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十六字訣

uploads/content/2022/may/66276340fb785912b9de0354ca859a39.jpg" />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十六字是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如果學佛的人,真為生死的心不發,那麼,對他所說開示教理,都將成為戲論,不起作用了。因為世間最嚴重的痛苦,再沒有超過生死的了。俗語說:“除死無大事,討飯永不窮。”如果生死不能了脫,就將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

  這樣已是痛苦不堪,更何況沒有出輪迴,還難免墮落。一念之差,就會墮入三惡道。古德說:“三途易入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一想到這裡,能不憂心如焚?所以現在就應該痛念生死,像喪了父母那樣痛心,像救頭上火燒那樣急迫。

  同時應該想到:我有生死痛苦,要求出生死。一切眾生也都處在生死之中,也需要出離;他們和我本來是同一體性都是我的多生以來的父母未來諸佛,若是不想普度他們,只求自利,那在情理上怎麼說得過去?於心就有所不安了。

  況且菩提大心不發,對外不能感通諸佛,對內不能符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眾生,無始以來的恩愛怎能解脫?無始以來的冤業又怎能消除?多生多劫以來的罪業難以懺去,多生多劫以來的善根難以成熟;在修行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道因緣,即使有所成就,也必墮入偏小;因此,必須隨順自性,發大菩提心。

  發了菩提心以後,應該修大行。在一法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最為穩當、最為圓頓的。沒有任何一法能超過“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一修行方法了。

  所謂信,就是信釋迦如來梵音聲相決不會誑語彌陀世尊慈悲心決沒有虛願;而且以念佛求生的因,肯定會感得見佛往生的果。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音必應聲,影必隨形。“因”是不會虛棄的,“果”是不可能隨便得到的。這不需要去問佛,自己就可以相信的。

  況且我們的一念心性,是不斷地隨緣而又始中不變的,它是橫遍十法界,豎窮三世間的。所以彌陀凈土也在其中,既然彌陀凈土在我們的心性之中;那麼,以我具有佛的心,念我心裡所有的佛,哪有心具的佛,不響應我具的心呢?《往生傳》中記載的念佛臨終瑞相記述詳明,難道是欺騙我們的嗎?

  這樣相信了以後,願意往生凈土的心就生起了。更進一步,將凈土的樂來對比我們娑婆的苦,自然就會產生厭離的心,像厭離坑廁、厭離牢獄那樣了。將娑婆的苦來遙望凈土的樂,自然就會起欣樂的心,就象回歸故鄉、奔向寶所,又如渴思飲、如飢思食、如病苦想良葯、如嬰兒慈母、如避冤家持刀相迫、如墮水火急待援救。

  如果真能這樣懇切的話,那麼,一切世間事緣,都不能引誘轉移我們了。

  然後,以信願的心執持名號;持一聲,是一九品蓮花種子;念一句,是一往生的正因。就這樣心心相續,念念不差,越專越勤,無雜無間,越久越堅、越持越切,久久自然成片,進入一心不亂了。能這樣真誠一地修行,若是還不能往生凈土,那釋迦如來說的便是誑語彌陀世尊發的便成虛願了,哪有這種道理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