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恆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凈土文集 十一、凈土宗要義匯編 9、書信答疑

  9、書信答疑

  欣知賢伉儷精修凈業,行解並進,念佛能做到「精神煥發,沒有疲意」,自覺「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如此不斷用功,必能妄想日消,智慧日朗,親證念佛三昧,深為敬仰!
佛說無量法門,大都是自力斷惑證真,稱為豎出生死。唯有持名念佛法門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他力加持,加上自己信願內熏,感應道交,便能不斷惑業,橫出三界,普令含識,同出生死,暢佛本懷,故此法門稱為"教內別傳"。《大乘無量壽經》上說:「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又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我們生死凡夫,得聞如此微妙法門,福德因緣真是不可思議
您們來信說:「念佛到境空心寂時,如撥烏雲,見到睛空,無智亦無得。」但須體會到雖無智無得,卻了了分明。所以徹悟禪師說:「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又說:「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凈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深願賢伉儷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答寧波徐珊珊居士)

  函悉。知仁者對持名念佛法門,有甚深因緣。在各種法門中,唯此一法三根普被。下根人只要信願真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舍此報身,可帶業生於極樂的凡聖同居土。一生之後,見佛聞法,永不退轉。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亂,觸境逢緣,心不動搖,便同斷見思惑的阿羅漢,可生於極樂的方便有餘土。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亂,心佛一如,能所雙忘,便相當於破無明、見法性的法身大士就能生到極樂的實報莊嚴土,也分證常寂光土。可見凈土法門,可淺可深,確為徑中之徑。同時應知執持名號雜念不生,而正念了了分明時,正是無上深妙之禪,故禪凈也本來不曾分家。
至於各大德開示,由於因緣、立場、願力各有不同,故所說能有異,但是以佛法為方便,息妄顯真,得定開慧,明白心性,了脫生死,則無不相同。如果您能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歸宿,必將親得佛法的無邊利益

  (答成都樊莉居士)

  弟憶靈峰蕅益大師所著《宗論》中有雲:「予初志宗乘,苦參力究者數年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而下手功夫得力,便謂凈土可以不生。迨一病瀕死,平日得力處,分毫用不著,方乃一意西歸,然猶不舍本參,擬附有禪有凈之科。至見博山後,稔知末代禪病,索性棄禪修凈……熾然合穢取凈,與不取捨,原非異轍,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捷耶。」可見凈土法門,非大徹悟人不能全提,而鈍根凡流亦無少欠,確是三根普被之教內別傳,知仁者有志於此,謹錄呈以供參考。

  (答上海李老居士)

  持名念佛法門可分為事持和理持。印光大師雲:「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這說明一般念佛,必先從事持下手。正象《阿彌陀經疏鈔》上說:「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意思是說:但能念念接續,無有間斷,便已能伏妄,即使得少分清凈,亦可進入末品。如果此人夙有靈根,頓明諦理,也可進入上中二品,所以說:「不虛入品之功。」又說:「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如果行人口口談空,步步行有,便會受三途流轉之禍。事持力極功純,便可了知能念心外,別無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別無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便進入理持境界了。這時即禪即凈,非禪非凈,也可名為念實相佛。

  (答遼寧曲居士)

  欣知仁者能以隨息念佛法門持之以恆,實很難得。此法既可調息,又可調心,心身兩利。根據愚之體會,上座念佛時,如能兩手結"法界定印",用金剛念,兩耳唯聽一句聖號的無聲之聲,不理一切。如此易從有念入無念,轉亂心為佛心。念至淡泊虛明,便與實相相應。
又人人有此四大幻身,病痛勢所難免。當病痛時,首先要作空華觀,想我此身父母精血和合,生滅代謝,如幻如化,緣生性空,本不可得;若知諸法無我,誰受苦者?同時,以至誠心念阿彌陀佛聖號。應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心佛一如,能所不二。果能心無所著,氣血便得調和,病苦自可減輕。憶昔弘一大師有偈兩首,錄助法喜: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舍此不求,是謂痴狂。
一句彌陀,阿伽陀葯,舍而不服,是謂大錯!
(答保定胡居士)

  黃念祖老居士所說:「信願具足,再加行持,三者具備,必生凈土。」正是如此。故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此二句成為凈宗之要領與鐵案,無可改易。至於所示蓮池大師之說,主要著重於「自性彌陀」、「唯心凈土」。因彌陀不離自性凈土唯是自心,若能如此體會,則一句彌陀,心佛不二,理事交徹,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生則沉著安閑,歿則徑登上品矣。
(答寧波徐珊珊居士)

  令友已修凈土十多年。求生凈土很好,不必改變。但是否調整一下修法:(1)把一句彌陀聖號當作無上密咒念,(2)早晚靜坐各念一小時,用金剛念(唇動不出大聲),( 3)手結法界定印,意則一心只顧到持名,不作觀想。如此修法與修六字大明咒無相密法沒有兩樣。念佛人並非不可修其它法門,但宜以念佛為主,其它為助,主助分明。如修凈土的人也常念《心經》,《心經》是般若法門修法總以簡要為主,如念佛得力,則可一門深入,不必更換。
蕅益大師曾開導念佛人:「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這段開示十分精要。希能轉告令友。

  (答蕪湖潘居士)

  古德確有晝夜彌陀十萬聲者,如此速度已很快,約每秒鍾1.5-2句。此種追頂念法,一般以念四字洪名為宜。正如長者所說:如此「妄念不易插入」,久久純熟,便可從有念入無念,由事持達理持,無相、無住之清凈心態便相繼現前,不難現證念佛三昧矣。
(答內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法門無量,但門門皆是般若,法法都可融通,惟學者根性不同,故方便設施有異。仁者所謂「以持名念佛一法,圓攝諸宗,融通世法,」烏乎不可!但念佛時必須一門深入,至我心佛心相契相入時,自然一門會入普門而圓矣;否則間斷、夾雜,不免影響實效。中上根性人,也可先參本來,及有發明,再於順逆境界中刻苦磨練,打掃夙習;特別要在障礙中忍得過,這是練心的要法。然後不離覺照,至誠持佛名號,並廣行眾善,迴向凈土,逐步圓滿自性功德。此所謂「有禪(謂徹悟本來)有凈土(謂信願求生),猶如戴角虎」也。

  (答北京居士)

  禪凈二門方便不同,下手修持時,決不能兼收並蓄,腳踏兩船,而應一門深入,窮以歲月,否則勢必二法俱敗,一事無成。故從來祖師大德之提倡雙修者,亦必參禪明心,先悟根本,洞徹源底,然後復修念佛法門掃蕩而圓凈之。當參禪到根塵迥脫時,而靈光獨耀,終不斷滅;念佛到念而無念時,雖洪名歷歷,終不粘著,可見從空門入者,真空不空;從有門入者妙有不有,空有本非二法,禪凈實未分家。既非二法,何須融通;既未分家,何言聚合,寂照正是念佛念佛不離寂照。故知學佛大事一人有一人之機,一時有一時之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從根本處來說,有法終非究竟,無為豈即涅槃

