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經會——打開心靈的束縛
奘師:
請把手裡的東西放下,最重要的是嘴巴能關起來。做這樣的一個活動,我可以理解那些跑掉的人,一般要在寺廟里呆上個幾天,才可以進入這樣的(狀態),結果把你們這群人,尤其是我都不認識的,上來用這種方式,也真的為難你們。但是,按著我一般主持這樣的活動,不會跑掉的。因為你們來得太晚,做這樣的課程至少要從八點半准時開始,三個小時你才能真正的體味到這樣安排的妙處。一個半小時之內,你不會覺得有什麼的益處,你最多是覺得好玩。一定要連續三個小時,這些跑掉的人你讓他跑,他也不會跑。這就是法的力量,這沒有什麼神奇的。因為你難得有機會,就這么傻乎乎地做這一個簡單的事情。你想想看,你生命中有多少次,你才能有這樣獨特的經歷。不去成為什麼,不去對任何人負責,只做一個簡單的事情,活在當下、那麼專註地做一件事情。甚至你去好好想想:除了你去高考,除了你入洞房,除了你去領那些特殊准證的時候,你可能有那麼燦爛那麼神聖那麼專註,剩下的都是在分著活著:心裡想著這件事,眼睛看著那件事;耳朵聽著那個,手裡做著另外的……;沒有人活得很真實。所以,各位來得稍微有點晚。也去跟你們組織者說,下次一定要早一點來,因為你除非8點鍾甚至是10點鍾吃完早飯的人,那麼,可以到這兒來,我14點才開始吃午餐。不然的話,又牽涉到飢餓的問題,人還是坐不住的。因此,我能理解你們要去看那些熱鬧,要去爬山。面對滿目青山而不能去走,誘惑!你要抵禦它。聽說有無我茶會,有好茶不能喝,又是種誘惑!還要抵禦它。你卻只能傻乎乎的坐在這兒。但是你去爬山,最多覺得這個地方不錯,下次還可以來!或者覺得這個地方一般,下次再也不會來!你去喝茶,你可能會覺得,這是獨特的一種生命體驗。但是,今天不適合。因為沒有那個場地,連著下了五天雨,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讓我們坐到室外去。而我這裡有這些墊子,不可能拿著去做這些事情,一下子墊子全都毀掉了。所以,今天的無我茶會,不要做指望。本來我們說天氣晴,前天天氣預報說今天是晴天,我還做了這個計劃,但是到現在為止,它還沒有晴。
最重要的是,我不做、不成為、不是……。你在做這件事(寫經),你要體會到這些意思。我不成為什麼,也就是把目標,把一個很強硬的習慣性的思維,從你這個壓迫性的生活態度中解脫出來。我不作為,我沒有想作秀,不想做給任何人看,從自我的壓榨中解脫出來。我不是,從一種固有的思維認知中解脫出來。然後,當下正在做。我正在用我的手,是「我所」。那我所做的事是什麼?清楚的明白的覺知著做這件事情。在這中間,將原來那個習慣性努力的那個「我」解脫出來,做一個醒覺的觀照的這個「我」。它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佛法說了一千說了一萬,說了幾百年幾千年,就這么簡單。我們通過這個方法,當然嘍,各位還不是說那種主動想要來學習、了解佛法的人。但是,各位以為的佛法是什麼樣的?以為的佛法是很神聖的,是吧?以為的佛陀是很神靈的:我哭了,他可以給我擦眼淚的手絹。我悲傷了,他給我溫暖的手撫貼我的創傷;我有慾望了,我給他磕頭,我給他膜拜,他可以滿足我的種種的欲求,這是我們想像的佛法。那不是佛法。那是徹頭徹尾的信仰與交換。我信仰他,我交換了我的悲傷,交換了我的信仰給他,他讓我種種的慾望得到滿足。那不是佛法,佛法是關於每個個體生命的藝術。他讓我們每個個體生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那每個個體生命,獲得生命本有的自由和自在。自在,也是佛法的唯一的目標。因此,不管你信仰什麼東西,不管你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你只要覺得自己的生命還存在著殘缺與不圓滿,佛法告訴你一個獲致生命圓滿的方法。