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師山·紫雲居士:談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

藥師紫雲居士

  前言:

  初地的修行開始學習無生法忍,八地的修行修成無生忍,開始入不動地,親證不生不滅本心且心能安住且不動,此為無生忍,修行者不動無生忍後才進入佛菩薩秘密智慧

  筆者在所研讀的觀無量壽經維摩詰經或其他經書都有提到「無生法忍」,那麼「無生法忍」是什麼,修證的過程是什麼?願在此一起與大家共同探討。

  壹、「無生法忍」是「心」的境界,可由下列三方面印證之。

  一、在觀無量壽經內,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一切眾生,為煩惱賊所害者說清凈業……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凈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此段已經明示「無生法忍」是要經凡夫修行,將業障因果煩惱障及所知障破除入空觀以後由空起妙用,行假觀的一種境界,所以可以執明鏡自見自己面像,得見清凈國土國土極妙樂事諸佛菩薩講經說法之處及行法事之處。換句話說己達「無生法忍」之境界。

  二、「無生法忍」是「心」的狀態己達相當境界,善用四無量心及平等心於各道之中。(是在「心」的修行上一定要到相當品位) 

  總之,修行者依「心」的層次可以細分成五十七階品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等地前位四十四位及登地後由初地到十地的十階位,然後等覺、妙覺、佛共七十七階品位。修行到初地時開始學習無生法忍。一般要到第八地才可能修成「無生忍」,一般仍以六波羅蜜來做修持的基本課程,由修行的「信位」開始修行而進入般若智慧領域中。

  三、親證不生不滅道理,把心安住在本體上,而不受染及不動搖。此時已進入「無生忍」的修證。

  貳、未得無生法忍的原因

  如「大智度論」提及未得無生法忍的原因二種: 

  一、信少疑多:學佛的「信」要由第六識直接深入第八識,才可說信到深處,也是顯部的課程中第一課。即信、願、行中以信為首的原因,「不信」以後,結果一切都沒有,因有信才有願、行可談,支持你的善念及善行,不然完全會退轉至凡夫。「疑心」的疑業也會使人修行退轉,對佛理、事理完全產生懷疑而不學佛。其他各種業障如痴業、貪業、淫業在修行路途上都會出現,一定要向善知識上師請教,再經精進學習,可以一步步的前進修行

  二、信多疑少:深入禪定但尚未斷法愛及執著心,也是無法修得無生法忍。要知「得」無所「得」的觀念圓覺經金剛經都提及最後仍要「法」無「法」,「得」無「得」才可證之。所有「法」仍是工具,仍要「去一切法」才能契入「真如本心中。

  參、介紹學習「無生法忍」的修證方法修行過程

  要先經歷兩種成就一、信忍成就二、柔順法忍成就才可以談到無生法忍。即以此「心」起慈悲心、平等心於法界行事,於內證中找到了本體不動琉璃透明的「光明本心」才算修成。下面介紹信成就及柔順法忍的過程及修證。

  一、信忍成就:信忍成就又叫音響忍。修行者修行已成為佛弟子,並已親證到不生不滅不退轉的境界,對佛法了知徹底微深妙法。此時期叫信忍成就。信忍成就又分三種 

  (一)初地又叫歡喜地,菩薩摩訶薩(初品信忍菩薩)曰:即初見智慧光明心地,即破無明窠臼。此時期即生如來家,住平等忍,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無相,斷無明三界貪,不造新業,未來已達無生死即永不生故。換句話說,此期是空觀的第一步,即了因果,消業障,破所知障,福、慧增長到某一定數,依佛力或定力,可以達此處。即一般所說開悟境界。觀心轉深,分證法性於所證法,證信清凈。對法信及三寶的證信力,信解不疑又叫音響忍。學習的方法由聞法、思法、辨法、然後到悲願廣渡眾生學習眾生忍及法忍後觀照降伏身心,離煩惱,應無所住才能生其心。 

  (二)二地又叫離垢地,菩薩摩訶薩(中品信忍菩薩)曰:斷瞋等習修一切行,所謂遠離殺業,不與不取,心無染欲,得真實語,得和合語,柔軟語,調伏語,常行舍心,起慈心正直寂靜純善離破離垢。由此可知,由「心」開始使行為改變,由行為改變使內「心」往善念寂靜方面,此「心」即本體之意,在此處,「心」即本體的污垢要除去,本體才會現出光亮無比。 

  (三)三地又叫發光地,菩薩摩訶薩(上品忍信菩薩)曰:住無分別,誠無明,於無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無來無去依四靜慮透明可以安住了。

  二、柔順法忍:指四、五、六地的境界身心柔和安詳瑩凈,安住所證真理而「心」不動,當一個修行者,經過證信成就而達柔和自在寂舒,使能安穩在內的廣大甚深平等法行的修持而不退不怯,建立三十七道品,直契中道平等性上。由此入中觀的體系中。 

  四地又名焰慧地:依法修行,更勝修慧,破相越寂順入無生,因能上順故名順忍,修行者三寶的證信力量成就以後,就更能順心,深入直往修證無生忍的無相歷程前進。

  肆、佛經中對「柔順法忍」的描述

  由下列經典中可以知道柔順忍的實證是什麼? 

  一、依八十華嚴卷四十四所說菩薩摩訶薩「柔順忍」是謂於諸法思惟觀察平等無違隨順了知,令心清凈,正往修習趣入成就。 

  二、大義章卷十四也說「隨一切法,若深若淺若事若真若妄,如實觀察,不違諸法」名柔順忍。 

  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也說「順觀真理而來契真故名順忍。」 

  四、仁王護經:「復次焰慧地菩薩摩訶薩(四地)」,修行順忍無所攝受,永斷微細身邊見故,修習無邊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具足成就佛十力,四無所畏及十八不共佛法於七阿僧祗劫,修習無量無邊精進波羅蜜,多遠離懈怠,普利眾生

  由四地開始學習對「法」(實相)的印證力,直入中道的證空及平等法性上。四地是建立在修學的三十七道品上的基礎,才可修得好。因此佛理的認知是須加強的。因此功德就在悲、智、願、行上得增長,行為在渡眾生方面更是合乎一切法界規律。 

  a、說法上成就有下列幾項 

  1總持一切法,不忘不失。 

  2.能知一切諦理及根源與知道眾生根器,而使眾生易於教化。 

  3.對於所有言論,善能問答,且因實證後,不會失去主題。 

  4.能判斷定奪宇宙間一切事物疑問。 

  5.具足世間、出世間的無量觀慧,無量功德成就並且隨順清凈平等,無差別的真如法義來引度眾生

  b、因果「力用」的成就有下列幾項 

  1.知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形成原因。 

  2.深觀十二因緣法。 

  3.利益眾生大悲心不斷湧出,且增上此悲心。 

  4.了知斬斷輪回三界業障煩惱障,果報障的色身,心的習氣,故而轉現廣大其深的心態。 

  5.變化無量化身,隨類示現,饒益各界眾生。 

  6.以慈悲心、平等心善待法界各道眾生,行事且圓融於各法界間,相知相融互相尊重。

  五地以後的境界待以後再敘。最後希望各位同修在讀本文時,要注重心的狀態而不執著在名相的問題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