  (答上海李老居士)

  長者於修凈要妙,提出「全身靠倒,勿忘勿助」八字,非篤實用功者不能道。蓋勿忘,即無念而念;勿助,即念而無念。如此念去,自然空有圓融理事交徹;既念念不落空,又不勞作道理會,分別既息,正智現前。故經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至於念佛方法:由心起——口出——耳入——還心。這似適宜於初機念佛之人,實際上不必人人套用這一循環公式。因如此做法,反易分心,難得一心。「行起則解絕」,只要驀直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正由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所以幽溪大師凈土無生論》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又耳聽實即心聽,若心不在焉則聽而不聞,故《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說:「反聞聞自性」,即由耳根入門,而直觀自心也。正如您老所說念佛時「只守住意根,則其餘諸根就隨之皆攝了。」譬如君王正坐,則百官臣伏,一念單提,六根都攝,即來書所謂「不必分張,共凝一處」也。
(答內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來函敬悉。仁者出家三年,修密學戒,明春將返五台山尼眾學院學律,並有志安居閱藏,知見正確,願力宏深,實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聞五台如瑞法師領導念佛、學戒道場清凈如法,甚為難得。仁者除「以戒為師」外,如生死心切,把一句萬德洪名善巧地安住於雜亂心中,久久自能進入「一心不亂。」至此,自知一句彌陀即是實相,即是法界全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貴信真願切,並要一門深入,必能轉化惑業,徹證光壽無量之自性
(答五台山靜戒師)

  與仁者通信累年,可謂無話不談,今知仍苦悶彷徨,未入正修,不勝惋惜!其病在於用心太雜,未能專一深入。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在於會通諸法利益群生,豈可於自修中如開雜貨鋪,樣樣俱有,而件件不精?為今之計,實宜於凈宗隨息念佛,全身靠倒。因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句聖號提起,則一切煩惱妄想,便立即轉化。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則念念是佛。正如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圓頓直捷,無可比擬,一句彌陀,正是實相,事雖簡易,理實幽深!徹悟禪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一大綱宗。"偈雲:"萬古是非渾短夢,一句彌陀作大舟。"願與仁者。互相策勉。
(答保定胡居士)

  [以上選自《書簡節錄》——切磋念佛妙法]

  過去事讓它過去,未來事尚未來,現在事亦如幻如化,轉瞬既逝,故念起不隨,無住無相這是修心最好訣竅。做到妄想脫落,人生最大幸福

  破相化空是定力增加時,必然現象定慧力增加後自能念起即滅,不必費力,目前正是翻動打掃階段,只要不取(不隨之流轉)不舍(不著意遣除,遣除也是妄心)。總之不理自能由粗轉細,由長轉短,時間一到,瓜熟蒂落。目前但事耕耘不問收穫,即不要有開悟的心,也不要放鬆,總是處處與自己過不去,與自己作斗爭,功夫便可不斷進步。

  相都是虛妄,當諸相皆空,卻有一個明明不空者,說相不是相,但靈靈明明,叫做實相。一般人以為相是虛妄,但還有一無相之相都不了解。無相之相即是「見諸相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空)便能見到不變隨緣如來本性了。但實相非可眼見,只可心見,「心見」即是心領神會啊!
修心當妄想由多到少,逐步化空時,這時,妄想便能脫落。當一念不生,但了了分明,不是斷滅,這便叫入定,功夫成熟自然進入一心不亂(寂)但靈光獨耀(照)境界,這便是入定。「觀心」方法和要領,請參考您所印《般若花》43-45頁,其中有詳細、扼要的說明,可作參考。

  2006年徐恆志上師對哈爾濱楊振剛居士開示

  楊振剛居士上海寓所看望徐老,徐老拉著他的手叮囑:「念佛最直接、最安全、最把握、最當機、最可靠、最方便!」,「要老實念佛啊!」(連說三遍)。每次楊振剛居士向編者談起恩師的教導,總是熱淚盈眶。

  註:當時一起聽開示的還有侍者卜年華、丹東范居士上海居士等。

  (答哈爾濱楊振剛居士)

  本來面目,空空寂寂,但又了了分明,若只有空寂而無靈明,豈不成為頑空。故當一念不生,「說是一物即不中」時,卻靈光獨耀,靈知不昧,「明」和「見」是無分別智慧,不是有分別的意識
見光見佛,可能有幻相出現時,只是不理不著。所謂「不準」,是不許粘著、追求而已。

  心身化空,一念不起,但靈知不昧,了了分明,徹證此一境界即是明心見性,故重在自我認識、自我體會、自我默契,否則即成為「理悟」,即非「證悟」。明知虛妄而不住相,也有理事深淺之別。若能妄想脫落,而靈光獨耀時,非本來面目而何!
觀心,有很多境界過程,能念起即覺,不隨之流浪,令其自生自滅(即不取不舍),這都功夫。《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空,「生其心」即是有,亦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清凈心)之境界,能明悟此境,明心不可得,當下即是本性。是名明心見性
(答哈爾濱張春喜居士)

  《金剛經》雲:「應生無所住心」,所謂「無所住心」是什麼心?乃是心無所住而不斷滅之心,也即妄念不起而了了分明之心,能時時寂而常照,心寶常現,即能於現前得無邊受用,願與仁者共勉之!來書雲:「時有妄念」,無始以來積妄,原非朝夕可除,但能於妄念來時,不取不舍,不予理睬,習氣力盡,則自然脫落;當妄想脫落,而靈知不昧,功用不失即是體用不二之自性真實境界,只要不執,妙用無盡!
關於真如是否緣起問題,仁者所述乃是正知正見。凡因緣和合的一切諸法,有生滅、有造作,正像經說:「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緣生緣滅,如幻如化。而真如妙體,則是虛靈凝寂,絕諸戲論,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決非因緣和合之體;凡因緣和合皆生滅為之法,真如是「無為法」也。
真如之體,雖是不變,但能隨緣起用。《般若花》上「真如緣起」,不僅如仁者說「真如通過緣起顯現」(全相即性),而且也說明真如隨緣起染凈二種功能。隨污染之緣,便成「六凡」,隨清凈之緣,則成「四聖」,所謂隨染凈之緣,成凡聖之事。至於徹證本體,則雖無所住而生其心隨緣起用,體用一如,證大體大用矣,是名妙用。又《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此乃指成佛種子,也即聞、思、修、六度萬行,皆成佛之緣起,非指佛性本身由緣生緣滅(即仁者所說:「而是通過修持(緣起)來顯真」)。總之,若以佛性緣起,則緣滅時,佛性亦滅,豈不成「斷滅論」耶?
仁者精進用功,於尋常日用處,徹見本來,因緣不可思議古人雲:「平常心即是道」,仁者於此有所體會,是真見道者。世人將此本來平而常者刻苦分別,顛倒使用,遂致流浪生死,今悟「平常」則恢復本來,了無一法可得,故《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但雖是平常,能得到它,卻也是不平常的,「萬世古今不離當念,十方剎土不隔毫端」,迷則四生六道由它作;悟則三賢十聖由它成。如此說來,平常中有平常的,又不能小看它啊!仁者說:「佛法只在覺與迷」,甚當!一念迷,苦海茫茫;一念覺,超登佛地。又說學佛秘訣「只是無我二字」,說到點子上了,故《金剛經須菩提問如何降伏其心時,佛開門見山,就先破我相(四相主要是我相),然後再法相、空相。小乘人悟「人我空」,證入偏空涅槃大乘人悟「法我空」,證入三德涅槃凡夫因人我執煩惱障,小乘因法我執所知障,成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印光老法師曾說: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皆化為大光明藏!故仁者之體會可說是「畫龍點睛」。

