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什麼是煩惱?佛教怎麼解釋煩惱?

uploads/content/2022/may/414112ea547e02513204d3ab5c98ff51.jpg" />

煩惱佛教解釋)

  煩惱,即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受種種的痛苦。這痛苦來源,乃由六根本煩惱而起的。這六種煩惱分別是貪、嗔、痴、慢、疑、不正見。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慢是驕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見不正見解,包括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見,成為十根本煩惱又名十惑,或十使。

煩惱的基本含義

  梵語klesa的意譯。據《大智度論》卷七解釋:“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解釋:“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眾生),故名煩惱。”經上關於“煩惱”的分類、解說很多,如根本煩惱、隨煩惱、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等。最主要的煩惱,即貪、嗔、痴“三毒”。南朝梁·寶志《大乘贊》認為:“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消落。”後因以泛指憂愁苦悶,心緒不寧。如《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我恁地一個人,許多房奩,卻嫁一個白須老兒,好不生煩惱!”又如聞一多《紅燭·時間底教訓》詩:“昨日的煩惱去了今日還沒來呢!”

  佛門雲:煩惱輕,智慧長。斷了分別、執著樣子是:煩惱輕、智慧長。最明顯的是,聽經有悟處、讀經能通達義理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為了煩惱煩惱沒有了,清凈就會現前,根本智就現前。戒能斷煩惱,定能斷煩惱慧能煩惱菩提。贊嘆比毀謗傷害人還要厲害,毀謗會叫人生煩惱,贊嘆同樣也叫人生煩惱。大家對他一贊嘆,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貢高我慢統統生起來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進,只有往後退。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修一心不亂功夫是在煩惱、斷煩惱、開智慧學佛,要從“放下”開始。先放下見思煩惱,再放下塵沙煩惱,最後放下根本無明。 我們在境界裡面,才起一念分別執著那就叫迷,那就叫做無明無明繼續不斷往下發展,那就成見煩惱,那就得造業受報。心一天比一天煩惱,就是業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凈,就是業障消除的現象凈土容易成就,在於“帶業往生”,不需要斷見思煩惱;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個法門是帶業往生煩惱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貪嗔痴慢。見思煩惱通常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見惑,一類是思惑。見惑包括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包括慳貪、嗔恚、愚痴傲慢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聖教的懷疑,就是對於佛法所講的理論方法懷疑;對聖教懷疑是很大的障礙它是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裡面的一個。

  煩惱來由也有很多方面,它可能是因為自己想做好的一件事沒有做好,所以煩惱也可能是是感情上遇到挫折,導致腦子好亂,自然煩惱來了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家人有點嘮叨,東說西說,有些說的比較難聽,又不能頂嘴,不知道怎麼辦而煩惱,還有很多原因

  煩惱使人感到心煩意亂,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試著解決這些煩惱

  煩惱是因為有些事沒辦法解決,又擔心有不好事情心煩意亂心事重重就會生出煩惱。有時自己一人解決不了的事情,又須要別人幫助時也會煩惱,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也會煩惱。所以只有靜下心來了事情原因真相,才能讓心裡不會那麼多煩惱。只要不是一下子就要解決的事,就等等再說,事情可能以解決,煩惱也就沒有了。

  影響

  樂觀、開朗、積極、進取、沉穩、平靜寬容等等,相當於情商高、性格好。如果我們內心經常感到焦躁不安、積鬱不歡、疑神疑鬼、情緒失控、行動混亂,或者自私、虛榮、患得患失、勾心鬥角、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說,負面情緒不好心態心理方面的疾病

佛教煩惱概念  內涵

  煩惱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通常是指內心的煩悶苦惱或焦慮不安。不過,在佛教中包含的范圍要大得多,它不單指煩躁、苦悶、焦慮,還包括貪婪、執著自私傲慢、虛榮、妒忌、吝嗇、錯誤見解、懷疑、猜忌、生氣憤怒、憎恨、殘酷、反感、愚昧無知、麻木、散亂等等。用通俗話來講,就是負面情緒不好心理狀態

  分類

  根據佛教,我們所謂的世間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自己的身心,一類是外境。自己的身心什麼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心識)。眼睛所看的是顏色、光等。耳所聽的是聲音;鼻所嗅的是氣味;舌所嘗的是味道身體所碰觸的是觸覺,如軟的、硬的、滑的、粗的、輕的、重的、冷的、暖的,還有痛、癢等。意所思的是各種各樣的現象

  修學佛教的最根本目標就是要去除這些。如果一種方法不能斷除煩惱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導!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長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叫你去求財、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對象、求升學、求保佑、求平安……不是這些,這些都不佛教

  佛陀教導我們要真正認識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煩惱,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為了求這個求那個,那麼我們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佛陀是教導我們斷除煩惱,包括斷除有所求的心。

  或許有些人會這樣說:“我為什麼要學佛呢?我為什麼要修行呢?你們佛教人生是苦,有生老病死苦,但我就覺得很快樂我還年青,沒必要把自己想像得很老;我還健康沒必要無病裝病;死亡對我來說也還很遙遠,所以我認為沒必要學佛。即使想學,也等我老的時候再打算。”

  是的,生老病死對於有些人來說確實沒有很深刻的體驗。然而,生老病死苦是現實人生現象,它們只是結果,並不是原因佛陀教導我們修行並不是從結果著手,而是從因下手。如果“平時燒香,臨急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就好像一個人平時不注意身心健康,花天酒地、暴食暴飲、生活紊亂,等到身罹絕症時才臨渴掘井已經太遲了。一個社會不推廣衛生保健,只知道建造醫院、診所;一個國家不提倡民風、道德,只知道設立警察監獄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同樣的,人生現實,苦是結果,而導致苦的原因煩惱煩惱才是元兇。要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要脫離諸苦,唯有從煩惱下手。斷除煩惱才是佛教修行目標。只要一個人有病就有治病的必要。只要一個人有煩惱就有修行的必要。