而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方法,無非是所有方法之中的一個方法,它不是唯一的,寫經僅僅是獲致生命方法之一。而這個方法,在今天,相對的容易。比如說,你在電視上看到的香煙繚繞,在這種雨後的青山聽到誦經,你無法參與其中。你只是個聆聽者,作為一個膜拜者,你無法成為參與者。但是,你以為在這青山香煙繚繞之中,那些誦唱的人,他就是聖賢嗎?他就能滿足我們所有的慾望嗎?這是痴心妄想。山上沒有神仙。這就是佛法赤裸裸的告訴我們實相。要想讓自己的生命從煩惱中解脫,唯有我們自己這顆心是唯一的法寶。唯一的法術和法力都在這顆心裡生起。所以,先要調整自己的心。但是,上來就讓大家盤腿,也不行,對不對?如果說,早晨你們到了,第一件事就讓你們盤腿的話,相信,現在跑掉一多半,會跑掉一多半。為什麼?因為,你們不是抱著禪修目的來的,對不對?所以,你就會受不了。但是有這個東西(寫經),起碼拴住了,我看差不多3/4以上(的人)還能夠拴住,這已經是ok的!慢慢來感受,全身心的投入到這件事情中,不要去想還沒有發生的,不要去擔憂、牽掛已經發生過的。你只是全身心全生命的貫注在當下,我用我的身心,手、眼、耳、鼻、舌,然後做我做的事情。全身心的,我在這裡活得很真實。而在這個真實的你正在做的時候,你遠離了過去的回憶,遠離了未來的擔憂,沒有那些。你遠離了所有的緊迫、壓抑,當下就是天堂。所以,極樂和解脫不在別處,天堂也不在別處,天堂就在你我的心中。但是,你我的心何時打開?怎麼樣打開?才是關鍵。
我能理解各位,更想來多聽我們說說,是吧?更想了解我們過的什麼日子?什麼樣的生活?吃什麼,怎麼樣住?日常生活,還有煩惱?會不會哭?……但是這些只是獵奇而已。有時間,會毫無保留地跟大家分享。我們本來也留著這些時間給大家。只不過還不到這個時候。給大家十分鐘的開放時間,有任何問題來問我。
問: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什麼意思?是想讓你「多心」還是讓你「不多心」啊?
奘師:
多心必多煩惱。先不要管他的意思。這260個字,也就是宇宙生命所有的真諦、實相都在裡邊。
問:法師,那「菩提」是啥意思?
奘師:
菩提是覺悟的意思。人活著,可以沒有健康、沒有錢,是吧?可以沒有事業,但是沒有覺悟沒有這種智慧,那什麼都不會有。你有了也會失去。但是,你有了智慧,有了這種菩提覺悟,沒有的都可以創造出來。
問:請問,「舍利子」是什麼意思?
奘師:
舍利子是一個人名。(《心經》)裡邊的這個學生,叫舍利子。長得像禿鷹,叫舍利。嘴尖,印度話象靈鷲,有點象貓頭鷹,比貓頭鷹還大的一種動物。舍利他們家的兒子,叫舍利子。
這《心經》260字是宇宙生命的真相和整個的實諦。你理解的「色」,僅僅是男女二色。這個色,是物質的意思。所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全叫做「色」。你想,唯物主義者講物質決定意識,對不對?「空」是什麼?就是唯心。所以唯物與唯心,色不異空,就是唯物不異唯心,唯心不異唯物。唯物即是唯心,唯心即是唯物。
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
奘師:翻譯成漢語叫「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想獲取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之心,這樣一個心。梵文。這個是玄奘法師翻譯的。
問:這裡有一個發願文和迴向文,該怎麼用呢?
奘師:
發願,就是你做一件事想要做個總結吧!迴向的意思就是,你自己點著了自己這盞心燈,你總不想讓別人在黑暗中去摔跟頭。所以,想別人點燃他的智慧之燈,就是迴向的意思。
問:這個經應該是取回來的,對吧?也就是說,那原始的經文應該不是中文,原始的經文是什麼文?
奘師:你知道佛是在哪個國家?
答:印度。
奘師:對。那你說這個文字原文是中文還是印度文?
問:那問題是唐玄奘他會印度文嗎?
