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只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相大小

只隨善惡差別,不隨善惡相大小
第310期明覺 文:侯松蔚

  「只隨善惡差別,不隨善惡相大小。」語出無畏尊者(jigme lingpa,1729–1798)《功德藏》。意思是善業或惡業的大小,主要視乎心思意念,實際做出的事相僅屬次要。

  筆者上次於〈漢藏凈土法門要義〉一文中反覆強調善心,正是因為業力的輕重並非單單取決於事件本身,還取決於發心方式對象等,當中以發心最為重要。不論修持何種甚深法門,若缺乏良善發心、相應的善行功德則十分有限。藏地流傳著一個公案,謂某人精進修持財富本尊,已經能親見財尊,卻因為缺乏布施的善業,除了乞食時比別人多獲一塊酥油,甚麼也得不到。

  若僅希求自身安樂,行持成佛之道只會聲聞之果;若僅求現世利益,修習大乘解脫之法,也只能獲得少許有漏福報;若混雜五毒煩惱或以損人利己的動機而行,更可能淪為邪道

  過往,阿底峽尊者(atisa,982–1054)聽說一名沒有菩提心的喜金剛(密乘的高深法門)瑜伽師僅證得小乘初果,為之慶幸,並說:「這是缺乏菩提心所致,甚至有修喜金剛而墮入地獄的!有人沒發菩提心念誦許多忿怒本尊咒,後來變成惡魔或墮入地獄。」的確,印度某個修大威德金剛(也是密乘的高深法門)的瑜伽師,死後轉生為魔鬼來到藏地,被阿底峽尊者施食驅趕回去。誠如岡波巴大師(gampopa,1079–1153)所言:「若不如法行持佛法佛法反而會成為進入惡趣之因。」

  相反,即使被認為是「小乘」的法門(實際上,大、小乘分界行者發心,並非法門內容)乃至所謂的一般「世間善行」,懷著出離心去做都能成為解脫之因;懷著菩提心去做,更是圓滿正覺之因。

  宗喀巴大師(tsong kha pa,1357–1419)《道次第攝義》有言:「大乘道命為發心,是菩薩行根本依,能轉資糧如金汁,攝納眾善為福藏。」偈中「金汁」指傳說中能點石成金的神物,比喻菩提心能把本來看似微小的善業,轉化為廣大的資糧。例如《賢愚經》記載的貧女難陀,僅供一燈,但因為發願滅除眾生垢暗,眾多燈中唯獨其燈不滅,更蒙釋尊授記將來成佛

  「發菩提心念誦一遍真言功德遠勝於沒菩提心供養整個世界珍寶」之類的教言,我們或多或少都從各大上師聽聞過,但要實踐並不容易。每天24小時中,睡眠用了三分一時間,上班或上學又用了三分一,餘下三分一用於吃喝玩樂、游手好閑,我們只從中抽出少許時間修持或行善;做的時候,善心又不特別強烈,甚至沒有純粹的善心……如是者,我們自以為累積了許多善業,其實功德並不多。

  另一方面,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生起五毒煩惱,每次多是輾轉反側、持續思維;而且往往是真心誠意、咬牙切齒地爆發惡念,故我們自以為沒做過甚麼傷天害理的壞事,實際上卻累積了不少惡業。由於甚少檢討反省,更不會懺悔改進,遂令惡業日益增長。

  何況,並非每名修行人都曾研習足夠的經論,未必了解聖教量的善惡標准,僅以一己好惡為憑,難免有誤。某些人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錯的總是別人;尤其當涉及利益時,損人利己也感到天經地義,覺得不過是維護本來自己「應得」的東西而已。因此,造作諸多惡業,仍然「問心無愧」……

  阿底峽尊者住世時,經常問人們:「已生善念否?」我們亦不妨經常撫心自問,免得無常驟至,才驚覺自己惡多善少。

  良好的發心,不啻像「金汁」般可增益善業或修持,它本身就有廣大功德。龍青巴尊者(longchenpa, 1308–1364)《大圓滿心性休息》曰:「以慈心故無瞋恚,能獲報身圓鏡智……以悲心故無貪執,現證法身妙觀智……以喜心故無嫉妒,能獲化身成作智……舍心故無我慢痴,證體性法界智。」

  慈心即願眾生得樂,悲心即願眾生離苦,喜心即隨喜讚歎,舍心即平等看待。大乘行者具此「四無量心」,已能息除瞋恨、貪執、嫉妒、我慢等煩惱,身心安樂;並種下將來證得佛陀四身四智之因。

  所謂菩提心,就是以慈心、悲心為基礎,發起「為利眾生成佛」之願心,其功德更無量無邊。《大寶積經》雲:「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虛空界,無能容受者。」

  寂天菩薩(santideva,685–763)《入菩薩行論》也說:「欲滅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眾不安,欲享百種快樂者,恆常莫舍菩提心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智者彌勒諭善財:覺心利益無限量。」

  綜觀上述善惡利弊,真正的修行人自當如理思維如法行持。正如宗喀巴大師所言:「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倚仗於心故,當恆精勤於善心。」

  ※ 本文作者香港能仁書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