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uploads/content/2022/may/8bad90fce928af2c25e938fcd99e5a1d.jpg" />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游。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比丘

  這是一首贊嘆出家比丘威儀的偈頌,在佛門威儀僅僅是外在的儀錶問題,還是一種修行威儀具足不但可以攝心,還能使眾生睹僧寶之庄嚴而起信,自利利他。

  四威儀原指人類日常起居的四種動作,即行、住、坐、卧。佛教要求僧眾避免放逸、注意舉止,故以四威儀代表行者所應遵行的各種規范,即如《菩薩善戒經》雲:“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於一切行不失道心。”四威儀古人用十二個字做了總結,即是“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卧如弓”。

  修道之人,舉止動步,安詳徐行,猶如清風徐拂。行進時,兩眼平視,不左窺右瞄,不向外攀緣;移步時,勿踏蟲蟻,勿倉倉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聲;當收攝身心,舉止動步,心存正念,一切時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站立之時,頭頸不偏不倚,身軀挺直,安穩而立,猶如蒼松,不可輕率、歪斜或抖動;當心存正念,隨所住處,常念供養三寶、贊嘆經法,繫心在道,思惟經義,如法而立。

  跏趺宴坐時,應攝心專注身心安穩不動,猶如大鐘。古德雲:“身要放鬆,不得隨便;心要專注,不得緊張。”切勿前傾、後仰或左右歪斜;當端肅威儀,息緣絕慮,觀照自心,諦觀實相,如法而坐。

  修道之人,非時不卧;為調攝身心,若睡眠時,當右脅而卧,以右手曲肱為枕,左手平舒於腿,雙腿微弓,兩足相迭,名為吉祥卧,亦名獅子卧法。右脅而卧,於諸卧姿中,最為有益,能令身得安穩,心不動亂

  律雲:“仰卧,是修羅卧;覆卧,是餓鬼卧;左脅卧,是貪欲人卧。”是故修道人不仰卧、不覆卧、不左脅卧,應右脅而卧,保持正念,心無昏亂,如法而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