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第十五章 請問力明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沙門這是家人沙門這一天又開始問佛了,提個問題:何者多力?因為這個沙門他最了解佛的想法,他最了解眾生業力所在,所以這個沙門實際上就是我們的代表,我們大家共同選出的代表。而這個代表他也知道佛最願意來教化我們,而且願意我們提出問題,也理解佛的意思,也能看到佛今天想做什麼,想用什麼因緣來教化我們,所以這樣的沙門才能親自問佛,這很殊勝的。像阿難尊者問佛的時候,都是根據佛的本意,他和佛心是相通的,知道佛今天要講什麼法,也觀察了眾生的需要,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問佛。

這就沙門問佛了,「何者多力?」「何者」,就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修行人。「多力」,多,我們都知道,比別人要強,比別人要多。力,這個力是大力氣,不是我們能幹活那個力氣。說:那人二百斤重,他能舉個墩子,這就叫多力。這不是,這裡講法都是給出家人講的,講的都是世間法,所以這個「力」是最大的力,能渡生死苦海的力。所以說,我們應該知道這個力。

何者最明」,什麼是最明?這個「明」不是指我們現在的燈泡為明,也不玻璃透亮叫明,也不月亮叫明,也不太陽為明,也不是我們的眼睛為明,也不是我們耳朵為明,也不是我們心裡想的為明,這個明是明真理真理為明。我們只有掌握了真理,才算一個明人;不掌握真理的時候,不能叫明人。何者最明?我們怎樣達到最明?何者多力?我們怎樣達到多力?

「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咱們先講這一句。佛說忍辱多力」,佛這就直接地把我們怎麼樣得到多力,一下就給揭出來了。特別這裡面有一個「佛言」,我們知道,佛即使不說,已經把所說給我們了。而佛又言,是佛更大慈悲,更加進一步的教化我們。因為我眾生業力大,佛不說,我們不能理解,所以佛又方便地講了。

忍辱多力」,這點在我修行中是最重要的。

佛在世的時候,就講過這么一句話,有人問佛,說:「你看看,當我們最難的時候,比如四面都是大山,同時向你壓來的時候,在這情況下,我們誦哪部經好?我們念哪個咒好?我們做如何思惟好?」他這樣問佛。你想一想,四面大山同時向你壓來的時候,你沒有逃處,跑是跑不掉的,你還跑什麼?你跑不了。四面都是大山,就同時向你壓來,你肯定跑不出去,這時候你誦什麼咒好?看什麼經好?你是怎麼辦好?還是想法跑,可是往哪個方向跑啊?

佛講了,在這情況下,你只有一辦法:忍!佛告訴了,你只有一辦法:忍。什麼辦法都沒有用,只有這個辦法才能解決。四面大山同時向你壓來,能把你壓得粉碎,碎如微塵,甚至連微塵都看不到。這種情況下,你只有一辦法:忍!

這個忍,忍辱,就是讓我們不再起心動念了。不起心動念才為真忍,忍無可忍才是真忍。只有這一辦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別的辦法都不行,你誦咒,你幹什麼都不好使。所以佛告訴我們:忍辱多力。只有忍辱,你才能夠有大力氣能把四座山排除出去。

這個「忍辱多力」就是我們最應該注意的事情,因為我有很多事情不能忍辱,所以我們就失去了力氣。說:「我怎麼沒發現這忍有大力?我一生氣,凶得可有力氣了,我甚至能出手、罵人,或說一些臟話,或是跟別人爭吵,甚至拳頭都可以上去,我這一生氣就可有勁了。」我們說的不是這個,你那個不是多力,最後只能毀滅自己。

忍辱為什麼能多力呢?剛才講了,因為「不懷惡故」,沒有噁心。沒有噁心才會真正的忍辱如果你有個噁心,就不會產生這個忍辱你說你有多大能耐,能把這四座山搬掉?搬不掉的。你只有不懷惡故,才會多力的。這個不懷惡故,正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我們大家在一起熏修,如果發現別人有毛病的時候,我們認為:「這人怎麼有毛病?」你要知道,有這一發現的時候,就等於你這忍辱退步了,你已經在退步。而且你再進一步思惟:「哎呀,這人怎麼這樣?這太不好了!」又進一步退步。「這樣的事,我得教育教育他,我得說一說他。」你又在退步。一退再退,這個忍辱力就漸漸地消失了。

發現別人缺點的時候,你就在退步。坐禪的時候,「哎,你怎麼這樣呢?又昏沉,坐得也不好。」發現人種種的毛病,實際上是你沒忍辱你在退步。說:「我發現別人毛病的時候,怎麼是退步呢?」因為你心懷惡故,就認為別人有毛病,你心裡對別人產生了一種對立。產生了對立,就沒有真正的忍辱

只有永遠不發現別人毛病的人才會真正地「不懷惡故」,沒有那種概念。看見誰,我都生歡喜心,就算看到他有毛病我也歡喜心。「啊,他有毛病我能理解,這些毛病就是我毛病,不是別人的毛病。」你老認為外面有個別人,那已經是惡,有別人你就是惡。不是別人有毛病那是我的毛病,「哎,這個事怨我。你看,他吃飯怎麼老有刮勺的聲音?這習性沒改。這就說明是我的毛病,我耳朵怎麼能聽到這東西呢?是我心裡有這個業力給人弄成這樣的原因。要是沒有我,我如果沒有這種嗔恨心,要是有這個忍力的話,又怎麼會聽到人刮勺的聲音呢?而且人家也不會去刮。」

