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恆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凈土文集 十一、凈土宗要義匯編 2、介紹凈土念佛法門

  2、介紹凈土佛法

  我來介紹一下,廣大微妙空有圓融凈土佛法門。佛經所說凈土修行方法,雖然很多,如《般舟三昧經》所說的觀像念佛;《觀無量壽佛經所說觀想念佛;《佛說阿彌陀經》所說的持名念佛;以及《大集經》所說的實相念佛,依照這些方法修持,都可往生凈土,但其中以持名念佛為重心,因為這一法門,所攝收各種不同根機的人最廣,利人也最多。上面所介紹的參禪、觀心、修密等各種修法,固然法法圓妙,但有的需要精研教理,有的需具備相當根性,有的需有充分時間,有的需有受法機會;而且能不能得益,還須看各人的因緣努力。只有持名一法,雖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精勤用功,但不一定要具備上述的各項條件,而且下手簡易,有事有理,真是「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對任何人都是相宜的。假使佛法中,沒有這個法門,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信眾,將沒有親嘗法味的機會了。龍樹菩薩禪宗密宗天台華嚴、三論、凈土等諸宗的祖師他在《十住毗婆沙論》里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舟則樂。菩薩道亦如是,……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所以我們對持名念佛法門,必須深信、切願和篤行。
  人們的苦惱,在於無法制止貪嗔等煩惱發生,如果我們能觀於無念,自然就可趨向佛智,假使不能做到無念,那末世間世間的一切諸念,哪個念頭有比念佛念頭更好的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嗎?何況一句佛號隨時隨地,提起就是,一念提起,則一念是佛,念念提起,則念念是佛,古人所謂:「佛號投於亂心,則亂心不得不佛。」這樣,由「執持名號」,而「一心不亂」,雖不見性,卻暗合道妙。即使念時心仍散亂很難做到一心地步,也可仗自己深信切願的力量,帶未斷的煩惑,出三界牢籠,(注意:念佛法門,主要是建築在深信切願的基礎上,所以藕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凈土一門,普遍適宜於上中下三種根機的人,稱為教內的別傳
  但念佛法門,雖說下手簡易,實際上也並不簡單,必須懇切專勤,唯精唯一,行住坐卧,動靜閑忙,驀直念去;尤其當遇到一切順逆境界時,總要使一句洪名,不離心口,若有事打斷,必須記起更念。只有這樣,久久方能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業消智朗,凈念現前;方能在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句佛號,感佛接引。假使貪其簡易,而悠悠忽忽,間斷夾雜,雖能種植遠因,難獲現前利益。這不是法門的不巧妙,而是我們學者的不老實
  念佛法門,也是自力他力配合的一種修法,用一句果地圓覺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作為我們因地修持心念。念時有三種方式,就是默念、高聲念和金剛念。平時以金剛念最為適宜,所謂金剛念,就是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的一種念法,雖然不出聲,但嘴唇必須微動,來幫助憶念,因高聲易於費力傷氣,默念又易昏沉散失;但也不可執定,總在自己看環境情況而調適得宜。初發心修持的,最好能每日用金剛念跏趺坐念一小時,(坐法請參看前篇《學佛是怎麼回事?》觀心一節)助其常攝在定,自能易於得力。(修各種佛法,本通於行、住、坐、卧的四儀,但初學的人,必定靜中較動中容易得力,因此靜坐一法,都不能不借用。)又持念時用四種方法,最易相應:一、攝心念。就是在念的時候,必須攝心專註而念,如果妄念紛飛,不容易收攝,則可一面在口裡念,一面用耳根聽,旋聽旋失,旋失旋聽,若一根被攝,則六根也自寂然。《楞嚴經》所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實是念佛的要道。二、欣厭念。就是正念要有意識地加以取捨,欣取極樂,厭舍娑婆,在無生中,熾然求生,念念之間,欣厭具足。久之,自然一句佛號提起,悲欣交集,渾身灑脫;且將自然漸漸入於不取不舍,《妙宗鈔》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三、勇猛念。凡自覺業習厚重,念力無法提起,這時要勇猛著力,譬如大敵當前,只有奮勇抵抗,雖槍林彈雨,義無返顧;又如孝順之子,為報殺親深仇,雖磷途虎窟,心不退怯。四、悲憶念。這譬如他鄉遊子,久離慈母,客路顛沛,悲憶不止。《楞嚴經》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總之,能把全部心力用在一句佛號上,自心起念,還念自心,日積月累,功夫純熟,自然心心流入真覺果海,念念冥契客觀實相,將成就一行三昧,而滿九品往生的本願!