  觀心即是修心,兩者不別,知「三心」不可得,當下見性!我們修心地法門,要悟在當下,修在當下,證在當下,用在當下,時時返照,刻刻用功五蘊若空,苦厄頓消。
世尊在證道時曾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可見修心要領就在轉化妄想(第六意識)、執著(第七識),也即是破除人我執和法我執我執若化,勢如破竹矣。仁者以「無我」二字,為學佛要訣,可謂提綱挈領。
佛法所說諸法」,即指一切事物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故心法不二,能所一如。經雲:「法爾如是」,仁者還見么!?見是分別,不見是斷滅,且道如何辦?
凈土宗要求「凈念相繼」,即明心者之「動靜一如」,言雖有別,義實無二,願與仁者共探之。

  人生一切無常夢幻泡影而已。吾人目前唯一大事即在悟心基礎上,打掃多生習氣,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性;同時發願歸向凈土應知一句彌陀,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禪凈二門,從未分家也!

  眾生苦惱,非佛法無從解脫佛法難聞今已聞,普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同出生死苦海,同歸圓覺性海。
目前學佛者多而正見難得,大都著相粘境自陷苦惱,若知妄想本空,迴光返照,頓得清涼終日無住,不落斷滅;終日生心,不生分別,久久行去,定有自在之分,願與仁者共勉之。學佛見地,古德所謂「但重見地,不重行履」,見地者何?徹悟本來,認清自家面目。若尋枝摘葉,捨本逐末,離道遠矣。

  痛念佛法難聞人生多苦,趁此康健,力超三界上座猶如磨刀,下座練心,猶如用刀(殺敵)定慧等持,悟後起修,必將慶快平生!

  來書所說:「眾生可憐不學佛的不明白,學佛亦不明白」,的確如此,言之可慨!所謂「不明白」,即不以明心見性為要務,心外求法,豈不淪於邪見外道?故愚每於人前大聲疾呼,不管禪宗凈土、密法,無不以明悟自性為要領,否則欲淘汰習氣,豈不移東搬西,徒自困擾。即如凈土宗乃三根普被之法,一般以帶業往生為主旨,忘記此乃三根普被之法,中上根人亦有份,心地明白即「理一心不亂」,有何不可,當仁不讓,在於智者,但亦不能小視修證,看得容易。如見性後,悟後起修,於境界中磨練,於六塵、五欲、三毒種種境界,必須一一透過,特別是財、色、名三關,非大力者不易轉化。若保任精勤,隨緣脫落於順、逆境自在無礙,斯名破重關。但按教相論,圓教須破四十二品無明,始成妙覺。特別是初地菩薩(即別教初住)已能現身百界,八相成道,故由修而悟,由悟而證,功夫豈易言哉!見性者每悟後求生極樂,恐習染未脫,悟而未證,成「悟後迷」也,藕益、蓮池、省庵、印光等大師莫不如是,但這些大師,當然主要是給眾生榜樣。吾儕須於成敗禍福關頭,有所主張,則彌善矣。母音老人一生也著眼於「明心見性」,吾兄弟於此相同,蓋亦覺眾生可憐耳。因仁者一言,引出許多絡索,一笑

  《般若花》以法供養一切有情,亦莫非一時因緣言語文字皆用於一時,不能死於句下,「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仁者必能默契之。

  仁者能知一切如幻,甚為難得,《圓覺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但聲聞初果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水,況思惑乎,況塵沙惑和無明惑乎。故從來大德悟心以後,悟後起修,如喪考妣,如防風燈,正為習染多生,非一蹴而就;圓教行人了分段生死以後,尚須破四十二品無明,才能了變易生死,成為法身大士,故禪宗破初關後,尚須勤於保任,奮除習氣,否則成為「悟後迷」,故歷來大德悟後提倡凈土法門,以期利鈍全收,同入彌陀願海也。生死事大,願與仁者共勉之。

  《獅子吼》一書是蘇州明學法師、繆留根居士等所發表,爭辯甚烈,有人問我如何對付,愚告以五譯與兩種會集本俱在,可以根據各自所見,各取所需,不必勉強,但不能再多論辯,因如此下去,實有損於眾生慧命,對眾生不利。且梅光羲、黃念老、凈土法門法師等,皆學淹古今,深有修證,非一般可比。自此以後,論辯似乎減少,總之此事各隨所需,見智見仁,各行其是而已,多辯何益!仁者以為然否?

  某老人乃凈宗聞人其所說「自性彌陀、唯心凈土,走錯路了。」此語實嫌欠圓,因凈土乃三根普被,利鈍兼收之大法。從下根人來說,因不必高談「自性」、「唯心」,全事即理,驀直念去,理在事中,但對上根人說,則不妨念佛即是念心,念極情亡,則理事雙融,心佛不二,根塵脫落,禪凈不二。某老專為初機學人著眼,「自性」、「唯心」則專就一句彌陀即是法界全體上著眼,各人設施不同,悲心則一。萬法不離自心,若界外有個阿彌陀佛,心外有西方凈土,豈不成為心外取法?所謂「唯心凈土,即凈土不離唯心;也即彌陀不離自性。仁者所論,亦即此義,圓融無礙之談也。

  吾人處於娑婆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皆有因緣,一切無常如幻如化,故惟有「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早求出離,是為上策。仁者所說三際不可得,有兩種理會,即方便說和究竟說,也即四種悉檀因緣。按究竟言之,過、現、未三際都不可得,非過去、未來,也無現在(當下),因剎那變滅,故《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可得」,實為究竟了義之說。又實相無時間相、無空間相,因時間、空間都是生滅法,現代科學家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的「妄想」,真是一針見血。仁者所舉「兩種體會」,可謂善巧說法矣。方便說,有過去和未來,沒有當下;或說無過、未,只有當下,皆無不可,究竟說則三際皆不可得,因三際都是生滅法也。

  (答西安劉志強居士)

