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來藏 1 何謂如來藏

四重緣起般若 第四章 如來藏(1)

  1 何謂如來藏?

  如來藏不是一個實體,只是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在凡夫稱為識,在聖者則稱為智。

  在《密嚴經》和《勝鬘經》中,明白指出,如來藏是佛智、如來藏是智境。因此,根本不存在有自性、無自性的問題。[注1]

  任何形式生命都有自己的心識境界。一切事物現象是客觀存在,而心識卻是主觀的,由主觀的心識,執持客觀的事物,從而心識中轉起一個境界,這個境界便即是「識境」。這個識境,有自性呢、還是無自性呢?

  當然是無自性。譬如覺得美與丑,那隻是心識的覺受,不能夠說覺得美時,心識有美性;覺得丑時,心識有丑性。

  然而凡夫卻將無自性的心識境界,當成為有自性實體我見到、我聽到、我嗅到、我嘗到、我觸到,於是色聲香味觸便都統統成為真實,其實這所謂真實,無非只是自己的心識境界(色聲香味觸界),並非客觀的現實

  由於這個緣故,《楞伽經》說,凡庸者便落在相(nimitta)、名(nama)、分別(vikalpa)裡面來認識事物

  相、名、分別三者實互相聯繫。當內識緣外境時,轉起一個行相,我們就將行相當成是外境的實相。由是起分別,便建立了名。我們再在名上起分別,由是便有了一個概念,人於是又由概念去理解事物的相,這時候,便連心識上的行相都受到歪曲,人連行相都不能如實而見,所見的無非只是概念的反射。

  嶺南有一種花卉,叫刺桐花,尖尖的花蕾沿著長長的柔枝而結,遠望過去,很像一群人坐在龍船上。百十花枝伸展,便彷佛端午節時的龍舟競渡,所以刺桐便有一個土名,叫龍船花。

  每當刺桐花開,人就覺得熱鬧,奸像端午節就快來臨的樣子。當年庶祖母盧太君一見小院刺桐花開,便說:「快要包粽子了,你看,花神都劃龍舟了。」可是當時筆者雖在稚年,見到刺桐花心中卻不快樂那是因為讀過一位謫宦文人的兩句詩:「嶺南春盡無嘉卉,鎮日刺桐花下行」。他落寞貶官,沿著南雄道入嶺南,沿途只見刺桐,不見桃李,大概由刺桐的刺作感興,便寫下這兩句蒼涼的詩。你看這就名言分別了,同一樣的花,庶祖母對心識行相的覺受是熱鬧,而筆者卻是落寞,兩種境界何等不同,只刺桐卻自己如實生長,幾曾有理會看花人的心識境界

  所以當人一落於名言的邊際,所見到的便只是名言分別相,這時候,心識境界便給看成為有自性了,山有山性、水有水性、花有花性。甚至不同的山有不同的山性,所以泰山雄偉、桂林的山則清幽;不同的水有不同的水性,所以黃河澎湃,嶺南的珠江則涴延;不同的花亦有不同的花性,所以牡丹富貴,黃菊則可延年。

  佛家並不是不容許這樣的建立,但卻須指出,由這樣建立而成自性,其實並非事物自性,只是相、名、分別。

  《楞伽經》由是又建立正智(samyagjnana)與如如(tathata),這即是聖者心境,稱為智境。

  當我們能離相、名、分別來對待事物時,這便已經是智境,初地菩薩觸證真如,即開始領悟無分別智,那智境即名為如(《楞伽》稱為「如如」)。

  所以《楞伽所說的「五法」:相、名、分別是識境;智、如如是智境。

  這些,跟如來藏有甚麼關系呢?

  所謂智境,便即是如來藏智,有時又名如來藏空智。

  但「如來藏」這個名言,卻非完全等同如來藏智,它的定義是,在智境上覆障著識境,如是的一個境界,便名為如來藏。因此《勝鬘經》才會說——

  如來成就過於恆沙具解脫不思議法,說名法身

  世尊,如是法身不離煩惱[纏],名如來藏。

  世尊如來藏者,即是如來空性之智。[注2]

  如來成就無數不思議法(數量比恆河沙粒數目要多),具解脫智,是名法身,因此法亦無體性。這法身不離煩惱纏,才名之為如來藏,那就即是如來空智不離煩惱而成如來境界

  在這樣的定義下,假如如來藏看成是本體煩惱纏看成是外加於如來藏上的污染,那就落於相對緣起層次,亦即如來藏與煩惱纏相對。當這樣理解時,就會執著名言,認為如來是說「真常」了,因為經說如來藏有四種功德:常、樂、我、凈,倘如是一個本體而具備這四種特性,那不是「真常」是甚麼?

  再推理下去,就說「真常」是將法身建立為真實,是「自以為空過來的人」,由空轉出個不空,所以是錯誤思想

  這就是依名取義的例子了。一切如來藏系列的經典,都明說如來藏是智境,只不過這智境受識境覆障,雖受覆障,而如來藏卻並未因此有所改變,常樂我凈四種德性都未因受覆障而變異,這說的仍然是一種境界,幾時有將如來藏看成是本體呢?