我們都是因為自己有毛病發現別人毛病,在發現別人毛病的時候,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你認為自己正確,那正是你不正確地方,因為你有了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你已經有相了,你已經把有相認起來。認起來的時候,你已經在起心動念了,你那個忍辱力已經在破壞。所以說,我們修行千萬千萬不能對別人產生一點兒想法

當然了,我們還是凡夫,有時候你說看不見,不可能,因為我們沒有達到無生法忍那個程度,還不行,因為我們的六根還沒有收回來。這個六根不斷地放逸,像那個烏魚似的,它前面不是有須子嗎?因為它看不見前面的道路,它就靠須子來感覺這個東西。我們的六根和它一樣,不斷地放逸,放出去挺長挺長的,不斷地感覺遠的、近的,誰長得什麼模樣啊,甚至連個聲音我們都去觸,聽到聲音的時候我們就去看了,看到人的時候我們也去觸,看人的臉色、看人的行為等等,達到自己那個心裡活動的需要。他不不動念,而是心裡達到活動的需要。因為心裡活動了,所以六根更需要去觸,它倆就像狼和狽的關係

我們就是因為心裡有個惡,所以老是在發現別人的缺點他不發現自己的缺點,老發現別人的缺點,他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不能說是真理化身吧,最起碼的也沒什麼錯。他也不敢說自己就是佛,但是他那意思呢,「我已經是佛的兒子,差不多了。」

那個羅睺羅不就說嘛,說:「我不用修,我已經是佛的兒子,佛成佛,那我必然是個佛,佛生佛嘛,我不用修。」後來釋迦佛也挺會調治他,說:「那麼地吧,今天我中午吃飯,你就不用吃了,因為佛飽你就飽了。」這羅睺羅不幹了,他能幹嗎?不可能的,他不可能代替另外一個人。另外呢,羅睺羅說的也不真實

我們要想修成我們的忍辱,就是無生法忍這個忍,想得到大力氣,真正有力氣的人就是忍。一切事情的好和壞都是一種空相,好壞是空的。什麼原因導致世上這么多事?就是因為人不能忍。像六祖說的:那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只要你不能忍,心就動;心動你就不能忍。這是兩個概念你不要把這個話看成是一個概念

心動就產生了不能忍;由於不能忍,又產生了心動心動生了不忍不忍生了心動它是這么個關係。這個你可得清楚,你要不清楚,說明你還沒有懂得這個無生法忍和眾生業行的生起

因為這個心動,是我們無始劫來最開始的一念,這一念種下,就是最初迷的開始。最細的、最細最細的那一念心動,產生心動以後,它並不是馬上就產生行為,由於不斷地心動,最後產生不忍,就造業了,開始有業的行為,進行造業了。這都是一念不覺引起的,那個是微細的,最細的,比微細微細,比幽隱妄想還要細的。

妄想有粗妄想、細妄想微細妄想、還有幽隱妄想。幽隱妄想是捉摸不定的,像幽靈一樣捉摸不定,它已經產生了行陰,而這一念不覺還在幽隱妄想之前,一念不覺產生這個東西。這個不多講了,你們現在不應該聽這個,研究這個。我這人一說話就說得多了。

由一念不覺產生的心動,逐漸地開始有行為,最後產生了不忍就有業力發生業力就是不忍,這種業力發生以後,又產生了心動,產生了更大心動。所以我們就墮落到無明去了,越墮落越深,最後就現出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就現出來了。怎麼出來的?就是你這不忍關係。所以我們首先修的就是忍辱,這個忍辱不可思議的。

千萬不要懷惡,什麼是惡?起心動念就是惡,更加進一步地講,你發現別人毛病的時候就是惡。有時候我們那個心念控制不住,它不斷地想。所以你不發現別人的毛病,當有問題、逆緣的時候,你一定要用善法去想這就對了。

我以前跟大家講過一段,從五台山行腳往回走的時候,那經常遇到逆緣。有一天,快走到盤錦市了,在往東郭走的路上。從錦州往東郭走,那有一個葦田,葦田那有條近路,這近路可能得走一上午,二十多里地吧,一路上沒有人。說沒有人,就是有點幹活的工人,但沒有乞食的地方。就是往前走,那時候還算有點忍力,就是決心往前走,能趕上飯頓(吃飯的時間因緣)更好,趕不上飯頓也得闖過這個無人區,要不怎麼辦?

二十多里地,你一上午得走完,還得背個包,那不像現在的包,二三十斤就完事了,那時背著五六十斤東西,性空背著差不多上百斤東西,「叮噹叮噹」往前走,挺有點意思。另外,昨晚住的地方離這個空白區、這二十多里地還有一距離,還得走一段。

走到這段的時候,這時候天冷啊,刮著小風,水還都凍上了,想休息,你都找不著地方。後來就往前走,走到一個地方累了,找地方休息。正好有個房子,上裡面去休息休息,四面都透著風,在那休息也呆不住。後來一看,還得走啊,你呆住,中午吃不吃飯啊?你吃什麼?還得往前努力走,餓也得往前走,得往前面趕上過齋,就又開始努力往前走。

哎,巧了,走一走,怎麼覺得這個腳步怎麼……平時那腳疼得,都走不動,因為後面背個大包,它往後拽著你,你得非常賣力氣頂著走。這時候後面起小風,挺涼地,起先沒覺察出來,還以為今天天氣不好,趕上這個天氣了,陰森森的涼,還起著風。