  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古德謂為真實中之真實,蓋「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大悲願力,無以復加矣!
知於六字洪名,萬分親切,十分難得。此法三根普被,即淺即深,下根之人一句洪名,信真願切可以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中根人逐步深入,斷見思煩惱,便可往生便有餘土;如能由生滅不生滅,由有相到無相,逐漸做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便可破無明見法性,生實報莊嚴土,而成法身大士。到此時即念即觀,即觀即念一句彌陀不離實相,即由持名念佛而入實相念佛念佛與觀心並無二樣。仁者既然念佛十分相應,便可由念佛入門,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也。應知一切妄念本來幻化不實,故仁者說:「念頭生滅不居,而靜言觀之,則波偃濤泯。」《金剛經》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圓覺經》所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總之,一切妄念如幻如化,若於妄念起時,能不取(不隨之流轉)不舍(不著意遣除,「遣除」之念,亦是妄心)。一切不理,只管念佛,則妄念不消而自消,終到「心空如洗」,得大法樂。

  念佛時須心起、口念、耳聽三結合,加上手結定印,三密相應,能使妄念無法插入。

  「寂寂斷見聞」是六祖方便說法,實際上是見聞了了,而不見聞,因見聞若斷,便成頑空,不能起用。心斷即「心常空空」、「蕩然無住」之義
不著不著空有不著斷常,乃顯真空,也即一切處無住。事來則應,事去則空,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即此見聞見聞」也此意也。驤陸公說:「不是不見,不是不聞見聞了了,不著見聞」。此時即是「性相不二」。

  (答深圳崔博居士)

  《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是觀想念佛,從有相下手,歸入無相,理解不清者,易執相成病,其重點在第十六觀,其中說明「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等,宜注意之。總之,信願念佛手段,一心不亂是要求,往生極樂目的。故「一心不亂很重要

  所說理事就象一物的二面,理是理性,事是事相,有些人專談理性,而廢棄事相,則理性也不全;同樣,有些人只顧事相,而不顧到理性,則所修也不能得益,所以必須理事圓融、不可執事昧理,也不可執理廢事。若修持法門,尤須從事入理,因事能帶理,理難獨立。當然明白理性,也是很重要的,從明理性開智慧,一切就好辦。
修持目的,主要在於澄清妄想雜念,使自己常覺不迷,(你在這方面已有體會)所以在日常行住坐卧中,(除專心學習外)必須常常放下萬念,使自己常處於空空寂寂的地位;但同時又是明明了了。這種空而明,寂而照,正是自己的「本來境界」,(也叫本來面目)常常這樣做,正是心經上「照見五蘊皆空」的觀照方法,這方法是簡要、實用和徹底的。其它方法也可借用,如念佛號,不過都要歸到心空智朗的地步。可見修持在刻刻用心提照,不僅是在靜坐中。如能逐步做到隨時心空智朗,這正是高級的靜坐功夫。(具體可參考《靜坐入門》中的「調心」和「觀心」二節)(所以禪宗六祖以「見性」為主,並不主張人們呆坐,總之不可執定。)
平時待人接物要做到「和光同俗」、「和而不流」,即雖不戲論,也不孤僻;雖與人和通,也不隨之流浪。若一味「孤高自賞」,也會障礙
貪、嗔、痴煩惱人人都有,不過有深淺不同。久久修習,自可漸薄。在方法上,調息念與觀心結合,很好。但須有主有助,或先以觀為主,以念為助,今後或以念為主,以觀為助。至純熟後,即念即觀,觀念便合一了。

  法門無量,適應不同根性。一般說來,般若凈土二門,消業最為迅速,般若真空凈土即妙有,空有不二,會入中道實相。 

  (答南通錢居士)

  仁者念因緣難值,欲廣結碩德,以自策進,其志可嘉!是否祈仁者先明本性打好基礎,似不需多所攀緣,以免影響定慧力。蓋種種佛法,無不從得定開慧中,明悟自性,然後打掃積習,悟後起修,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性,並念佛求生,使即生成辦大事。感仁者之誠,略抒愚衷,互相策進。

  仁者於一切境不起分別固好,若能通過修持認知自性豈不更妙!修至一念不生,而靈知不昧,了了分明,正是認知心性的火花。
佛法無有定法,莫非是善巧方便,濟度有情。「泯見」……無我見、人見……實為破煩惱要領,由此進入「我空」、破除「我執」,才有超脫三界之分。

  根據某居士的興味,自選出路。不過禪宗能明心見性,固然很高,但悟後尚須起修,破無明,見法性,生死尚不了,故以專修彌陀大法,帶業往生,較為實惠,解決問題

  (答河南李智田居士)

  愚常以為明心見性學佛之要領,不求明心見性,勢必心外取法,往往成為外道凈土宗亦並不例外。但此義每多不談,誤導者多。

  一切佛法,無非善巧方便,利樂群生,無有定法可說六字大明咒,亦是三密相應的無相法門,若能得其要領,於一念化空,妄想脫落時,卻不同木石,了了分明,回光薦取,當下認清即是本地風光,即能悟在當下,慶快平生。即使修心中心一、二千座,仍不明悟者比比皆是,實知修而不知悟之失也。仁者悲心懇切,請方便開導之。若定力不足,保任力弱,則仍需修六字大明咒,以增強定力,或念四字彌陀名號,手結法界定印,口念耳聽,萬緣放下,也易得定開慧,而往生凈土,實修心之要領。管見如此,質之高明,以為如何?

  (答青島金慨夫居士)

  修心需破三惑,明心見性,明徹本來,除見思煩惱(即貪瞋痴等根本煩惱)證阿羅漢果(相當於圓教七住位),進破八住以上及十行、十迴向塵沙惑證三賢位菩薩。再破無明一品證聖位菩薩,共破十品無明,證聖位菩薩。再破無明一品證「等覺」位,再破一品成妙覺(佛)位。《大乘起信論》作者馬鳴菩薩是八地菩薩,到八地入「不動地」,不久即成等覺菩薩(文殊普賢觀音都是等覺菩薩);從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共破四十二品無明成妙覺佛。

  按愚近年來之修持,除以寂照伏妄外,概以四字名號為主課,行住坐卧念佛為日課,蓋法界一體,真如無二,一門深入,必有奇應,千佛萬佛理無二致。《文殊所說般若經》雲:「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且《觀無量壽佛經》雲:「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答煙台范業信居士)

  徐恆志居士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選自心燈文庫)

  (2001年4月25日某佛教雜誌編者按:最幾年來,台灣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在大陸漸漸傳開,甚至有些佛教團體開始籌資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許多令人疑惑地方,而初學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於對法的尊重,年初,劉東亮居士特將自己得到的一套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寄給徐老恆志先生,請他作判斷。此信即是徐老的答覆。)

