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調伏此一心,一切皆馴服

  調伏此一心,一切皆馴服

  第311期明覺 文:侯松蔚

  「調伏此一心,一切皆馴服。」――《入菩薩行論》

  最近,本專欄反覆強調修心的重要。事實上,一切佛法修持莫不是修正內心過程真實轉化內心,善念增多、煩惱減少,修持才算有成就。如果我們不了解修持的真正意義,迷於外在行為或事相儀式,果效必然大打折扣。誠如印度大論師寂天菩薩(santideva,685–763)《入菩薩行論》所言:「若不此心、奧秘法中尊,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

  《入菩薩行論》詳細揭示了各種法門與修心的關係,任何傳承的佛教徒均十分值得研讀:

  「若除眾生貧,始圓施度者,今猶見飢貧,昔佛雲何成?心樂與眾生,身財及果德,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

  (如果要完全去除眾生的貧苦,才算圓滿布施波羅蜜,現在卻仍有飢餓貧窮眾生,那麼過去諸佛怎樣圓滿布施成佛?只要內心樂於把身體財物功德給予眾生,即圓滿布施波羅蜜,所以布施是以心念為主導的。)

  「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斷盡噁心時,說為戒度圓。」

  (把魚放生到任何一處也不能完全避免它受到傷害。自己全然斷除惡念,即圓滿持戒波羅蜜。)

  「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若息此瞋心,則同滅眾敵。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如是吾不克,盡制諸外敵,唯應伏此心,何勞制其餘?」

  (惡人多得遍滿虛空,怎可能全部制服他們?只要息滅自己的瞋恨心,即等同消除了所有敵人。正如無須用大量的皮革,覆蓋整個大地,只要在腳下包裹一小塊皮革,則走遍大地每一步都受到皮革保護,功效等同以皮革覆蓋大地。同一道理,我無須制伏所有外在敵人,只要調伏自己的心,便不用辛苦對付其他人。)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縱勤,心弱難成就。」

  (內心生起清明禪定,已能得到受生梵天果報;如果心力微弱,即使身、語勤行善業,也不會得到甚麼成就。)

  「雖久習念誦,及余眾苦行,然心散它處,佛說彼無益。」

  (即使長期誦經持咒,及進行種種艱苦修行,但若心不專註佛說這也是徒然的。)

  以上五段,分別說明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波羅都是以修心為主。至於般若(智慧),《入菩薩行論》另有獨立一品闡述,文繁不錄。我們可以參考阿底峽尊者(atisa,982–1054)的相關教言:「最勝布施為無有貪著,最勝持戒為平和靜心,最勝安忍為保持低位,最勝精進為成辦所作,最勝禪定為心無造作,最勝智慧為心無執取。」

  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 1040–1123)說:「斷除我執外,無餘布施度;斷除狡詐外,無餘持戒度;不畏深義外,無餘安忍度;不離實修外,無餘精進度;安住本性外,無餘靜慮度;證悟實相外,無餘智慧度。」

  無畏尊者(jigme lingpa,1729–1798)也說:「知足即住布施度,彼之本體乃舍心;無愧三寶持戒具,不失念慧勝安忍,輔弼一切需精進禪定相執觀本尊(禪定就是把所執的世間凡庸顯相,一心專念為本尊清凈顯相。此句乃就密乘的修持出發),執取自解智慧度。彼無能思與所思,非是俗念離定解,乃為涅槃勝寂滅。此等一切無可詮,殊勝心要當銘記。」

  因此,行者一方面不應只以行為作修持指標,更應修整自心;另一方面,無須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無圓滿修持,蓋能真正轉化內心,即已圓滿。例如上次筆者提及的貧女難陀,以廣大心供養一燈,便蒙佛授記,故我們也不用懼怕經濟或其他條件限制而退失道心。

  話說回來,一些人聽說修心最上,便誤解要有善念便足夠,不用實踐出來,甚至誹謗於世間行善是「執著」、「著相」、「不究竟」。這又是陷入另一極端的邪見

  成佛必須具足兩大要素:慈悲智慧。若生起真正的慈悲自然希望將之附諸行動,實際利益眾生。有善念卻不想行善,即表示善念並不強烈,甚至只是懶散的藉口!著相與否,乃視乎以何見地心態行善,善行的本質並非著相。本專欄也曾指出,以菩提心行善,「世間善業」也會轉化為出世間成佛資糧;相反,為求現世利益而修習「出世間法」,只會獲得少許世間福報

  成佛須修菩薩行,修菩薩行就是利益眾生。不在「世間利益眾生,哪裡有眾生利益呢?《入菩薩行論》曰:「諸佛有情,尚且不惜身,愚痴驕慢我,何不侍眾生?……有情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雲何猶不見,取悅有情果:來生正覺今世享榮耀。」菩薩行不僅強調帶給眾生世間的究竟利益,同時也著重救度世間的暫時苦難

  經論明確記載,實際行持的功德,遠勝於光是發願。《入菩薩行論》雲:「願心(發願之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實踐),相續福德……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

  龍青巴尊者(longchenpa, 1308–1364)《大圓滿心性休息》載:「佛說剎那發心,遣除眾生微小苦,以此可離諸惡趣,享受人天無量樂;行心利益更無量,真實行持遍布故,剎那行持遍勝心,圓滿數劫二資糧。」

  總而言之,發心與行持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不過兩者相比之下,心念比行為更重要。儘力行持,即使實際作為有限,懇切發心亦能彌補不足,行持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修心。

  ※本文作者香港能仁書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