後來就慢慢發現這個風,它不是頂著你吹,它順著你吹。這個怪了,它順著你吹,而且你腳步就是幾乎不沾地那種狀態,還是沾著地,但要比平時輕松多了,是你想不到的好,好像那包能馱著你走似的。這是比喻說,倒不是真有人馱著,你別出去給我宣傳,說有人馱著,那壞了,沒那個意思。但是風確實給你助力,那腳不沾地似的往前走,我發現:今天怎麼走得這么快呢。

後來有讓坐車的,但是沒坐。在走路的時候,有汽車停下兩回,第一回沒停下來,就在那打開窗戶,說:「你趕緊上車來得了。」但是我們沒上,它就走了。再往前走的時候,走到一個收費站,快出口了,那車又停下,乘務員就下來了,把門都開了。就來招呼說:「你們趕緊上車。」

那時候是在我後面停的,我這一回頭,一看那司機,我認識,是我過去的戰友,是他開車。我走這一道,那時候就想:「要是遇到他該多好啊,備不住能供養頓飯什麼的,還挺好。」但是呢,只是打了一個妄想。後來一看他,哎,他瞅著我不認識,一點都不認識。我一看,不認識我,正好,咱倆也別說話我也忍住我的心,也別跟你攀這個緣,這過去了也就去了,就完事了。

他那個人心善,不光是幫助我,對別人也幫助。當時把車停了,乘務員非讓我上車不可,說:「你上車吧,那司機師傅說了讓你們上車。」他還拉了一大客車人。我說:「不上。」後來,他一看我們真不上也就走了。我們又繼續往前走,一個是忍住風,一個是忍住這個親情、相遇的這種感情,另外也忍住不坐車,都得忍,就這么忍來忍去。

我尋思:今天中午壞了,這么長時間了,還不得過吃飯的時間啊。後來走到有人家的地方,還不到十二點,正好還有一時間。走出東郭葦場,也不知道那個地方叫什麼農場,正好去乞食。乞食這功夫,我尋思:乞食那還不得挺快乞到。結果到那,人家不給你。第一家還不給你,第二家也不給你,還有盤問的,最後終歸乞了一點食物,正好夠吃,就完事了。其它我就不詳細講了。

因為種種的忍,最後很順利的就過了這一關。要不是這么忍的話,你想吃飯,想完成行腳,還守戒?早就給你破除了,所以你要能忍才行。講了這一個在行為上的忍,另外我再給大家講另一個,也是講行腳這段。

我講剛走到東郭那個事,那天走到東郭,下著小雨,就是小毛毛雨。你想歇一歇的機會都不給你,因為什麼呢?下小毛毛雨,沒有房子地方肯定都被雨淋濕了,你想把背包拿下來都不可能。後來,在下午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學校。走這一道,別人就告訴我們,說:「你應該找政府、找學校去幫助你,他們可願意幫你了,特別是大隊(以前對生產隊的簡稱,即現在的村委會),可願意幫你了。」原先就存這個幻想,是不是真的?後來一尋思,去試驗試驗吧。

我告訴性空:「性空啊,你去問問那個學校,看看能不能留人。」到學校一打聽,那校長告訴:「不行不行,那絕對不行的。」後來我們倆尋思:還有大隊那兒。正好走到大隊去了,咱先上大隊去吧。想找個地方先借一宿。實際上這就是想試驗試驗,看看這個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平時走在路上老有人告訴,現在看看是不是事實,也證明一下。

一推開門,人家這一圈在打麻將呢,一看是出家人,「你幹嗎?出去出去!你們怎麼進來了呢?」他誤解了,他以為是化緣那些事。我們那時候學得臉皮也厚了,也能忍,不為他這個生氣,說:「你看,我們是出家行腳僧人,從這路過,想找個地方住宿。」還沒等說完,「去去去!趕緊走!」我一看,說大隊能幫忙,這事它不太可能了,打擾人家打麻將,人家能留你嗎?就出來了

剛到院里,那面又進來一個人,離老遠就喊:「你們趕緊走,趕緊走!怎麼進這裡來了?」他是領導,離老遠看著就來攆我們。後來,屋裡也出來一個人,一看我們的裝束,「哎呀,這是真出家人啊!」他說是真出家人,但是那個領導已經發話了,不讓呆,我們就走了。實際上,我們本意也不是想呆在那,咱就想證明這個事情就完事了。

道理來講,不是人家不留。什麼原因?就是那些冒充和尚的人給我們造成這種因緣,所以人家不留。那我們為什麼又去了呢?我們為什麼要行腳?就因為他給我們造成這種因緣,也是我們過去修道的業力所導致的,沒有好好守戒,所以才出現他冒充我們的因緣。我們可能也是有妄語地方,有不真的地方,由於這個因果關係,所以就有人冒充出家人。出家人不好好修道,就造成這種因果

既然造成別人冒充僧人因果,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再去努力把它改過來,用我的忍辱力來改變這種事實,改變這種因果讓人罵一罵、說一說,有時候教他認識真的出家人,把這事給扭轉過來。你看去了以後,目的一下就達到了,雖然他是罵我們,但是有的人認為:哎呀,這是真的出家人平時走路,沒有這個因緣他不會在乎你的,他眼睛像沒看著你有這個因緣,他心裡一思惟,他一說:「這是真出家人」,這個忍辱就能起教化作用

出來後又繼續走,後來到晚上了,就是剛才我講的,下毛毛雨了,這時候就是沒地方休息,這怎麼辦呢?一看那面有個飯店飯店有房檐,但是咱不能去飯店飯店旁邊有一個空房子沒人住,旁邊那面還有住家。一看有空房,咱先在那歇歇腿吧,有個房檐也好。那時候有個房檐,我們甚至都可以在那住一宿,也做好住的打算。