  東亮仁者慧席:
手書敬悉,敬復如下:
一、承寄之書,我因事忙、年老眼花,未及都看。大致翻閱了一下,覺得平實居士對宗下、凈土法相都有深入研究。不過整篇書中,充滿-----著目空一切的滋味。凡祖師大德仁波且、宗喀巴、智者大師 (判教)等高人都在評點批判之列。儘管不迷信權威,但謙虛沖淡乃人品之美德,所謂「滿招損,謙受益」。特別對月溪法師指斥有加,不是共同探討、互補互益。令人讀後頗為反感。
二、蕭居士所說明心與見性兩個階段,明心是明悟自心無所有、不可得,屬於破參開悟階段;而悟後起修,逐步眼見佛性,也即在六塵境界中,歷緣鍛煉,屬於破重關階段。雖界線明確,前進有路,但真正悟證之人定能明確心性不二(出自《華嚴》)。明悟自心無所有、不可得,於不可得處,頓見本性,《楞嚴》所謂「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且體用、空有本來二而不二,真悟心人必不強分為二。
三、據有人告訴我(書中尚未見到),蕭居士母音老人所說的「了了靈知」,也批評為是意識作用。如此便將老人所說一舉推翻。按:是靈知還是意識關鍵在是否有分別。故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而是否有分別,關鍵又在粘與不粘。粘著便是分別,不粘便是無分別——妙用母音老人《修證心要》上說:我人於不思善、不思惡——前念已滅、後念未起時,雖空寂無念,而非如木石。……既無有亂,亦無有定,隨緣應用,毫無粘滯,即明心見性。又蕭居士評為「常見外道」,因有靈知了了故。有斷、常二見,當然不是佛法。而據元老所說,「空寂無念」,即非「常見」;又說「非如木石」,即非「斷見」;遠離二邊,也不中道。謂是常見外道,實未深究。本來禪無可說,開口就錯,所以言語文字本非究竟,一有言詮,即乖法體;但真悟性人,也不妨借言語文字橫說豎說,萬變不離其宗。今執言廢旨,實欠睿智。
四、蕭居士之《無相念佛》一書,在所寄書中,未曾見到,故愚未讀。一句彌陀,本是無相無不相之實相。若究其本,與參話頭本非兩回事,只是下手方法不同。蕭居士傾心極樂,書中評述九品往生情況,極有功德;至於相宗各書,弘法利生者勢在必讀,否則開口就錯,誤導眾生。但當先以心地法門開路——明心見性,實為學佛之要領。法相宗,《華嚴》判為大乘「始教」,與圓教、頓教自有不同,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五、蕭居士說,真心見聞覺知(妄心)。此說似不全面,也可說「真心不離見聞覺知」,是不即不離。故祖師說:見色聞聲不用聾。《楞嚴》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六祖大師也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因見性明道後,雖無虛妄的六塵境界,但不無真知妙用,所謂從根本智起差別智也。
至於蕭居士說,判教時不宜以明心即是證別教初住、圓教初地。頗當。作此說者甚謬。因初關破後,進破重關,保任除習,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大有事做,並非一明心,即能證阿羅漢、三賢位及大乘十聖位(圓教初地是十聖初位,能現身百界,八相成道)。
總的來說,蕭居士是一位有行有解的人,他的書可以作為修證參考,但不能從他的字里行間求出路。因行起解絕,文字愈繁,去道彌遠,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站穩腳跟,是有智者。至於他的自大狂慢、不夠謙遜之處,應持反對態度。且道在自證,不在多諍。昔聞母音老人在時,有人告訴他蕭的批斥,老人一笑置之,不為毀譽所動。此之謂乎!
復頌法樂!
(所寄各書,今後寄還時,是否仍寄北京,望回信時告)
愚朽 徐恆志拜書 2001年3月9 日

  原中華佛教在線按:惠承本站網友翁阿轟代某佛教雜誌轉來徐恆志老居士《徐恆志居士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及上平居士之《護法乎?毀法乎?》,特此登載以饗讀者,一切吉祥! 

  2.徐恆志老人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的第二封信:2002年6月10日河北。

  (最幾年來,台灣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在大陸漸漸傳開,甚至有些佛教團體開始籌資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許多令人疑惑地方,而初學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於對法的尊重,年初,劉東亮居士特將自己得到的一套蕭平實先生的著作,寄給徐老恆志先生,請他作判斷。徐老的答覆本站曾於2001年4月25日以《徐恆志居士就蕭平實之著作答劉東亮居士書》為標題發表,對學人識別蕭平實的錯謬起到了積極作用,最近劉東亮居士又公開了徐老寄給他關於此問題的第二封信件,並通過本站提供給大家。以下就是徐老的第二封信:)

  東亮仁者慧鑒:
無相念佛》和上平居士之批判文章,均已收到、拜讀。 上平居士出於摧邪顯正、救人慧命,為法忘軀地進行抨擊,十分有力,不勝敬仰!下面略敘所感,供仁者參考,實因太忙,未能評述,至為抱歉。
一,關於無相念佛,蕭先生把「憶佛念佛」作為《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圭旨,故多次提醒大家不要持佛名號也不要觀佛形像,要求先拜佛,隨後入於憶想。至於如何離名號形像而憶想,概念上含糊不清我覺得全事即理,由口業、身業落謝到意業,使下手有方,否則憶佛易成空話,故《佛說阿彌陀經》以執持名號為方便,使下根人伏惑一心不亂往生凡聖同居土(李炳南居士說:「『伏惑』亦能一心不亂」),中上根人往生便有餘土及實報莊嚴土,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今不令持名,便失去了下手方便。且「憶」乃是「別境心所」中的「念」心所,仍非無相,必念極「憶」忘,根塵脫落,才入無相念佛而達實相念佛,證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心佛不二,能所雙忘的境界。但實相念佛,已是禪凈不二,修而證者不多,為適應廣大根器,似不如從持名念佛下手為宜。
二,蕭先生竭力批評古今大德知識,一個根本原因是對離念靈知無所了知,誤認此「知」即是意識,因此一概斥之為「常見外道」,從此一錯再錯,甘冒天 下之大不韙,其狂慢程度,出人意外。
其實真心與妄心,如水之與波不一不異,粘著即成意識,脫落即成靈知,且 「本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起信論》說由根本無明起「三細六粗」的枝末無明唯識也以六識為「分別依」,七識為「染凈依」,八識為「根本依」,互相依存,故說「淵深七浪境為風」,波濤、細浪、微流,行相不同,實為一體,故六識、八識,分而不分。至於離念靈知,唯佛能證,等覺以下,無明未盡。此靈知,或曰「靈知不昧」,黃檗禪師名為「精明本體」,蓮池大師名曰「靈明洞徹」,祖師也叫「靈光獨耀」,其實都是假名。蕭先生慢心未息,思惑未斷,竟然目空一切,令人匪夷所思。又所謂靈知者,靈是體,知是用,非解知、了知、識知,是證後所知。《圓覺經》雲「『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皆指 「證知」、「妙用」。凡夫著於見聞覺知,粘縛不放,故成為妄;聖人無住生心,無知無不知,故成妙用。故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圭峰禪師說:「但以空寂自心,勿認幻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故妄想分別,離道彌遠。知訥禪師亦說:「妄心對境有知而知,於順逆境貪心真心無知而知,平懷圓照,異於草木不生憎愛,故異於妄心。」 又真心無迷悟、能所、先後二元對待諸法,而能善分別。正如《維摩詰所說經》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即印光大師所說:「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
三,蕭認為「見性」、「聞性」等乃因緣所生法,因此把它們作妄心解,實際上是非因緣、非自然不生不滅法。《楞嚴經》言之甚詳。祖師門下杜絕名言,應機施教,或曰妙心,虛靈寂照故;或曰無盡燈,照彼迷情故;或曰吹毛劍,截斷根塵故。總之,妙體虛寂,絕諸戲論,但若昧諸名,則觸處成礙,欲益反損。
四,蕭謂修心必須從第八識下手,其實並非一概。禪宗離心意識參,掀翻八識窠臼,固有可能;而大乘止觀等,皆是從第六意識慧心所依止凈心修止觀,從流溯源,逐步深入轉為妙觀察智,六七識若轉,五八識則隨之而轉,六祖所謂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管見如此,未必盡當,書奉參考。余不一一。 請諒察。順頌
德健!
愚朽 徐恆志合十 2001年4月5日清明