奘師:那你把魯迅的文章再拿來看看,被魯迅先生稱為「中華民族的脊樑」是誰?就是我們這《心經》的翻譯者,縱觀人類的歷史,第一大翻譯家就是玄奘法師。1437部經文,他翻譯的,18年的時間,他在印度流學17年,我們英語速成班三個月都能說出個abc,對不對?奧運英語緊急培訓都能說出個,hello,你好!ok!,對不對?何況人家17年,走了大大小小上千個國家。你以為你就聰明?啊?所以,你現在還不是我徒弟,要是我徒弟,一腳踹飛出去!只有踹飛出去,你再爬回來,你才會學會老實。因為我們這個「世智聰辯」,我們總以為我們是最聰明的。不想想看,我們所拾用的,無非都是前人的智慧的結晶,加上我們一些個勾兌,對不對?無論是文學還是文化還是文藝,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宗教還是信仰,我們都在享受前人的這些東西。只不過,我們現代用我們樂於接受的方式來享用,而沒有完全用它原有的。
有一個小夥子來問我,說:「師父,你太笨了!」我說:「怎麼笨了?」他說:「我才不像你這么傻呢,我一定要去賺錢,賺夠一個億。然後,我要討幾個老婆,在幾個好地方都有房子。然後,都享受完了,我才來出家。」我說:「真行!我確實跟你相比,我確實夠笨的!」
「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無常的法則,對誰都是平等的。你也不知道,它發生在哪裡。它就是隨時要發生。這就是生命的藝術。不管你信不信,莊子說:「不亡以殆盡。」你還沒有死,不亡就在等「盡終」的一天。「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孔夫子說起來,另一種語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那佛家就講,一呼一吸之間,就決定了一個生命的生或者死。所以,三家儒釋道,對生命的終極的價值,它關注得更多一點。那我們現在呢?覺得蠻有意思的。過去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那今天我們考取公務員,為五斗米折腰,對不對?還要斤斤計較,要賣個好價錢。然後,結束呢?不管你的一生,你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什麼金都拿到手了,一退休,最後,就按一百萬元,百萬元進腰包,一分一厘幹嘛呢?終歸一死。人生就是這么很虛幻的。我們賣弄我們的聰明,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時候,沒問題。但是,必須要對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把握。佛法是讓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有個把握。所有的方法,都是要糾正我們一些虛妄的認知,然後獲得它本來的認知。現在我們虛妄的認知,就是等一下要抄的《心經》裡邊所說的,眼、耳、鼻、舌、身體意念,這六個作用功能。我們認為這六個作用功能,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了。但是《心經》告訴我們,無眼耳鼻舌身意。
我們認為的外在實實在在的唯物的那個物質世界:色、聲、香、味、觸、法。色,看得見摸得著的,佔有空間、體積、形相的,都叫作「色法物質」。聲音,叫「聲塵」;鼻子嗅的,感知的對象是什麼?上廁所是什麼味?臭。點香,香臭二味。然後,聞到這個草的氣味,聞到雨水的味道。舌頭知道是什麼?味覺,酸辣苦咸。然後身體的感知,冷熱滑膩粗澀。意念,感知的回憶、想像,當下的邏輯、歸納、判斷。這是我們傳統的認知,就認為生命是這些東西。你認為的「唯物」,是「意識」對應「法塵」認為的「唯物」。當我們陷在唯物裡邊,我們是不能離開「唯心的那個唯物」。當我們陷在唯心裡邊,那迪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把他擱這裡三個月,不給他吃,看他還說:「我思故我在」?所以,無論說唯物說唯心,都是很狹隘的認知。佛法告訴我們,怎麼樣從這些很狹隘的認知里走出來。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眼界,就是眼對色,加上眼識,這三個功能才有一個界。耳根對聲塵,有一個耳識在這兒分別,是我想要的聲音和不想要的聲音,才有聲塵。又有一個界,加起來叫:「十八界」。包括精神與物質的,以及精神與物質的交互作用。所以,「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就是愚痴。無明盡,就是智慧。