去了以後,不一會,那個主人就出來了,出來個年齡大的,說:「哎呀!你們在這住著啊,餓不餓啊?我給你拿點吃的。」我說:「不要吃的,不麻煩你,我們一天一頓飯。」還得給人講一天一頓飯,你講不吃就完事了唄?我怕他誤解,得給出家人宣傳這個。在那坐了一會,他就問:「你們幹嗎呀?」我說:「我們從五台山過來,先在這坐一會,休息休息。」

過了一會,那個狗叫個不停。他人能讓你休息,那狗不讓,一個勁地叫。那小狗「汪汪汪」地,沒有一嗓子停下來,哪怕停一會兒也行,它沒有一嗓子停下來,就是一個勁地叫。那主人喊它,不讓叫,那也不行。叫來叫去,最後把裡面那個女主人給叫出來了,是這個老人家的女兒。那老人剛開始說啥呢?他說:「我這女婿不在家,出門了。」就是只有他女兒在家。他那意思就聽出來了我是來給看家的,不方便。他剛開始也有這種意思,怕我向他化緣什麼的,做不了主。

不管他什麼意思吧,這狗就一個勁地叫,「汪汪汪」叫起來沒完。最後,女主人在屋裡受不了了,出來了,說:「你們趕緊走吧,你看那狗叫得,嗓子都喊啞了,你們怎麼還在這呢?」這么一吵吵的時候,對面那酒店也出來人了。一來人,那個老人也變得剛強來了,「你看看,我叫他們走,他們也不走。」那個飯店的人就問他怎麼回事。後來,我這有點來氣了,我就申明一下,說:「你剛才還問我吃不吃飯呢,還要給我東西你不是允許我在這塊嗎?怎麼又說是攆我走呢?」老人叫我說了幾句,也不好意思了,就不吱聲了。

但是那個女主人來了,「不行啊,你們趕緊走,你看狗叫得多可憐啊,那嗓子都喊啞了。」後來我就說了一句我說:「你怎麼就可憐那狗,怎麼不可憐可憐我們這些人?」她說:「對啊,這怎麼回事?我怎麼就可憐狗,怎麼不可憐你們?你看你們多累啊,多休息休息。我這個心怎麼這樣想呢?」我一看,已達到目的了,咱們趕緊背包就走吧,我們倆就走了

這個因緣就是特別的殊勝殊勝在哪呢?有人攆你。我也知道,有這個因緣,恐怕前面要有地方。因為走道走出經驗了,這是因緣。但是那個心裡還有點不平,讓人說也是不好受的。最後還是有後悔地方,你跟老人對付啥呀?說就讓他說幾句,你不說、不講那個理不就更好嗎?是不是?你跟那女的講那個話幹嗎?主要是在講話之前也做了好多思惟,「我說還是不說?是不是應該忍下來,不說好?但是不說吧,又怕對她沒有教化。你光對畜生慈悲,你得想到這個人比畜生還大呢,你也得慈悲。另外,你看到出家人,如果你不慈悲是有過失的。」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應該把這話說出來,選了半天也沒選好詞,就說:「你對狗慈悲,對人怎麼就不慈悲啊?」就這么說了句話。後來她還挺後悔她說:「是啊,我這人怎麼這樣,我這個腦子怎麼這么想呢?」達到教化的目的,我們就走了

走了不遠,就看到一個村委會,那寫著「街道辦事處」,有個門斗。我們的眼睛像直了似的,就奔那個門斗去了。一看沒鎖門,大門還沒人管,這挺好,趕緊進裡面,把那背包放下避雨。它後面通道有風,那也顧不得了,先避雨再說吧,先在那避避風,就在那眯著。眯上一兩個小時,被風吹得,渾身冷得就受不了了。三面透風,你說還能好嗎?再加上下著雨,雨還往裡飄,房檐才多大啊?

我想:「哎呀!這時候要有個房子該多好啊有個房子、空房子。今天被人攆,應該有個因緣,怎麼沒有因緣呢?就住這嗎?都快晚上了,這么黑了。」這一抬頭,看見門旁邊就有個小房。我說:「性空,你看那裡有個小房。」我們倆那個眼睛,就光看見避雨的地方,沒看見小房。就像人光看著吃的,沒看見旁邊還有人看著誰也沒注意那小屋,就光看著這個房檐了。

性空說:「我過去看看啊?」我說:「你過去看看有沒有鎖。」有鎖不能進,人家主人在。如果鎖被撬開或是壞的,就是舊宅,我們可以進去休息。因為啥呢?它就像一個人死了沒人管了,無主的房屋,按照無主的去處理,這個比較合適一些。如果那鎖是新打開的,也不能進去。別到時候人家有東西丟了,正好你住了一宿,把你抓起來,你這麻煩了,是不是?另外,人家沒同意,還不合適。

做這種思惟以後,就去看一看。當時那心裡還擔心啊,「可別有鎖頭,有鎖頭我們今天還得在這坐著。」去了一看,鎖頭、門鼻,什麼都沒有,就是一個廢棄的門衛室。我們倆一看,這條件挺合適,就進去了。裡面還有兩捆蘆葦,就鋪上,還拿些擱炕里頭。雖然玻璃有破的,掉下來了,我們給摁上,擋擋風,睡了一宿好覺。

我講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整個的過程行腳過程是個忍辱過程。從一開始就得忍,有時候忍不下去你也得忍,忍來忍去,這個善緣就現前了。為什麼忍呢?因為忍就是法,只要你順著法走,一切都給你安排得好好的你不用去操心、動念,那都是沒有用的事情。但是在得到這個忍辱力之前,得經過一段的摩擦過程也得認可。說:「我一就能忍下來。」它也不是那樣,有時候心裡有點別扭、有點生氣,但是你得忍。

