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經典,亦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宗六祖慧能說,其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

《六祖壇經》全文及譯文_卷4

  定慧品第

  【原文】

  師示眾雲: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雲: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凈名經》雲: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雲: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雲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譯文】

  惠能大師大眾開示說:“善知識我這法門,是以定慧為根本。大家不要誤以為定慧有別。定和慧是一體的,不是兩個。定是慧的體,慧是定的用,當在發 慧的時候,定就在慧中;當在入定的時候,慧也就在定中。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定慧均等修持。因此,各位修學佛道的人,不要說‘先定才能發慧,或先慧才能 入定’這種分別的話。持這種見解,就表示法有二相。口中雖說著好話心中卻不存善念;徒然有定和慧的名稱,卻不能定慧等持。如果心與口都是善的,內與外都是一如,定和慧就能均等了。自我開悟自我修持,不在於諍辯;如果爭論先後,那就和痴迷的人一樣。如果不能斷除勝負之心,必將增長我執法執,自不能遠離 ‘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

  善知識定慧就像甚麼呢?就像燈光,有了燈就有光明,沒有燈就黑暗。燈是光的體,光是燈的用,名稱雖然有兩個體性本來就是同一個。定和慧也是如此。”

  惠能大師大眾開示說:“善知識!所謂一行三昧,就是能在一切處,無論行住坐卧都能心行正直。《凈名經》說:‘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凈土。’不要只 在口頭上正直,心卻諂媚邪曲;不要口說一行三昧而心行不直。只要心行正直,不要在一切法上有執著。愚迷的人執著法相執著一行三昧,開口就說常常靜坐不動,不起妄想雜念這就是一行三昧。作這種見解的人就如同沒有情識的木石一樣,其實正是障礙修道的因緣

  善知識!道是要通流,為何反生滯礙呢?心不滯礙於法相,道就能通流;心若執著法相,那就叫作繭自縛。如果說常坐不動就是一行三昧的話,就像舍利弗在林中靜坐,卻遭到維摩詰的訶斥。善知識!還有人教人靜坐,看住自己的心,觀想靜止,身體不動心念不起,從這裡下功夫。愚迷之人不懂佛法大意,便在這上面執 著,反而成為顛倒,像這樣的人很多。如此教導別人,這是極大的錯誤。”

  惠能大師大眾開示說:“善知識正教本來沒有頓漸的分別,只因人的根性有利鈍的不同。愚迷的人漸次修行覺悟的人頓然契悟。如果能夠識得自己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沒有差別了。因此,立有‘頓漸’的假名

  善知識我這法門,自從上代祖師以來,首先建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所謂無相,就是處一切相而離一切相;所謂無念,就是雖念而不執著於念;所謂無住,就是我人的本來自性對於世間的善、惡、好、丑,乃至冤家至親,有言語的冒犯、諷刺,或欺凌紛爭的時候,都一概視為虛空幻相,不 會想到報復仇害。在念念之中,不尋思過去的境界。如果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能斷絕,就叫作系縛;在一切法上,念念不住著,這樣就沒有系縛,這就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就叫無相。能離於一切相,則自性法體自然清凈這就是無相為體。

  善知識在一切境上,心能不被外境所染污就叫作無念。在自己的心念上,要常遠離一切外境,不要在境界上起心動念。但是,如執著於甚麼也不想,把念頭全部斷絕,一念斷絕就死,一樣還要到別處去受生輪回,這是極大的錯誤學道的人應該好好的想一想,如果不認識佛法大意,自己錯了還罷了,卻又再誤導他人; 自己愚迷不見真理,又毀謗佛經。所以要建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為何立無念為宗呢?只因為那些口頭說見性而心猶執迷的人,在外境上仍有所念,有所念就會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就從此產生。菩提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如果以為有所得而妄說禍福這就是塵勞邪見。所以這個法門要建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所謂無,無的是甚麼事呢?所謂念,念的是甚麼東西呢?所謂無,就是無差別相,無一切妄見塵勞的心;所謂念,就是念真如自性真如就是念的體,念就是真如的用。真如性能起念,不是眼耳鼻舌等器官能念。真如本有自性,所以能隨緣起念;真如如果沒有自性,眼色耳聲當下就會消失散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隨緣起念時,六根雖然有見聞覺知,但是真如自性不會染著萬境而能恆常自在。所以《凈名經》說:‘善能分別一切法相,於第一義諦如如不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