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是什麼意思?佛教對知足常樂的解釋

uploads/content/2022/may/1677110ef8e36bf2287a2945c9dcdf01.jpg" />

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是指知道滿足,就會快樂。謂自知滿足則心常快樂

佛教知足常樂的解釋

  《佛遺教經》曰:“知足之人,雖卧地上,尤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如意。”知足世俗心態的超越,是精神財富的積累,是物質需求的滿足。生活中何以知足常樂知足者,與人無爭,心情舒暢,行也安然,坐也安然,貧也安然,富也安然,名也不貪,利也不貪,能忍自安,清凈無為。

  我沒有楚楚衣冠,只有日常換洗的幾件便裝,可是我坐卧自如,不用耽心把它弄皺、弄髒、弄破。我的餐桌上擺的是幾碗粗茶淡飯,沒有山珍海味,我卻因此不必減肥,也與那些“富貴病”無緣。我的住房不寬敞也不豪華,然而我知道,廣廈千間不過夜眠八尺,有個安身的地方很好,多了反而是個負擔。我更沒有小車,犯不著為撞傷人而擔驚受怕,出門安步當車,還鍛煉了身體。我沒有太多東西,但我有一知足的心,這就足夠了。我不去追求快樂,但我卻得到了最大的快樂

知足常樂的詞語解釋

  註:本詞中的“知”是知道的意思,與知識無關,“知足”並無知識充足之意,更與《孫子》無關。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譯文:天下有道,退馬還田以耕種。天下無道,兵馬馳騁於郊。禍患沒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過失沒比中敵人利誘之計更大的了。所以知識充足之足,才是恆常之足”。孫子曰:“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本意:知道滿足,就會經常(長久)的快樂

知足常樂詳解

  很多人知足常樂僅僅理解為,知道滿足總是快樂的。把快樂定義在所得到和滿足的慾望上,片面的定義了知足常樂含義,比較消極和安於現狀,這樣的滿足所帶來的快樂其實是不能夠長久的。

  老子告訴我們的是何時該終止自己的慾望,怎麼樣才能終止自己的慾望,如果不及時終止無窮的慾望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戎馬生於郊)。只有由知道滿足而獲得的富足,才是長久的富足。這個由字,指出了長久快樂的根源(故知足之足,恆足矣),這才是老子大智慧啊!

  在道德經中老子告訴我們只有擁有充足的知識和無比的智慧,把快樂建立在對事物通透的認識和理解上,看透事物發展的規律,明白無窮慾望帶來的後果,及時終止自己的慾望而免遭損失和災難,只有這樣才會獲得長久的平安富足和快樂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而不是把快樂定義在所得到和所滿足的慾望上。

  墨子曰:“知止,則日進無疆”。隋朝中文子王通:“大智知止,小智唯謀”。孔子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魏·王弼:“天下有道,知足知止,無求於外,各修其內而已”。便是其印證。

  即使在現代漢語中,知道也是在知識的范疇之內。知識的解釋已經包含了知道,它本身就是知識的一部分。知道的本意就是指知識是一種認知水平!

  由此可見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才能經常長久的快樂。沒有足夠的知識認知水平怎麼可能知道什麼時候該滿足?當你有了足夠的知識見解,足夠的認知水平,那麼你看事物的眼光,對待名利態度,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以及世界觀價值觀才會正確的認識,才會長久的快樂

  這里的“知”不作知識解,“知足”也不作知識充足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