這忍是善法,不是惡法。如果是惡法,兩人斗爭,一起嗔恨心了,兩人生氣,那肯定是要喪命。要是善法就不是這樣,看著生氣,實際上它沒有這東西它會你這東西從根里拔出來,而且還不讓你受傷害。最後忍完了,發現了整個事實的話,就充滿了一種法喜,對佛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它的真實性。這佛法是遍虛空、滿法界的,只要你忍,就會不可思議境界出現。

你想辦成這樣的事情,就算現找人都不好使,因為你情況在不斷地變化。只要你能忍,就有多人跟著來幫助你,雖然你沒去找人,但是還能把事情辦好。這個力量是誰產生的?是忍辱產生的,所以說忍辱有多力,多種力量都在幫你,來成全你這事情你要是不能忍辱就不會有人來幫你,只能幫倒忙。忍辱你會產生多力,所以說忍辱能有多力。什麼叫忍辱呢?就是不懷惡故,一定要懷著善念,千萬不要挑別人的毛病你不挑外邊的毛病,正是達到你想幫助別人的目的。你挑別人毛病,想叫別人改正問題,你去叫人改,他已經產生了對立面,有可能改,就算改了,從那種角度也可能產生了一點矛盾,從另一角度又出現問題了。

如果你能忍下去,因為你心裡不懷惡故,對方反而很容易改掉,這就是心平至道,心平天下平。持地菩薩那是:心平大地平,大地一切皆平。持地菩薩在《楞嚴經》里講了,心平,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沒有不平的東西。持地菩薩是證二十圓通里的,是跟著佛多劫修行的大菩薩他說:心平以後,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當然了,他說的不光是忍辱,是證道。我們也是這樣,在沒證道之前,我們更需要忍辱

我剛才講了這么多,就是因為對我們的修行很重要這是最主要的一關,因為咱們很多都是集體熏修,僧團和合是特別重要的。我們想達到忍辱,首先不要懷著惡念,一念惡念都不讓它生起惡念有時候是我們故意生起來的,本來你不恨他,為了玩,為了滿足你心裡的需要,「那我就跟他倆故意生生氣吧。」他故意生氣,生來生去,就生出真的來了,真氣著了,回來傻眼了。所以不能這樣。

一念起來的時候,它剛開始不是那麼重的。比如說,對別人有想法的時候,剛開始不那麼重,由於你不斷地思惟思惟一次,重一下,又思惟,又重一下。所以說一念不覺生三細,三細生六粗。這個東西是由遠方便進一步成為次方便,再進一步就成近方便,它都是一步一步生成的,這個次第你不能給否定了。所以在第一個遠方便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念頭馬上去掉,不要懷惡念。我們應該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所造的業,和誰都沒有關係,而且責備自己,你才能真正的忍下去。

原先行腳北京的時候,去乞食,人家也是攆我們走,當時我那種思惟就是自我懺悔他說:「你看看,盡來化緣的,你們這些又來化緣來了都是一些假的。」因為他說了很多不太中聽的話,但是我心裡的想法,當時的動念就是:「哎呀,這么多化緣的,都是我們在修行中造成的矛盾。他們做這些事情,所造成的這些矛盾誰來化解?必須由我們出家人自己來化解。」那時候特別是想到:「我應該來承受這個因果,我應該把這個糾正過來。」就是說,應該用我們的實際行為教他們認識真正的出家人,而當別人說我們的時候,要默默地承受這個因果,不要去反對。這個大隊的人說完以後,我們也不吱聲,就在那兒低著頭,默默地承受。過了會兒,「哎,你們好像是真的啊。」也沒跟他解釋什麼,他說「你們好像是真的」。他一說真的,我們把戒牒拿出來給他看,「你看看這個戒牒。」「哦!」他就不吱聲,就走了

旁邊老百姓看著呢,一看他不吱聲地走了,馬上拿出麵條,和點醬油就給我們來了那就相當不錯了,還有小孩蘋果,等等的事。坐著沒乞食,這食物來了,但是不夠,後來又乞了一點兒。整個講的就是不要懷噁心,一定要承認因果,往自己身上承認,這個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我們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或有某些方面的事情不合我們想法的時候,一定要把它看空,在自己身上原因,別找別人,你要有一念找別人,你就錯了,離道就遠了。你說:「他怎麼這么樣不修行啊!他這地方做錯了。」完了,你有這一念,那說明錯的不是別人,正是你,你只不過是把你的錯誤繼續擴大。所以說,一念也不往外找。

作為一個修行人來講,眼睛千萬不要朝外面看,因為它不符合真理。不是說我們故意要忍,是因為它不符合真理你必須得要真的去忍,有時候它確實和自己那個勁有憋勁的地方,不是沒有,有時候也生氣。因為你平時都是不忍,這會兒你又產生忍,忍和不忍它必然有一番爭斗。這種爭斗,你和它倆也不能去斗爭,但是你還不能順著它走,絕對不能順著它走,你得想到用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就完事了。實在忍不下去,你可以念「你不要騙我,我知道你是誰。」念幾句以後,煩惱也能下去,是很殊勝的。