  

  一切佛法都是方便,目的在使學者歇下妄想雜念,徹見常住真心,故經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由於各人根性不同,故修法也不一,或從有念入無念,或從有相入無相

  近日既隨息念佛,又迴光返照心念,此即觀念雙修,並無不可,吾人妄心流浪,不用種種法對治,欲其安於一處,甚難,甚難。但須知念佛時能口念耳聽,清清楚楚,即寓有觀心作用,即念即觀,即觀即念,觀念合一,定慧雙融,貴在堅持勿見異思遷,勿得少為足,偶覺輕安,也勿自喜,為要。觀心、念佛般若花》中都已詳說,不再一一。

  修凈宗持名法門,重在凈念相繼,轉化煩惱習氣,逐步將進入無相、無念境界,而與實相相應矣。祈精進用功,自強不息。聖賢功夫,全在不動心處著眼,若妄念漸息,則空寂、靈明之境時時現前,豈不快哉!
觀心與參禪下手方便,略有不同,但開悟見性則一。六祖對惠明說:「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而觀心、參禪都不離「返照」。仁者果能時時證入「頓然無念,卻了了見聞」的光景,正是自性現前,既是「了了見聞」與六祖所呵「念盡除卻」不同,因前者是「正念」、「妙有」,後者是「妄念」、「妄有」,故何須猶豫懷疑!(妄念不能除卻,只是轉化之。如去波覓水,則水也不可得。)
觀心時提起正念返照昏沉相,這正是以慧照力轉化妄心,有何不可。永嘉大師之偈應為:「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這里「惺惺」指「了了不昧」(妙有)。「寂寂」指「寂然無念」(真空),也即空有不二,昧此即非真見性者,而落入「妄想」或「無記」中。
觀心、念佛交互使用,達到同一目的——息妄,完全可以,佛法皆是方便,亦無定法可說。有工作人思考之時,則「覺照」更為適用,此即起用也。
方法上可改變一下:可在清晨趺坐金剛持四字名號(取其簡單緊湊,易於追頂),口念耳聽(不出聲,而用意回顧到這一句佛號)兩手結法界定印,修時萬緣放下,單提一念,此即三密相應之密法,以一句阿彌陀佛為無上密咒,不取於相,念來即掃,掃至無可再掃,便證三昧,得定開慧,見本來面目。其功用與「六字大明咒」、「心中心法」同一旨趣,同一效果。請試以上述三密法修「持名法門」,即改變一下修法,或可進展。凈宗即淺即深,即事即理,不可思議妙法也。

  今後必須一面修念佛三昧,逐步轉化妄想,一面要事事、處處,「與自己逆,與自己習氣奮鬥」,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於一切有障礙處忍得過,便能進功。

  愚見仁者仍可照今所修「隨息金剛持名法」,但:
1、不念經,則開經偈可不念
2、念釋迦佛後,便念「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接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一稱,隨著便吸氣念「阿彌」,呼氣念「陀佛」。(但不能過於著意於呼吸,聽其自然)。
3、以舌抵上顎,而唇動念佛、無聲,呼吸即不從口出入,而以鼻呼吸為宜。逐步訓練。
4、坐時背痛、頭痛,時而搖晃,皆氣血不通之象,但因靜坐氣血欲通而未通,故有痛、酸、搖晃等現象,堅持做去,漸能改變,所謂「病障漸除,舒適慢慢生起,」即是逐步打通氣脈現象
5、念佛號結束,念觀音、勢至、清凈大海菩薩各一稱,功課以簡要為主,功課後能心空無念,無牽掛,無系縛尤為重要。(一切法都要求得定開慧)。懺悔、四弘誓願迴向。這些內容均可放在念佛結束之後。使念佛心力集中。
6、凡修佛法是否會出毛病,只要看:修後反而粘著、煩惱或系縛即如葯不對症;否則便是當機之法。仁者照此法而修,只要心不執著,勿胡思亂想是可以趨向清凈寂滅的。凡修法以簡要、深入為主,不必太多太雜。(特別貴在堅持,勿三心兩意)。

  知能以隨息念佛法門,持之以恆,甚好。凡一切修法總在一門深入,持之以恆。此法既可調息,又可調心,心身二利,座上念可手結定印,用金剛念,兩耳唯聽六字名號無聲之聲,此即三密相應,易入一心。若能從有念入無念,恬淡虛明,即與實相相應,也是禪凈不二的境界

  照上述修法即是凈心,即是凈土,再加坐後發往生之願,便與極樂相應。「信願」是目標,「心安」(一心)是要求,故經雲,「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故求「心安」,即是取得往生之資格,二而一也。
「生則決定生」,是說事,念佛人定生極樂四土;「去則實不去」,是說理,自性虛空,遍法界極樂乃自心中之一土,何嘗有去。詳見《般若花》「凈宗講話」。

  《圓覺經》說:「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故希精進修持,驀直持名,妄想息處,便能親證本地風光,獲得佛法真實受用也。然後一切佛理,一切經教,自可瞭然胸中,當知三藏十二部,莫非自心注腳,關鍵總在認識自性,但得本,就不愁末矣。

  應知一切佛法都是方便,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息妄顯真,得定開慧。如果所修之法,能使自己入於一心不亂清凈安定境界,便是妙法。如不能相應,便可更換。如隨息不相應,便可用「靜聽」佛號辦法。一般來說,隨息適宜於妄念粗重的人;隨著妄念漸輕,便可改用「靜聽」,口念耳聽,自心喚醒自心,易入念佛三昧。隨息是隨著呼吸自然規律念佛目的在易使佛號不斷,此中似不存在「隨得如法」不如法的問題。故仁者可靈活變動,以相應不相應,作為所修之法契機契機的考驗。經雲「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對法亦不要死執,以免受「法執」之累,您這個「擺不掉這個執著習氣,」正是「法執」啊 !當妄想執著習氣現前時,應採取不理它,不取它、不舍它的態度,力不足時,要堅毅奮發,並念佛號加持,轉化之,假以時日,自然化於無形矣。

