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什麼意思?佛教的舍利指的是什麼?

uploads/content/2022/may/c37b24e1230b0219bdc62ff45385dc87.jpg" />

舍利子(佛陀涅盤火化結晶體)

  舍利梵語音譯為(śarīra),是印度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發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堅固子。

  舍利的結晶體舍利子,其形成原因,目前在實驗研究方面沒有定論。依據佛典舍利子是僧人生前戒定慧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大多推測則認為舍利子的形成與骨骼和其他物體共同火化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有關;另有民間流傳認為,人久離淫慾,精髓充滿,就會有堅固舍利子。

  舍利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依據緣起性空的義理佛教認為,舍利子只是物質元素並無靈異成分,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舍利,主要是由高僧大德生前功德慈悲智慧

舍利子的概念義釋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重視與尊敬。但是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

  死後遺體舍利

  舍利印度語,梵文?arīra,或譯室利羅、設利羅;義“骨身”、“體”、“遺身“,是印度死後身體的總稱。但本意卻非如此。舍利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因為佛舍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 [2]  所以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詞語,完全是從其形狀上立名的。

  在印度,人死後遺體,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後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屬的、石質的、陶質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稱為塔,塔是高顯的意思,相當於中國的墳。藏舍利容器,無論是金屬的石質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裡,也稱為塔。這種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國寶塔來源。因此,舍利與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為尊敬對象。而中國對於祖先遺體墳墓便成為尊敬對象。[3]

  依於尊敬遺體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發、剪下的爪、牙齒、骨灰等,都是舍利,而受到尊敬。所以佛教中,有發舍利、爪舍利、牙舍利 ,及發塔、爪塔、牙塔等。

  堅固微粒—舍利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堅固微粒,又名堅固子”。舍利這一稱謂,至後世脫離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高僧遺骨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高僧大德火化後,常在遺體骨灰舍利)中發現堅固或結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對此舍利中的“堅固子”,特別重視和尊敬,稱為“舍利子”。

舍利是怎麼形成的?  佛教論釋

  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菩薩修行)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是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的。[5-6]  近代印光大師也說,舍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說精氣神沒有關係。[7]

  佛教強調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關,同時依據佛教義理,也肯定了舍利子的“無常物質性。印順法師認為,舍利子只不過是血肉精髓骨脂火化凝結的,是物質元素而並無靈異成分;佛弟子尊重舍利子,是由高僧大德慈悲智慧功德。[8-9]

  原理推測

  在實驗研究上,對結晶體舍利子的形成目前沒有定論。大多解釋只是根據現有科學原理來推測。

  1.飲食習慣

  有認為舍利子的形成是由僧人長期素食,攝入了大量纖維素和礦物質,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極易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於體內而形成。反對的說法是,世界上有不計其數的素食者,但是並無舍利子出現。

  2.人體骨骼殘餘

  人體骨骼在燒灼時可能會出現各種形狀的重結晶現象。人體有很多細小骨骼(如指骨、趾骨或耳道內的微小骨骼),少量骨骼經燃燒後因重結晶而產生結晶外觀的“舍利”。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據台灣佛教網站信息:1998年他們與台灣中科院合作分析了一位高僧舍利子,發現主要為人骨的成分。而別的科學研究也側面證明了骨骼說。)此外,牙齒也是死者攜帶的隨葬品。牙齒的成分也包括很多無機鹽,其中牙骨質部分與骨骼成分相似,因此也有人推測牙齒是舍利子的來源

  3.人體結石

  有人將舍利子解釋為結石。人體的結石中,膽結石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有機物(膽固醇、膽紅素)和少量碳酸鈣;腎結石和膀胱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鹽(草酸鈣、磷酸鈣)和別的礦物鹽、尿酸等。其中,後者與骨骼的無機成分(含鈣和磷酸根的無機鹽)有相似之處。但是,作為結石主要成分的鈣質和少量金屬鹽沉澱,在高溫下會變成粉末狀氧化物;其次,反對的觀點為人體內結石數量極少,並且會導致難以忍受的劇烈絞痛,患者不可能長期忍受痛苦而不延醫求治;再者,不少結石症患者死後火化無一例有結晶體存在,況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長壽老人

  4.隨身物

  舍利子的形狀千變萬化,顏色也各不相同;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和水晶;有的透明,而有的像鑽石一樣光彩照人,這樣的形態並非自然生成物。而高僧在火化的時候,有的會佩戴有生前的隨身物品,此外還有一信徒的供奉物,這些伴隨高僧火化的物品中有許多珍貴的寶石,寶石主要組成成分就是二氧化硅。 這些東西都會隨著高僧遺體一起進入火化爐。 在火化爐的高溫條件下,這些二氧化硅會被溶解,並與人骨骼中的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類似於骨瓷、琉璃、陶瓷之類的物品,舍利有可能是以這樣的方式形成的。

  5.溫度控制

  有說法認為,相對低溫的火化才會形成舍利子,比如古代用木柴做燃料,東南亞國家使用的傳統火化爐則可以產生大量舍利花。專業人士分析過坑面式火化機與爐條式火化機焚化效果的區別,也指出還有存在礦爐渣。而近年來,許多留下舍利子的高僧大德,其實是用現代化的殯儀館用程式控制火化爐焚化的。所以舍利子的形成被認為和火化的溫度控制存在關係

舍利的分類  全身和碎身之分

  古印度的吠陀時代,有埋葬和火葬兩種葬法,埋葬保留全身即為全身舍利,火葬即碎身舍利 。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菩薩處胎經等也有所提及。《法華經》中提到有以佛的全身舍利造塔供養;[10]  廣東韶關的南華禪寺,即供奉有六祖惠能的全身舍利

  於火葬所得的碎身舍利,《法苑珠林》認為: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為赤色。[11]  《釋氏要覽》則提到佛舍利五色並且不能被損壞。[12]

  色身和法身之分

  《浴佛功德經》提到,佛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舍利兩種。[13]  佛涅槃後,不僅色身遺骨留下舍利,還留下了佛法並以佛經為載體流傳世間,佛的遺教即為法身舍利(法頌舍利)。

  法頌舍利法身理體的表現,佛法猶如金剛石一般,堅固而不可摧毀,法身是金剛不壞不生不滅的。將佛法的金剛不壞引申到色身舍利,於是便認為佛的身骨舍利,也是椎打不碎的。《法苑珠林》說:“若佛舍利,椎打不碎;若弟子舍利,椎擊便破 ”。這里的椎打不碎,便是由法身金剛不壞思想而來,實則佛的色身照例也要示現無常敗壞。

  佛的身骨舍利法身舍利,常做同等的看待,佛的遺骨被視為佛身或者佛法代表。如《大般涅槃經》說:“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又說:“供養舍利即是佛寶,見佛即見法身”。[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