兩天有一師父跟我講,他突然起了一念,就起煩惱了,有點煩惱現前,後來他就念這句話,念念念……突然的,念完這句話後,發現自己的是一種彎曲的臉,擰著勁,這個臉特別可怕,他當時嚇了一大跳。他發現自己的臉是擰著的這種臉,當然了,他臉上肌肉不一定是真的擰著,但是內在的心起嗔恨心的時候,就是那種扭著勁的心,他只不過是發現自己那種嗔恨心的心相。

我們一念嗔恨心起來,表情什麼都變了,心裡都在擰著勁,只是我們不知道。因為你沒破過它,也沒見過它,所以你不知道你的心已經在變形,不圓滿。他通過這一句話破了它以後,才發現自己的心動念是那麼不應該,那麼的不正確,而且那麼可怕,所以這一句話讓他成就忍辱

「兼加安健」,忍辱能夠得到安健,安詳健康

「忍者無惡」,我們為什麼要加這個念?這是菩提心啊。不管對誰,對你最惡的人,你都要有這種想法,令他早成佛道。你試試,在難忍的時候,你再加上這一句,這個忍馬上就成功了。

去年還是前年,水庫那不是有個人搗亂嗎?山門老是建不起來。有一天正好出門,居士問我,是順便問起,說:「你是不是恨他呀?最好把他抓起來,打他一頓,你看這是不是最好的辦法?」他問我,那眼睛就瞅著我。我那麼答的:「哎呀,那都是父母啊。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前生把他得罪了,所以他今天才這么樣的對待我,這業障在我,不在他。」我說的這個意思,把他看成前生父母,而且是我造成的緣。那個居士一聽我的話,當時一愣。事我們還得要辦,這個心還得平。

什麼原因?因為真正的忍者,那心裡無惡,沒有惡念。什麼是沒有惡念?就是把一切眾生都看成前生父母未來諸佛,對所有的眾生都要這么看。不光能忍,而且還祝願他們早成佛道把他們看成是我們最親的人、最尊敬的人是他養育了我們。你說,對方能和你打起來嗎?你把他看成父母,你心比誰都平,對方能和你幹嗎?他沒法去干。

另外,我們也確實是這么想的,一切眾生就是前生父母未來諸佛,因為一切幻境皆是自心而生,隨著自己的業力來表現的,而叫你再造業。因為忍者無惡,所以我們的心裡一定要這么做。

有個特別明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佛印和蘇東坡故事。蘇東坡,那是有名的才子,和佛印禪師關係最好,他可能常去請教一些佛法事情那天,他其實心中沒有什麼惡念,只是想把佛印戰勝。他就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佛印就說了,「你像一尊佛。」那就前生父母未來諸佛,就這個意思。

他說:「你像一尊佛。」那肯定是真心實意地說,並不是虛假地說。不是我們順口溜似的去說:「你是未來諸佛前生父母。」心裡就打著主意:什麼前生父母未來諸佛我就說說而已。那不行!人家是真心實意地說,因為人家肯定是見性的人見性的人不會虛假地說。只有見性的人話最真實,比誰都真實

然後就問蘇東坡:「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這次可抓住機會了,「你像一堆牛糞。」說他像堆牛糞。佛印一聽這話,太高興了,「好,我又消了一個業。」不是忍下來,而是高興地忍,而且更高興,「哎呀,我可能前生說過別人,他這一句話就把我這業力給消了。」他是偷著樂。最後蘇東坡回家,就告訴他妹妹,說:「我今天戰勝了佛印。」他把這過程一說,他妹妹就說:「人家心裡有佛,你那心裡裝的是牛糞呢!」他這會兒才知道,原來吃了這么大的虧。

通過他們倆的表演,教育了後人。因為佛印心裡無惡,他處處無惡,不管是誰,他都會看成是佛的,你就是罵他、打他、殺了他,他都會看成是佛的,他都承認自己的業力。那本書唯獨有點缺點,就是哪塊沒說呢?佛印高興這段沒說。說佛印就默默不吱聲了,實際上,他應該非常高興的,心裡充滿了歡喜,因為自己的業障又還清一點兒。這段書上沒說,是我加上的。就是說,這種忍辱才是殊勝的。

過去我也招人罵過,人家罵我騙子我就反復地思惟:他為什麼罵我騙子呀?思惟思惟去,後來發現有一句話沒做到,要妄語。而他罵我正是幫我,他要是不罵我我就忘了這個事了。本來答應三天就回去的,那天正好是第三天,因為走得太累了,我就想在外面多住一天,不想馬上回去。想再住一宿吧,第二天早上回去。

後來在路上遇到他,無緣無故就罵我,說:「你是騙子。」我一罵我騙子,就趕緊坐下聽。我尋思:肯定有道理,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我肯定有什麼毛病。左想右想,也想不起來呀,沒有啥毛病這一生活都挺好的,沒有!那也不行,不能放縱自己。就為了這個問題,想了一個多小時。後來坐在沙灘上,突然的,一下子想起來了,「哦!答應第三天回去,今天是第三天了。」出來的時候,性空師問:「師父你去幾天哪?」我說:「三天。」順口就說個三天,因為三天差不多就能回去,辦完事就能回去。

句話說完,出去了就把這事忘得一干二凈,而且覺得自己在外面多呆一天還是修行呢。在外面多住一天,那個山林土地的,好好的自在自在聞聞泥土的香味,還挺願意在外面住的。最後一思惟你怎麼願意住也不能犯妄語妄語比你住的過失要大。妄語罪重,你犯了妄語再去修行,那就不合適了,是不是?