  這好比我們說,由浮雲形成一片晚霞,落日的光輝並不因浮雲而有所變異,而且,正因為有浮雲的緣故,才能反射出璀燦的霞彩,落日的光輝亦由是而顯現。

  在這里,落日好比法身日光好比如來藏、浮雲好比煩惱、霞彩好比煩惱纏(由煩惱而生的識境)。由於落日不離霞彩而顯現它的光輝,所以《勝鬘》說:「法身不離煩惱纏」;由於無論霞彩怎樣變異而日光其實不變,所以《勝鬘》說:「如來常住不變」。

  因此在這里,根本沒有本體自性的問題存在,我們要修證的只是落日的光輝而不是落日——行者修證的只是佛智(如來藏),而非修證佛身。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以下略稱《智光莊嚴經》)說——

  如來法身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以此為體,如鏡中像,[始為]世間所見。[注3]

  這就是說法身唯藉煩惱纏這識境而成世間顯現,其顯現有如鏡中像,亦即有如我們例子中的霞彩,然後才為世人所認識,因此,此即智境藉識境而成顯現。

  所以全部問題僅在於是否執持識境為真實,如果偏執,便落於生死輪回。

  《勝鬘經》說——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之名而說(此句據《藏要》本校勘)。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諸根壞、生者新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注4]

  用我們的例子來說,便是霞彩有明滅,非日光有明滅。如是相對而認識日光,即由生死而認識如來藏這種智境。

  當我們這樣認識如來藏時,其實是落於相對緣起,例如日光與霞彩的相對。深一層次,則應由相礙緣起來認識。

  這時候,實有兩個層次的認識。

  一個層次,看成浮雲是對落日的相礙。這就是「他空見」(他空大中觀)了。佛的法身不空,外加於法身上的障礙(不是污染)則空,由是而說他空,因此,修證就是這麼一回事,只須遣除障礙,便自然能現證佛身。

  這是將佛的身智混淆了:雖然佛身不離佛智,佛智不離佛身(落日不離光輝、光輝不離落日),但凡夫所能修習的又如何能為佛身呢。所以這層次的相礙不究竟,由是其離相礙便亦自然不究竟。

  另一個層次,看成霞彩是日光的變異,局限於浮雲而成霞彩(局限於煩惱而成煩惱纏),這已經是相礙,因此,修證便是這麼的一回事:現觀煩惱纏的變異,而現證如來藏的無變異性這就即是現證諸佛的密意(密智)。

  這便即是「了義大中觀」。

  這個看法,亦即是彌勒瑜伽行的修證。彌勒教法即由無變異來現證圓成自性相。世親《三自性判定》說——

  能現之似現 必為無所

  以實無變異 圓成即可知

  偈頌說的,就是這重意思。因此現證如來藏,便即是現證圓成自性相。

  這里須注意的是。我們自始至終說的是境界,從未說過任何本體,所以初地菩薩觸證真如即是觸證圓成自性相,是即觸證如來藏。在我們的例子中,即如看破晚霞的變異相,從而現證落日余暉的隨緣示現,而大日光華則從無變異。

  《智光莊嚴經》說——

  隨諸眾生種種信力,如來示現種種異身。[注5]

  這即是隨緣示現。這並非日光變異,而是隨緣(如風與雲)示現為霞彩變異。種種示現是諸佛密意莊嚴,亦如霞彩是日光莊嚴

  說到這里,何謂如來藏,便已經很明白了。

  由於如來藏可依識境而顯現,所以,我們便可以由重重緣起來看如來藏。於超越一切緣起時,如來藏是如如不動而具有功德諸佛境界,顯現為周遍法界生機即是它的功德;於落相礙緣起時,如來藏是離一切相的密智,以受煩惱障礙故,示現為種種相,如月受影礙,示現為圓缺相;於落相對緣起時,如來藏是不受雜染的心識境界,阿賴耶則是受雜染的心識境界,由是變現種種相;於落相依緣起時,如來藏是本初清凈心性,一切由攀緣外境而生煩惱即是客塵。

  必須由重重緣起來認識如來藏,才能對它了知,由是才不會將經論斷章取義,歪曲了佛施設如來藏的真實義。

  《密嚴經》為如來藏建立三義(依《藏要》本引)——

  一者、如來常住,恆不變異。以如來是觀行境故。這即是用佛智(觀行境)來定義如來藏的無變異。

  二者、如來藏是涅槃界,猶如虛空不可壞滅。此如虛空中,風衢鳥跡不可得見。

  這是用空性來定義如來藏無體性。喻如虛空中不得見吹風的軌跡、飛鳥的足印;若於沙地上,便有風衢鳥跡可尋。

  三者、無論有佛無佛,如來藏性常住,名「法住性」、「法界性」、「法尼夜摩性」(法決定性)。

  這即是說如來藏性恆時周遍一切界,離時方范限而常住於一切有情

  上來三義,已經是離諸相礙而說如來藏。由前二義,可以說如來清凈;由後一義,可以說如來藏大平等性。清凈平等性是諸佛密意(密智),亦即如來藏性。

  若依寧瑪派的說法虛空是說如來藏的空性,由盡離緣起是故為畢竟空;常住是說佛智功德,恆時周遍,故一切界皆具足生機,是為大樂;無變異則說樂空雙運的境界,雖周遍大樂(生機)而無變異,雖無變異而能周遍。此境界盡離緣起不離緣起,故是唯一。

  這即是如來藏的究竟義。所以假如要用個字來表徵它的義理不應將之定義為「真常唯心」,實應依究竟義,名之為「樂空唯一」。

  關於究竟義,下來尚當有說。

  注釋

  1 此如《勝鬘經》所言(依求那跋陀那譯):

  「聖諦者,說甚深義,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

  此中「非思量境界」指智境(如來藏),「思量境界」即識境。

  《大乘密嚴經》亦言(依地婆訶羅譯):

  「如來常住恆不變易,是修念佛觀行之境如來藏。」

  佛經中並沒有說如來藏為「本體」,亦沒有說之為「真常」,僅說之為佛內自證智境界

  2 《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大正·十一,no.310,頁677b。

  3 依曇摩流支譯,大正·十二,no.357,頁240c。

  4 依求那跋陀羅譯,大正·十二,no.353,頁222b。

  5 大正·十二,no.357,頁240c。

THE END