  一切佛法皆是方便,如因病服葯,病癒葯廢。「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也是攝心的一種方便,如能因此攝心,用之有何不可。但此只能用於一時,若心定後,仍執此不放,便成「法執」,反而使心不能入於空寂。觀腳踏蓮花,使引血下降,理也如此,如有心火上炎現象,則不妨方便對治,若無此病,則又何必執此幻相,以為究竟。有相修法,皆用於一時,執則成病,不可不知。特此再寫數行,以為仁者助道。
「心聲相依,六字分明專註而念。」此乃下手善巧方便,不會出現流弊

  造成五十種陰魔,全是修證過程中的種種魔事。見性之人,雖明根本,而多生習氣紛然堅固,分別顛倒,「客得其便」,歸根到底乃是「堅固妄想以為其本」。故說「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仁者目前仍以依法修持為主,一旦妄想消歇,親見此不生滅藏性,依體起用,漸掃魔障,增長智能。若從文字言語中卜度、揣摩而來,乃是識神,非無分別正智也。故目前不必急於從《楞嚴經》上討消息,今後藉此印證可也。若本來已徹,照見一切皆幻,而不取不舍,則一切魔事,無奈汝何矣。
念佛時,自宜攝心專註而念,妄想旋散旋收,旋收旋散,久則漸少而成片,總在專精用功,假以歲月。念佛、念咒時頭痛如裂,是業障翻動,影響血液循環,氣血不通,故而有痛,漸漸自能緩和,業消智朗,自然體氣和平輕安。但攝心專念雖重要,也不要用意太甚,總要「不忘、不助」,任運入道,所謂「巧入無生」。
攝心而念,實即觀心而念,因「攝」時即寓有「觀」的作用,若觀照不住,便不成為「攝」矣。「正統的觀心法本無從何處起觀的」此語正是,心不可得,「處」從何來。但初學人必有所依,才好下手,故或觀腦部,因大腦意識工具故;或觀心窩以免引血上升,引發病症。但都是一種方便,不必執著。以念佛、咒攝住心念,可見正是妙法,實際上,上面已說,攝時正是觀時,故印光大師有「即觀即念,即念即觀」之說也。
持咒念佛乃同一旨趣,目的都是息妄顯真,促使「凈念相繼」。今只靠倒六字音聲,自能逐漸風平浪靜,巧入無生,但總在真實踐履,勿以種種推理代修證證界,當知諸佛菩提,唯證相應。
觀心方法,動中觀,與靜中照,實是一回事,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時,便打成一片矣。六祖雲:「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故仁者所說努力觀照,不取不舍,不隨不遣」,是正法。至於經典所說「知幻即離」,「有相皆妄」是觀心過程中之助力,久則由「解知」證入「證知」,定慧等持矣。又修心去妄,原似剝皮,層層去妄,先空「我執」,再空「法執」,最後「空執」也需空去,得光明自在極樂。此乃功夫必經之過程,故宜少分別考究,多埋頭實干,為要。
人生、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都是緣生性空,一切無常無我、無法,平時修法,力與習氣斗爭,妄想脫落時,不生滅的本性,頓然現前,豈不是慶快平生嗎?眾生太苦,佛法難聞,願互相促進,奮發圖強!

  世間一切皆因緣和合而有,緣生性空,如幻如化,常作空觀,我空、法空,便能轉煩惱妄想為大光明藏!得佛法真實受用。

  人生無常,種種苦惱逼迫身心,只有學佛是唯一出路。修凈土彌陀大法,即坐時手結法界定印,口金剛念彌陀聖號(六個字),兩耳細聽六字,萬緣放下這叫凈土密宗修法,是身、口、意三密相應,每天早晚各坐1小時左右,能很快定心開慧,平時還須與自己習氣奮鬥,行、住、坐、卧不離心空念佛,求生西方,能即生了生死,不然六道輪轉,眾生痛苦了。

  信函批語選:

  (一)念佛法門,念到什麼時節便捨去呢?還是一直要念,以保一生了辦生西之願呢?念佛不存在法執問題吧?
(徐老批語:由功夫深入,可以進入「念而無念」境界,故不必捨去,下根可信願持名,直往西方,上根可進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境界
今仁者改弦易轍,決心修持念佛,甚好!因「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一切法門無非都是善巧方便。念佛之法,先從憶佛念佛下手,《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不但說明下手方法,而且可淺可深,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之時功夫深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能所雙忘,由於念佛之心,全體即是圓融本體,故不存在法執問題。所以凈土法門,稱為「三根普被」。)
(二)有居士來探討,「臨命終時,是以清凈心念佛,還是以願心念佛而保生西呢?
(徐老批語:臨終念佛,是願心,也即是清凈心。無信願不能生西,而一句佛號,是最極清凈故,與真如相應,故多念佛,即能證入無念。)
還有「臨命終時,是只念佛號才可往生嗎?若念咒、觀心等也可往生吧」?
(徐老批語:臨終時能正念分明,即可往生,但必須有信願力。念咒、觀心,「願」生西方,一樣可生,無願不能生。故藕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首先從理論上講,一切諸佛都證菩提,乃至一切眾生皆修證成佛以後,皆證入廣大圓明之常寂光法身,還同時證圓滿報身佛,此報身佛分二種: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親得受用廣大法樂,安住寂光;二、他受用報身,即為十地菩薩示現圓滿報身,令隨緣進趣無上菩提。其次,需知世界無邊,眾生無邊,現在科學已證實2000億光年以外,尚有銀河外星系,尚有無量無邊世界,所謂華藏世界重重無盡,法華經說,釋迦牟尼佛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而仍有廣大眾六道流轉,可見十方世界眾生無邊,若皆修行證道,一一成佛,此實「匪易所思」。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諸佛多維」空間的事相,豈凡夫所能盡知和妄測。故圓覺經雲:「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故請仁者對這些問題今後暫放一邊,因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故,不必妄加測度,以增業累,果能三覺圓滿,竟成妙道,則慧眼洞徹,法界圓明,必然無疑不釋矣。

  二位比丘尼師,出於慈悲利生,教你改正修法,固很難得,但其所說,並不妥切。當知一切佛法皆是方便,隨不同根性,修不同法門,作不同行持,功夫純熟則行、住、坐、卧四威儀中逐步打成一片,在凈宗叫「凈念相繼」,在禪宗叫「寂照現前」,所以修法並不拘一定形式,但初心學人都從靜坐下手,較易得力,因靜中,心力容易集中,萬緣也易放下,故動中念佛拜佛固好,靜中一心持念更好。「胡亂打坐,要神經錯亂」,這是對不明修法或修丹田氣功,大小周天之類,不明心性狀態,錯亂用心,或著相而求者說。仁者用功有年,何至因靜坐神經失常,故說法修法必須對機對症,不能固執一方,以應萬病,「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仁者腳跟未穩,妄心未伏,正知正見未開故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修學者大病,切宜注意。又說您有宿冤糾纏,當知更是著相取境,而不知返觀自心。我們無始以來,誰無宿冤,其實所謂宿冤即是無始以來所作業障」,故要念佛禮拜懺悔發願,若能刻苦修法妄想脫落,則一切業障,本來是空,只因妄執不舍,認妄作真,自尋苦惱,妄想內魔不消,很易招致外魔,豈不冤枉可憐!故希您一心依法修持,並常與習氣奮鬥,待妄念消落,則真心現前,一切煩惱業障皆化為大光明藏矣。若聽二尼師之說做佛事,度冤主,自心不安,外境又來,弄得彷徨忙亂,無事生非,真是極大可憐!