通過這個事情的提醒,後來連夜走回去了,那心裡別提多高興。你犯了妄語,就算你第二天回去懺悔也不如不犯,是不是?你不犯才成就你的善功德。通過這個事情,我特別感謝那個人,當時也有感謝心,但是感謝心不是特別大,還有生氣那一部分,但終歸是忍下來了,而且生歡喜心。現在越回想越感謝人家,沒人罵我我就完了。

所以說,我們應該學會挨批評、挨說、挨罵。你不要以為這是壞事,「他盡找我別扭,他盡說我……」不說,你能成就嗎?你能出家呀?是不是?只有挨說,你才能改掉毛病出家才能出得穩當,所以那都是無價之寶啊!最大的寶貝就是叫人罵。有時候我都羨慕那些要飯的,他要小錢,雖然他那法不正,但是他能忍,你怎麼罵,他都樂呵呵的。

有一個要飯的,就是經常上咱們這來的那個高寶柱,那臉上老是笑模樣。我還尋思:行啊,對咱們生歡喜心了。後來有一次,他跟我叨咕,說:「哎呀,我去要錢,他們罵我,還說我。實際上我都見慣了,我根本就……」他那意思吧,這耳聽,從那耳朵就冒出去了我一看,「哦!原來你跟我笑也是這模樣,你也是假的。」但我還是挺佩服人家的。他就能忍,什麼事都樂呵呵的,幫著出家人他就把外面的人往這裡介紹。

他介紹那個人也怪。他那次發現個出家人,就幫著要飯給他吃。他打了主意他說:「我也有私心也有想法我想我們倆人將來一起過日子我再給他找一房媳婦。」你說他有私心想讓家人還俗,和他一起生活將來自己老了有人養活。但是他終歸是幫著出家人。可能還攢幾個錢吧,意思是:我給他買個房子,找個地方,他實在沒地方去了,上我那去。他還真挺惦記,上山看了師父幾次,但是這個師父後來走了,是再無音信。

他還不斷地介紹,來出家的、要飯的,他都給往這介紹。那些人來了一看,一天一頓飯又不金錢,呆了兩天走了。後來他再一介紹,我這心裡話:你又夠嗆,沒有一個能站住的。

但是介紹來介紹去,自己把自己介紹出家了,到五台山家了。一個要飯的,自己把自己介紹出家了你說殊勝啊!還來電話,說:「師父,我在這兒修得很好呀,現在看大殿呢。我可想你們了,你們來了一定到我這兒來,我現在已經出家了。」我說:「你真家了?剃頭了?」他說:「真出家了。」我尋思:他還不清什麼出家出家的。一個要飯的不斷地介紹人出家,結果自己就出家了

昨天講到第十五章「請問力明」,下面講下一段,「忍者無惡,必為人尊。」一個心裡真正無惡的人是一個忍者,只有忍者才能做心中無惡。忍者,首先沒有噁心,沒有分別心,沒有是非之見,所以才能做到真正的忍。

「必為」,肯定了,沒有疑問。什麼沒有疑問呢?那就成就,只有成就才能說「必」。

「必為人尊」,是人中最殊勝、最受人尊敬的人,每到一處,在在處處都受人尊重,不管晚上白天,就算沒人的時候,都會受到花草、一切眾生的尊重。他為什麼受到這么大的尊重呢?因為他心裡沒有惡,沒惡的人才會受人尊重。對於這個我們應該更深一步的明白。

「心垢滅盡,凈無瑕穢」,如果人心中沒有惡念,惡就是心垢,一切垢都是惡。心裡無垢,而且一點垢都不讓它有,滅盡,全都給它滅盡。滅盡就是轉化,也可以說滅盡就是破迷,不讓它有了。干凈到什麼程度呢?沒有瑕穢,一點污垢也沒有,連一點氣味也沒有,什麼也沒有。就算是微細毛病,非常細非常細,甚至你肉眼都看不出來的那種細,都沒有,所以叫無瑕穢。干凈到這個程度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有的人修行以後,一天天在不斷地去除心垢,做了很大的努力滅了很多毛病,自己也感覺到一些自在,行走坐卧都覺得很舒服,在人面也能堂堂正正,說話也有底氣。但是,我們還要進一步檢查自己清凈程度,要到什麼程度呢?是不是沒有瑕穢,就是微細的,甚至你很發現的心垢都不能有

修行中不能有這種知足心,「哎,行了,可以了,我差不多了,我已經盡心盡力了。我身心得很疲勞,而且我很累,要是和大家比,我少睡了多少覺,多打了多少坐。」這就是以少為足。佛說,在學法上以少為足,那是不行的!你不能因為得到一點東西,還是你從來都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就心滿意足了,那是不行的,應該永無知足。所以我們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就應該有這種想法

微細東西都不允許它存在,微微地一動念都不允許,包括近方便不允許有,次方便也不允許有,遠方便也不允許有。不是我們身不做就完事了,包括我們的想法也不允許,或是我們輕輕地動一念也不允許,那才稱為凈。這才是「心垢滅盡,凈無瑕穢」。

「是為最明」,最明,也是最有智慧,這就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明到什麼程度呢?三千大千世界無不一一了知,就是天邊下一滴雨都能知道,得到這種程度才為最明,天下事情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人從何而生、從何而滅都清清楚楚。也沒有什麼八萬大劫、十萬大劫,連那個概念都沒有,大劫也不存在。一切眾生自無始劫來所做重罪他都清清楚楚。就無始劫前他怎麼開始做眾生,也了知得清清楚楚,他又怎麼回去成佛,也了知得清清楚楚,無所不曉。最明,這是太陽月亮遠遠所不能比的,那還只是黑暗中的夜寶,比它還明的只有智慧

