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教中的智慧重要?文殊菩薩的智慧有多深?

https://www.liaotuo.com/uploadfile/2021/0219/20210219115227685.jpeg" />

為什麼佛教這麼重視智慧呢?

  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世間的一切惡,都是源於無明愚痴。而一切苦果,一方面因為有惡不善法為業因,另一方面也要有無明相應,才會呈現為苦。唯有智慧明利,可以破除愚痴無明

  好比暗室之中不可見物,燈亮後一切都歷歷在目,自然沒有迷惑猶疑。《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又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足以看出智慧的重要性。我們常說智慧不是世間的聰辯,但實際上對二者的區別並不甚知。

  聰辯,主要體現在快速的認知與反應能力。所謂耳聰目明感官上的敏銳帶來認知上的迅速。而反應的迅速,乃至處理問題時能用他人無法想到的方法都會讓人驚嘆其人的聰明

  如果只重視認知與反應的迅速,很顯然會忽略了另一個維度:認知正確性。智慧關注的,不是認知有多迅速,反應有多敏捷,而恰恰是認知正確性,以及是否能基於正確認知,做出正確反應。

  如果說一個人是聰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先天的資質,那麼是否智慧,很明顯是可以在後天培養的。我們可以從如下故事中了解這二者的區別。

  佛在世時候佛陀有一弟子叫周梨盤陀迦,便以世間聰辯能力較弱而聞名。周梨盤陀尊者甚至無法完整記憶一個偈頌,佛陀耐心教導,方便施設,教他打掃衛生,在掃地時念“掃塵”、“除垢”,乃至只是往左掃時念左,往右掃時念右。

  尊者三寶信重之極,在僧團中日夜熏陶法義,在掃地的過程中便憶念到心中煩惱,也像地上遍滿的塵垢,而佛法就如掃帚,心地也需打掃,用佛法來祛除煩惱。這樣思維,導致他最終得證阿羅漢

  阿羅漢智慧是遠超凡人的,因為對法的現見,他們徹斷煩惱解脫生死。這毋庸置疑。但是成了羅漢,周梨盤陀尊者就變成一個很聰慧的人了嗎?

  並非如此。佛世時比丘僧團會輪流差遣阿羅漢大僧到比丘尼僧團中講法其他的尊者,到了比丘尼僧團中都可以長期流暢地講述佛法,而周梨盤陀尊者到了比丘尼僧團,反反覆復只會講一個偈頌,一個他唯一記得的偈頌。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因為有了阿羅漢這麼深徹的智慧,就成為一個機智的少年

文殊菩薩智慧有多深?

  菩薩要化導眾生,當然不能只是自己了達實相,還需要有廣大的辯才。那麼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其智慧又有如何表現呢?最為著名的,莫過於《維摩詰經》中《諸法言品》(即《文殊師利問疾品》)所講述的故事

  維摩詰居士是毗耶離大城中一位對佛法有深入了悟的居士,他與當地人交好,深為大家敬重。因此當他生病時,國王大臣不少人都前去慰問他,而他則趁機為這些來慰問的人講述佛法讓他們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在不少世間人前往問疾之後,佛陀讓他弟子們前去問疾。但是佛陀弟子們紛紛表示,自己不堪此任,因為維摩詰居士佛法法義的了解深徹,都曾在與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指出他們不如法言行

  而後佛便跟彌勒菩薩菩薩說起問疾一事,而這些菩薩也均因各種原因維摩詰居士指出言行知見中的不圓滿

  佛陀最後便跟文殊菩薩說到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去問疾,那就你去吧。文殊菩薩當場表示,這個維摩詰居士確實很了不起對於佛法了解深徹,又能神通自在辯才無礙,並不是那麼好應對。雖然如此,還是願意奉佛法旨前往。

  這一前往,有八千菩薩,五百聲聞,以及百千天人都跟著去,希望能從兩位大士的對答中獲得法益。

  文殊菩薩先後問了維摩詰居士生病因緣,具體的病症,又問他應該如何慰問生病菩薩,又該如何調服其心維摩詰居士便借文殊菩薩的發問,一一作答,大開法筵。

  兩位菩薩的對答確實機鋒橫生,說是問疾,卻問出了菩薩本懷,讓一眾聽眾得法益,其中更有八千天人因此而發起了菩提心。也只有文殊菩薩智慧,才能在與維摩詰居士的應答中不落下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