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著名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里的能知與被知

uploads/content/2022/june/e0c61a5a88e43cb699264702d091b0e3.jpg" />

楞嚴經》里的能知與被知

  梁乃崇教授

  看完《楞嚴經》「七處征心、十番顯現」這部分,我有一感覺:我講的「能知和被知」,《楞嚴經經文已經通通概括了,只是相對於我所講的「能知與被知」,經文講的實在太復雜、太艱難、太深奧了。

  經文講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歸還,像光明可以歸到日,黑暗歸到黑夜……等等,這樣一個一個歸還,共有八類,所以稱做「八還」,八類中又有好多實際的例子,當然就變得很復雜。不過把光明歸到日,黑暗歸到黑夜,日與黑夜還是被知,所以「八還」還是在被知的范疇。

  最後,經文才講「妙明真心」是沒有辦法歸還的,也因為如此,所以「妙明真心」就是你的真性。「能知」本來就不是被知的東西,「被知的東西」還來還去還在被知當中。「能知」當然無法歸還了,「能知」就是「汝之真性」,「汝之真性」歸還到那裡呢?找不到可還處,所以「汝之真性」就是真正的自己。

  整個論述就是這樣,「十番顯現」則是用一個個的例子來顯現真性。其實也可以這樣講:有「被知」就證明有「能知」,不然怎麼會有「被知」呢?被誰知?當然是被你的「能知」所知;如果你沒有「能知」的話,怎麼會覺得那些東西是被你所知的?

  《楞嚴經》的文字比較不這麼直接,所以大家讀的時候比較難讀;如果順著人心的運作方式來講,就是我的這種講法了。

  看到這裡,我可以這麼說:在用辭上,「能知、被知」的這種講法比「能、所」要進步;而「能、所」的說法又比《楞嚴經》那樣的說法進步。所以要把想法觀念說清楚,在用辭上是可以不斷地求進步的,而其原本意義卻是一樣的。像釋迦所說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是完全一樣的,也可說是否有比較好語言來說明,對於觀念傳遞的影響是很大的。

  《楞嚴經》里有一段敘述什麼是你的真心?真心在哪裡?譬如說你的心向外看出去,所呈現的山河大地、芸芸眾生、千變萬化的整個宇宙……這樣的世界宇宙就是你的真心!這個狀況如果用「能知與被知」來說的話也很簡單:能知與被知是脫不開的,兩個雖是對照的;但是二者同時存在。能知與被知都是我們心中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被知」而忘掉「能知」,就少了一半;如果只取「能知」而忘掉了「被知」,也是少了一半,只有全部具足才是完整的。

  我們的心完整的話,必須二者具足,很多眾生只有被知,忘掉了能知;羅漢只有能知,忘掉了被知;而菩薩則是能知與被知皆具。從定慧來講的話,羅漢是定多慧少,菩薩是慧多定少,兩邊分量上不平衡,當然也是不完整,而佛呢?就是定慧均等了。

  有了這個觀念山河大地、芸芸眾生、千變萬化的宇宙萬象就是被知的,而真心就是能知。所以《楞嚴經所說的「七處征心與十番顯現」,完全可以用「能知與被知」說得清楚:眾生只有「被知」,忘掉「能知」,所以要努力的去體會「能知」,因為陷在「被知」中太深了。所以就教他先把「被知」的撇掉不要管,那個「能知」才能顯現出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如果修得很好了,「被知」的都撇掉,「能知」顯現出來了,此時可以成羅漢,成羅漢以後,又只有「能知」,「被知」的都撇掉,沒有了,這樣還是毛病。所以還要往上修,要修成菩薩,要入世,就是要進入「被知」的世界,這樣就可以做到「能知與被知」平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