是什麼原因讓他能得到這樣大的智慧呢?就因為心垢滅盡。什麼樣的心垢滅盡了呢?主要是惡——三毒。憑藉什麼去滅盡呢?主要是忍,忍能滅盡三毒。你看,這忍就有這么大功德

【釋】所謂柔能克剛,軟的能克硬的;弱能勝強,軟弱的能把剛強的勝了。我常跟大家講,牙為什麼會掉呢?就因為它硬;舌頭為什麼不掉呢?就因為它軟。你就算活到幾百歲,碰見的人都是掉牙的,沒有人掉舌頭的。舌頭就因為它軟,能忍辱,所以忍辱力量最大。

宣化上人講,你看人活到百歲還沒聽說誰的牙不掉,它都有壞的地方,有生蟲子的、有壞的、有掉的。為什麼牙老掉、折呢?因為過剛過硬。過剛必折,久了,必定得又壞又折。上人說了,你什麼時候看到人舌頭掉了?到現在還沒聽說有舌頭因為使喚壞了,掉了。這沒有,所以說柔能克剛。它為什麼不掉呢?因為它柔軟你怎麼來我怎麼去,我能隨著你,所以它不壞。所以說,我們應該像舌頭一樣,沒有噁心,不管你眾生做什麼,你給我吃甜的、吃辣的,吃什麼我都能夠忍受,不去和人爭。我們的心應該像舌頭一樣,不與人爭,能忍。

「最明」我們應該知道,這不是太陽的明,也不是燈泡的明,也不蠟燭的明,更不是手電筒的明,是我們心裡的明。這個明是無比殊勝的,能破一切黑暗太陽出來天下不是也大亮嗎?但那是我們的幻覺,你不知道,你還在黑暗之中,只不過是在黑暗裡點了個燈泡,黑暗還存在,不是不存在的。

你要是說:「我什麼都明,微細東西也能看到,石頭也能看清楚,山我也能看清楚。」那你為什麼不能看山不是山,石頭不是石頭?因為你不明。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死,你不清楚,所以你還是不明。

「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就是我們在沒有天地之前,從無始以來到今天。

「十方所有」,既不是一方,也不是六方,是十方。十方,就是所有的都包括了。「無有不見」,不是說你看見那個山就完事了,十方世界,就是你看到的、沒看到的,你都應該有所見都能見著,沒有看不到的。這個「見」,那不是我們凡夫的見。

「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沒有看不到的,沒有不清楚的,無所不知,沒有什麼不知道的,也沒有什麼沒聞到的。就是你六根所達不到的,他全能達到,包括六根怎麼形成的,他也清清楚楚。也就是遠離了六根,「得一切智」,這個是究竟的智,是佛智。

「可謂明矣」,你這才能稱為明,你沒有這些智慧,還不能算真明。這時候才得到真正的智慧

這是第十五章,這裡主要講了忍辱這么大好處,能直接成佛道功德從哪兒來?從忍上來。一念不忍火燒功德林。剛做點善事就有點小脾氣來了不做善事有個慚愧心,一做點善事就有點小脾氣了。他也明知道不應該有,要忍吧,還忍不住,這自己怎麼把著,拿手握著也不行,它也往外跑,非起這個慢心不可。

什麼原因?就是定力不足,控制不了它。這些東西,它非要跟你做點怪不可。為什麼剛做點善事它就生起一個小慢心呢?我慢、增上慢等等,剛有點境界它就生起個慢心,什麼原因?就是定力不足!什麼原因導致定力不足?就是戒不清凈。因為這個戒律不清凈,所以就產生了小慢心。定力不足,是因為戒沒有清凈,所以不能產生真正的定力他不返本還源就像這個東西似的,這個煙囪冒煙,你想把這個煙收集起來。你的想法是對的,但是你不把它全部吸收,因為你用來裝煙的這個東西不對勁,有窟窿,它到那兒就冒出去了,這煙就出去了就像水似的,我們想把水全部給拿走,但由於你用的容器不對,還有漏眼,所以不行。

就像一個東西在轉化的時候,你沒把它全部的吸收,所以造成了遺漏。有這個遺漏,你那點臟東西就順著它跑出來一點,不能說全跑了,就順著它跑出來點。你剛做點善事,剛做還挺好,還覺得這回做的善事挺好挺好。哎,慢心在那就來了。就算你知道,摁都摁不住它,說:「別起,別起。」你怎麼摁它都不行。所以你得在哪下功夫呢?還得在前面下功夫,在戒律定力上下功夫,全面把它吸收。

你不能做點兒善事,就有一點兒想法,說:「我做了善事。」那不行,一點兒都不能有,你得忍得住,你得忍。平時做點兒善事,決不做善想,你才能忍得住。就是每個小事都得懺悔自己,不斷地檢查才能忍得住,這樣呢,你做一步就能吸收一步。就像吃飯似的,你吃一口就得咀嚼得非常干凈,這胃腸馬上把它全部吸收進去,一點都不讓它漏到外面去,不能有一點浪費,這個東西才沒有漏,要不你非漏不可。

所以我們平時事情就要忍,一定要忍,不管做什麼事情,絕不做聖解,絕不做「我做功德」想。為什麼我們不能生起那一念呢?因為生起那一念的時候就已經有漏。就是做事情生起一念「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已經超過別人」的時候,或者「比別人強」的時候,你要知道,這時候已經開始有漏了,已經是有漏的症狀了,你馬上就得把它堵住,不讓它漏。你不讓它漏了,才能全部吸收。所以說,我們就得在忍上多下功夫這是很重要的。

好,這一章就講到這,下面講第十六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