  (以上選自《學佛是怎麼回事》)

  一心念佛。假使我們能將一句佛號至誠懇切,隨時提起,行住坐卧,得空就念,久久用功念佛得力,貪嗔習氣,逐步消除,明朗的智慧,便得現前,所以能一心念佛,也正是修智慧妙法

  (選自《涵芬集》——「談智慧」)

  參禪的人因可直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而真能老實持名念佛心心相續,念念無間,久久功夫成片,也自然能進入一心不亂境界。只怕思想上執見深,障礙重,不肯信,不肯行,在佛法看來,是很可憐憫的。

  明心見性的人,離了生死尚遠,正象上面所說暗室的電燈,雖已開亮,垃圾尚待清掃,不能認為開電燈等於掃清了垃圾也不能認為垃圾未清,就說電燈沒有開。有些人雖已開悟見性,只因習染深厚,一時不能凈盡,遇個別境界當前,未能不動此心,但並不妨礙其已開正眼,自能不失覺照,知其虛妄,不取不舍,不至於粘滯執著,留連忘返,譬如有風箏雖在空中飄蕩,卻有一線牽住。只要假以歲月,勤加打掃,習染分分化,佛性分分顯,畢竟能了生死、成佛道。另外,歷史上高僧大德已明心性,而生死未了的事例很多,象唐朝惠林寺的圓澤和尚,曾與李源友善,有一天他們相約去朝禮峨嵋山,圓澤想取道斜谷,李源要取道荊州。最後圓澤和尚同意從荊州方向前去,當船到南浦,看見一婦人在汲水,和尚望而悲泣。李源驚問其故,他說:「我原想取道斜谷,正欲避開這婦人。因為她已懷身孕,正待我為子,不逢則已,現既相遇,實難避免。」他約李在三日後相見,以一笑為信,並說「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當再與公相見。」圓澤和尚當晚入寂。過了三日,到婦人家探望,果生一兒,並對李源微微一笑,李便把來龍去脈向家裡人講清。十三年後,李源自洛陽杭州,以赴前約,在葛洪井畔聽到一牧童扣牛角唱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李源上前招呼說:「澤公健否?」牧童說:「您真是誠信君子!但我世緣未盡,未能親近,彼此勤修不怠,以後自可再見。」大家看!圓澤和尚已知過去未來,得了宿命通,在生死關頭仍然不能打破,這正說明僅僅開悟見性,而見思煩惑未盡,還是不免隨業流轉呀!此外,草堂禪師轉世為曾魯公,五祖戒禪師轉世為蘇東坡,歷史上一直流傳。這幾位禪師都是宗門巨匠,有解有行,只以情染未脫,依舊生死輪回,實值得人們深思!

  人們依於般若正智而明悟本具的光明性體,這是學佛的根本。所以菩薩六度萬行,都以般若為先導,若無般若,五度莫非世間有漏善法,不名為度。但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故佛隨機施教,開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中,學人必須自諒根性,擇一專修。總的說來,專仗自力為難,兼仗他力為易。例如凈土法門就是稱為三根普被的、得他力加持的特別法門,也是普濟一切含靈的大總持法門這是許多往聖先賢——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蓮池、蕅益、徹悟、印光等諸大祖師所走過的道路,他們為我們作出了光輝榜樣。總結上面所說,「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歸宿」實是我們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出離無盡無邊苦海正確航向!

  (選自《有關佛性答問》)

  我們知道佛教教理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而又能指導實踐的。為了使我們實踐不至於盲目,研究教理很重要的一方面。理論和實踐正像車之兩輪,缺一不可。譬如凡夫外道世間禪定時(四禪八定),往往誤認為涅槃。如果他們能研究教理,便知道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定,雖已沒有粗煩惱,但還有十種煩惱(觸、作意、受、想、思、龍勝解、念、定、慧),仍是四陰和合,不免生死流轉。又如研究教理,知道「三不退」中必須斷見惑,方得位不退(藏教初果,別教初住,圓教初信位)這是很不容易的,但深信切願念佛,雖未斷見思煩惱,卻能仗信願力量,生極樂的同居土,而得位不退。這樣便知念佛法門的奇特,就會心念佛了。所以明白教理,便能有助於我們勇猛精進地修習,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

  (選自《關於佛教經論的研究方法》)