  佛教的下手之處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沒有煩惱他就沒必要學佛,也沒必要修行佛教對他完全沒有意義就好像我身體健康的話,就無須看醫生,無須吃葯。但是,正因為人煩惱,有各種各樣負面心理、不良的心態,容易緊張,容易焦慮,容易執著,容易斤斤計較,容易患得患失內心充滿了自私、虛榮、苦惱等等,這些煩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痛苦。如果想要獲得內心平靜,獲得真正的快樂,就要想辦法去除這些煩惱

  想要去煩惱,必須先了解煩惱,以及煩惱產生的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雖然煩惱多種多樣,但都可以歸結為貪、嗔、痴三大類。

  什麼是貪?貪就是指想得到東西,心黏著對象

  什麼是嗔?嗔就是心厭惡對象不喜歡討厭、反感。從憤怒、兇狠、殘酷,到憂鬱、煩躁,都屬於嗔。

  什麼是痴?痴是心對目標愚昧、盲目、無知

  離開了眼、耳、鼻、舌、身和意,離開了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以及所想的東西,就無所謂的身心無所謂的外境,也無所謂的世界

  生活在這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動眼睛看到好看的、美麗的東西,會產生愉悅的感受,認為對象是好的、是美的,接著會喜歡、愛著。若這種喜歡心理進一步加強,會產生想要得到、擁有對方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是貪。

  同樣的,當我們聽到悅耳的音樂、別人的讚美,聞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觸摸到異性細滑的皮膚等等時,貪欲很容易生起

  當一個人見到不喜歡東西,聽到難聽的聲音,聞到很臭的氣味,吃到難吃的食物,或者天氣酷熱難耐的時候,就會產生厭惡的感受(苦受),認為對象不好的、是壞的,內心會排斥、反感。若這種排斥的心理進一步加強,就會生氣、惱怒,甚至會想要以粗暴的方式來對待,這種心理就是嗔。

  然而,無論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無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間真相。因為有痴,貪、嗔才會產生。

  總之,貪婪、追求、執著、痴迷,還有邪見傲慢、虛榮等,都是屬於貪。發脾氣煩躁、妒忌、焦慮、憎恨等,都屬於嗔;麻木、愚蠢、無知、恍惚等,屬於痴。所有的煩惱都可歸類為貪、嗔、痴。

  貪、嗔、痴三種煩惱佛教稱為三不善根,即一切煩惱的根本。

  所謂的煩惱,其實都是基於內心和外境這兩方面的關系產生的。光有心而無外境,煩惱不會產生;光有外境而無心,煩惱仍然不會產生。這是一對的關系內心與外境的關系。貪嗔痴三種煩惱簡單來說都是這一對的關系

  當心黏著外境,喜歡對象,想擁有、佔有對象時,叫做貪。

  當心不喜歡外境、排斥對象時,叫做嗔。

  因為不了解外境的本質,認為對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樂的,是可以滿足自己的這叫做痴。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關系:見到好的就想得到,見到不好就想排斥……煩惱就這樣產生了

  煩惱又可依其表現的輕重程度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面叫做違犯性煩惱。違犯性的煩惱是一個人不良心理已經表現在他的行為上了。比如一個人暴怒到要殺人或者殺生;由於貪心而去偷別人的財物,去搶劫;打架,罵人、騙人、搬弄是非;為了往上爬而不手段打壓別人;沉迷於追求異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賭。心裡的煩惱已經顯露在身體的行為、語言上,稱為違犯性煩惱。這種煩惱是最粗的煩惱,已經在燃燒人的身心了。

  第二個層面叫困擾性煩惱,即一個人的煩惱只浮現在心裡,還沒表露出來,還沒有付諸行動。這包括貪婪、執著傲慢、自負、憎惡、煩躁散亂、沮喪、麻木等。例如你很討厭一個人,恨死他,但既沒有採取行動,也沒有說出來,只是在內心憎恨、厭惡他。又如你感到很焦慮煩躁不安,但還不至於做出沖動事情來。雖然在語言和行為上並沒有表露出來,但內心已經被不良的心理不好情緒所佔據,這叫做困擾性煩惱

  第三個層面叫潛伏性煩惱。潛伏性的煩惱是指沒有表露於行動、語言內心煩惱。也即是說,沒有煩惱,但並不等於說已經完全沒有煩惱了,它們只是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例如:當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時,生起的心稱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時可能不會感到煩躁,沒有煩惱,但是只要遇到適合的條件煩惱立刻就跑出來了。譬如大家很歡喜地坐在這里聽佛法開示,暫時將工作在一邊,沒有煩惱;但聽完之後,一回到辦公檯,看到一大還沒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煩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靜止不動地坐在那裡入定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他的心很快樂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間,入定多長久就享受多長久的禪定快樂,完全沒有雜念,更不用說煩惱了。但是當他出定後,當他看到了漂亮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內心難免會產生貪愛,這證明他的煩惱還沒有完全被斷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鎮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樣,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乾枯了;但只要根還在一到春天,它又開始發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樣,只把草拔出來,但根沒有被拔掉,有機會它還是會生長出來。煩惱只要沒有被連根拔除,它就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叫做潛伏性煩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