愚痴與智慧,一概都丟得乾乾凈凈,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整個《心經》,既是佛法的總綱領,又是整個我們生命的總綱領,它把什麼都說到了。只不過,我們太以為聰明了,結果我們以為的聰明,我們已經不了解這個總綱領了。所以,人都自我欺騙,無論什麼樣人。佛教徒用佛法來自我欺騙,宗教徒用宗教自我欺騙,藝術家用什麼?用他的藝術用他的靈感自我麻醉,麻醉了幹嘛呢?活得相對的心安。你看,一個真正心安的人,他可以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成為。但是我們看看,誰能做到真正的心安呢?要作要寫要說要去規劃,整天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無限的去外用外用外用。把我們的生命切割了,他不能活得很真實,不能活得很圓融,也不能活得很自在。
講一遍《心經》很容易。我可以2小時高度的概括講,我也可以20小時繁瑣的講,也可以20天講一套學問出來,但是沒什麼太大的用處。相反,給大家三個小時在這兒抄一遍,相信各位回去之後,可能一、兩個月內不會有什麼太多的影響。但是像一顆毒藥的種子一樣,兩三個月之後,你會突然爆發出一個想法:原來,我能夠曾經做到「活得很真實」。那個時候,這個力量就出來了。不需要我去給你設什麼,你會主動的來,奘師:「我想到你這小廟,能不能讓我安靜的住三天?」那時候,該我當「老大」了。我會一個個地逼問你一堆的問題。那時候,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同意你去了。所以,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你剛才問,怎麼沒見觀世音菩薩?因為,這裡是大大小小10個廟,在一起。我能找到的「觀世音菩薩」那些像,都在山西庵掛著。再往上走,水庫上有一座漢白玉的露天大觀音雕像,11.75噸重。這裡是藥師七佛,也是玄奘法師翻譯的《藥師七佛經》。因為每一個經,都是一個教育方法。這裡(《心經》)專門是指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佛法的智慧,來解決生活中發現的問題。佛法要解決的,就是你活著發生的任何問題,都有個具體的解決方法,而不是死後給你提供一個「用任何科學技術不能證真的,也不能證偽的」那個死後的天堂與極樂,它是很實在的告訴你:腿痛,腿痛緣自於何處?有實實在在的方法。理論、方法、結果,這個是很具體的。所以,打開心扉,歡喜的接納你還不大認可的東西,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想繼續接著寫還是聽我說?我的意見是這樣子:如果你們願意寫就開始寫,寫完了收起來,我們再上山去,這樣一個安排,各位覺得怎麼樣?
問:
平時我也比較喜歡去寺廟拜觀音拜如來的。我覺得,有些不太一樣。每次我心特煩,去寺院聽完唱念的經文,從寺廟回來後,感覺心裡很舒暢。但是今天寫經的時候,感覺不一樣。
奘師:
因為麻醉嘛!你聽了別人唱,聽mp3呀,很縹渺,安了!但那是止痛膏。上午我說了,要把「焦躁的心」除去。而我們一般這個焦躁的心,會在80分鐘~120分鐘發作。這個階段一過,你真正能寫進去的時候,腿不是你的,你想盤就盤,想伸就伸,它已經自由聽話了。心安靜了,你會投入到這裡邊。那時候寫出的東西,你自己看,拿給同事看,都會覺得特好!不象你自己寫的。一開始,把那些寫好的心,畏懼的心,都丟掉。是讓你一一的降服自己的心才可以。一旦你跟上那些念誦,你也會覺得沒意思。
問:
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里說:「人與萬物相應,天地相參。」我覺得,佛經是否也遵循這個道理?
奘師:
佛經不遵循這個道理。但是,佛經里的道理可能與這有點相近。佛經只是白紙黑字,對不對?兩千個漢字,隨便你怎麼排列。排列好了,就成了金庸的武打小說了。排列成管仲呀,列子呀,就成了「諸子百家」了。但是,佛經里闡述的道理,不局限於「人與萬物相參」,可能還超越這些包含這些。《心經》這260字,是宇宙生命實相的智慧。宇宙,古往來今曰宇,時間上;四維八方曰宙。什麼都包括了。宇宙生命,生命包不包括人的?包不包括動物的?包不包括動物的礦物的?四個字:宇宙生命,全在這裡。
如果可以開始了,我們把原來寫的那個紙給遮起來,拿出一張新紙來。這張新紙上,要把這260字的《心經》加上7個字的經題,共267個字,要在這一張紙上,裝完它。因為給大家準備的筆,是小楷的筆。記得,從右往左抄,這是我們中國古時候書寫的一個習慣。當你想要躁動的時候,看看黑板上寫的幾個字:我不作為,不成為,不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