  做佛事,種善根,固是好事,但無錢何必勉強,一切福樂,都出自本人心地,心地狂亂,求佛何益?不能存錢等說,更是荒謬無智,當知各人雖有各自的發展規律——命運,但「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故應知命、安命,更應「立命」,立命之要,更在學佛法,明心地——因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五祖告六祖語)

  一切妄想煩惱,都由虛妄分別、執著所引起,而分別執著又是因不明自性本空,以致外被境轉,內被習牽,遂致妄想顛倒,不能自拔。故學佛之人應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為要領,否則縱有修持,難以究竟。一切佛法種種方便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息妄心、顯真性真性既顯,於一切事物、一切境界,過而不留,接而不染,定慧圓明,便能獲得自在解脫真實受用。凡修心,功夫得力,第八識習氣翻出益多,此即內魔,內心散亂也可引起外魔,故以凈心空念為主,心空境寂,諸魔齊退。《楞嚴所說十種陰魔,莫非是習氣的顯現,故經說:「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故不必恐懼顧慮

  大仙、巫婆等人更不可親近,此輩人自心未明,著相取境入於迷信顛倒,以盲引盲,隨而學之,無有不苦上加苦者。當知修心以無住、無相、無念為總要領,《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等,皆闡此旨,宜引起注意。《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心經》要領,通過智慧觀照,證知身心都是因緣所生條件組合,並無自性,空而不著,自然解脫一切苦厄。您今日種種苦惱,正是心念不空之故,所以古德說:「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請天地說是菩薩轉世等等,切勿輕信,徒增痛苦,真正聖賢無不謙虛謹慎,自強不息。
修法時能盤坐固好,不能盤坐,就改為散盤,也無妨。趺坐只是一時借用之法,用於一時,待定力逐步增加後,要行、住、坐、卧都能觀照,才是正修。

  學佛全在「成佛生死,如佛度一切」。種種法門,莫非度生之方便,隨機施教,並無定法,一言半句,等沾法益。

  一切法都是佛法世間事情都可以做,但不要執著,心空自在。一切法皆是佛法,舉手低頭不離佛性,所以行動不離佛性煩惱本空,惟有一放下才能得大自在

  修心重不忘「觀心」,「觀心」是觀心法門,觀一切法皆如幻象,《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圓覺經》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主要是多觀,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打成一片便得受用。
(答保定智金居士)

  所謂的「明心見性」即「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同時亦「非空非有」。這「一念不生」而又「非空非有」並「了了分明」之覺性,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叫見性。仁者平時的行、住、坐、卧應時時觀照。並時時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問仁者,這個無所住的「心「是什麼心?請參之!
仁者能持名念佛很好,「持名念佛」是三根普被的殊勝法門。如仁者能一門深入,腳踏實地,凈續相連,打成一片,從而達到念佛三昩,即實相念佛那就是「花開見佛」了。努力!努力! 望仁者能在學佛的道路上「依教奉行,早證菩提」,奮發向上,自強不息! 隨信寄去一冊《念佛大圓滿》供參用。
修法貴在一門深入,多閱一些教理書籍也很重要,因要「通宗通教」嘛,但應以自己專修的法門為主。望發奮努力,自強不息,早證菩提普度眾生!

  (答河北許洪亮居士)

  所謂「人天路上作福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令堂大人高年多福,仍需經常請其一心多稱佛號,經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況多念之乎!且生前多念佛號臨終善根發露,必能強者先牽,正念現前。凡臨終正念不失,對世間一切了無留戀者,必生凈土

  驚悉令堂大人撒手西歸,深為悼念,愚即在佛前代為念佛迴向,祝願仗此念佛功德,使蓮品增上,永出三界成就無上菩提!根據令堂大人臨終前後情況,甚為吉祥

  1、能日夜高聲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名號,常請諸聖眾在她身邊

  2、斷氣時無人在旁干擾,讓老人安祥西歸,心不散亂。(如親屬在旁,難免動情悲泣,會影響她一心求生)

  3、16小時後身體更衣尚屬柔軟

  4、發現後大家輪流念佛,此時中陰身,聞佛號聲便得一心西馳,得到加持

  5、在七七期間,誠心做了不少佛事,廣修供養,必能使存亡兩利,有助於蓮品增上,早證無生

  綜此幾點,已說明老人傢具備了往生條件。且臨終時,只要心有佛念,無人干擾正念分明,即使一念、十念也能往生凈土,況令堂住近慈居,實際上等於閉關專修二個多月,福德因緣,實是不可思議,生時不離三寶,歿後必生佛國。仁等孝思不匱,盡心儘力,實是難能可貴,從此更可安心學佛,脫離六道生死之苦了。

  至於某居士,能勸人念佛信佛皈依三寶,確實做了不少好事,但所說神通之事,只能作為參考,真有神通者,一般不肯輕易顯露,其所說老母親仍在仙道修行,以老人家行原來說,雖也合乎情理,但往生西方,也並非難事,只要信願具足臨終正念分明,即可往生,蒙佛慈悲攝受。又某居士說,半年後帶您去「觀夢」,可與老母對話,既已托生仙道。豈有效世間靈鬼附體「觀夢」、「扶乩」等事,此等屬於外道邪妄知見,幸勿輕信,致偏離佛法正道,而入迷妄顛倒,著相取境之迷途,為禱!

  學佛人以離苦得樂、得定開慧、明悟心性成就菩提、了生脫死為要領,此外凡無益出世,生滅虛妄之法,均宜避免。某居士搞預測、看病、看風水等,皆是生滅無常之法,不是佛法,但一般人不佛法要義,往往著相取境,為生滅境界所誤,實甚可惜!凡遇真修行的人,可以直言相告,勸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勿搞旁門邪道

  仁者誦持《金剛經》三年余,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有所體會,此經是般若要典,誦持者要求心上於一切法無住無著,不但無我相、無法相也要求無非法相,也即是空我、空法、空空,故是成佛凈心要典,「為法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又此經前十六品說「不取於相(起用),後十六品說「如如不動」(證體),所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能領悟其義,便能無障無礙,得大自在!祈仁者口誦心行,此常返照本性,果能心空、意凈,心無掛礙,便能得佛法的無比受用!至於所念各經,皆無不可,總以念後心地清涼,道念增盛為妙,如時間過長,反而成負擔心生急躁,或有任務觀點於心不安,則可適當減少,似宜以《彌陀經》、《金剛經》、大悲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