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業三福

uploads/content/2022/may/0bc037d721b780de550c84bd0e2d7f08.jpg" width="372" />

凈業三福佛教解釋)

  凈業福分別為: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簡介

  佛學術語,凈宗修學以凈業三福基礎凈業福分別為: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如何落實?我們採取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的內容,就是在做一個孝順兒女,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真正將這兩句話落實在生活當中。「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則落實在《十善道經》,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在家同學至少要學習《五戒相經箋要》和三皈傳授。三皈傳授有錄相帶,也有文字教材。出家同學一定要學沙彌律儀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具足眾戒」,就是十條戒圓圓滿滿。「不犯威儀」,是二十四門威儀落實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落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地」是心地,「藏」是心地寶藏這一條就是《地藏經》的宗旨,我們要從學習《地藏經》來開發心寶藏這是前兩年的基礎課程

凈業正因

  修學凈宗,我們特地將凈宗主要經典里的開示節錄出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作為我們一生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這些原則必須要遵守,才算是世尊弟子、阿彌陀佛的學生第一個科目是從《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節錄出來的“凈業三福”。因為時間不多不能夠詳細講,但是我看到會場里有這一錄音帶,過去曾經講過。三福非常重要,世尊在這一段經文末後特地告訴我們,這三條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這句話份量非常之重,三世諸佛是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當中修行成佛的人不曉得有多少啊!當然他們修行成佛不是用一種方法,所謂法門無量。大乘經上常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那一個法門都能成佛,可是在眾生根性上來講,那就不同了——有利根、有鈍根。這一法門契機,有不契機的;契機的很適合我們修學,不契機就是對我們現前生活有很多不方便之處契機的我們修學很順利、很容易,若是不契機我們就感覺到很困難,凡是感到困難的我們應當捨棄,一定要選擇非常適合自己的法門。這個如同在學校念書,選擇科系一樣,那個科系我們很有興趣,也有能力修學,那就很容易了;如果選擇一個科系跟自己的興趣不相符,那麼你修學就非常困難。所以佛的無量法門,正如學校裡面安排的科系一樣,任憑你去選擇。選擇的條件:要適合自己的程度,適合自己的興趣,適合自己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工作不相妨礙,不但沒有妨礙還有幫助,修學就更順利了。這是我們選擇法門應當知道的一些條件

  三福這三條,佛說是一切諸佛凈業正因,換句話說,無論你修學那一個科系,這三條叫作“共同科目”;無量法門裡面,這三條是大家必修的課程,非常重要。像蓋房子一樣,無論你蓋的是那一種樣式,這是基礎打地基,一定要很穩固、很堅牢,這個大廈你才能建成,所以這三條我們要特別重視。

深信因果

  從三歸再提升到第三福,就是大乘菩薩修學的基礎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大乘菩薩不但要自度而且要幫助別人,所以‘勸進行者’是主動的去幫助別人。這裡面‘深信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特別著重在“念佛成佛”的因果。我們可以從許多大乘經典上得到證明,《華嚴經》是念佛成佛最明顯的例子。《法華》、《楞嚴》、《楞伽都不例外,各位仔細去觀察。所有大乘經上都告訴我念佛成佛這是我們學佛基礎啊!我們要從這里下手,從這里學起。7、凈宗五科—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 我們現在還沒成佛,沒有成菩薩,沒有往生,這個肉身還住在這個世間,天天還要跟大眾接觸,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社會現實佛教給我們六個原則,就是‘六和敬’。這一台灣印的六和敬,林居士帶了幾套回來,希望鑲成金框,我們常常看到警惕自己。‘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就是現在所講的建立共識,我們大家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理想目標,這樣能夠生活在一起,和睦相處;‘戒和同修’就是守法,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道場道場規矩,人人都能夠遵守。‘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佛教給我們的六個原則,我們跟現前社會大眾相處一定要遵守。

  ‘三福’是個人修學的基礎,‘六和’是我們處眾的基本原則。如果我們都能做到,你在這個世界,無論在那個國家,那個地區,無論是那一種型態的社會你是無往而不利,處處受人尊敬、歡迎。這個利益就不可思議!要確實去做,認真的去做,從這個基礎不斷向上,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你一定要遵守三學、六度、十願。‘三學’是戒、定、慧,在《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清凈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這經題三學具足;不但三學具足三寶具足清凈是僧寶,平等法寶,覺是佛寶。由此可知,《無量壽經不可思議,希望同修們認真努力,我們這一生絕不空過,這是無量劫來真正難逢的因緣這一生遇到了一定要珍重、把握,一定要成就。我的話就說到此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