩薩抉擇空義的重點,根據《阿含》的這一點把握住了,這樣才能顯出大乘佛法也不離開根本佛法的經義,是不能有不同的。但是,著相聲聞學者不能展現佛法的深義,龍樹菩薩或者是導師就是把他的深義彰顯出來,抉擇出來,我們才看得到。

什麼是佛法的根本教義呢?什麼是佛法真正的正見呢?就是緣起中道!不管是根本佛法大乘佛法都要建立在這緣起正見上面。如果離開這個緣起正見,不管是大小乘就不佛法的根本正見了。這一點如果明白了,我們今天不管是看《阿含經》,大乘經典就有立足點,就有站的位置了。不但站的位置有,你很快的會找到自己應該用的法門就不會糊裡糊塗了:人家講這個好;講那個好;把外道思想也認為是佛法;這樣,我們修行就很危險,要受用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建立真正佛法的經義、正見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上《雜阿含》就談過了佛法一兩千年來,大乘佛法爭論不休,到今天還在爭論,誰也不服誰!我們真的要研究佛法或者是想要修行的人就很辛苦了。我們到底要聽誰的?如果今天導師不是用他的智慧來抉擇,把握住這個根本的正見:大小乘同在哪裡?不同在哪裡?讓我們清清楚楚的抉擇出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見是什麼,這一點如果不建立起來,我們如何擇法?誰的對、誰不對?沒有辦法擇法了!如果今天了解導師用心也能看出龍樹菩薩的真精神,我們把握了這個根本,回過頭來在大乘佛法里,尤其是中國大乘佛法里,我們就有能力去抉擇了。什麼是符合佛法真意的;什麼是出於方便說的、不是了義的就知道。我們的下手要依尋的法門才有一個根據,很重要

      前面這個地方導師只是找出龍樹菩薩造的《中論》,他的根據是《阿含經》的根本法義。把過去聲聞學者著相的部分還要把它破掉,展顯真正最根本的、最深層的東西,真正的面目讓它展顯出來。所以,明白了這一點大乘佛法的空義,尤其是初期大乘龍樹菩薩精神,不是在貶阿含,反而是在彰顯阿含的真義。這樣如果明白的人、了解的人,不會去誹謗小乘不了義;在研究小乘的人了解了這一點會不會認為大乘佛說。這個等於是在貫穿大小乘思想上的歧見,導師就是借《中論》龍樹菩薩精神,來闡揚它的內涵;來讓我們明白跟阿含的關係,這個是很重要的!前面的舉證,因為我還沒有上過《中觀論頌》,可能聽起來比較生疏,不能很了解。但是沒有關係,我們主要的是明白這個關係重點就好。下來就更重要了,下面解釋內容。從現在起到下一課,大家不要缺席,這個重點要出來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