  學佛方法雖多,但有當機與否,並無高下之別。由於我們煩惱習氣,根深蒂固,全仗自力,每覺不夠,因此在這里再介紹一種最簡捷、最圓頓的「持名念佛法門」。
  念佛方法,是以深信切願,執持「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在行住坐卧中,綿綿密密,攝心專註而念,歡喜時也念,煩惱時也念,無事時也念,做不用心事時也念。初行不免打失,要記得即念。不勞分別考究,只貴凈念相繼,老實行持。久久念頭澄澈,證入一心不亂
  一般人往往以念佛迷信,那裡知道一句佛號,是念念打破自己貪嗔痴迷信的有效辦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決非局外人所想像。在已學佛的同仁中,又往往以念佛為淺近,不知佛法本來平等圓融就在平常處見功,若好高騖遠,正是知見未忘。實際上,真能念佛,念念無住,即是布施;不起貪嗔,即是持戒;不計人我,即是忍辱;不稍夾雜,即是精進;一心不亂即是禪定;明明歷歷,即是智慧一句彌陀,不是大徹大悟的人,不能全提,而鈍根下愚,也無少欠。但能驀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況且參禪修觀,全仗自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斷盡見思煩惱,方能解脫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而且在修持過程中,常有種種境界發生,譬如濃雲將散,日光忽露忽藏,倏忽之間,變化莫測,若不是真具道眼,難免不被調弄而枉用功夫念佛則因自力他力配合,只要一句一句,執持不失妄念無處潛身,自然一路平穩,沒有障難。由於信真願切,報盡橫超三界,直往安養。這個法門妙用,確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各部經論一致讚揚,希望讀者們能加註意。

  (選自《學佛是怎麼回事》)

  在第一品《佛國品》里,敘述了當時佛在毗離耶城外庵羅樹園與眾集會,長者寶積說偈贊佛,並請問菩薩凈土之行。佛開宗明義地告訴他:「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一重要開示,不僅為菩薩不思解脫,提出了總的要求:即心的清凈是凈化生命、莊嚴國土關鍵,同時也為後來之修諸佛凈土法門,特別是念佛求生極樂凈土的人們,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選自《維摩詰所說經·對照譯白》序)

  佛法流傳世間,以無量法門濟度群生,莫非轉化人們的妄想執著習氣,修證方向分明確。經上所謂妄想是指我們第六識的分別顛倒;所謂執著是指我們第七識的我執、法執。如果我們對症下葯,時時返觀自己的心動念,雖能對一切事物,照常應付,但不取不舍,不粘不著;無住而生心,不入斷滅,生心而無住,不起分別;特別應知一切事物,無不是因緣和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恁么時,了了分明,不同木石,這是什麼?!實際上,這時兩邊不著,非空非有,無實無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正是我們的實相理體,本具佛性

  但近世以來,許多修行人,往往怕談般若,以致這一佛法的綱要,棄而不究,尋枝摘葉,捨本逐末,茫茫苦海,不知何時才能獲得解脫。江味農居士這一現象很有感觸,認為有些學人,「對般若不敢問津,甚至相互警惕,不談般若,可悲之事,孰逾於此;違背佛旨,孰逾於此;誤法誤人,孰逾於此!」真可謂悲心激切,大聲疾呼了。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諸部般若的綱要。江老認為這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慧徹三空,功圓萬行,至極圓頓的大教,與過去把般若判為帶通教、別教,正明圓教,有所不同。江老說:「正因為此經是諸部般若的綱要,而般若又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且經中明確指出,『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佛語當信,不可誣也。」真可謂獨具慧眼,發前人所未發,深符佛旨,功在萬世!

  總的來說,我們幸聞此經,一切佛法無不包羅,經中的一字一句關係到全經宏旨。深願法界有情,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深入學習此經,依文字,起觀照,悟實相,開示悟入諦知佛見,報四重恩,濟三途苦。經說:「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有些同修也可以從念佛法門下手,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轉化狂亂妄想,而得定開慧,明悟本地風光。正象江老所說:「念佛的念,雖然不是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妙用。為什麼呢?因為真如清凈心,念佛清凈念,兩者都是清凈,才能達到相應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續,是能達到無念的,故念佛是勝方便。」我們應知般若凈土,本來融通,象車的兩輪,不能偏廢。一切佛法離開般若,勢必著相粘境,心外取法,成為邪見外道。我們務必仰體江老居士清凈大願,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歸宿,蓮生九品,果證無生,謹願與天下道侶共同黽勉之。

  (選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語體文版)》序)

  我們在觀心、看念時,寂寂無念,即真空,了了常知,即妙有。若能於此處悟入,便能徹悟空有不二,體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證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了。

  我們如能時時返照這本不生不滅自性,便知現前念念生滅的,無不是空華幻象,因而不取不舍,自然隨順法性,歸於空寂。而念佛之人,執持一句名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明明歷歷,念念轉化習氣惑業,而達到一心不亂,這正是由觀照般若,而達實相般若。所以般若凈土二門畢竟不分家。

  般若觀照是大法門,是諸佛之母,若能當下迴光返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無住而生凈心,離相而證實相,自可度一切苦厄,得真實受用。

  (選自《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